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江西省赣抚吉十一校联盟体高考生物联考试卷(4月份)(含解析)
展开2023年江西省赣抚吉十一校联盟体高考生物联考试卷(4月份)
1.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上和细胞质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序都是由细胞核内的核酸决定
B. 细胞膜的控制作用使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质和细胞核
C. 细胞膜和细胞核中的代谢活动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细胞质
D. 细胞壁通过识别作用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传递信息
2. 某些植物筛管细胞膜上的“蔗糖—H+共运输载体”(SU载体)与H+泵相伴存在,H+泵将膜内的H+泵出膜外,蔗糖在H+的协助下利用SU载体转入膜内(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SU载体是细胞膜上能转运某些物质的蛋白质
B. SU载体的转运作用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C. 胞内外的H+浓度差,有助于蔗糖从胞外转入胞内
D. 蔗糖通过SU载体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3. 真核生物中,DNA和R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或R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蛙的红细胞中不含核酸—蛋白质复合物
B. 某些细胞器中可含有DNA—蛋白质复合物
C. DNA—蛋白质复合物能通过核孔
D. tRNA充当搬运工时,以核酸—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存在
4. 生态学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M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种群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中K值为600个,M值为100个
B. 当种群数量大于K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K值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C. 当种群数量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D. 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分别是7 5、300、800,则种群的最终数量依次为0、600、600
5. 以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神经,其兴奋后会出现内脏及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相应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找到肾上腺素特异性受体的分布
B. 图中有1处标示错误
C. 由图可知,肾上腺素为抑制性神经递质
D.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核糖体上合成肾上腺素后,经胞吐运出突触前膜
6. 遗传性肾炎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部异常的肾小球基底膜疾病,该病的遗传方式可分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假设控制这三种类型肾炎的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甲,乙两个遗传性肾炎家系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各家系都不携带其他家系的遗传性肾炎基因。
A. 甲家系的肾炎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家系的肾炎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 甲家系中10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乙家系中9号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
C. 遗传性肾炎的遗传方式可通过显微镜进行辅助诊断
D. 甲中的9号与乙中的9号结婚,生出的孩子患遗传性肾炎的概率为12
7. 科研人员以夹竹桃为研究对象,探究干旱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了干旱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夹竹桃在不同水分供给条件下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2浓度等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干旱胁迫下,植物一般会通过 ______ 来降低蒸腾作用带来的水分流失,进一步干旱会导致植物叶肉细胞损伤,最终导致 ______ 含量降低,进而影响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
(2)选取长势良好且较一致的夹竹桃植株20株,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旱组,每7天为1周期,共持续17周期。在实验期间,对照组前11周期每周浇1次水,每次1L;干旱组前11个周期保持不浇水操作,两组后6个周期每周复水1次(充分浇水使土壤水分达到饱和)。图1是选取对照组和干旱组中各植株的中段叶片测定的净光合速率,测定条件选取在晴朗天气的同一时间段进行,原因是 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干旱组复水前夹竹桃植株干重 ______ ,判断依据是 ______ 。
(3)图2、3分别是选取对照组和干旱组中各植株的中段叶片测定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据图2,3分析可知,胞间CO2浓度与气孔导度不呈正相关,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写出1点)。
8. 气候改变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农田生态系统,影响农业生产。科研人员研究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这对开展农田固碳减排工作有指导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大气中CO2的逐渐增多,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加剧了 ______ ,对此我国采取的两方面措施为 ______ 。
(2)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中有 ______ 条食物链,猫头鹰增重100kg至少需要生产者 ______ kg。若猫头鹰的食物来源有1/2、1/3、1/6分别来自其作为三、四、五营养级的食物链,则猫头鹰增重300kg至少需要生产者 ______ kg。
(3)若上述农田中金针虫被人类喷洒农药,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喷洒农药或施用性引诱剂灭杀金针虫分别属于 ______ 防治、 ______ 防治。
