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课标)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真题复习(附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课标)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真题复习(附答案)第1页
    (新课标)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真题复习(附答案)第2页
    (新课标)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真题复习(附答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课标)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真题复习(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综合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第一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阅读第二单元课内语段,完成练习,阅读第四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阅读第五单元课内语段,完成练习,阅读第六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阅读第七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阅读第八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标)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真题复习
    课内阅读真题
    一、阅读第一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下列关于语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描写昆虫时,侧重描写蝴蝶和蜻蜓的色彩,在描写蜜蜂时则侧重描写它的动作和
    形态。
    B.作者介绍园子中的树时,运用了详略描写,略写了榆树,详写了樱桃树和李子树。
    C.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通过对花园细致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花园的喜爱之情。
    2.品析句子,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描写蜜蜂外形特点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运用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或植物的
    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么多年过去了,园子里的一切在作者的心中依然是那么清晰,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第二单元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①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②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③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袋中的“既生瑜,何生亮”证实了选段中的哪句话?(2分)
      资料袋:《三国演义》中对周瑜临死前的描写是“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段中画“____”的句子,结合全文理解填空。(8分)
    (1)句①周瑜问水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②周瑜看似是在商议,其真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③周瑜要诸葛亮立军令状,可见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描写说明周瑜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三、阅读第四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1.沃克医生的“惊疑”说明了刘伯承的伤势_________;“重新审视”说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之前所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沃克医生能猜出刘伯承军人的身份,是因为( )(2分)
    A.刘伯承给了沃克医生暗示。
    B.只有军人才能在如此重的伤势下这样从容镇定。
    C.只有军人才会眼睛受伤。
    3.“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语段中,沃克医生的情绪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阅读第五单元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选段一】:《摔跤》节选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 ),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选段二】:《刷子李》节选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选段(一)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选段(二)选自小说集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4分)
    2.根据原文,在选段(一)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2分)
    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
    (1)“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属于外貌描写。 (  )
    (2)“伴着鼓点,和着琴音”中的“和”应读作“huò”。 (  )
    (3)曹小三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是因为他十分害怕师傅刷子李。 (  )
    4.用“____”画出选段(二)中描写曹小三的句子,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第六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1.选段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选段中,孩子的表情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读选段中画“____”的部分,如果猴子会说话,它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下列对选段中水手们的两次“笑”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手们又大笑起来”是因为猴子摘了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让水手们觉得猴子特别调皮
