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书写,选择题,句子默写,基础知识综合,名著阅读,对比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心若凌云 清风自来 二、选择题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贮蓄(zhù) 咀嚼(jiáo) 怪诞不惊(jīng) 仙露琼浆(qióng)B.景仰(yăng) 迁徙(xí) 殚精竭虑(lǜ) 旁溢斜出(yì)C.幅射(fú) 喷薄(bó) 混为一谈(hŭn) 微不足道(dào)D.上溯(sù) 星宿(xiù) 矫揉造作(jiăo) 李代桃僵(jiāng) 三、句子默写3.默写填空。(1)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4)望西都,___________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表明自己宁愿放弃物质享受、声名地位也要坚守“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6)君子之风,千载余香,它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胸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舍身报国。(用李贺《雁门太守行》里的句子作答) 四、基础知识综合4.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①汉字是意美、形美、音美“三美”兼具的文字。②然而近年来,一些人为了追求特殊,与一般的不一样,故意将汉字进行夸张变形,以丑字、怪字为美。③这样的字体出现在公共空间,不但会降低全社会的审美水平,也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文字的法定地位,并规定了“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⑤规范是美的基础。⑥规范使用汉字,才能把汉字最美的特征展示表现出来,让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1)第②句中画线部分的内容可以用一个成语替换,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2)第④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⑥句中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简·爱》中,罗切斯特与疯妻的婚姻是迫于金钱交易,与简·爱的结合则是基于真挚的爱情。B.《水浒传》中,李逵嫉恶如仇,当他得知小霸王周通要强娶刘太公女儿时,就把周通痛打一顿。C.《骆驼祥子》中,奸诈的孙侦探、自私的刘四爷、霸道的虎妞都是祥子悲惨命运的推动者。D.《平凡的世界》中,醇厚的父子爱、纯洁的同窗情、淳朴的乡邻谊,让艰难的生活充满温情。 六、名著阅读6.“经典见证:团结产生力量”是班级本期板报的题目,请你概述《红岩》中的某次斗争经历,作为该板报的内容。 七、对比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①,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2)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日:“令者薄幕举网得鱼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于乃摄②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③,攀栖鹘④之危巢,俯冯夷⑤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恶,凉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有删减)【注释】①坂:山坡,②摄:拉、拽。③披蒙茸:分开乱草,④鹘(hú):一种类的猛窝,⑤冯夷:水神。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不可久居(3)霜露既降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为佣耕(《陈涉世家》)B.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C.木叶尽脱 林尽水源(《桃花源记》)D.听其所止而休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9.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薄暮举网得鱼/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B.今者薄暮/举网/得鱼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C.今者/薄暮举网/得鱼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D.今者薄暮/举网得鱼/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文中画直线的句子。11.甲乙两文中都蕴含着作者心境的变化,请在下图A、B、C、D处概括出作者的心境。心境变化图 八、诗歌鉴赏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有木八首(其七)白居易有木名凌霄,擢①秀非孤标②。