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湖北省中考地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地理课上,同学们通过《天宫TV》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到了地球自转的真实画面。小亮同学认识地球的热情高涨,他尝试自选材料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自转。据此完成各小题。
1. 小亮在乒乓球表面画出了经纬网,并用序号标出了四处位置(如图),其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小亮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地球仪是( )
A. B. C. D.
3. 小亮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正确的做法是( )
A. 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 B. 面对赤道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
C. 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逆时针绕光源转动 D. 手持地球仪沿桌面顺时针绕光源转动
如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各小题。
4. 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5. 甲地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
A. B.
C. D.
读经纬网图(如图),完成各小题。
6. 图中既属于东半球,又属于北半球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7.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位于丙地的西北方向 B. 乙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C. 丙地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 丁地位于中纬度
如图示意南方某山区地形及登山路线,读图完成各小题。
8. 该山区的最高峰位于图示区域的( )
A. 东北部 B. 西南部 C. 西北部 D. 东南部
9. 途经山谷和鞍部的登山路线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6月份在该山区登山时应注意防范( )
A. 干旱 B. 寒潮 C. 泥石流 D. 沙尘暴
2023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读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11. 2022年立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 ab之间 B. bc之间 C. cd之间 D. de之间
12. 2022年春节(2月1日)至立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南移 B. 向北移 C. 先向南再向北 D. 先向北再向南
13.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处时,贺州市( )
A. 昼长夜短 B. 昼夜等长 C. 昼短夜长 D. 昼长达最小值
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如图示意1996-2016年南极磷虾的平均密度分布,读图完成各小题。
14. 正值南极磷虾产卵期的月份是( )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0月
15. 1996-2016年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低的海域扇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近年来,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明显降低,带来的影响是( )
A. 企鹅数量减少 B. 生物种类增多 C. 海洋污染减轻 D. 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甲乙两国同为移民国家,分别以葡萄牙语、英语为官方语言。读图,完成各小题。
17. 甲、乙两国的早期移民大多来自( )
A. 亚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欧洲
18. 两国人口和城市均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的原因不包括( )
A. 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 B. 高纬地区,气候温和宜人
C. 热带、亚热带地区,农业条件好 D. 早期移民登陆地区,开发历史久
近20年来,中国成为非洲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图示意2017年非洲四个国家的中资企业数量,读图完成各小题。
19. 下列国家中,中资企业数量最多且临海的是( )
A. 南非 B. 赞比亚 C. 尼日利亚 D. 坦桑尼亚
20. 中国制鞋、服装等企业到非洲投资建厂,主要是因为非洲( )
A. 制造业水平高 B. 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C. 劳动力素质高 D. 现代交通运输发达
日晷(guǐ)是中国古代发明,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盘组成,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一天的时刻。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云南省墨江县北回归线标志园日晷图”,完成各小题。
21. 一天中,晷针日影的方向变化规律是( )
A. 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动 B. 逆时针自西向东转动
C. 顺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D. 逆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22. 小亮于2022年6月22日前后去该县北回归线标志园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看到了“正午立杆无影”奇观 B. 白昼时间一年中最短
C. 正午晷针影长一年中最短 D. 地球公转到乙附近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在甘肃酒泉(39.44°N,98.31°E)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完成各小题。
23. 最适合飞船发射的天气对应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
24.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我们四川处于( )
A. 昼夜平分 B. 昼长夜短 C. 极昼现象 D. 昼短夜长
25.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当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旗杆正午影子( )
A. 朝东 B. 朝南 C. 朝北 D. 朝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5.0分)
26.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A地所在位置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______。
(2)图中支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 ______;若测得甲村与乙村的图上距离是3cm,则实地距离是 ______km。
(3)图中①山的海拔高度应不高于 ______m;②山与甲村之间的相对高度范围在 ______m至 ______m之间。
(4)从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可判读出:其地形类型以 ______为主。判断依据有两点:一是 ______;二是 ______。
27. 如图示意日本简图,以下是《日本》一课的教学片段,请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1)根据相关视频.学生说出日本初印象:①多地震②寿司③富士山④动漫⑤和服,列出其中所有的自然地理事物 ______ (填序号)。
(2)根据日本位置示意图.学生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25°N~45°N属于五带中的 ______ 带。
海陆位置:日本是 ______ 洋西北部的岛国。
相对位置:与中国等隔海相望。
(3)学生查阅多种地图学习日本地理特征:选择地形分布图、气候分布图等,认识日本自然环境概况;选择城市分布图、 ______ 分布图等,认识日本人文地理特征。
(4)学生通过分析特征,建立要素联系① ______ ② ______ 。
28. 美国和巴西都是西半球的大国。结合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甲 ______;
平原:乙 ______。
(2)美国和巴西共同濒临 ______洋。美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位于图中①②③④地中的 ______(填写数码代号)。
(3)有关巴西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平原面积最大的国家
B.有大量混血种人
C.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匮乏
D.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4)据图分析美国中部平原的地势特征______。
(5)美国和巴西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主要出口玉米、小麦等,而咖啡豆、蔗糖等是巴西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试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__。