    B.猴子不仅不还帽子,还故意逗孩子,猴子的表现让“水手们笑得更欢了”
    C.水手们的两次“笑”,都是因为他们觉得孩子无助的样子很好玩
    D.水手们一次比一次笑得欢,让孩子的自尊受挫,也为后来孩子爬上桅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阅读第七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1.画“______”的部分可以用一个成语表示: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文段中找出对应意思的词语填在括号中。(2分)
    (1)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 (   )
    (2)指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   )
    3.对“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它与下文是“分—总”关系。
    B.它在文段中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C.它是本段的中心句。
    4.找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作者围绕中心句分别从____________、拥挤的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展开叙述。(2分)
    5.读第2自然段,提取文段中与人物活动相关的部分,完成练习。(4分)
    人物
    活动
    商人

    青年妇女
    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人物活动商人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从中可以体会到小艇给威尼斯带来的________(静态 动态)之美。(1分)
    七、阅读第八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片段一】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节选自《手指》)
    【片段二】 康僧渊①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②之。僧渊曰:“鼻者面之山,目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时人以为名答。(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康僧渊:晋朝人,本是西域人。②调:取笑。
    1.联系上下文,解释“养尊处优”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二中,康僧渊将鼻子比作__ __,眼睛比作__ __。通过他的回答,可以知道康僧渊是一个_ _的人。(3分)
    3.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身材最为高大的中指在遇到危险时,承担着试探或冒险的重担。
    B.“王丞相每调之”中的“调”与“调动”里的“调”读音不同。
    C.面对王丞相的取笑,康僧渊直接进行了反驳。
    4.片段一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说一说它让你联想到了哪些人。(可以是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这两个片段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主题阅读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节选)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我们偷偷找来竹篾(miè),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④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嘿!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yǐ lǐ)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⑤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⑥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提取信息】认真阅读第③段,按照“我们”做风筝的步骤,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2.【语文要素】作者回忆童年生活,围绕“风筝”选取了哪些事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判断】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作者开头描写仲春景色的作用是触景生情,引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 )
    (2)作者喜欢在晚上放风筝,因为点燃“信号灯”,别有一番情趣。 ( )
    (3)因为时间过于久远,作者的童年记忆有时清楚,有时模糊,只能凭借风筝线回忆
    起童年的点滴。 ( )
    4.【想象画面】请你展开想象,具体写一写“我们”白天放风筝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主题阅读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节选)
    ①却说玄德引十数万百姓、三千馀军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孔明曰:“云长往江夏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刘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见公亲至,事必谐矣。”孔明允诺,便同刘封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当日玄德自与简雍、糜(mí)竺、糜芳同行。正行间,忽然一阵狂风就马前刮起,尘土冲天,平遮红日。玄德惊曰:“此何兆也?”简雍颇明阴阳,袖占一课,失惊曰:“此大凶之兆也。应在今夜。主公可速弃百姓而走。”玄德曰:“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雍曰:“主公若恋而不弃,祸不远矣。”玄德问:“前面是何处?”左右答曰:“前面是当阳县。有座山名为景山。”玄德便教就此山扎住。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玄德大惊,急上马引本部精兵二千馀人迎敌。曹兵掩至,势不可当。玄德死战。正在危迫之际,幸得张飞引军至,杀开一条血路,救玄德望东而走。文聘当先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文聘羞惭满面,引兵自投东北去了。张飞保着玄德,且战且走。奔至天明,闻喊声渐渐远去,玄德方才歇马。看手下随行人,止有百馀骑;百姓、老小并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玄德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
