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练案26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4讲体液调节 试卷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练案27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5讲免疫调节 试卷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练案29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及其动态 试卷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练案30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及其演替 试卷 0 次下载
-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练案31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试卷 0 次下载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练案28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6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展开练案[28] 选择性必修1 第八单元 稳态与调节
第6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A组
一、选择题
1.(2023·湖北模拟预测)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浸透了科学家的汗水。下列有关科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如果摩尔根用豌豆做杂交实验也能发现伴性遗传
B.艾弗里不用小鼠做实验的理由是难以在小鼠体内检测到转化出的S型细菌
C.斯他林和贝里斯的实验不将稀盐酸直接注入小肠是为了避免盐酸对小肠神经末梢的刺激
D.温特发现赤霉素是在詹森和拜耳等人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和改进实验的结果
解析:豌豆是无性别划分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因此,摩尔根用豌豆做杂交实验不可能发现伴性遗传,A错误;艾弗里不用小鼠做实验的理由是难以在小鼠体内实现对S型菌细胞中各种物质作用的观察,B错误;斯他林和贝里斯的实验不将稀盐酸直接注入小肠是为了避免盐酸对小肠神经末梢的刺激,且不能说明盐酸直接刺激胰腺的作用效果,C正确;温特发现生长素是在詹森和拜耳等人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和改进实验的结果,D错误。
2.(2022·福建漳州一模)某种植物有野生型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两种类型。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条件处理下的不同种子萌发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关于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C )
A.实验的自变量有3个
B.高浓度脱落酸可以抑制该种子的萌发
C.光会增强脱落酸对该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D.光作为一种信号调控该种子的萌发过程
解析:本实验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处理条件对不同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自变量是植物种子类型、脱落酸浓度、有无光照,A正确;据图可知,随着脱落酸浓度的升高,该种子的萌发率一直在下降,说明高浓度脱落酸可以抑制该种子的萌发,B正确;随着脱落酸浓度的升高,光照处理的野生型种子萌发率一直比黑暗处理的野生型种子高,光照处理的突变型种子萌发率也是一直比黑暗处理的突变型种子高,故光会减弱脱落酸对该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C错误;光属于信号分子,在该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调控作用,D正确。
3.(2023·陕西宝鸡模拟预测)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对植物某器官的作用结果。图中虚线表示IAA浓度为0时,单位生长长度所需的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植物横放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会由c对应的浓度变为d对应的浓度
B.植物横放时,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会由a对应的浓度变为b对应的浓度
C.对茎的作用效果为b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作用效果可能为d
D.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顶芽和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分别为a和b对应的浓度
解析:茎对生长素敏感性较小,植物横放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增大且促进作用增强,故可能会由a变为b,A错误;根对生长素敏感性较大,植物横放时,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增大可能起抑制作用,而生长素浓度由a变为b的过程促进作用在增强,B错误;对茎的作用效果为b的生长素浓度是最适浓度,根的敏感性大于茎,故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可能对根起抑制作用,即作用效果可能为d,C正确;植物表现为顶端优势时,顶芽生长素浓度较低,起促进作用,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起抑制作用,图中a、b对应的浓度均起促进作用,D错误。
4.(2022·上海普陀二模)图甲所示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所示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所示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 B )
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生长素极性运输造成的
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的B浓度
C.图乙中幼苗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之后
D.图乙中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呈现向地生长现象
解析: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由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尖端横向运输,即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A错误;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作用较强,接近于图丙中B浓度,B正确;图乙中幼苗茎3、茎4处均是促进生长,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均在图丙中的C之前,C错误;由于重力作用,图乙中根1处生长素浓度小于根2处,D错误。