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飘,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注释】①擢(zhuó):植物滋长。 ②孤标:出众。本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九、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银杉:扎根岩缝强突围①银杉是古老的孑遗植物,它四季常青,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叶条形,长约4—6厘米,在小树枝上排列紧密,叶片先端较国,碧绿的线形叶背面有两条银白色的气孔带,每当微风吹拂,整株树银光闪闪,银杉的美称便由此而来,②在贵州省道真县大沙河与桐梓县白芷山上,就生长着少量的银杉。这里是中亚热带气候,潮湿多雾,年均气温为8.4℃—14.8℃,年均相对湿度80%以上,夏凉冬冷,土壤为石灰岩、页岩、砂岩发育而成的黄壤、黄棕壤或黄色石灰土,土层浅薄,多砾石,在这种环境中,常绿阔叶林是优势物种,它们会利用这里的地理及气候条件,迅速占据最有利的空间,面对倾轧,银杉有些猝不及防,从幼苗开始,它生长得就很缓慢,虽然也需要荫蔽,但它更需要一定的光照,可是别的树种不会给它留下太多的机会,还没等它长高长大,就被周围浓密的树荫逃住了,缺乏光照,缺乏水分和营养,等待银杉幼树的就是一条死路,所以,在常绿阔叶林中,人们能见到的银杉最多有20余株,有的林中县至仅生长着一株银杉,③独木难支,银杉要想在一群“饿狼”的围攻下生存下去,它就得突围,银杉的种皮是猴子们爱吃的食物。这些猴子喜欢在山脊上席地而坐,享用这种美味,然后它们把银杉的种子丢在山脊周围的岩址里,这正好帮了银杉的大忙,④在这些宽仅2—3米、坡度达60—70度的陡峭狭窄的山上,土壤浅薄,岩石裸露,那些常绿阔叶树种根本无法生存,而银杉种子可以,银杉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再也不会有别的树种抢去属于它们的阳光雨露。它们或直立在孤立的帽状石山的顶部,或扎根在悬崖绝壁的缝隙之间,逐渐长大。它虽然喜欢阳光、喜欢云雾,但是它不怕严寒,能忍受——15℃的低温;它也不怕干旱、不怕土壤贫瘠,它的根系非常发达,能把强壮有力的根脉扎进山脊岩缝深处,去吸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它们虽然人丁不旺,但只要存活下来,这些银杉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山脊“好汉”。⑤银杉这些坚韧的品格令人肃然起敬,它的珍稀也让人叹为观止。它是第四纪冰川后残留至今的、中国仅有的稀世珍宝,全球仅存1000余株,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国际植物学界曾经认为银杉已在世界上绝迹,因为人们仅仅在德国、波兰、法国及苏联发现过银杉的化石。直到1955年它在中国被发现,成为国际生物学界轰动一时的重大发现。(文/陈旭,有删改)13.银杉为什么能“突围”?请概括回答。14.简析第①段中画直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5.结合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简析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性。16.植物园开展科普活动,请根据第⑤段内容补全下面关于银杉的宜传语。(不超出所给字格)扎根岩缝强突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冰雪照亮的旅程①唯一的公路上覆盖的不是透亮的冰,就是正在酝酿成冰的雪,路上除了人们踩出的杂乱脚印,没有一道车辙。公路通往学校的那个远方几乎令人绝望,在鄂西北海附近有一个叫大树娅的地方,不断变大的风雪导致国道彻底“断流”,从早上开始,我、菲、华、来旅行的华父和一个中年男人都被困在原地。②眼看要中午了,脸色苍白但眉毛浓密的中年男人忽然说:“我走小路,你们走不走?”华父忙不迭地说:“那就麻烦你照看孩子们了。”就这样,华父把我们交给了一个刚刚在雪地里说过几句话的陌生人,但没人顾得上那么多,在大雪的覆盖下,大山深处的一切似乎都回归了苍茫的宇宙洪荒。我们像三只小白兔一心要甩掉盘旋在头顶的老鹰一样,紧紧地跟着那个中年男人,好像他就是无所不能的“爸爸”。③然而,这个中年男人很不耐烦,从大树经开始一路向下,即使我们踏着他的脚印走,深及脚踝的雪也很快就灌满了鞋子,他总是嫌我们慢:“有蚂蚁咬脚吗?这样明天到不了了。”拐弯处,他总是把我们抛下老远,等我们气喘吁吁追上时,他才冷漠地扫视我们,然后扭头再走,他命令我们走在前面,还告诉我们:“沿河走,这条河最后流到了你们学校门前的河。”华扯扯我的袖口,小声说:“不能让他丢下我们。”便坚持要走在最后。④他给我们每人折了一根树枝,说要提防狗,果然,随着房屋接二连三地出现,狗们也接力似的朝我们狂吠,在刚刚拐过一长排房屋后,华的惊叫破空而来,披头散发的地直到跑过我们才停住脚,惊魂不定地指指左腿说:“狗! ”他蹲下去掀起华被撕成两片的裤角,什么也没说,我们从此保持了他所要求的队形,由他断后,我们不再遇险,也不再说话,只听见踩在雪里急促的“咯吱咯吱”声。⑤天色越来越暗,雪花开始飞舞,惶思在深不见底的沉寂里不断蓄积,像一座无边无际的山倾压下来。雪究竟还要下多久?路究竟还要走多远?我们又究竟能够突破什么?当我在胡思乱想中听见右脚跟儿冻疮破裂的声音时,立刻就崩溃了,河水在暗处小声喧哗,我却在旷野中悲伤得不能自抑。⑥我蹲在雪地里泣不成声。他先是搓着手走来走去,突然暴喝道,“到底怎么了?"我本能地弹起来,忘了哭,也忘了痛,直到冷风裹扶着雪花灌进张着的嘴巴,才算彻底清醒。巨大的委屈促使我拔脚就走,不料猛然的动作却让鞋子和冻疮产生了激烈的摩擦,一时剧痛钻心,我“呀”的一声就倒了下去,他一个踉跄抓住我的上衣,托住我即将撞到雪地的身子,顺势将我甩到了背上,史无前例地说:“我知道你们饿,可没到就得坚持,前面到峡口我三婶家吃饭。”