29.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中欧班列是中国与欧洲国家货运联系的纽带。
材料2:如图为中欧班列沿线示意图(图Ⅰ)和丙地所在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图Ⅱ)
(1)甲、乙、丙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______,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______,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
(2)中欧班列是在各国原有铁路运输线路的基础上,形成横贯 ______大陆的运输大动脉。近年来,我国与欧洲西部经济贸易更加频繁,原因是 ______。
(3)丙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桥头堡,该地的自然景观以 ______为主,农业生产以 ______业和灌溉农业为主;据有关资料表明,咸海的水域面积在不断缩小,主要人为原因是 ______。
30. 图1示意“世界地图”、图2示意“三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 ______ 运河。
(2)C所在地区居民多为 ______ 人种。
(3)2022年1月15日,岛国汤加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175.38°W,20.57°S)海底火山猛烈喷发并引发海啸,汤加位于 ______ 火山地震带。
(4)A所在国家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 ______ 。
(5)结合气候资料图分析可知,亚洲气候具有 ______ 显著的特点,①②③地区的气候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______ ,对农业生产有利。
(6)①②③地区气候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 。
31. 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发展条件有很多异同之处,在发展中可以相互借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巴西的纬度位置:______。澳大利亚因有许多古老生物而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试从海陆位置分析其生物进化缓慢的原因:______。
(2)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的 ______矿产资源通过 ______(运输方式)销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3)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工业集中分布在 ______地区,分布在这里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4)两国都有大面积人口稀少区,澳大利亚甲地区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是 ______,巴西乙地区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是 ______。
32.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见,形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______运动。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的节气是 ______,北极圈内出现 ______现象。
(3)若图2为立夏这天的正午太阳光照情况,则小满这天正午太阳光会从图中房屋的 ______窗照进来,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从小满到夏至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C、D、A
【解析】解: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的是③点。
故选:C。
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判读方法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是极点,上边为北极点(N),下边为南极点(S);地轴是倾斜的,与水平面呈66.5°夹角。分析可知,D正确。
故选:D。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形象直观,能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认真审题,把握地球仪的特点,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应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
故选:A。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认真审题,把握地球的自转,在此基础上,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4~5.【答案】B、A
【解析】解:结合图示,甲乙丙丁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的是热带雨林气候。
故选:B。
全年高温多雨的是热带雨林气候,以此分析来解答此题。
考查部分气候类型的判断,结合图示中的气候资料解答即可。
解:甲指的是热带沙漠气候,符合该气候的自然景观是沙漠中的骆驼,如图A所示。
故选:A。
结合图示,甲乙丙丁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图示辨认出气候类型解答即可。
6~7.【答案】D、A
【解析】解:由图可知,以上四个地点中,甲和乙均位于西经20°以西的西半球;丙地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只有丁地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北半球。故D正确。
故选:D。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半球分界线的名称,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30°W,30°N;乙地的经纬度是30°W,0°;丙地的经纬度是0°,30°S;丁地的经纬度约是30°E,15°N。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甲地位于丙地的西北方向,故A正确。
乙地位于赤道上,位于热带,无极昼极夜现象,故B错误。
丙地位于南温带,无太阳直射现象,故C错误。
丁地位于0°~30°之间,位于低纬度地区,故D错误。
故选:A。
(1)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可利用纬度确定低、中、高纬度;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2)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在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方向的判定、纬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及极昼极夜的范围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8~10.【答案】C、D、C
【解析】解:结合图中指向标来看,该山区的最高峰位于图示区域的西北部,海拔是1162米。
故选:C。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要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右侧为东方,左侧为西方的方法确定。
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指向标解答即可。
解: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结合图中的登山路线来看,甲地沿着山谷攀登,乙和丙大致沿着山脊攀登,丁地经过鞍部和山谷。
故选:D。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解:题目所示的区域是福建省,6月份该地处于雨季,在该山区登山时应注意防范泥石流。
故选:C。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山区容易出现泥石流和塌方等地质灾害。
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题干的时间和地点解答即可。
11~13.【答案】D、B、A
【解析】解:2022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此时介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介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也就是轨道图上的de之间。
故选:D。
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冬至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考查不同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结合题干的时间解答即可。
解:2022年春节(2月1日)至立春(2月4日),此时介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故选:B。
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冬至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知识,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结合图示,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处时,北半球处于夏季,北半球的贺州市昼长夜短。
故选:A。
春分日时间在3月21日前后;夏至日时间在6月22日前后;秋分日时间在9月23日前后;冬至日时间在12月22日前后。
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图示,判断出此时北半球的季节解答即可。