5.(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近些年来在大树移栽、古树名木复壮和树木急救等时常采用给树木“打点滴”的方式,人们称之为“植物吊瓶”。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给树木“打点滴”不能达到目的的一项是( A )
A.可以补充一些葡萄糖,增加果实的甜度
B.可以补充一些农药,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
C.可以补充一些水和无机盐,有利于移栽树木的存活
D.可以补充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
解析:“打点滴”即给植物打针输液,主要是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有利于移栽树木的存活,该过程一般不补充葡萄糖,且提供的葡萄糖也不能增加果实甜度,而是为植物所吸收利用,A错误,C正确;可以补充一些农药,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从而减少其他途径的农药使用,B正确;可以补充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长,D正确。
6.(2023·安徽合肥模拟预测)在自然界中,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衰老等等,都会受到光的调控。植物的向光性生长,实际上也是植物对光刺激的反应。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机制如下:阳光照射→光敏色素被激活,结构发生变化→信号经过转导,传递到细胞核内→细胞核内特定基因转录变化→表现出生物学效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A.幼苗横放后茎背地生长是光调控的结果
B.光可调控基因组的表达进而调控生长发育
C.人为控制光照时间,可实现花卉分批上市
D.光敏色素可能是一种接受光信号的受体
解析:幼苗横放后,重力作用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茎的近地侧生长速度比远地侧快而表现出背地生长现象,不是光调控的结果,A错误;由题干可知,光作为信号会引起细胞核内特定基因转录的变化,即光可调控基因组的表达进而调控生长发育,B正确;由题干可知,植物开花会受到光的调控,人为控制光照时间可以调整花期(例如长日照花卉采用短日照处理可以抑制其开花),从而实现花卉分批上市,C正确;由题干“阳光照射→光敏色素被激活,结构发生变化→信号经过转导,传递到细胞核内”可知,光敏色素可能是一种接受光信号的受体,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2022·江西南昌三模)独脚金内酯(SL)是具有调控植物分枝发生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信息传递缺陷的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和SL突变体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为研究SL的调控机理,研究者在幼苗期进行以下嫁接实验,培养后观察植株形态。
第一组:突变体1上部+野生型根部,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第二组:突变体2上部+野生型根部,植株上部顶端优势缺失;
第三组:野生型上部+突变体2根部,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第四组:突变体1上部+突变体2根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或极性运输)运输到侧芽处,使顶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从而促进其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其生长,这种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嫁接(处理)方式,因变量是是否有顶端优势。
(3)分析该嫁接实验,第一组嫁接植株表现出顶端优势,推测独脚金内酯合成部位最可能在(野生型的)根,其作用为影响侧枝的生长;第二组嫁接结果无顶端优势,可能的原因是突变体2为独脚金内酯不敏感突变体(“独脚金内酯合成受阻突变体”或“独脚金内酯不敏感突变体”);第4组的嫁接结果最可能为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解析:(1)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或极性运输)方式运输到侧芽,使顶芽生长素浓度降低,因此促进顶芽生长,而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故而侧芽的生长被抑制,这种现象称为顶端优势。(2)对比分析各实验组,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嫁接(处理)方式,因变量是是否有顶端优势。(3)根据题干信息“金内酯合成受阻或不敏感突变体(相当于激素的受体不正常)顶端优势消失”,可知,金内酯能够使植株出现顶端优势现象;第1组中突变体1的地上部分+野生型的根结合,恢复了顶端优势,说明突变体1的地上部分自身不能产生金内酯,由于野生型可产生的金内酯从根运输至地上部分,所以突变体1的地上部分接受了金内酯,表现出顶端优势,因此对金内酯敏感,第2组中突变体2的地上部分+野生型的根结合,没有恢复顶端优势,说明突变体2的地上部分对金内酯不敏感。第4组突变体1地上部分+突变体2的根结合,突变体2的根能产生金内酯,突变体1的地上部分接受了金内酯,可以表现出顶端优势。
B组
一、选择题
1.(2023·全国模拟预测)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14C标记的IAA和ABA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A.若AB为茎尖切段,则琼脂块①出现较强放射性,②没有放射性
B.若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ABA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C.若AB为成熟茎切段,则琼脂块①②均无放射性
D.若①③均出现放射性,不能说明IAA与ABA的运输方式相同
解析: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则A为形态学上端,B为形态学下端,琼脂块①和③上方的茎尖切段是正放的,琼脂块②和④上方的茎尖切段是倒放的,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琼脂块①中出现较强放射性,②没有放射性,A正确;若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ABA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B正确;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即可以在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之间双向运输,则琼脂块①和②应都有放射性,C错误;不同植物激素的运输方式不同,若①③均出现放射性,不足以说明IAA与ABA的运输方式相同,D正确。
2.(2022·江苏扬州三模)如图为不同程度的干旱条件下番茄植株内脱落酸(ABA)与乙烯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 B )
