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飞扬”的外壳是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制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取代传统的钢、铝合金等,火炬首次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燃烧温度可达8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飞扬”质量轻、抗摔性能强
B.复合材料具备耐高温和良好的热导性
C.氢气为燃料,实现“雾碳排放”
D.涂有钠元素的显色剂能使火焰呈黄色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NH4Cl的电子式:
B.N的电子排布图:
C.苯乙烯的实验式:CH2
D.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3.便携式消毒除菌卡主要活性成分为亚氯酸钠(),一种制备粗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纯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空气稀释到10%以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过程中可以用盐酸代替稀硫酸
B.氧化性:
C.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氧化剂
D.吸收塔中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产率下降
4.下列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O2放入水中:Na2O2+H2O=2Na++2OH-+O2↑
B.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3++4NH3+2H2O=AlO+4NH
C.用酸性KMnO4检验Fe2+:3Fe2++MnO+4H+=3Fe3++MnO2↓+2H2O
D.NaHCO3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2HCO+Ba2++2OH-=BaCO3↓+2H2O+CO
5.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既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中科院成都研究所研究员李东提出了一种新的负排放技术——POWERTOGAS(可再生电转生物天然气)。这项技术,指的是先捕获工厂和沼气池产生的二氧化碳,利用可再生电水解制氢,再将氢气用于还原沼气中的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变为甲烷,替代天然气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中和,即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
B.1molCO2中含有9.632×1024个电子
C.甲烷是非电解质
D.标准状况下22.4LCO2全部被还原可生成1molCH4
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羟基所含的电子的数目为NA
B.1 mol环戊二烯()中含有σ键的数目是5NA,π键的数目为2NA
C.18.0 g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中含羟基数目为0.5NA
D.78 g苯()和苯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一定为6NA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量的Fe与Cl2反应生成FeCl2
B.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着火可以用其来灭火
C.硫酸可用于化肥、医药、农药的生产,金属矿石的处理
D.硫酸亚铁通常用作净水剂、消毒剂
8.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 准确量取15.20mL酸性KMnO4标准溶液 | 除去CO中的CO2 |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NH3 |
A.A B.B C.C D.D
9.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W3+、X+、Y2-、Z-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四种元素及其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原子的能层数:Z>Y B.电负性:Z>W
C.离子半径:X+>Y2- D.第一电离能:W<X
10.短周期元素X、Y、Z、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Q的最低价氢化物摩尔质量为34g·mol-1,X的最低价氢化物不是电解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X | Y |
|
Z |
| Q |
| W |
A.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常见的强酸
B.Z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
D.W元素在自然界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11.LiFePO4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a)所示。其中O围绕Fe和P分别形成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电池充电时,LiFePO4脱出Li+的转化过程如图(图中已给出各晶胞对应的化学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iFePO4晶胞中含有1个LiFePO4
B. Li(1-x)FePO4中和的数目之比为1∶1
C.当1个FePO4晶胞转化为Li(1-x)FePO4晶胞时,消耗(1-x)个Li+
D.1 LiFePO4晶胞完全转化为Li(1-x)FePO4晶胞的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12.下列物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活性铁粉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去氧剂
B.利用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为保温瓶胆镀银
C.维生素C可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D.“高炉炼铁”时利用石灰石使形成炉渣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CH2Cl2中所含碳氯键的数目为NA
B.电解精炼铜时,当阴极增重6.4g,阳极失去的电子总数为0.2NA
C.100mL18.4mol/L的浓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时,生成的SO2数目为0.92NA
D.50g 34%的H2O2溶液中H-O键的数目为NA
14.“碳呼吸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入CO2的一极电极反应式为:2CO2+2e−=C2O