    ②正凄惶时,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玄德叱曰:“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张飞曰:“他今见我等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玄德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糜芳曰:“我亲见他投西北去了。”张飞曰:“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玄德曰:“休错疑了。岂不见你二兄诛颜良、文丑之事乎?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张飞那里肯听,引二十馀骑,至长坂桥。见桥东有一带树木,飞生一计:教所从二十馀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飞却亲自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
    ③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赵云得脱此难;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shuò)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馀员。后人有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有删改
    1.【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部分的意思。(3分)
    (1)云长往江夏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若见公亲至,事必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第①段中描写刘备心情变化的字词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分析形象】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分别说说你从句子中发现的人物特点。(3分)
    文聘:________________ 张飞:________________ 赵子龙:________________
    4.【整体感知】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刘备坚持带百姓一起撤退,于是在景山驻扎一晚便被曹军追上。 ( )
    (2)曹军大败刘军,张飞引军保护刘备且战且退。 ( )
    (3)赵子龙见刘备势穷力尽,为图富贵反投曹操去了。 ( )
    5.【分析评价】结合选文,说说刘备是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
    (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细说汉字(节选)
    左民安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表意和表音两大文字体系,而汉字则属于表意文字。所谓表意文字,就是文字与语言的语音方面不发生直接联系,每一个字只是表示一个音节,不能明确表示读音,但一个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个意思。如“旦”字的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从地面上升起太阳,是表示早晨的意思。也正因为如此,同一个文字符号可以代表两种语言里的同一个词,而读音完全不同,比如方块汉字中的“日”字,是画一个圆圈,中间加上一个圆点,很像一个太阳,而古埃及也是用这个文字符号表示太阳,只是读音不同。也正因为表意文字具有和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的特点,所以它就有可能用来代表不同民族的语言,如我们的邻邦日本、朝鲜等国家都曾经借用汉字作为书面交际工具。
    (既 即)然说表意文字与语音没有直接的联系,那么形声字中的“声”又应怎么解释呢?汉字是可以分为没有表音成分的象形、指事、会意的纯表意字和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这两大类的。但(既 即)使是形声字的“声符”本身原来也是一个象形符号。比如“纹”“洋”“渔”等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声符分别是“文”“羊”“鱼”。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个人胸部刻的花纹,“羊”字像羊头,“鱼”字像鱼形。这里的“文”“羊”“鱼”都是象形字,还是与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所以,在我们现行的方块字中,(既 即)使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形声字,也不妨碍它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有删改
    1.【辨析字形】在短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画上“√”。
    2.【提取信息】“旦”字,上部是“____”,下部是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的意思。
    3.【提取信息】什么是表意文字?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4.【整体感知】阅读短文可知,汉字属于______文字,可分成纯表意字和________两大类,其中纯表意字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理解内容】汉字中有那么多形声字,为什么它仍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主题阅读
    (通过文章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节选)
    日本舰队也停止了炮击。大海恢复了平静,海风送来了日本舰上的呼喊,叽里呱啦的。邓世昌一句也听不明白,他问身边的人:“他们在叫什么?”那人回答:“叫我们挂上白旗投降。”邓世昌嘿嘿一笑:“没那么容易。”他叫人把全体人员集中到甲板上,他有话说。全舰的官兵都来了,个个身上带着伤,目光炯炯地注视着他。①邓世昌用犀利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了一遍,平静地说:“我们已经是弹尽粮绝了,大家说怎么办吧。”静静的没有回音,只听见海浪拍击着船帮发出的哗哗声。
    邓世昌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和‘致远’舰一起沉入海底。兄弟们,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等死吗?”②话音刚落,海仓陡然从人群中蹦出来,吼道:“加足马力,把‘致远’舰开过去,撞沉日本的‘吉野’!”众人一齐怒吼起来:“对,撞沉它!撞沉它!与‘吉野’同归于尽!”“吉野”舰是日本海军的灵魂,只要把它击沉,敌人必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大乱。邓世昌被这惊心动魄的吼声震撼了,他深情地望着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多么好的弟兄啊,真想再看大家几眼,真想再和大家出一趟海,一起在甲板上唱一支北洋水师的歌。他不再多想,把手一挥,立即下达命令:“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把‘吉野’撞沉。”
    轰隆隆……马达声又响了,“致远”舰拖着愤怒的火焰,带着满身的创伤,咆哮着向“吉野”冲去。
    ③邓世昌高擎着那把雪亮的指挥刀屹立在高高的指挥台上。海风更大了,他头顶上那破烂不堪的指挥旗不时在他脸上拂动,他全然不顾,随手一甩,将旗角撩到一边,依然威武地立着,怒视着前方。甲板上的数百名北洋水师的将士们全都用严峻的目光盯着越来越近的“吉野”。“吉野”舰上的舰长慌了神,一边下令“吉野”往后撤,一边不断发射鱼雷。
