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讲 原电池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2讲 原电池.pptx
    • 练习
      第2讲 原电池(课后作业).docx
    • 第2讲 原电池.docx
    第2讲 原电池第1页
    第2讲 原电池第2页
    第2讲 原电池第3页
    第2讲 原电池第4页
    第2讲 原电池第5页
    第2讲 原电池第6页
    第2讲 原电池第7页
    第2讲 原电池第8页
    第2讲 原电池(课后作业)第1页
    第2讲 原电池(课后作业)第2页
    第2讲 原电池(课后作业)第3页
    第2讲 原电池第1页
    第2讲 原电池第2页
    第2讲 原电池第3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讲 原电池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讲 原电池,文件包含第2讲原电池pptx、第2讲原电池docx、第2讲原电池课后作业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讲 原电池
    必备知识·整合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原电池的概念及构成条件
    化学能
    电能
    自发进行
    电子
    离子
    2.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氧化
    还原
    3.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设计制作化学电源。①明确电极:判断出氧化剂、还原剂,明确电极,拆分为两个半反应;②选择材料:分析两极状态,确定电极材料。若为固态可作电极材料,若为溶液则作电解液,然后补充缺少的电极材料及电解液。单液:添加活泼性比负极弱的金属或石墨电极;双液:一般添加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电极材料)相同。③构成回路:将材料依次组装连接,双液原电池中间连接盐桥。④画出装置:画出装置图,按要求标出相应信息。
    (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 。如在Zn与稀硫酸反应时用粗锌或加入少量CuSO4溶液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 。(3)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或中性时,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作 ,而活动性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 。(4)用于金属的防护。将需要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的 而受到保护。
    增大
    增大
    负极
    正极
    正极
    [理解·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任何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  )解析:(1)理论上,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2)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活泼金属一定为负极。(  )解析:(2)不一定,如Mg-NaOH-Al电池中,Al为负极。(3)在锌铜原电池中,因为有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生。(  )解析:(3)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子“不下水”。(4)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解析:(4)溶液和盐桥中的阳离子均向正极移动。
    ×
    解析:(5)一般情况下,原电池中铁作负极只能失两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
    ×
    ×
    ×
    ×
    二、化学电源1.电池优劣的标准一是看电池单位质量或体积所能输出 (比能量)或输出 (比功率),二是看电池可储存时间的长短。
    电能的多少
    功率的大小
    2.常见化学电源
    [理解·辨析]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碱性锌锰干电池是一次电池,其中MnO2是催化剂,可使锌锰干电池的比能量高、可储存时间长。(  )解析:(1)MnO2是氧化剂,作正极。(2)可充电电池中的放电反应和充电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解析:(2)充电、放电条件不同且不同时发生,不是可逆反应。(3)铅酸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解析:(3)铅酸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两极质量均增加。(4)燃料电池工作时燃料在电池中燃烧,然后热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4)燃料电池工作时不发生燃烧,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
    ×
    ×
    2.写出不同介质中甲烷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1)酸性介质(如H2SO4)总反应式:  ; 负极:  ; 正极:  。 (2)碱性介质(如KOH)总反应式:  ; 负极:  ; 正极:  。 
    (3)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总反应式:  ; 负极:  ; 正极:  。 (4)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总反应式:  ; 负极:  ; 正极:  。 
    关键能力·提升
    考点一 原电池原理及应用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C
    1.(2022·广东广州实验中学模拟)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为Fe,Y为Cu,则铁为正极B.若X为Fe,Y为Cu,则电子由铜片流向铁片C.若X为Fe,Y为C,则石墨棒上有红色固体析出D.若X为Cu,Y为Zn,则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B
    [规律方法] 电极的确定方法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A
    4.氯化铁和硫酸铁是两种常见的铁盐。(1)电子工业中常用氯化铁溶液蚀刻铜线路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要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分别是①负极:  。 ②正极:  。 
    4.氯化铁和硫酸铁是两种常见的铁盐。(3)画出该原电池的装置图(不含盐桥和含盐桥两种),指出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答案:(3)
    4.氯化铁和硫酸铁是两种常见的铁盐。(4)有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甲烧杯中溶液颜色不断变浅。
    ①b极是电池的    极; ②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考点二 常见化学电源
    B
    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1)锂—海水电池的总反应为  。 (2)M极为   极,发生    反应,电极反应为       。 (3)N极为   极,电极反应为    。(4)去掉隔膜和玻璃陶瓷后,该电池   (填“能”或“不能”)正常工作,原因是  。 

    氧化

    不能 
    Li为活泼金属,易与水反应
    1.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A
    B
    (2021·山东卷)以KOH溶液为离子导体,分别组成CH3OH-O2、N2H4-O2、(CH3)2NNH2-O2清洁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K+均向负极移动B.放电过程中,KOH物质的量均减小C.消耗等质量燃料,(CH3)2NNH2-O2燃料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最大D.消耗1 mol O2时,理论上N2H4-O2燃料电池气体产物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
    燃料电池
    C
    (1)碱性环境下,甲醇燃料电池总反应为              ;负极反应为             。 (2)N2H4-O2清洁燃料电池总反应为       ;负极反应为  。 (3)偏二甲肼[(CH3)2NNH2]与肼(N2H4)的结构类似,其中N的杂化方式为   ,其化合价为  价,则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4)以上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 (5)放电过程中溶液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sp3 
    -2
    减小
    B
    解析:由图可知,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电势a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讲 原电池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讲 原电池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发进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答案C,电能的多少,功率的大小,2氢氧燃料电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课件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课件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