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56 Zn 65,4 g NaOH固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顺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2023.06.0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作答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 14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Zn 65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答案的一项。1.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茶叶B.丝绸C.瓷器D.中草药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B.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或浓硫酸时会发生钝化C.与可与NaOH溶液反应D.正常雨水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其pH约为5.93.浓硫酸是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强腐蚀性 B.能用于干燥氨气C.能使蔗糖变黑 D.加热时能与铜发生反应4.下列工业制备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焦炭还原石英砂直接制得高纯硅 B.电解熔融NaCl制钠C.高温下用CO还原制铁 D.加热HgO制Hg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氨分子,又含有铵根离子的是( )A.氨气 B.氨水 C.硝酸铵晶体 D.液氨6.海洋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物质中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液溴 B.碘单质 C.淡水 D.金属镁7.下列关于烷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式为 B.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在光照下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D.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升高8.实验室用锌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降低温度 B.用铁代替锌C.在盐酸中预先滴入几滴氯化铜溶液 D.用锌粒代替锌粉9.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反应 B.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C.生石灰遇水 D.甲烷在中的燃烧反应10.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分液C.蒸馏D.蒸发11.一定温度下,某一密闭恒容的容器内存在可逆反应,可判断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当生成C的速率为0时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C.、、、 D.、、、13.已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吸热反应B.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14.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O>N>C B.热稳定性:C.碱性: D.酸性:15.实验室配制460 Ml 1.0 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8.4 g NaOH固体B.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转移至容量瓶C.定容时,最后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D.NaOH固体在烧杯中称量时间过长,所配NaOH溶液浓度偏高16.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A将大小相同的K和Na放入等体积的水中,钾比钠反应剧烈钾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元素强B将和晶体在小烧杯中混合,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变凉与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不加溶液的快可以加快分解的速率,起了催化作用D向酸性溶液中通入气体,溶液紫色褪去具有漂白性17.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做发泡剂烘焙面包是因为可与酸反应B.“热碱去油污”是因为加热条件下油脂能更快地发生碱性水解C.向食盐浓溶液中加入鸡蛋清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是因为食盐能使蛋白质变性D.向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和4 mL 2 mol/L 溶液,充分加热。冷却后,加入少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未观察到银镜,是因为淀粉未发生水解18.实验室用和烧碱制备,下列关于避免产物被氧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配制和烧碱溶液所用的蒸馏水通常要煮沸B.可在溶液的上面加一层苯,以隔绝空气C.向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时,胶头滴管尖嘴不能伸入到试管内D.产生沉淀后,不能振荡试管19.最近我国首个成功合成了五氮阴离子盐(白色固体),这是全氮含能材料中里程碑式的突破。该盐可简略表示如下,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五氮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B.该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为-3价C.该盐遇强碱能释放出 D.该盐中五氮阴离子具有还原性20.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距今3000多年前的象牙,科考人员采用纤维布和聚氨酯树脂混合制成的医用高分子绷带固定保存。合成聚氨酯的一种原料是多异氰酸酯。一种异氰酸酯分子的键线式如下图。【资料】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时,若将碳、氢元素符号省略,只表示分子中键的链接情况和官能团,每个拐点或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则得到键线式。如丙烯可表示为,乙醇可表示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ⅤA族B.图中所示分子的分子式为C.基团“-N=C=O”的电子式为D.图中所示分子存在含氨基()、碳碳双键、醛基的同分异构体21.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最佳的是( )A.():通过盛有酸性溶液的洗气瓶B.NaCl():加过量溶液后过滤C.(HCl):通过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D.(HCl):通过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2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3 g乙醇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总数为4B.2 mol 与2 mol 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分子数为3C.1 的碳酸钠溶液中含的数目为2D.一定条件下,56 g铁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23.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用于潜水艇中氧气来源:B.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C.石灰乳吸收泄漏的液氯:D.水蒸气通过灼热铁粉24.可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副产品生产盐酸。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此过程,所设计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C.装置D中的石棉上吸附潮湿的KI粉末用以除去,则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HClD.4 mol 与发生取代反应,若测得4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8mol25.溴主要以形式存在于海水(呈弱碱性)中,利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工艺流程示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海水酸化的目的是避免后续流程中造成的损耗B.中具有脱氯作用的离子仅为C.溶液失去脱氯作用后,补加或加入铁粉,脱氯作用恢复D.用溶液吸收溴,歧化为和。再用酸化歧化后的溶液得到,其离子方程式为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26.(11分)氮和硫是高中化学的核心元素。(一)氮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氨气。①A中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②C处是用集气瓶收集氨气的装置,请绘出装置图。