    一颗颗鱼雷直射而来,重伤的“致远”舰已无法躲开了。砰!一颗鱼雷炸了,又在“致远”身上添了个洞。紧接着,又有好几颗鱼雷一齐击中了舰体,它终于慢慢沉没,全舰官兵一起落入大海。
    ——有删改
    1.【梳理情节】短文主要描述了__________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和日本的“吉野”舰战斗时,舰体__________,全舰官兵不愿意向日本人__________。在邓世昌的率领下,“致远”舰上的全舰官兵面对敌人,视死如归,勇猛地撞向“吉野”。最后,全舰官兵一起__________,为国捐躯。
    2.【提炼主题】文章对“致远”舰上的官兵进行了详细描写,下列不能表现他们精神的一项是( )。
    A.视死如归 B.顶天立地 C.宁死不屈 D.小心翼翼
    3.【语文要素】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
    (1)读第①句话,从邓世昌犀利的目光中,我感受到了邓世昌对敌人的______,对战士们的______;从邓世昌平静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当时____________的内心,他已作好了和全舰官兵一起____________的准备。
    (2)第②段话通过对“致远”舰战士们的______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致远”舰上的官兵对敌人的______和与敌人____________的决心。
    (3)第③段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动作的字词和“______”这个描写神态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邓世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运用方法】仿照第③段话,从以下两种情景中选择一种写一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希望落空时的悲伤 绝处逢生时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单元主题阅读
    (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阳光下的守望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站在六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满是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发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了浅浅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③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马上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见呼唤多声后她仍旧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④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医生靠近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⑤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⑥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语文要素】感受文中刻画的母亲形象,说说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母亲站在六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
    ( )( )
    (2)母亲脸上满是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发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 ( )
    (3)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 )
    ★从这些描写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形象。
    2.【理解句子】下列对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的固执得不到认同。 B.其他人都牵挂着自己的孩子,无暇关注母亲。
    C.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们都有着同样的心情,母亲对孩子的爱,家长们都能理解。
    3.【品词析句】第④段中,母亲昏迷不醒时,医生为什么还“微笑”呢?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这位母亲全身被汗水浸湿的样子非常好笑。
    B.看到大家都来帮助这个昏倒的母亲,医生感到很欣慰。
    C.医生懂得这位昏迷不醒的母亲的心理,他有把握把这位母亲弄醒。
    D.因为这位母亲的孩子在考场上取得了好成绩,医生为她感到高兴。
    4.【阅读感受】第⑥段中,“我”的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读完故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六、阅读课外短文《小伙夫智救赵王》,完成练习。(13分)
    小伙夫智救赵王
      武臣(秦末农民起义将领)占领邯郸之后,在张耳、陈馀的劝说之下,于公元前209年8月自称赵王。武臣称王之后,派出自己的将领巩固根据地,但却遇到了难题:一名叫韩广的将领在燕地自称为王。一天,武臣突发奇想,想要亲自去探听一下敌方的虚实,于是换上一身平民的衣服,只带了几个随从,偷偷前往敌军阵地。结果,这位冒失的赵王很快就成了燕国的俘虏。
      张耳、陈馀两人得知消息后大吃一惊,马上选派( )的人前去游说。可是赵国派去的说客都有去无回,燕国方面还放话出来,想要回赵王,必须将赵国一半城池让给燕国!这下张耳、陈馀更犯愁了,如果真这样做了,就等于不战而亡了。这时,突然有人来报,说有人愿意再去游说。等到这个人走进大营之后,张耳、陈馀顿时泄了气:这不是火头军里的一个小伙夫嘛!但见这个小伙夫( ),自信满满,张耳、陈馀就同意他前往了。
      小伙夫被带到了燕国主将的面前。他没有就事论事,直接切入正题,而是提出了一个看似和自己此行目的没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将军,您知道张耳、陈馀是什么样的人吗?”燕将有一些摸不着头脑,回答说:“我有所耳闻,这两个人很有本事。”小伙夫继续问燕将:“将军,您知道这两个人的愿望吗?”“那还能有什么愿望?肯定是想早点儿把赵王救回去!”
      这时,小伙夫突然哧哧笑了起来,开始带着燕将回顾历史,他从容地说道:“想当初,张耳、陈馀两人和赵王一起手持马鞭,指挥军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攻克了赵地的几十座城池。他们两人难道不想称王吗?他们难道就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臣子吗?”
      听到这里,燕将的表情明显缓和下来。小伙夫一看有戏,马上接着说:“现在,赵地局势还不是很稳定,他们两个还不敢马上裂土封疆,于是就暂时按照年龄的大小立武臣为王,其目的就是要稳定赵国的局势。等到时机成熟之后,他俩肯定是要称王的。可是,您现在俘虏了赵王,他们两个表面上看是想救出赵王,实际上却巴不得你们赶紧把他杀了!这样一来,他们两个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瓜分赵国,自立为王了。您想想看,原来单是一个赵国就让你们难以对付,如果张耳、陈馀各自为王,两个贤王相互配合,以杀害赵王的罪名来讨伐燕国,那么,将军您认为会怎样?!”