A.脱落酸与乙烯都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B.脱落酸含量增加使叶片脱落,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C.乙烯含量与干旱程度呈负相关,脱落酸含量与干旱程度呈正相关
D.两种激素抑制了某些逆境适应性基因的表达而发挥调控作用
解析:脱落酸与乙烯都是由植物体合成,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物质,属于植物激素,A错误;脱落酸含量增加使叶片脱落,蒸腾作用减弱,从而有利于对干旱环境的适应,B正确;脱落酸的含量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故脱落酸与干旱程度呈正相关,但乙烯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不是负相关,C错误;由图可知,两种激素促进了某些逆境适应性基因的表达而发挥调控作用,D错误。
3.(2023·湖南宁乡市教育研究中心模拟预测)“开花生热现象”指一些植物的花器官在开花期能够在短期内迅速产生并累积大量热能,使花器官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促使花部气味挥发,吸引昆虫访花。研究表明该现象通过有氧呼吸的主呼吸链及交替氧化酶(AOX)参与的交替呼吸途径实现(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图中膜蛋白Ⅰ、Ⅲ、Ⅳ通过主动运输转运H+而ATP合成酶通过协助扩散转运H+
B.据图可知线粒体内膜上的交替呼吸途径不能形成驱动ATP合成的膜两侧H+化学梯度
C.相同质量的葡萄糖通过交替呼吸途径比通过有氧呼吸的主呼吸链途径释放的热能少一些
D.寒冷早春,某些植物可以通过促进花细胞中AOX基因的表达以吸引昆虫传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解析:由图可知,膜蛋白Ⅰ、Ⅲ、Ⅳ以及ATP合成酶都是转运蛋白,均可以转运H+,其中膜蛋白Ⅰ和膜蛋白Ⅲ、Ⅳ是逆浓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而ATP合成酶是顺浓度转运,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由题干可知,交替呼吸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阶段会产生大量的能量,而交替呼吸途径不发生H+跨膜运输,不能形成驱动ATP合成的膜质子势差,不会产生ATP,B正确;结合B分析可知,交替呼吸不会产生ATP,有机物经过交替呼吸途径氧化分解后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相同质量的葡萄糖通过交替呼吸途径比通过有氧呼吸的主呼吸链途径释放的热能多,C错误;寒冷早春,某些植物可以提高花细胞中AOX基因的表达,产生更多的交替氧化酶(AOX),从而发生交替呼吸,产生的热能增多,使花器官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促使花部气味挥发,吸引昆虫传粉,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D正确。
4.(2022·湖南师大附中三模)水稻穗上的颖果可分为初级颖果和次级颖果,如图1所示。次级颖果开花时期晚、营养积累量低。研究人员发现A基因缺失突变体的初级颖果的发育与次级颖果基本一致,均表现出开花期晚、营养物质积累量低。为了探究造成该现象的机制,研究人员检测了野生型和A基因缺失突变体水稻授粉后不同时期两种颖果中生长素(IAA)的含量,得到图2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野生型水稻的A基因表达的产物是IAA,使颖果中IAA含量增加
B.野生型水稻授粉后初级颖果中利用色氨酸的量远多于次级颖果
C.次级颖果发育迟缓和营养物质含量低与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D.初级颖果产生的IAA运输到次级颖果,高浓度的IAA抑制次级颖果发育
解析:比较野生型与A基因缺失突变体中两种颖果的IAA含量,野生型水稻中两种颖果的IAA含量更高,推测野生型水稻的A基因表达能促进IAA的合成,使颖果中IAA含量增加,但IAA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故A基因表达不能直接生成IAA,A错误;IAA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据图可知,野生型水稻授粉后初级颖果的IAA含量高于次级颖果,因此初级颖果中利用色氨酸的量远多于次级颖果,B正确;据图2可知,次级颖果也含有IAA,只是含量比初级颖果含量低,说明次级颖果中该基因也表达了,因此次级颖果发育迟缓和营养物质含量低与A基因的表达量有关,而不是选择性表达有关,C错误;据图2可知,野生型水稻中初级颖果的IAA含量高,次级颖果IAA含量低,说明应该不是初级颖果产生的IAA运输到次级颖果而使高浓度IAA抑制次级颖果发育的,D错误。
5.(2022·湖南岳阳二模)研究人员对生理状况相同的水稻的根用不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相同时间后,生长状况如图1所示,黑暗、弱光、强光条件下测得的α分别为0°、17.5°、35.5°。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研究人员测定不同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C )
A.由图1结果可知,水稻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
B.与弱光相比,强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更大
C.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仅与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有关
D.水稻根在单侧光照射后的生长状况可能与生长素对根作用的两重性有关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黑暗、弱光、强光条件下测得的α分别为0°、17.5°、35.5°,这一结果体现了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A正确;由分析可知,与弱光相比,强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更大,B正确;分析图2可知,黑暗条件下两侧生长素的总量为700 ng·g-1,而弱光、强光条件下生长素的总量分别为539.8 ng·g-1(138.2+401.6)、506.6 ng·g-1(92.2+414.4),推测单侧光可能引起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弱光、强光条件下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分别为401.6 ng·g-1、414.4 ng·g-1,均大于黑暗条件下的一侧生长素含量350 ng·g-1,故推知单侧光引起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部分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故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与两方面有关(单侧光可能引起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单侧光引起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C错误;由题图分析可知,单侧光照射后,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反而生长慢,说明生长素对根作用有两重性,D正确。