9. 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二者可以相互转化。WAT的主要功能是将多余的糖类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BAT则专门用于分解脂质等以满足额外的热量需求。图1为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刺激下,人体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又存在反馈调节,请在图2方框中将该过程补充完整 ______ 。由图1可知,甲状腺激素在BAT细胞中的作用有 ______ 。
(2)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而UCP-1蛋白能降低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因此UCP-1蛋白可通过 ______ (填“促进”或“抑制”)ATP合成来增加产热。
(3)处于寒冷环境中人体可以通过皮肤 ______ (写出1点),使散热减少,还可以通过运动抵御严寒。如果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 ______ 激素释放量会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10. 已知某二倍体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其灰身和黑身受等位基因A/a控制,长翅和残翅受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让多对亲本杂交,每代产生的子代数足够多,实验过程如下:
P:灰身长翅雌×黑身残翅雄→F1雌雄均为灰身长翅
F1:灰身长翅雌×灰身长翅雄→F2:5灰身长翅雌:2黑身长翅雌:3灰身长翅雄﹔3灰身残翅雄:1黑身长翅雄:1黑身残翅雄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F1的表现型可判断 ______ 为显性性状。B/b基因位于 ______ 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2)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 ,已知F2雌性个体中存在致死现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致死的基因型为 ______ 。若让F2中的灰身长翅雌性个体和黑身残翅雄性个体交配,子代雌性个体中灰身长翅个体的比例为 ______ 。
(3)F1灰身长翅雌性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以形成 ______ 种卵细胞,若减数分裂过程由于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B的卵细胞,则与该卵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细胞的基因型为 ______ 。
11. 为探究齐齐哈尔市周边某羊场羔羊发生腹泻的原因,研究人员对1例腹泻羔羊的粪便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回答下列问题:
(1)将腹泻羔羊的粪便用一定量的 ______ 进行稀释,均匀涂布在 ______ 培养基上,恒温培养箱37℃培养约24h,若出现黑色菌落,则证明腹泻羔羊的粪便中存在大肠杆菌。
(2)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羔羊发生腹泻的原因是其肠道中存在大肠杆菌,根据实验分析,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答出2点)。
(3)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探究上述大肠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可将分离,纯化的大肠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取健康小鼠8只,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接种0.5mL菌液,对照组接种 ______ ,观察两组小鼠是否发生异常甚至死亡现象,预期结果及结论为 ______ 。
(4)研究人员欲找到针对大肠杆菌的特效药,在涂布了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用浸满相应药物的纸片进行了药敏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结果表明 ______ 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好。
药物名称
抑菌环直径/mm
头孢噻肟
6.5
头孢他定
7.4
四环素
13.5
环丙沙星
14.2
氨苄西林
21.5
庆大霉素
22.0
阿米卡星
23.4
12. 血凝素(HA)是流感病毒(RNA病毒)重要的表面抗原(一种蛋白),为了研发针对该病毒的DNA疫苗,科研人员体外扩增了HA基因全序列,并利用pcDNA3.1(+)质粒构建HA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3.1(+)-HA],转染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并通过一定的方法观察该重组质粒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目的基因的扩增采用 ______ 技术,该技术以H1N1流感病毒的 ______ 为模板,上游引物为5'-TGGAAATGGCGCCATTTCCA-3'、下游引物为5'-TTGCCTCCTCGCTGTACTTG-3',合成上述引物的依据是 ______ ,其中 ______ 引物设计得不合理,原因是 ______ 。
(2)图1为用上述技术得到的目的基因片段(目的基因两侧添加了相应的酶切序列),图2为pcDNA3.1(+)质粒上相应酶切位点示意图,其中Ampr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tr是新霉素抗性基因,科研人员最好选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______ 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原因是 ______ (答出1点)。
(3)现已筛选出被pcDNA3.1(+)-HA转染的293T细胞,为了进一步检测重组质粒上的HA基因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请写出分子水平检测的实验思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细胞质中也有能够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核酸,如线粒体内的DNA,A错误;
B、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具有相对性,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有可能进入细胞质和细胞核,B错误;
C、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所以细胞膜和细胞核中的代谢活动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细胞质,C正确;
D、细胞壁没有识别作用,D错误。
故选:C。
1、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其次还含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其中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RNA和某些蛋白质等大分子的运输通道,核孔越多的细胞,代谢越旺盛,但物质进出核孔仍具有选择性。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细胞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答案】D
