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展开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知识点1: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1.采集渔猎时代: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2.农业社会: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对人地关系开始有了朴素的科学认识。
3.工业社会: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及至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构成现实威胁。
4.生态文明:需要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知识点2: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1)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2)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3)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2.保障措施
(1)根本措施: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
(2)具体措施:①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②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人类社会发展史
社会 阶段 | 主导产业 | 资源基础 | 环境问题 | 人与自然 的关系 |
原始 社会 | 采集、狩猎 | 自然植物、动物 | 对自然的破坏较小且发生在局地 | 依附自然 |
农业 社会 | 种植、养殖 | 作物、驯化动物、土壤、气候 | 对自然的破坏有限,出现区域性生态危机 | 半依附自然 |
工业 社会 | 工业、现代 农业、服务业 | 矿产资源 | 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在全球尺度上改变自然环境 | 征服自然 |
生态 文明 | 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 | 各种自然资源 | 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威胁 |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
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知识点1: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1.国家资源环境战略、政策和措施的意义
(1)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处理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方面的基本态度和行动方向。
(2)对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活动产生直接作用。
(3)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技术等产生全面的影响。
2.措施(以战略资源的开发、储备和运输为例)
(1)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2)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3)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知识点2: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
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2.强化环境风险的预警和防控。
3.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知识点3:推动公众参与
1.推动公众履行相关法律义务。
2.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
3.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督。
一、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战略与政策
国家战略与政策 | 具体体现 | |
资源领域 | 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 根据本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费需求,结合国际市场,国家制定战略资源开发的战略,并通过具体的规划进一步细化该战略。如我国的能源战略和规划体系 |
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 制定战略资源储备政策,需要根据本国战略资源的特点,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明确储备资源的种类及其储备规模。如资源勘探开发能力、海外储量、进口依存度、国际政治环境等 | |
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 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对资源安全影响巨大。在资源进口运输通道单一且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一旦遭遇封锁、禁运,国家资源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冲击。世界主要能源进口国为保障石油运输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运输通道多元化、紧急状态下的军事保障等 | |
环境领域 |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如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在生态红线内的区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 |
强化环境风险的预警和防控 | 根据风险预警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和风险规避水平。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环境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如我国已建立大气、水等环境污染监测网络,对常规污染指标进行监测预警 | |
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 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建立系统、严格和规范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是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基础。应急管理制度一般规定了规范的流程和相应的责任主体,以实现科学、有序、高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
二、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支持
(1)从政策层面上看,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现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主体是三大政策和八项制度。三大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八项制度包括: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污染集中制、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国出台的环境保护政策在法治轨道上规范公民、企业的行为,为实现环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2)从措施层面上看,国家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开始从点源管理向面源和流域、区域治理发展,治理模式也从末端治理开始向全过程控制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污染治理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提高了一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并开始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
第三节 国际合作
知识点1: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1.必要性
(1)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
(2)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需要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区域合作。
(3)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
2.途径
(1)签署公约及履约。
(2)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
(3)资金援助。
(4)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
(5)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
知识点2:中国在行动
1.我国批准了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
2.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已经形成高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局面。
3.我国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解决自身资源环境问题,还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对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1.国际合作
原则 | 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等原则 | |
必要性 | ①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②资源、环境问题的跨国、跨地区影响;③保障本国安全不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 | |
途 径 | 签署公约及履约 | 公约对于维护国际社会秩序、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安定团结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 | 主权国家就彼此间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关系,确定各方应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 |
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 | 发展中国家缺乏应对的能力,不利于国际谈判协议的顺利达成,更将延缓人类采取有效行动的步伐。 通过人员交流、技术援助、资金援助等,发展中国家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促进技术水平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 |
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 | ||
资金援助 | ||
影响因素 | 国际社会的关注度、问题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成本和收益比、项目效果的时间跨度和成效显著程度 |
2.中国参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
3.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人均消耗的资源远比发展中国家多,人均排放的污染物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很多,而且发达国家还拥有治理环境的经验、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公平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境保护,承担治污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这是发达国家应负的责任。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新加坡使用的能源中,不丰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二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无车日”的目的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新加坡使用的能源中,不丰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24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24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据材料可知,“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