6.(2022·辽宁三模)赤霉素与受体结合后可诱导GAMYB基因的表达,GAMYB蛋白通过结合到α-淀粉酶基因的启动子上来激活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大麦种子萌发;脱落酸可以抑制GAMYB基因的表达,同时激活ABI5基因的表达来抑制大麦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可以通过激活ARRs基因的表达,抑制ABI5基因的表达,从而间接促进大麦种子的萌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植物合成细胞分裂素的部位主要是根尖
B.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种子可以解除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
C.休眠的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较高,是通过抑制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的
D.植物的生长发育往往取决于激素间的比例关系,而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
解析: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其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A正确;由题可知,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而脱落酸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因此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种子可以解除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B正确;根据题干“脱落酸可以抑制GAMYB基因的表达,同时激活ABI5基因的表达来抑制大麦种子萌发”可知,休眠的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较高,是通过抑制GAMYB基因的表达和激活ABI5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的,C错误;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如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再分化阶段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偏高时,会有利于根的分化,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2022·湖南长沙二模)番茄植株不耐高温,其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32 ℃,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图1是番茄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PSI和PSⅡ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物,A~E表示相关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B表示ATP,叶绿体基质位于Ⅱ(填“Ⅰ”或“Ⅱ”或“Ⅰ和Ⅱ”)侧,H+从Ⅰ侧到Ⅱ侧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2)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温度和光强组合对番茄植株进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可知,在强光和40 ℃条件下,番茄的光合速率相对值较低(填“较低”或“较高”),请推测原因可能是在强光和40_℃条件下,气孔开度明显降低,但胞间CO2浓度反而较高,说明并不是吸收的CO2不足,可能是由于温度较高降低了酶的活性,或者强光破坏了叶绿体的结构(类囊体薄膜的结构)。
(3)已知D1蛋白是一种对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和蛋白质活性起保护作用的关键蛋白。水杨酸(SA)是一种与抗热性(较高温)有关的植物激素。为避免较高温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该科研小组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温度会降低细胞内D1蛋白的含量而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在正常和较高温度下,喷洒适宜浓度的水杨酸(SA)均可促进D1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加产量。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只写实验思路)。
实验思路: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正常番茄植株(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D四组,A组置于适宜温度的环境下,B组置于较高温度的环境下,C组置于适宜温度下的同时喷洒适宜浓度的水杨酸(SA),D组置于较高温度下的同时喷洒适宜浓度的水杨酸(SA),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D1蛋白的含量。
解析:(1)由图可知:A、B、C、D,E分别代表O2、ATP、ADP和Pi、C3、C5;其中Ⅱ侧进行暗反应过程,故叶绿体基质为Ⅱ侧,图中由C(ADP和Pi)合成B(ATP)的能量应是H+浓度差提供的,所以H+从Ⅰ侧到Ⅱ侧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协助扩散。(2)在强光和40 ℃条件下,气孔开度明显降低,但胞间CO2浓度反而最高,说明不是气孔开度降低导致吸收的CO2过少,而是因为不能充分利用吸收的CO2,可能是由于温度较高降低了酶的活性,或者强光破坏了叶绿体的结构或类囊体薄膜的结构。(3)由题干信息可知:要验证①高温会降低细胞内D1蛋白的含量,②水杨酸(SA)可促进D1蛋白的合成,所以要设置四组对照,两个组验证高温会降低细胞内D1蛋白的含量;两个组验证水杨酸(SA)可促进D1蛋白的合成。如果缺少C组的话,不能排除水杨酸(SA)可能抑制高温对D1蛋白的降低。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课时跟踪练26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课时跟踪练26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课时跟踪练24体液调节: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课时跟踪练24体液调节,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练案27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5讲免疫调节: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练案27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5讲免疫调节,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