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这是一份第六章 自然灾害——【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六章自然灾害挖空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第六章自然灾害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知识点1:洪涝灾害
1.概念:因连续性的【 】或【 】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 】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分布:主要受【 】因素和【 】因素的影响。
(1)气候:主要分布于【 】、【 】气候区、【 】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地形:【 】、【 】地势低洼地区。
3.危害
(1)洪水常常淹没【 】、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2)洪涝还会引发河流泥沙淤塞、【 】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3)洪涝过后易发【 】,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4)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 】。
4.我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频繁且灾害严重,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此外,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知识点2:干旱灾害
1.概念
(1)干旱:因长时间【 】或【 】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 】的现象。
(2)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 】,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2.频发区:非洲、【 】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3.危害: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 】,乃至颗粒无收;也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 】;还会引发【 】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此外,干旱极易引发【 】、火灾、虫灾等灾害。
4.我国旱灾:【 】、华南、【 】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 】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知识点3:台风灾害
1.概念
在热带或【 】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以上。
2.频发区
【 】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3.危害
(1)狂风能吹倒【 】,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2)暴雨会引发【 】、【 】、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
(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 】。
4.我国台风
(1)台风源地:【 】。
(2)灾害分布:【 】地区。
(3)多发时间:【 】季节。
知识点4:寒潮灾害
1.概念
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 】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 】及以下,并伴有【 】、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频发区
北半球【 】纬度地区的【 】到【 】时节。
3.危害
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 】和输电线路等。
4.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 】、西伯利亚地区。
一、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
形成原因 | 主要影响 | |||
自然原因 | 流域状况 | 气象因素 | 降水、冰雪融化造成水位上升 | |
河道堵塞 | 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 | |||
堤坝溃决 | 多种因素造成堤坝溃决 | |||
地面坡度 | 坡度大 | 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 | ||
土壤含水率 | 高 | |||
植被覆盖率 | 低 | |||
水系状况 | 支流 | 众多,尤其是扇形水系 | ||
河道 | 弯曲 | 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 | ||
河谷 | 纵向坡度小 | |||
入海口 | 狭窄 | |||
人为原因 | 破坏流域内植被 | 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 | 一定程度上抬高洪水水位 | |
围湖造田 | 使湖泊对洪水调蓄能力减弱 | |||
建筑物占据河道 | 降低了河道的排水速度 | |||
占用分洪区 | 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 |
二、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项目 | 内容 | |
监测和预报 | 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测并及时预报,对于防御洪水、减轻洪灾的损失有巨大作用 | |
防洪措施 | 工程 措施 | ①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②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③疏浚河道,提高泄洪速度;④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
非工程措施 | ①增强人们对洪涝灾害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②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③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将防灾减灾纳入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中;④建立统一的防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⑤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 |
三、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
类型 | 时空分布 | 成因分析 |
暴雨洪水 | 4~9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 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 |
冰川、融雪洪水 | 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洪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 | 随着气温的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 |
冰凌洪水 | 初冬和初春,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 | 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塞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
四、干旱灾害的成因
(1)自然原因:偶然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或蒸发旺盛,导致地表水或地下水异常减少。
(2)人为原因:抗旱能力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用水量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
五、干旱灾害的防治措施
(1)技术措施:人工增雨;循环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污水资源化。
(2)工程措施: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跨流域调水。
(3)生物措施:农林牧结合,营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植树造林;选择耐旱作物,选育耐旱品种;改进耕作制度。
(4)管理措施:重视灾情预报;优化农业布局。
六、我国的旱灾多发区及成因
七、台风灾害
(1)成因及分布(北半球)
(2)防避措施
时间段 | 防避措施 | |||
台风来临前 | 收听天气预报,还应当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 | |||
台风来临时 | 在岸上 | 听到台风警报后,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 | ||
在海上 | 航行的船只应尽快靠岸 | |||
不能及时靠岸 | “停” | 滞航,待台风过后,再继续航行 | ||
“绕” | 根据台风移动的方向和影响的范围适当改变航行,绕道而行 | |||
“穿” | 抢在台风到来之前迅速通过 | |||
台风袭击时 | 外出的人 | 应该尽快回家 | ||
呆在室内的人 | 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强风刮破的窗户碎片划伤 | |||
强风过后不久 | “台风眼”过境控制的地区上空,天空变得晴朗,风也暂时停止,此时切勿以为风暴已结束而放松警惕,因为台风很快会再度来临 |
八、寒潮灾害
(1)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和源地示意图
(2)防避措施
①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
②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采取措施,做好防寒准备。
③海上船只及时回港。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知识点1:地震
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 】或【 】,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指标
(1)地震能量的大小用【 】表示。
(2)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 】表示。
(3)一次地震只有一个【 】,但可以有多个【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 】、【 】、地质构造及地面建筑有密切关系。
3.危害
(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 】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诱发崩塌、【 】、泥石流、火灾、【 】、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3)心理健康: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4.频发地
板块与板块【 】处,集中分布在【 】和【 】地带。