B.金属铝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每得到1molAl2(C2O4)3,电路中转移3mol电子
D.以该装置为电源进行粗铜的电解精炼,金属铝质量减少27g时,理论上阴极质量增加96g
15.已知常温下,几种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合理的是( )
弱酸 | 甲酸(HCOOH) | HClO | ||
A.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C.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D.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甲酸:
二、实验题
16.碳酸镧[La2(CO3)3]不溶于水,溶于稀酸。碳酸镧作为一种磷的结合剂,有降低血磷的功效。回答下列问题:
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碳酸镧(夹持装置略):
(1)该装置中有明显错误是_______(填Ⅰ、Ⅱ、Ⅲ、Ⅳ)
(2)本实验中装置Ⅳ用于制备氨气,该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备下列哪些气体_______。
A.H2 B.Cl2 C.O2 D.CO2
(3)在装置Ⅲ中需要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
(4)在装置Ⅲ中生成副产物氯化铵,请写出生成碳酸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氯化镧反应均可生成碳酸镧,若pH过大,可能会生成La( OH)CO3沉淀。
①现向氯化镧溶液中不断地滴加0.1mol/L的Na2CO3溶液。利用手持技术测定溶液的pH从而监控反应过程,得到如图曲线。
若a、b、c、d四点对应的体积分别为V = 50mL、100mL、110mL、160mL,试计算该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最大值为_______g(已知碳酸镧的摩尔质量457. 8g/ mol);
②通常选择碳酸氢钠溶液制备碳酸镧的原因是_______。
三、工业流程题
17.硫酸锰(MnSO4·H2O)是一种粉色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是重要的微量元素肥料之一。工业上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Si等元素的氧化物)制备硫酸锰的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 |||||
开始沉淀的pH | 8.1 | 6.3 | 1.5 | 3.4 | 8.9 |
沉淀完全的pH | 10.1 | 8.3 | 3.2 | 4.7 | 10.9 |
(1)“滤渣1”中的主要成分为S和_______;“溶浸”时两种含锰化合物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利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
(3)“除杂”的目的是生成沉淀除去。若溶液酸度过高,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
(4)“沉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由图象可知,从“操作A”所得溶液中得到晶体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若称取一定质量的用标准溶液滴定(操作过程产生的误差很小可忽略),计算所得样品质量分数大于100%,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四、有机推断题
18.《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 ( )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乙烯和甲苯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A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填写序号);
(4) 乙酸苯甲酯 ()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 C.能发生水解反应
五、原理综合题
19.反应 Sn +H2SO4=SnSO4+H2↑的能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改锡片为锡粉 B.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C.滴加少量 CuSO4 D.将稀硫酸改为 98%的浓硫酸
(3)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石墨棒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石墨棒为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石墨棒上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该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稀硫酸的作用是传导离子、_______________,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移向________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
(4)实验后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认为符合某些要求的化学反应都可以通过原电池来实现。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s)+H2O(g)= CO(g)+H2(g) △H>0
B.NaOH(aq)+HCl(aq)= NaCl(aq)+H2O(l)△H<0
C.2H2(g)+O2(g)= 2H2O(l) △H<0
D.Pb+ PbO2+2H2SO4=2PbSO4+2H2O △H<0
以 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所选反应中选择某个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该电池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飞扬”的外壳是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制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质量轻、抗摔性能强,A正确;
B.该复合材料制作火炬,则耐高温、不容易热导,B错误;
C.氢气为燃料燃烧生成水,实现“雾碳排放”,C正确;
D.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涂有钠元素的显色剂能使火焰呈黄色,D正确;
故选B。
2.D
【详解】A.写Cl-的电子式时,最外层电子不能省略,正确的是,故A错误;
B.N原子在1s、2s轨道的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正确的是,故B错误;
C.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8H8,其实验式为CH,故C错误;
D.苯分子的比例模型:,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3.D