      小伙夫的这番话一下子抓住了要害。燕将随即向燕王作了汇报。燕王韩广得知了这个情况以后,也被说动,随即下令:“给赵王备一辆车,礼送回国!”驾车的“司机”正是这位极富韬略的小伙夫。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填序号)(2分)
     ①得意扬扬  ②能言善辩  ③不卑不亢  ④有勇有谋
    2.把画“____”的句子换种说法,使意思保持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伙夫这样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小伙夫是怎样劝说燕国的将领放了赵王的?请根据短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4分)

    4.如果你是赵王,知道这件事后,你会怎样夸赞小伙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
    (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乡村素描
    [俄]屠格涅夫
    ①这是六月的最后一天。周围一望无垠(yín)的俄罗斯啊——我的故乡。
    ②整个天空染满均匀的蓝色:天上只有一片云彩——不知它是在飘浮呢,还是在消散。没有风,天气晴和……空气呢,像刚刚挤出的牛奶那样新鲜!
    ③云雀在高声鸣叫;鼓胸鸽在咕咕低语;燕子在静悄悄地飞掠;马儿有的在打着响鼻,有的在嚼草;狗儿没有发出吠声,站在一旁温驯地摇着尾巴。
    ④空气里呢,散发着烟和青草的气味,还夹杂着一点儿松脂和一点儿皮革的气味……
    ⑤一条深深的,但缓缓倾斜的沟壑(hè),两边长着好几行爆竹柳,枝叶婆娑(suō),下边的树干却已皲(jūn)裂了。一条小溪顺着沟壑流去,透过澄碧的涟漪,溪底的小石子仿佛在颤动。远处,在天空和大地尽头的边缘上,闪现着一条大河的碧流。
    ⑥沿着沟壑,一边是整齐的小粮仓,门儿紧闭着的小贮(zhù)藏室;另一边是五六间木板屋顶的松木小农舍。每个屋顶都竖着一根装有椋(liánɡ)鸟巢的高高的杆子;每家的小门廊上,都装饰有一匹铁铸的短鬃(zōnɡ)小马。粗糙不平的玻璃窗上,辉映出七色彩虹。木板套窗上描绘了花瓶。每座小农舍前,都端端正正地摆着一张完好的条凳;几只猫儿在墙脚周围的小土堆上蜷成一团,耸着耳朵;高高的门槛后边,现出凉爽、幽暗的前室。
    ⑦我铺开马衣,躺在沟壑边,周围一堆堆刚刚割下的干草,散发着令人懒洋洋的芳香。机灵的主人们,把干草散放在小农舍前边,让它们在向阳处晒得更干透一些,然后再把它们搬到草棚去。要是睡在那上面,再舒服不过了!
    ——有删改
    1.【整体感知】短文描写的是俄罗斯夏季的乡村风光。第③段主要从( )的角度进行描写,第④段主要从( )的角度进行描写,第⑤段主要从( )的角度进行描写。
    A.视觉 B.听觉 C.味觉 D.嗅觉
    2.【提取信息】文中每一种景物都有鲜明的特点,照样子提取关键信息,将短语补充完整。
    ( 蓝色 )的天空 ( )的鸟儿 ( )的狗儿 ( )的空气
    ( )的柳枝 ( )的小溪 ( )的农舍 ( )的干草
    3.【赏析句段】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在右侧的方框内将阅读批注补充完整。
    4.【体会情感】读文中画“ ”的句子,分别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迁移运用】请你选择方框内的一个情景,仿照作者在第③段中运用的描写方法,写一写。
    节日里的游乐场 堵车的高速公路 春天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单元主题阅读
    (感受文章风趣的语言)
    寄宿舍生活的回忆(节选)
    丰子恺
    寄宿舍生活给我的印象,犹如把数百只小猴子关闭在一个大笼子中,而使之一齐饮食,一齐起卧。小猴子们怎不闹出种种可笑的把戏来呢?十多年前,我也曾做了一只小猴子而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的大笼子中度过五年可笑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饭厅里的把戏最为可笑。
    生活程度增高,物价腾贵,庶务先生精明,厨房司务调皮,加之以青年学生的食欲昂进,夹大夹小七八个毛头小伙子,围住一张板桌,协力对付五只高脚碗里的浅零零的菜蔬,真有“老虎吃蝴蝶”之势。菜蔬中整块的肉是难得见面的。一碗菜里露出疏疏的几根肉丝,或一个蛋边添配一朵肉酱,算是席上的珍品了。倘有一个人大胆地开始向这碗里叉了一筷,立刻便有十多只筷子一齐凑集在这碗菜里,八面夹攻,大有致它死命的气概。我是一向不吃肉的,没有尝到这种夹攻的滋味。
    有时众目所注意的,是一段鲞(xiǎnɡ)鱼。这种鲞鱼在家庭的厨房里是极粗末的东西,在当时买来不过两三个铜板一段。但在我们的桌面上,真同山珍海味一般可贵。因为它又咸又腥,夹得到一粒,可以送下三四口饭呢。而不幸这种鲞鱼大都是石硬的,厨房司务又要省柴,蒸得半生不熟。筷子头上不曾装着刀锯。两根平头的毛竹对付这段带皮连骨的石硬的鲞鱼,真非用敏捷的手法不可。我向来拙于用筷的手法。有一时期又听信了一个经济腕力的同学的意见,让右手专司握笔而改用左手拿筷,手法便更加拙劣。偏偏这碗鲞鱼常不放在我的面前,而远远地放在桌的对面。我总要千难万试,候着适当的机会,看中了鲞鱼的一角而下箸。一夹不动,再夹,三夹又不动,别人的筷子已经跃跃欲试地等候在我的手臂的两旁,犹如马路口的车子等候绿灯了。我不好阻碍交通,只得拉了一片鲞皮回来,有时连夹了四五次,竟连鲞皮都不得一条;而等候开放的人的眼,又都注集在我的筷头,督视着我的演技。空筷子缩回来太没有面子。但到底没有办法,我只得红着脸孔,蘸一些鲞汤回来,也送下了一口白饭。