14~16.【答案】A、B、A
【解析】解: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南极地区的暖季是11月至次年的2月,所以正值南极磷虾产卵期的月份是2月份。
故选:A。
题干中描述: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考查了南极磷虾产卵期的月份,要求学生读材料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解:读图可得,1996-2016年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低的海域扇区是乙太平洋海域。
故选:B。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磷虾平均密度最低的海域扇区,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
解:近年来,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明显降低,带来的影响是企鹅数量减少,因为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
故选:A。
题干中描述: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据题干中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17~18.【答案】D、B
【解析】解:甲巴西的主要语言是葡萄牙语,该国家移民主要来自葡萄牙;乙澳大利亚的主要是语言是英语,该国家移民主要来自英国。甲、乙两国的早期移民大多来自欧洲。
故选:D。
读图可得,甲是巴西,乙是澳大利亚。
本题考查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移民,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理解解答即可。
解:甲巴西和乙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均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的原因是: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纬度较低,农业条件好;早期移民登陆地区,开发历史久。
故选:B。
读图可得,甲是巴西,乙是澳大利亚。据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知识点解答。
本题考查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9~20.【答案】C、B
【解析】解:读图可得,中资企业数量最多且临海的国家是尼日利亚,该国家濒临几内亚湾。
故选:C。
非洲国家众多,不同国家的位置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非洲不同国家的位置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中国制鞋、服装等企业到非洲投资建厂,主要是因为非洲劳动力工资水平低。非洲的国家全部属于发展中国家,该大洲经济水平较低。
故选:B。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也需各国帮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本题考查非洲的经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和自己的生活常识理解解答即可。
21~22.【答案】A、B
【解析】解:读图可得,一天中,晷针日影的方向变化规律是按逆时针自西向东转动。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长度变化规律为先变短后变长。故选:B。改为:读图可得,一天中,晷针日影的方向变化规律是按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动。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长度变化规律为先变短后变长。
故选:A。
日晷是我国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一天的时刻。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解:A、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可以在正午时看到“正午立杆无影”奇观,不符合题意。
B、6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白昼时间一年中最长,符合题意。
C、此时太阳直射该地,正午晷针影长一年中最短,不符合题意。
D、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公转到乙附近,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昼达到一年中的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难易适中。
23~25.【答案】B、D、C
【解析】解: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雾,B表示的天气是晴,C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D表示的天气是台风。最适合卫星发射的天气应该是晴天,图中B符合题意。
故选:B。
天气预报符号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
解:11月29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位于北半球的我国四川省昼短夜长。
故选:D。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
解: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位于北温带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旗杆正午影子朝北。
故选:C。
春分日时间在3月21日前后;夏至日时间在6月22日前后;秋分日时间在9月23日前后;冬至日时间在12月22日前后。
考查不同时间部分地点影子的朝向,结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解答即可。
26.【答案】(1)山脊;
(2)自东向西;1.5;
(3)1000;500;700;
(4)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
【解析】(1)由图可知,A地所在的位置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地形。
(2)图中支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向西;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米,所以若测得甲村与乙村的图上距离是3cm,则实际距离是1.5千米。
(3)由图可知,图中包围①山的等高线为900米,等高距为100米,则①山的海拔高度不会超过1000米;②山的海拔是在900-1000米之间,甲村的海拔是300-400米之间,所以②山与甲村的相对高度范围在500米至700米之间。
(4)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一是从海拔多在500米以上看出,二是从等高线密集可以看出。
27.【答案】①③ 北温 太平 人口 森林 原料和燃料
【解析】解:(1)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同时也是一座活火山,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①多地震、③富士山都属于日本的自然地理事物,②寿司、④动漫、⑤和服属于日本的人文地理事物。
(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大部分位于25°N-45°N之间,属于五带中的北温带;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日本与中国、俄罗斯、韩国等隔海相望。
(3)据所学知识可知,学生可以查阅多种地图学习日本地理特征,例如选择地形分布图、气候分布图等可以认识日本自然环境概况;选择城市分布图、工业分布图、农业分布图、人口分布图、交通线路图及旅游景点图等可以认识日本人文地理特征。
(4)日本多山地和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所以日本水能(森林)资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缺乏,但多有优良港湾,且科技水平高,主要进口原料与燃料(矿产资源或能源或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故答案为:
(1)①③;
(2)北温;太平;
(3)人口;
(4)森林;原料和燃料。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日本的海岸线漫长,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需要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需要出口,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本大题以日本简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日本的地理位置、查阅地图学习日本地理特征、日本的资源及经济发展特点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28.【答案】落基山脉 亚马孙平原 大西 ② B 北高南低 美国本土位于北温带,巴西主要位于热带
【解析】解:(1)读图可得,甲是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乙是巴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该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2)美国和巴西共同濒临大西洋。美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位于图中①②③④地中的②旧金山。
(3)俄罗斯是世界上平原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有大量混血种人;巴西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4)据图可得,美国中部平原的地势特征是北高南低,该地区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流。