【分析】氯酸钠固体加入稀硫酸溶解后通入二氧化硫和空气的混合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和氢氧化钠、过氧化氢生成亚氯酸钠和氧气;
【详解】A.盐酸和氯酸钠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盐酸代替稀硫酸,A错误;
B.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流程可知,氯酸钠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氧化性;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生成亚氯酸钠和氧气,为氧化剂、过氧化氢为还原剂,氧化性;B错误;
C.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主要目的是起到搅拌作用,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并反应,C错误;
D.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故吸收塔中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产率下降,D正确 ;
故选D。
4.D
【详解】A.Na2O2放入水中,题干所给方程质量不守恒,离子方程式应该为:2Na2O2+2H2O=4Na++4OH-+O2↑,故A错误;
B.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故B错误;
C.用酸性KMnO4检验Fe2+,高锰酸根被还原为Mn2+:5Fe2++MnO+8H+=5Fe3++Mn2++4H2O,故C错误;
D.NaHCO3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根据“少定多变”即将氢氧化钡定为1mol,则需要2mol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碳酸根:2HCO+Ba2++2OH-=BaCO3↓+2H2O+CO,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B
【详解】A.碳中和指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故A正确;
B.1个CO2分子中含16+28=22个电子,则1molCO2中含有22mol电子,含电子数为22mol6.02×1023/mol=1.32×1025,故B错误;
C.甲烷是有机物,不能发生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22.4L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全部被还原可生成1molCH4,故D正确;
答案选B。
6.D
【详解】A. 羟基不带电,呈电中性,一个羟基有9电子,则0.1 mol羟基所含的电子的数目为0.9NA,故A错误;
B. 共价单键为σ键,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π键,1 mol环戊二烯()还含有6molC-H单键,故含有σ键的数目是11NA,π键的数目为2NA,故B错误;
C.葡萄糖和蔗糖的最简式不同,摩尔质量不同,故无法计算18.0 g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中含羟基数目,故C错误;
D.苯()和苯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混合物中含有H的物质的量为,每个H原子均与C相连形成C-H键,故碳氢键数一定为6NA,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铁在氯气中燃烧,无论氯气是否过量都只生成氯化铁,故A错误;
B.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则不能用碳酸氢钠扑灭,故B错误;
C.硫酸能够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能与金属矿石、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盐,故C正确;
D.硫酸亚铁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作消毒剂,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8.D
【详解】A.制备乙酸乙酯实验中应该将生成的乙酸乙酯通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以中和乙酸、溶解乙醇和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分离,A不合题意;
B.滴定管的“0”刻度线在上端,故图示读数应该是14.80mL,B不合题意;
C.除去CO中的CO2杂质不能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用NaOH溶液或者饱和碳酸钠溶液,C不合题意;
D.实验室用加热Ca(OH)2和NH4Cl的方法来制备NH3,NH3的密度小于空气的,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B
【详解】A.Y2-、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二者的能层数相等,原子得电子生成阴离子后,其能层数不变,所以基态原子的能层数:Z=Y,A不正确;
B.W3+、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W是非金属元素Z的下一周期金属元素,则电负性:Z>W,B正确;
C.X+、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的核电荷数大于Y的核电荷数,所以离子半径:X+<Y2-,C不正确;
D.W3+、X+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W与X属于同周期元素,且W在X的右边,金属性W<X,二者的原子序数相差2,所以第一电离能:W>X,D不正确;
故选B。
10.D
【分析】Q的最低价氢化物摩尔质量为34g/mol,氢化物是硫化氢或磷化氢,X的最低价氢化物不是电解质,则X是N,Q是P,所以Y是O,Z是Al,W是Cl,据此解答。
【详解】A.Q是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常见的中强酸,A错误;
B.Z是Al,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B错误;
C.X是N,W是Cl,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多种物质,不能依据上述条件进行判断,C错误;
D.W是Cl,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均摊法可知,晶胞中Li+数目为8×+4×+4×=4,故每个晶胞中含有LiFePO4的单元数有4个,A错误;
B.由图可知,(a)→(b)充电过程中,晶胞失去1个棱心、1个面心位置的Li+,Li(1-x)FePO4晶胞中Li+数目为8×+3×+3×=,Fe原子数目不变,有4个,故(1-x):1=:4,解得x=,则Fe的平均化合价为,假设含a个Fe2+,则Fe3+为b个,则有:=,解得:a:b=13:3,B错误;
C.由A项分析可知,每个LiFePO4晶胞中含有LiFePO4的单元数有4个,根据Fe原子不变可知,当1个LiFePO4晶胞转化为Li(1-x)FePO4晶胞时,消耗4(1-x)个Li+,C错误;
D.由B项分析可知,Li(1-x)FePO4晶胞中Fe的化合价为,1mol LiFePO4晶胞完全转化为Li(1-x)FePO4晶胞的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4×(-2)×NAmol-1=0.75NA,D正确;
