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期末复习】高一生物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2)
展开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易于成功的原因:(1)豌豆是 、 ,所以自然状态下豌豆都是 。(2)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 。(3)花大,易于操作。
2.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作 ,如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作 ,如矮茎。后来,人们将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 。(P4)
3.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的研究方法是 ,两大定律的适用范围: 。
4.分离定律实质:减数分裂Ⅰ后期 。
5.判断基因是否遵循两大定律的方法: 。
6.孟德尔验证假说的方法是
7.测交实验结果能说明: 。
8.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方法是 ;不断提高纯合度的方法是 ;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方法是 (植物常用)、 (动物常用)。
9.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内容:(1)生物性状是由 决定的。(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3)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进入不同的配子。(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P5)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孟德尔针对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的“自由组合假设”:F1(YyRr)在产生配子时, 彼此分离, 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P10)
2.孟德尔用 实验验证了其“自由组合假设”是正确的。(P11)
3.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 和 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P12)
4.自由组合定律实质: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 个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的基因可能是 。
5.孟德尔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
①选用了正确的实验材料: ;②用 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③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试验→分析→假说→验证→结论,即 法。④由 的研究思路;⑤用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遗传因子,有利于逻辑分析遗传的本质。
6.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 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
(2) 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中有 种雌雄配子结合方式; 种基因型; 种表型,比例为 。
7.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普遍性。掌握这些定律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解释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还能够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它们出现的概率,这在 和 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P13)
8.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且提出了基因型和 的概念。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P15“本章小结”)
参考答案
第1节
1.自花传粉 闭花授粉 纯种 相对性状 2.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3.假说—演绎法 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 4.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5.花粉鉴定法、测交、自交、单倍体育种法 6.测交 7.F1的配子种类及比例、F1的基因型 8.杂交 连续自交 自交 测交 9.遗传因子 成对 分离 随机
第2节
1.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YR、Yr、yR、yr 1∶1∶1∶1 2.测交 3.分离 组合 4.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很多 等位基因或者相同基因 5.豌豆 统计学 假说—演绎 一对到多对 6.(1)两对等位基因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16 9 4 9∶3∶3∶1 7.动植物育种 医学实践 8.表型 表型
第6章 生物的进化——【期末复习】高一生物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2): 这是一份第6章 生物的进化——【期末复习】高一生物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2),共5页。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期末复习】高一生物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2): 这是一份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期末复习】高一生物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镰状细胞贫血形成的直接原因,基因突变概念,基因突变的特点 ,基因突变的时间,基因突变的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章 基因的表达——【期末复习】高一生物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2): 这是一份第4章 基因的表达——【期末复习】高一生物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核糖体是可以沿着 移动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