    (有删改)
    1.【字词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山珍海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跃跃欲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理解】对于短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从“千难万试”“但到底没有办法”等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同学感到很厌恶。
    B.在作者的回忆中,饱含着对当时贫穷生活的不满。
    C.从作者的心理活动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极有心机的人。
    D.作者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这些文字,表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3.【语文要素】短文语言幽默、风趣,读来令人不禁莞尔一笑。请选择一个角度给第3自然段作批注。
    妙用比喻 巧用拟人 善用对比
    (1)我选择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
    一、
    1.B 2.(1)比喻 胖乎乎 圆滚滚
    (2)示例: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好像不敢见人似的。
    3.示例:我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十分深刻,她非常怀念童年时在园子里自由、快乐的生活。
    二、
    1.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时间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立下军令状。
    2.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3.(1)明知故问,故意试探 (2)设下陷阱意图害人
    (3)置诸葛亮于死地 用心险恶、狡猾
    三、
    1.严重 产生了怀疑 2.B 
    3.他见刘伯承伤势严重却从容镇定,对刘伯承产生了赞许的心理 
    4.冷漠 赞许
    四、
    1.《小兵张嘎》 徐光耀 《俗世奇人》 冯骥才
    2.蹦来蹦去 3.(1)√ (2)× (3)×
    4.曹小三的想法是文章叙事的线索,通过曹小三的视角,侧面表现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五、1.猴子抢走了孩子的帽子,爬上了桅杆,并做出各种怪样逗孩子生气,孩子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2.笑得很开心 哭笑不得 气得脸都红了
    3.示例:来抓我呀!就不还给你!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4.C
    六、
    1.目不暇接 2.(1)手忙脚乱 操纵自如 3.A
    4.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速度 狭窄的河道
    5.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孩子和保姆 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动态
    七、1.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2.山峰 深水潭 机智幽默
    3.B
    4.中指给我留下了外强中干的印象,它虽然外表出众,但没有多大的本领。生活中也有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外表光鲜亮丽,但是却没有真本事。
    5.她有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笑起来的时候眯成两个月牙儿,两眼角往下垂,眼皮微微肿起,露出迷人的眼眸。

    课外阅读
    一、
    1.制作骨架 糊纸涂色 
    2.做风筝和放风筝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3.(1)√ (2)√  (3)× 
    二、
    1.(1)不知道怎么样了 (2)成功 (3)怎么不悲伤呢
    2.惊 大惊 大哭
    3.背信弃义,惭愧心虚 有勇有谋 忠勇英武
    4.(1)√ (2)√ (3)×
    5.示例:刘备不仅关心百姓,还用人不疑,对部下十分信任,有识人之明。
    三、
    1.既 即 即