故答案为:D。
12.D
【详解】A.活性铁粉具有还原性,可吸收食品包装袋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选;
B.葡萄糖中的醛基具有还原性,可将银氨溶液还原为银,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项不选;
C.维生素具有还原性,可防止Fe2+被氧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项不选;
D.CaCO3与SiO2高温反应生成CaSiO3形成炉渣,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项选;
答案选D。
13.B
【详解】A.标准状况下,CH2Cl2是液态,11.2L的CH2Cl2物质的量大于0.5mol,碳氯键的数目大于NA,故A错误;
B.电解精炼铜时,阴极电极方程式为:,当阴极增重6.4g即0.1molCu时,阳极失去的电子总数=阴极得到的电子总数=0.2NA,故B正确;
C.100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的锌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稀,变稀后不再产生SO2气体,所以生成的SO2数目小于0.92NA,故C错误;
D.50g 34%的H2O2溶液中含有17g的H2O2和33g的H2O,每个H2O2和H2O都含有2个H-O键,则50g 34%的H2O2溶液中H-O键的数目为:,故D错误;
故选:B。
14.C
【分析】据图可知Al被氧化,所以金属铝为负极,通入CO2的电极为正极,CO2被还原为草酸根。
【详解】A.据图可知CO2在正极被还原为草酸根,根据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可得反应式为2CO2+2e−=C2O,A正确;
B.铝为金属,在负极被氧化为Al3+,B正确;
C.每得到1mol Al2(C2O4)3,则需要2mol Al,根据电极反应可知转移6mol电子,C错误;
D.金属铝质量减少27g,即减少1mol Al,根据电极反应Al-3e−=Al3+可知,转移3mol电子,则电极铜时,阴极生成1.5mol铜,质量为1.5mol×64g/mol=96g,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5.C
【分析】电离常数大,弱酸酸性强,由表中数据可知,酸性:>HCOOH>>>HClO>;
【详解】A.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故A不合理;
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合理;
C.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故C合理;
D.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甲酸,生成碳酸氢根,,故D不合理;
故选C。
16.(1)Ⅱ
(2)ABCD
(3) NH3 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生成La2(CO3)3
(4)2La3++3CO2+6NH3+3H2O=La2(CO3)3↓+6
(5) 1.526 NaHCO3的碱性较弱,可防止生成La(OH)CO3
【分析】由装置I制备CO2,由装置IV制备NH3,装置II可以除去CO2中的HCl杂质,两者在装置III中发生反应生成目标产物La2(CO3)3,要注意洗气时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同时要注意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详解】(1)用HCl与Na2CO3反应制取CO2气体时,HCl极易挥发性,导致CO2中含有杂质HCl,在用饱和NaHCO3除去杂质时,导气管应该是长进短出,图示错误是导气管短进长出,这样不能达到很好的除杂作用,故该装置中有明显错误是Ⅱ;
(2)该装置属于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制备气体,除了制备氨气外,还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备氧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故答案为:ABCD;
(3)由于NH3在水中溶解度比CO2大,为增大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的浓度,应该在装置Ⅲ中先通入的气体是NH3,故答案为:NH3;原因为: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生成La2(CO3)3;
(4)在装置Ⅲ中反应生成La2(CO3)3,图示生成副产物NH4Cl,则生成La2(CO3)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①根据方程式2La3++3CO= La2(CO3)3;由图可知,b点时La3+恰好完全沉淀,生成La2(CO3)3,此时n(CO)=0.1mol/L×0.1L=0.01mol,则n[La2(CO3)3]=×0.01mol×457. 8g/ mol=1.526g;
②选择碳酸氢钠溶液制备碳酸镧的优点是碳酸氢钠碱性相对较弱,可防止生成碱式碳酸镧[La(OH)CO3]。
17.(1) SiO2 MnO2+MnS+2H2SO4=2MnSO4+S+2H2O
(2)4.7~8.1
(3)F-与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HF,MgF2(s)⇌Mg2+(aq)+2F-(aq)平衡向右移动
(4)Mn2++2HCO3-=MnCO3↓+CO2↑+H2O
(5) 蒸发结晶 温度高于40℃下趁热过滤 样品失去部分结晶水或混有硫酸盐杂质
【分析】根据流程: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Si等元素)在硫酸中酸浸,主要的反应为:MnO2+MnS+2H2SO4=2MnSO4+S+2H2O,SiO2不溶于硫酸,过滤,滤渣1含有S和SiO2,滤液含有Mn2+、Fe2+、Fe3+、Al3+、Mg2+、Zn2+、Ni2+,加入H2O2将Fe2+氧化为Fe3+,加入氨水调节pH4.7~8.1之间,除去Fe3+、Al3+,滤渣2为Fe(OH)3、Al(OH)3,加入MnF2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滤渣3为MgF2,滤液主要含有Mn2+,加入碳酸氢铵发生反应:Mn2++2HCO3-=MnCO3↓+CO2↑+H2O,用硫酸溶解碳酸锰得到产品硫酸锰,经过系列操作A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nSO4·H2O,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由分析可知,“滤渣1”中的主要成分为S和SiO2;“溶浸”时两种含锰化合物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MnS+2H2SO4=2MnSO4+S+2H2O,故答案为:SiO2;MnO2+MnS+2H2SO4=2MnSO4+S+2H2O;
(2)由分析可知,利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的目的为使Fe3+、Al3+完全沉淀,而Mn2+不产生沉淀,故其范围为pH4.7~8.1,故答案为:4.7~8.1;
(3)“除杂””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因为F-与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HF,MgF2(s)⇌Mg2+(aq)+2F-(aq)平衡向右移动;故答案为:F-与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HF,MgF2(s)⇌Mg2+(aq)+2F-(aq)平衡向右移动;
