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下第六单元第1课时《图书馆》及单元整体设计说明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785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下第六单元第1课时《图书馆》及单元整体设计说明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785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下第六单元第1课时《图书馆》及单元整体设计说明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3785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六 加与减(三)图书馆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六 加与减(三)图书馆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10页。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第一部分 单元设计整体说明册别一年级下册知识领域数的运算、数量关系设计者陈茜学习内容第六单元《加与减(三)》说明:北师第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单元大概念课程标准表述与提炼(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1、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课程内容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2、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3、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教材分析及提炼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学生进一步接触竖式计算,也是今后继续学习多位数的竖式计算的基础。本单元不仅仅是学习计算的方法和技能,还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运算的含义,发展数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本单元教材设计安排了“图书馆”“摘苹果”“ 阅览室”“跳绳”四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学情分析及提炼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列竖式的规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并且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估算和计算能力,这些知识的掌握为本单元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但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并不完全相同,思考的角度也不相同,这就意味着面对相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生就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整体提炼(单元大概念表述)1、能正确熟练计算进位、退位加减法:相同数位相加减,“满十进1”“借1当十”2、初步发展估算意识。3、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求和,一共。1、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还剩,比多少。单元课程设计单元内容及内在联系 单元内容与核心素养的联系1、培养运算能力:能正确熟练计算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2、发展推理意识:让学感知数的加减运算要在相同数位上进行,体会简单的推理过程。3、发展应用意识:能通过简单的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发现数量关系,利用画图、实物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单元学习进阶路线 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解决问题单元学习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通过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单元学习评价设计(作业) 单元学习关键问题学习重点:能正确熟练计算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减法。学习难点:根据简单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发展估算意识。 内容建议课时数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4摘苹果(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练习四阅览室(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6 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练习五其它说明 第二部分,单元学习之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单元课时第1课时知识课题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节次1设计者陈茜其它 所涉单元大概念(表述)1、能正确熟练计算进位加法:相同数位相加。2、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求和,一共。学习内容分析教科书通过生活情境,提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问题,并且先借助直观模型,呈现了三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呈现竖式的算法。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既是20以内数的加法和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探索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评价设计(作业设计)课堂: 课后:学习活动关键问题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满十进1”。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学习环节关键问题(或内容)活动形式预设引导策略达成目标(或大概念)第一环节情境创设:展示后观察、表述表述完整提问引导:能有序并完整的表述吗?能够从情境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第二环节问题:《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共有多少本?摆一摆,算一算独立列式,探索算法,全班交流策略:小棒提问引导:能借助小棒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吗? 达成目标:利用小棒模型,把问题转化为已有知识解决。第三环节问题: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尝试用竖式计算,最后交流竖式算法。策略:计数器 提问引导:为什么4要和8对齐?在拨计数器中的哪一步?“8+4=12”,“满十”怎么办?怎样记不会忘了“进1”?十位变成几了?在计算十位时应注意什么?列式计算时从哪一位开始加方便?你有什么体会?达成目标:利用学生熟悉的计算器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竖式运算的道理,突出了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1。第四环节问题:《童话世界》和《海底世界》共多少本?选择合适的方法独立解决,全班交流。策略:口算;竖式;计数器提问引导:你能说清楚计算的道理吗?你能说说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吗?达成目标: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每一种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记录与反思学生学习表现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通过交流分享,获得更多计算方法,充分体验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教学过程读图找出数学信息 , 提出数学问题 , 列式探索计算方法 , 解决问题反思与调整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交流个性化的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2.给学生提供在已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培养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的机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六 加与减(三)跳绳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图书馆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小兔请客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10页。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