(5)美国和巴西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主要出口玉米、小麦等,而咖啡豆、蔗糖等是巴西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本土位于北温带,巴西主要位于热带。
故答案为:(1)落基山脉;亚马孙平原;(2)大西;②;(3)B;(4)北高南低;(5)美国本土位于北温带,巴西主要位于热带。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生产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圣保罗是巴西第一大城市,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主要位于热带,美国主要位于北温带。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美国和巴西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9.【答案】甲 丙 海陆位置 亚欧 两地经济互补性强;两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两地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政府政策支持等 荒漠 畜牧 农业引河水灌溉,造成注入咸海水量减少;工业、生活使用河水量大,造成注入咸海水量减少;不合理人类活动造成咸海面积缩小
【解析】解:(1)甲、乙、丙三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甲,该地位于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最少的是丙,该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2)中欧班列是在各国原有铁路运输线路的基础上,形成横贯亚欧大陆的运输大动脉。近年来,我国与欧洲西部经济贸易更加频繁,原因是:两地经济互补性强;两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两地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政府政策支持等。
(3)丙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桥头堡,该地的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农业生产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据有关资料表明,咸海的水域面积在不断缩小,主要人为原因是:农业引河水灌溉,造成注入咸海水量减少;工业、生活使用河水量大,造成注入咸海水量减少;不合理人类活动造成咸海面积缩小。
故答案为:(1)甲;丙;海陆位置;(2)亚欧;两地经济互补性强;两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两地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政府政策支持等;(3)荒漠;畜牧;农业引河水灌溉,造成注入咸海水量减少;工业、生活使用河水量大,造成注入咸海水量减少;不合理人类活动造成咸海面积缩小。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亚洲、欧洲和非洲。“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南海、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到达欧洲西部。“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一带一路”图的判读及中欧班列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0.【答案】巴拿马 白 环太平洋 专业化 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纬度
【解析】解:(1)读图可知,A大洲是北美洲,B大洲是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2)C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
(3)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据图可知,汤加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4)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5)据①②③三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①地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②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世界上的三种季风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且面积广大,由此可见,亚洲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①②③三地均位于沿海地区,地形都较为平坦,但由于三地纬度位置的差异,气温和降水出现了明显差异,分为三种不同的气候类型,所以①②③地区气候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
故答案为:
(1)巴拿马;
(2)白;
(3)环太平洋;
(4)专业化;
(5)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6)纬度。
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亚洲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季风气候显著,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本题以“世界地图”和“三地气候资料图”为材料,涉及洲界、人种、火山地震带、美国的农业、亚洲的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1.【答案】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低纬度和热带 澳大利亚早在6500万年前就远离其他大陆,孤立地存在南半球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动物进化缓慢 铁矿 海洋运输 东南沿海 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开发历史早 是干旱的荒漠 气候过于湿热
【解析】解:(1)读图可得,巴西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低纬度和热带。澳大利亚因有许多古老生物而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试从海陆位置分析其生物进化缓慢的原因:澳大利亚早在6500万年前就远离其他大陆,孤立地存在南半球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动物进化缓慢。
(2)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的铁矿资源通过海洋运输销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3)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在这里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开发历史早。
(4)澳大利亚和巴西都有大面积人口稀少区,澳大利亚甲地区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是:该地是干旱的荒漠,巴西乙地区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
故答案为:(1)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低纬度和热带;澳大利亚早在6500万年前就远离其他大陆,孤立地存在南半球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动物进化缓慢;(2)铁矿;海洋运输;(3)东南沿海;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开发历史早;(4)是干旱的荒漠;气候过于湿热。
(1)巴西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低纬度和热带。澳大利亚早在6500万年前就远离其他大陆,孤立地存在南半球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动物进化缓慢。
(2)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的铁矿资源通过海洋运输销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3)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开发历史早。
(4)澳大利亚甲地区是干旱的荒漠,巴西乙地区气候过于湿热。
本题考查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2.【答案】公转 冬至 极夜 北 由小变大
【解析】解:(1)由图可见,形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其运动周期是一年。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的节气是冬至,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昼短夜长。
(3)若图2为立夏这天的正午太阳光照情况,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小满这天正午太阳光会从图中房屋的北窗照进来,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从小满到夏至的变化情况是由小变大,其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故答案为:(1)公转;(2)冬至;极夜;(3)北;由小变大。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023年湖北省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