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北京初一(下)期末历史汇编: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展开
这是一份2012-2021北京初一(下)期末历史汇编: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2-2021北京初一(下)期末历史汇编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选择题1.(2019·北京西城·七年级期末)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南北两端分别是( )A.洛阳、涿郡 B.余杭、长安 C.洛阳、长安 D.余杭、涿郡2.(2020·北京延庆·七年级期末)唐朝杜佑所撰《通典》中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这段史料体现了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提高了隋朝造船技术C.便利了隋炀帝巡游玩乐 D.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3.(2020·北京大兴·七年级期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4.(2018·北京东城·七年级期末)唐朝文学家皮日休在一首描写大运河的诗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5.(2018·北京东城·七年级期末)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中国朝代更迭示意图”的片段。其中“?”处应为A.西晋B.隋朝C.北宋D.元朝6.(2019·北京顺义·七年级期末)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7.(2017·北京东城·七年级期末)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的考试制度。这种不论出身和门第,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8.(2020·北京延庆·七年级期末)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著作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9.(2014·北京西城·七年级期末)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古代水利工程是A.隋大运河 B.元大运河C.灵渠 D.都江堰10.(2013·北京西城·七年级期末)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D项正确;ABC三项的地点不全是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唐朝杜佑所撰《通典》中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这段史料体现了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选项A符合题意;B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是在隋文帝时期,排除D。故选A。3.C【详解】材料的关键词,勤学、文章、读书人可知与读书有关,赞颂的是科举制,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世袭制是一种传承制度,与材料无关,故答案选C。4.A【详解】依据题干诗句意思是: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千里赖通波”说明隋朝的大运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南北的交通全靠它“通波”。结合所学,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成为了南北交通枢纽。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材料不能体现,不合题意,故选择A。5.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二月,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北周覆亡,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随后于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B项符合题意;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晋朝,史称“西晋”。A项不合题意;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C项不合题意;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6.B【详解】依据课本所学,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是解题的提示信息,由此可确定是隋朝;“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是限制条件,可确定答案。隋朝建立时,定都长安。7.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隋文帝开始以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8.C【详解】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给平民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A【详解】试题分析: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灵渠建于广西,都江堰建于四川。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荣一时的隋朝。10.B【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隋朝科举制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本题选B。考点:科举制的创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和识记能力,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考试至今还在沿用,影响深远,是考试命题的重点,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同学们以后对历史概念要深入理解,全面的把握才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7-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下)期中历史汇编: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北京初一(下)期末历史汇编:盛唐气象,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1北京初一(下)期末历史汇编: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