我看见华和菲的步子迈大了,我也老实趴在他不太厚实的背上,他似乎嘘了一口气。⑦天已经黑透了,他拍开了路边一户人家的门,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惊道:“虎子?这是做什么? ”他说:“饿,煮点儿什么吃,再找两件破衣服。”我们在熊熊燃烧的火塘边狼吞虎咽着三婶煮的烫饭,他将衣服撕成六片,揉了又揉,让我们脱下鞋,先用废弃的衣服边角擦干我们的脚,然后挨个包扎,轮到我时,见我往回缩,他便扯住我的腿,将我的右脚举起看了一会儿,皱着黑剑一样的眉望向三婶问:“羊油? ”三婶垂下眼睛,说:“就剩一点儿了,很难弄到的。”他直直地盯着她,直到她拿出羊油。他烤化了那一小坨羊油,打着圈涂在我的脚后跟儿上,我看见他晃动的头顶窝着好几根白发。包裹完毕,果然好多了。他一挥手,我们就乖乖地排好了队。三婶说:“这么晚了还是先住下吧。”他说:“学生就得遵守纪律,不能耽误明天上课。”三婶撇撇嘴:“就你认真。等等,点个火把。”他闷声道:“不用,雪路本来就是亮的,给我留个门。”⑧雪停了,夜越来越深。出大门我要自己走,他没阻拦但时时扶着我。他要我们轮流讲故事,他自己也讲,干巴巴的,一点儿不吸引人,但奇怪的是黑夜里的路不再难走了。⑨到了学校大门口,他跟门卫大爷说:“交给你了。”然后看着我们,又重重地摸了一下我的头,转身就走。大爷喊:“你去哪儿?一点了。”他没有应声,也没有回头,很快就消失在夜色深处。望着他的背影,我的眼泪流了下来。⑩那是1987年,从1月1日的中午到1月2日的凌晨,3个13岁的女孩与他共同走过了60里的冰雪旅程。那是我们仨至今与他唯一的一次相遇。(文/虹珊,有删改)17.如何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19.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他将衣服撕成六片,揉了又揉,让我们脱下鞋,先用废弃的衣服边角擦干我们的脚,然后挨个包扎。(他为什么“揉了又揉”?)(2)他直直地盯着她,直到她拿出羊油。(请写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20.第③~⑨段中,女孩们对中年男人的态度是变化的,请简要分析。21.缩写本文。(不超出所给字格) 十、作文22.题目:我家二三事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真情实感。【注意】选择上面任一题目作文,都须遵循下列要求:①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②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23.心有所戒,行有所止。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心里要有规矩、有底线,行为要有所约束。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且文体明确。【注意】选择上面任一题目作文,都须遵循下列要求:①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②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参考答案:1.心若凌云 清风自来2.D3.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皓月千里 静影沉璧 意踌躇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4.(1)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2)将句号放到后引号外。(3)删除“展示”或“表现”。 5.B6.示例:狱中的战友们团结一心,集体绝食抗议集中营中敌人的暴行,终于获得了追悼战友(龙光华)的权利。(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7.(1)大约 (2)停留 (3)已经 8.B 9.D 10.(1)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2)我们看着四周的景色,心里感到十分快乐,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11.A.哀怨(孤寂、凄凉、悲怆) B.遗憾 C. 悲伤、恐惧D. 平静 12.做人要自强自立,不依附他人。13.猴子帮银杉散播种子:种子存活力强;不怕严寒;不怕干旱,不怕土壤贫瘠,(银杉根系非常发达,能吸收山脊岩缝中的水分和营养)。 14.运用了摹状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生动具体地说明了银杉的外形特点。 15.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常绿阔叶林抢夺有利生存环境的速度之快(对银杉生存造成的威胁之大),银杉生存环境之艰难。 16.示例:珍稀树种要保护(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17.表层意思是指冰雪反光照亮了路面;深层意思是指中年男人用他的善良(爱心)、责任心、细心、不计回报(上述四个方面答出其中2点即可),陪伴、保护我们安全返校。 18.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内心的悲伤、惶恐、绝望,语言富有气势。 19.(1)他想让破旧、粗糙的布料变得柔软,以便减轻孩子们脚伤的疼痛感。(2)示例:三婶,你怎么能这么小气!孩子们的脚伤需要赶紧处理,羊油再珍贵,你也得拿出来。 20.