(2)氨经催化氧化可制备硝酸,其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若反应中消耗了2 mol ,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二)实验室中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3)A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B处实验现象是______,由此推测硫元素从+4价变为+6价。(5)C处观察到蘸有溶液的棉花上出现黄色的固体,该反应的氧化剂为______(填化学式),氧化产物为______(填化学式)。(6)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7)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稀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27.(8分)某学习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A、B分别探究金属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过程中A烧杯内的溶液温度升高,B烧杯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请回答以下问题。(1)A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2)在B烧杯中①Zn电极为原电池的______极(填“正”或“负”),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②Cu电极上的现象是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A、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总能量,A中是将化学能转变为______,B中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4)该小组同学反思原电池的原理,其中观点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电极一定不能参加反应B.在原电池装置的内电路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C.原电池反应的过程中一定有电子转移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以拆开在两极发生E.化学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途径是化学反应F.原电池中电子通过导线由负极流向正极G.在上面的原电池装置中,如果Zn电极溶解了0.65 g,则在Cu电极上产生的体积约为2.24 L(标准状况下)28.(12分)A、B、C、D、E、H是六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其中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它们及其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1)A的电子式为______。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C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2)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制备E,实验如下。(a)向浓和乙醇的混合液中滴入乙酸后,加热试管A(b)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c)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有无色气泡产生,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d)取下层褪色后的溶液,滴入酚酞后又出现红色回答下列问题:Ⅰ.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Ⅱ.步骤(c)有无色气泡产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Ⅲ.综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ⅰ.步骤(a)中加热利于加快酯化反应速率,故温度越高越好ⅱ.步骤(c)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溶于溶液所致ⅲ.步骤(c)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3)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F与E______(填“是”或“不是”)同系物。E与1-丁酸()______(填“是”或“不是”)同分异构体。(4)写出下列方程式: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为淀粉水解最终产物)29.(10分)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两个视角认识和调控化学反应,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某小组探究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时,运用对比实验获得以下数据:实验序号用量/g溶液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mL反应温度/℃收集体积/mL所需时间/sa00.3058523.8b0.10.1522022.8c0.20.1522022.2d00.30V55210.5e0.10.0522027.4(1)实验b和c得出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b和e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想测定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上述表格中的______mL。(二)在2 L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O和,800℃时反应体系中,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s012345/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4)用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在第4s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可用分数表示)。(5)右图中表示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A点处,v(正)__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点正反应速率______B点正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9分)某学习小组探究稀、浓与铜的反应。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略)现象Ⅰ中开始无明显现象,渐有小气泡生成,越来越剧烈,液面上方出现浅红棕色气体,溶液呈蓝色。Ⅱ中反应剧烈,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1)试管Ⅰ中Cu与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Ⅱ中反应的速率比Ⅰ中的快,原因是______。(3)针对Ⅱ中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提出假设:假设1:的浓度较大所致;假设2:溶解了生成的。探究如下:取Ⅱ中绿色溶液,分为两等份。①取一份置于如右图所示装置中,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Ⅱ中溶解了。②向另一份溶液加入______(填化学试剂),溶液变为蓝色。证实假设1不成立,假设2成立。(4)对于稀与铜生成NO、浓与铜生成的原因,提出一种解释:推测下列平衡导致了产物的不同,并通过如下实验证实了推测的合理性。①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②C中盛放和______。③该小组证实推测的合理性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顺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2023.06.04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BABCDCBBBC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CCDBCBCDADDB 26.(11分)(1)① ②(短进长出,且有瓶塞)(2)10(3)(4)蘸有酸性溶液的棉花紫色褪去(5) S(6)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7)(2分,物质1分,配平1分)27.(8分)(1)(2)①负 ②有大量无色气泡产生还原(3)大于热能(4)AG(全选对才给分)28.(12分)(1) 加成 醛基(2) ⅲ(3) 不是 是(4);29.(10分)(1)用量越多,(接触面积增大)使分解速率加快。(2)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分解速率加快(不答“其它条件不变”不给分,需答到浓度,不能只答增大的量)(3)5(4)(2分,数值1分,单位1分) 65% 26/67(或者39%、38.8%)(5)b 大于 大于30.(9分)(1)(2)硝酸浓度大(3)①向上拉动活塞a(1分),试管内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1分)②(或CuO等)(2分)(4)①水 ②浓硝酸 ③C中溶液变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 40, 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1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的是, 下列物质属于共价晶体的是, 下列物质的熔点最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区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区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