(4)由分析可知,“沉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2HCO3-=MnCO3↓+CO2↑+H2O,故答案为:Mn2++2HCO3-=MnCO3↓+CO2↑+H2O;
(5)由图象可知,低于40℃结晶析出MnSO4.5H2O,高于40℃结晶析出MnSO4.H2O,则加热溶液并控制温度>40℃,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得到粗产品,若称取一定质量的MnSO4•H2O用标准BaCl2溶液滴定(操作过程产生的误差很小可忽略),若样品失去部分结晶水则导致相同质量的样品中含有的硫酸根偏大,导致结果偏高,或样品混有硫酸盐杂质也将产生跟多的硫酸钡,导致计算所得样品质量分数大于100%,故答案为:蒸发结晶;温度高于40℃下趁热过滤;样品失去部分结晶水或混有硫酸盐杂质。
18. 醛基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3COOH++H2O ④⑤⑥ 5
【分析】根据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乙烯与水发生加成生成乙醇,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氧化生成A为CH3CHO,CH3CHO被氧化生成乙酸CH3COOH,乙酸和苯甲醇反应生成乙酸苯甲酯,B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苯甲醇,甲苯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则B是,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是;A为CH3CHO,官能团名称为醛基;
(2)反应②是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⑥是乙酸与苯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苯甲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2O;
(3)反应①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②是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③是乙醛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反应④是甲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反应⑤是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苯甲醇,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⑥乙酸与苯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苯甲酯,属于取代反应,可见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为④⑤⑥;
(4)乙酸苯甲酯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 C.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该物质属于酯类,侧链含有酯基,除苯环外还有5个C原子,可能的结构为
、、、、,共5种不同结构。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反应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根据乙醇中的官能团及其性质结合乙酸苯甲酯的性质采用正逆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注意乙醇生成乙烯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时的断键方式区别。
19. 放热 AC 正 有气泡产生 2H++2e-=H2↑ 作正极反应物 负 CD H2+2OH-—2e-=2H2O
【详解】(1)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2)A.改锡片为锡粉,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B.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硫酸与醋酸钠反应生成弱酸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锡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锡和铜在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原电池反应使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D. 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锡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氢气,故错误;
AC正确,故答案为:AC;
(3)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锡片为原电池的负极,石墨棒为原电池的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氢气,在石墨棒上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原电池工作时,稀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向正极移动,硫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则稀硫酸的作用是传导离子、电离出的氢离子作正极反应物,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2H++2e-=H2↑;作正极反应物;负;
(4)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为吸热热反应,不能设计为原电池,故错误;
B.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故错误;
C.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为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为原电池反应,故正确;
D.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为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为原电池反应,故B正确;
CD正确;若以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该电池为氢氧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在碱性条件下,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水,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故答案为:CD;H2+2OH-—2e-=2H2O。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有机推断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