开始因为男人的不耐烦、冷漠,孩子们担心他会丢下她们,对他是防备、怀疑的;经过被狗追赶的事情后孩子们不得不服从他的要求;之后他对孩子们的种种照顾,让孩子们对他充满信任;当他把孩子们送回学校时,孩子们对他充满感激和不舍。 21.符合要求即可。 22.例文我家二三事“低碳环保”这四个字,我想大家经常看到听到,但是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让我用生活经验来告诉你吧!低碳环保就是将不需要的东西留在其他方面使用,也就是废物利用啦!让我们来看看它在我家的使用情况吧!二次使用的洗脚水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妈妈在泡脚。过了一会,她把毛巾放在桶上晾干,接着放好桶就走了。我不明白,平常妈妈总是唠叨说:“东西用完放回原处!”今天居然就这么轻易地走开,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不把水倒了呢?我有些迷惑不解。”妈妈果然开启了唠叨模式:“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桶水比较多,直接倒掉多可惜啊!留着冲厕所多好,又环保又可以节约水啊!”听了妈妈的话,我正想点头,爸爸从边上走过,一声不吭的就要去倒掉。妈妈立马动用成语“物尽其用”,把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让我们不得不信服。变废为宝“儿子,儿子。”一个声音叫道,“好,我知道啦!”我兴奋地跑下楼。今天可是我们家的垃圾回收日,该将我们收集的“战利品”卖出去啦!看着我们收集的这些东西,妈妈如同按了一个唠叨按钮一般,就开始了 :“你看啊,这些废报纸可以融成纸浆做纸箱或者重新做成纸。这些瓶子可以重新熔炼,也不会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卖的钱给你买冰棍。”说完,妈妈拿着卖废品的钱交到我手里,“去吧,儿子,给我们增添一点热爱环保事业的小奖品。”电是食物和水吃完午饭后,我看着电视,妈妈在沙发上睡着了。过了几个小时,妈妈从美梦中醒了。发现我的卧室里开着灯,立马走过去关了灯,训起我来:“电很重要,没有了电,一切都是黑暗的,也就没有热的食物和水。”我漫不经心地听着,很快注意力就被电视吸引过去了。突然,电视被关掉了,耳边就传来妈妈的声音:“你看吧,电有多重要,没电的话你就看不成电视了,晚上还黑漆漆的。而且我们国家目前最重要的发电源材料是煤。”我赶紧举手大声说:“我知道我知道,我从书里看到的,煤的形成很不容易,用完就没了,而且燃烧煤产生的大气污染也很严重。”见我郑重其事地说着,妈妈才帮我重新打开电视。你瞧,我家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实践着“低碳环保”,用自己的力量热爱我们的家园,为我们伟大的地球妈妈减轻负担。23.例文:坚守底线何为底线?底线从字面上来看即是指最低的限度,必要的条件。“捷径”也许有很多但最短的路,其实是看似最远的路。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坚守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和成功的人生。坚守底线,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所谓坚守底线,其实就是坚守原则,不触犯法律。这样的破坏底线,小到醉驾,大到偷窃甚至贪污,都不可取。在近日的“玛莎拉蒂撞车案中”,但凡女司机守住了内心的底线,明白酒后不能开车,也就不会酿成最后两死一伤的悲惨结局。对于那些大贪官而言,也是如此。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坤,擅长逢迎皇上,不断聚敛财富,犯下了滔天罪行。终于,在嘉庆年间,和坤还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最后遗臭万年,为世人所唾弃。由此,坚守底线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这不仅只是为自己好,更是为社会,为国家好。坚守底线,是通向成功的前提。一个打破规则,破坏底线的人是永远得不到成功的,因为成功无捷径可寻。我国著名游泳运动员孙杨正处在体育事业的顶峰,却因违规使用了兴奋剂而被禁赛八年。等他复出泳坛时,孙杨的职业生涯早已到了强弩之末,他也终将一事无成,只得仰望菲尔普斯打破的一个又一个世界纪录,沦为世界的笑柄,为全中国人所不齿。古今中外,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会用小聪明来战胜对手。“闪电”博尔特从未服用过兴奋剂,即使过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也仍然天下无敌。反观那些追赶他的对手,服用过兴奋剂的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坚守底线是通向成功的前提。坚守底线,更是忠君爱国的操守。岳飞为了收复旧山河,不惜在风波亭结束自己的生命;到了近代,年仅十三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闭口不言我军去向,坚守底线,被敌人残忍的杀害。“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现代社会,我们虽不用如烈士舍生取义,却也要时刻保持理智,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不做“狗汉奸”,坚守自己内心的底线。 坚守底线,不胡为,不放纵,这样我们才能守住人生的根本,收获成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书写,选择题,情景默写,基础知识综合,名著阅读,对比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