5.我国地震灾害发生【 】、【 】、【 】,主要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知识点2: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 】整体【 】的现象。
(2)多发地:岩体比较【 】、地势起伏【 】、植被覆盖度【 】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3)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2.泥石流
(1)概念:山区沟谷中由【 】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 】、【 】的特殊【 】。
(2)多发地:地形【 】、具有丰富的【 】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
(3)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3.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 】地区最为多发。
一、地震
(1)震级和烈度的比较
| 震级 | 烈度 |
定义 | 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 | 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 |
单位 | 级 | 度 |
影响因素 | 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 |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
大小依据 | 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 | 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 |
(2)地震的预报
①建设先进的地震监测台网,加强地震监测,提高准确预报的水平。
②地震前兆:如地下水变浑浊、动物狂躁不安、地面变形等。
(3)防灾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加强地震灾害的管理等。
二、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 | 滑坡 | 泥石流 |
图示 | ||
形成条件 | 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 |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
多发区 |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 山区沟谷中 |
危害 |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摧毁城镇和村庄,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等 |
2.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危害
第三节 防灾减灾
知识点1:防灾减灾手段
1.指导方针:“以【 】为主,【 】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2.工作内容
(1)灾害监测: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 】。
(2)灾害防御:一方面【 】、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 】,开展减灾【 】。
(3)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 】,救治【 】,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知识点2:自救与互救
1.灾前准备:对于洪涝、台风等可以较准确预测的自然灾害,多发区居民应及时关注【 】及灾害预警信息;对于突出的较难准确预测的地质灾害。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 】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2.灾中救助: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 】的地方逃生。当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如遭遇泥石流,应向【 】泥石流前进方向的【 】转移。
3.灾后自我保护:例如,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 】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等。再如,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
一、地震灾害的防避
位置 | 正确的避震方法 | 注意事项 | ||
室内避震 | 室内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 | 来得及 | 应充分利用10多秒的时间,跑到室外的空旷区 | 能跑则跑,但要掌握时机,不能乱跑 |
来不及 | 最好的选择就是镇静地就地躲避,躲避要选择较安全的地方 | |||
室内 | 应蹲、坐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这样的地方容易形成三角空间,利于避震 | 不能乱跑,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 | ||
单元楼房内 | 厕所和厨房承重墙性能较好,是比较安全的地方 | |||
家中 | 用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如有可能,迅速关闭家中的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 | 能跑则跑,但要掌握时机,不能乱跑 | ||
车站、商店等公共场所 | 保持镇静,就地躲避 | 切忌拥向出口,以避免踩伤、挤伤 | ||
室外避震 | 迅速向地形开阔的地方转移,寻找上风向并靠近水源的地方 |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狭窄巷道、围墙,尽量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烟囱;山区的居民还应注意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的威胁 |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在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图解如下: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知识点1:遥感技术
1.概念:利用装在【 】(如飞机、高空气球)或【 】(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特点:探测【 】,获取信息【 】、【 】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3.应用: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 】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知识点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组成: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 】(地面控制部分)和【 】(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2.特点:【 】、【 】、【 】和实时性。
3.应用:可以进行精确【 】,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 】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知识点3: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是对地理数据进行【 】、【 】、存储、管理、【 】、【 】、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应用: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 】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况及应用
技术装备 | 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处理系统 | |
工作原理 | 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图像、数字 | |
特点 | 探测范围大、获得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 |
应用 | 灾害监测 | 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害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资源调查 | 对植被、农业资源(土地、农作物分布)、矿产、水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 | |
环境监测 | 对各种污染、生态问题进行监测 |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 具体应用 | |
民用 | 防灾减灾 | 灾情发生后的通信联络;灾害发生地点的准确测报;救灾人员赶赴现场的导航 |
交通 | 空中导航:空域划分与管理;交通流量管理;飞行路线管理;提高机场利用率。 航海:自主导航;提供位置、航速、航向和时间信息;海图航迹显示;港口、码头的船舶调度;近海和内河船舶导航和管理 | |
旅游探险 | 定位;选择最优的行进方式和线路;寻找合适的道路和宿营点;报警;选择最佳的记录摄影地点、时间 | |
其他领域 | 大地测量;野外勘测;紧急救援;生态研究;农作物生产等 | |
军用 | 定位和导航 |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四、地理信息技术的选择技巧
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地理信息技术作用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因此,只要大体上抓住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就能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选取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重点记住三种技术的主要区别:
另外,注意在“用词”方面的差异,也是正确选取地理信息技术的方法之一,具体方法如下:
(1)若有“获取”“监测”“估测”“调查”等词语的一般选取遥感技术。
(2)若有“定位”“导航”“测量”等词语的则选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3)若有“分析”“预报”“处理”“管理”“决策”“规划”“选址”等词语的则多是选取地理信息系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文件包含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挖空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第二章乡村和城镇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章 人口——【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文件包含第一章人口挖空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第一章人口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四章 地貌——【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四章地貌原卷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第四章地貌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