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复习——素养指导下的情境任务理解 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3747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主观题复习——素养指导下的情境任务理解 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主观题复习——素养指导下的情境任务理解 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育价值,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观题复习——素养指导下的情境任务理解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核心素养培育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规则意识。2.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升对现实情境的理性分析能力。3.在生活中主动关心国家发展,增强自信底气和主人翁意识。(二)学情分析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也初步具备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对知识的运用比较僵化,对任务要求的理解会出现偏差,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二、教育价值1.自我成长:养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2.我与他人的关系:培养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3.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主动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做自信中国人。三、教学目标1.了解知识在理解情境完成任务中的作用,养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2.提高依据任务要求准确运用知识的能力。3.在掌握完成任务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准确理解任务,并确定目标达成的路径。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理解任务,提高任务的完成度。难点:准确理解任务,并确定完成任务的路径。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用“答非所问”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出本节课话题。(二)环节一:寻找路径(2022年秦淮二模)某班开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主题探究活动。老师出示了一则案例:香樟树形雄伟,树冠蓬密,但怕寒易断。某小区绿化以香樟树为主,但物业没有绿化专业人员,养护流于形式,致使居民们为“树的问题”争论不休:低层住户:树高叶茂既影响居住采光又有断枝砸人隐患。为了健康,宁可无树!高层住户:树高叶茂既为我们遮阳滞尘又带来鸟鸣怡人。护我大树,绝不能动!在上述冲突中,你的立场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陈述你的理由。(10 分)活动1:教师通过前测上述题目,呈现一份水平较高的任务成果。引导学生归纳好答案的特征:有针对性,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进而展示本题等级评分方案,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何谓好答案。活动2:教师展示一份水平较低的任务成果,请学生结合好答案的特征,评价这一份答案。进而追问:这份答案与第一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精准理解情境任务的重要性,进而精准理解情境任务的路径。即(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归纳精准理解情境任务的路径,认识到一份好的任务成果,应该是认真理解任务,并且借助各种工具去完成任务的,在学生中间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改变过去学生在主观题答题过程中固化、机械地不加分析地去抄材料和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对现实情境的理性分析能力。)(三)环节二:小试牛刀基于上述情境,教师呈现三个不同的情境任务。任务二:请指出小区住户认识中的不合理之处,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澄清。任务三:为了让社区更加和谐,同学们决定在小区,面向全体居民发起倡议。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拟写一份倡议书。(写出倡议提纲即可)任务四:同学们在讨论本案例时,有同学认为,住宅小区是城市的最基本“细胞”,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关于小区治理工作,进而提出了“相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的方案。请结合上述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该同学提出上述方案的理由。小组合作:运用路径,选择你感兴趣的两个任务进行分析,只需写出思路即可。(时间3分钟)(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熟练运用环节一归纳的路径,从而更好地理解情境任务。)(四)环节三:应用提升任务五:有人把“香樟树之争”发到网上,引起了多方关注。假设你是社区工作人员,请制定方案妥善解决此事。(要求:请结合上述案例,从不同主体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写出理论依据。)活动:(1)小组合作完成方案;(2)交流展示,学生评价。(设计意图:在学生熟练应用路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精准理解任务,从而高水平地完成任务。)(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收获1.从“真”出发。在接到要上二轮复习公开课的通知时,首先在确定上课主题时就犯了难。因为学生在一轮复习中,知识问题已基本解决,常规题型的解题方法也基本上落实到位。在二轮复习中,还需要上什么内容呢?与小组老师商量后,决定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学生需要什么我就讲什么。首先我针对学生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经验、困惑以及需要。反馈出来的结果主要是,学生在主观题复习中的困难较大,尤其是非常规的主观题,部分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比如2022年南京市中考题第16第一问,我校学生在第一次尝试完成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是材料加观点。于是,初步确定上课主题是《情境任务指导下的主观题复习》,目的是帮助解决主观题复习中的问题。但主观题复习涉及的面比较广,有审题、有提取信息以及规范表述等问题。第一次线上研讨以及第一次试上之后,组内老师经过研讨,决定从审题问题出发,并最终确定主题是《素养指导下的情境任务理解》。2.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素养导向。2022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因此在主观题复习中也必须紧扣课程标准,坚持素养导向,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规则意识。但在第一稿的教案中,我设计的任务: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惠民举措的意义,并没有体现核心素养。后来在小组老师的指导下,对情境任务进行了修改,由前面的多情境,到一个大情境,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两到三个能体现核心素养、有梯度的情境任务,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比较,理解情境任务。3.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理解。在我最初的教案设计中,只是单纯的带学生审题、做题,具体的方法指导并不多。在小组老师的帮助下,我把教学的第一环节修改为“寻找路径”,通过展示水平3和水平1的任务成果,带领学生归因至情境任务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共同寻找理解情境任务的基本路径。即 然后在第二环节教学中,带领学生真实地运用这一路径,去理解预设的情境任务。遗憾1.本次的公开课之旅,让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理论水平的不足,遗憾自己前面学习太少。后面一定多学习,多研究,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2.在本次上课中,课堂上出现了一点小状况,说明我在上课之前的准备还是很不充分的。另外在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控上还存在问题,一些语言重复出现,导致时间不足,最后一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没有完全达成。路漫漫其修远兮,本次公开课之旅虽然结束了,但对我的教学生涯来说,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立德树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尊重他人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家的意义,为什么要孝亲敬长?,如何孝亲敬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走向共同富裕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