    2.日 地面(或水面) 早晨
    3.所谓表意文字,……但一个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个意思。
    4.表意 形声字 象形字 指事字 会意字
    5.因为形声字的“声符”本身原来也是一个象形符号,与语音不发生直接联系。
    四、
    1.甲午战争 重伤 投降 落入大海 2.D
    3.(1)愤怒 激励 平静而镇定 为国捐躯 (2)语言 愤怒 同归于尽
    (3)高擎 屹立 甩 撩 立 怒视 视死如归、顶天立地
    4.示例:“爸爸,爸爸!”他一下子跳起来,焦急地冲到出站口,一会儿跑到这边,一会儿跑到那边,左右张望着。突然,一个身影像极了他爸爸的人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他冲过去一把拉住那人的手,摇了摇,结果看到一张陌生的脸。他鼻子一皱,像受到惊吓的兔子一般逃开了。他突然哭了,泪流满面……
    五、
    1.(1)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2)外貌描写
    (3)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不辞辛劳、舐犊情深 
    2.C 3.C 
    4.示例:母爱是伟大且无私的,母亲为了子女愿意承受任何痛苦。我们一定要爱自己的母亲,用自己的行动回报母亲。
    六、
    1.② ③
    2.他们两人也想称王,他们不是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臣子的。 用反问语气告诉燕将,张耳、陈馀打算自立为王,并不是真心希望赵王回国,让燕将感受到赵王对赵国来说并不是很有用
    3.一半城池 稳住局面,使对方放松警惕
    让对方知道放了赵王对燕国是有利的 燕王以礼相待,送赵王回国
    4.示例:你真是一个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人,回国后,我一定会重用你的。
    七、
    1.B D A
    2.欢快 温驯 新鲜 婆娑 澄碧 简陋 芳香
    3.比喻 新鲜 动态 悠闲自在 静态 安静、舒适
    4.首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赞美之情。结尾处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景物的喜爱之情。
    5.示例:坐过山车的孩子发出惊恐而兴奋的尖叫;坐旋转木马的孩子随着木马上下起伏,不时向场外的家长挥手;玩碰碰车的孩子你追我赶,想要一决高下;攀岩的孩子手脚并用,奋力向上。
    八、
    1.(1)山野和海洋里的各种珍贵的食品,多指丰盛的菜肴。文中指两三个铜板一段的鲞鱼。
    (2)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文中指大家都急不可耐地准备夹鲞鱼。  
    2.D
    3.示例:(1)妙用比喻
    (2)作者将“两根平头的毛竹”筷子比作没有装着刀锯的武器,用来对付粗硬的鲞鱼,风趣地写出了吃饭时的阵势之大。

    相关试卷

    (新课标)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真题复习:

    这是一份(新课标)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真题复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第一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阅读第二单元课内语段,完成练习,阅读第四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阅读第五单元课内语段,完成练习,阅读第六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阅读第七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阅读第八单元课内选段,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标)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真题复习:

    这是一份(新课标)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真题复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段最后一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标)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真题复习:

    这是一份(新课标)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单元主题阅读真题复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们可以边读边从,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