【解析】解:A、据图可知,SU可以协助蔗糖和H+运输,故SU载体是细胞膜能转运物质的蛋白质,A正确;
B、SU载体发挥转运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
CD、蔗糖通过SU载体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该过程需要的能量来自H+的浓度差,故胞内外的H+浓度差,有助于蔗糖从胞外转入胞内,C正确,D错误。
故选:D。
据图可知,H+泵将膜内的H+泵出膜外是逆浓度运输。利用质子的浓度梯度,逆浓度运输蔗糖。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蛙的红细胞中有细胞核和细胞器,DNA和R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或R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如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A错误;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DNA,在DNA复制和转录时,可分别与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酶结合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B正确;
C、DNA-蛋白质复合物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
D、tRNA充当搬运工时,tRNA与氨基酸结合,D错误。
故选:B。
蛋白质一般具有催化、运输、免疫、调节、结构蛋白的作用,当DNA或RNA进行复制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就要与其结合,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或R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4.【答案】C
【解析】解:A、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当种群数量大于600时,种群数量下降,所以600为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即K值,当种群数量小于100时种群的增长量小于0,所以100是种群数量的最小值,即M值,A正确;
B、当种群数量大于600时,种群增长量下降,种群数量下降,在100~600范围内,种群增长量大于0,种群数量增加,B正确;
C、当种群数量小于M(100)时种群的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下降,C错误;
D、当种群数量为75时,数量小于100,种群数量下降,最终数量为0,当种群数量为300时,种群数量增加到K值达到最大,最终数量为600,当种种群数量为800时,种群数量下降到600,维持恒定,D正确
故选:C。
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小于100时,种群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减少;种群数量为100-600,种群增长量大于0,种群数量增加;种群数量大于600时,种群增长量小于0,种群数量减少.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5.【答案】A
【解析】解: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肾上腺素,通过检测放射性出现的位置,可以确定肾上腺素受体的存在位置,A正确;
B、图中的标示突触小体应为突触小泡,含突触小泡的应为突触前膜,因此兴奋传递方向应从左向右,故图中有2处标示错误,B错误;
C、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膜电位为内正外负,因此肾上腺素为兴奋性神经递质,C错误;
D、肾上腺素是氨基酸衍生物,不属于蛋白质,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D错误。
故选:A。
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刺激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打开离子通道,钠离子大量内流,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递。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6.【答案】D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甲家系的肾炎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家系的肾炎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错误;
B、甲家系中10号的致病基因来自5号和6号,而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乙家系中9号的致病基因来自4号,而4号的致病基因可来自1号或2号,B错误;
C、遗传性肾炎是基因异常导致的,其遗传方式不可通过显微镜进行辅助诊断,C错误;
D、假设甲家系的致病基因为a,乙家系的致病基因为B,则甲中9号的基因型为13AAbb或23Aabb,乙中9号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结婚生出患遗传性肾炎个体的基因型应为A_Bb,概率为1×12=12,D正确。
故选:D。
据图可知,甲家系中5号和6号都正常,10号患病,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甲家系遗传为隐性遗传病,根据题干可知,该病遗传方式可分为X连锁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甲家系中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家系中1号和2号都患病,后代5号正常,符合“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乙家系中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7.【答案】关闭部分气孔 光合色素 保证测定时的条件相同且适宜,避免由于不良条件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减少 干旱组复水前夹竹桃植株净光合速率为负值,即有机物含量降低 叶绿体结构受损、光合相关酶的活性下降
【解析】解:(1)在干旱胁迫下,植物一般会通过关闭部分气孔来降低蒸腾作用带来的水分流失。进一步的干旱会导致植物叶肉细胞损伤,还会损害叶绿体的结构,导致光合色素含量降低,进而影响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光合速率下降。
(2)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同时要控制无关变量。图1是选取对照组和干旱组中各植株的中段叶片测定的净光合速率,测定条件选取在晴朗天气的同一时间段进行,原因是保证测定时的条件相同且适宜,避免由于不良条件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根据图中实验结果,干旱组复水前夹竹桃植株净光合速率为负值,即有机物含量降低,则可说明干旱组复水前夹竹桃植株干重减少。
(3)干旱组复水前气孔导度低于对照组,而胞间CO2浓度却高于对照组,可见胞间CO2浓度与气孔导度不呈正相关,原因可能是干旱组复水前气孔导度低,植株从外界吸收的CO2量偏低,但干旱导致叶绿体结构受损或光合相关酶的活性下降,进而导致光合反应速率,消耗的CO2量下降,胞间CO2浓度反而高于对照组。
故答案为:
(1)关闭部分气孔 光合色素
(2)保证测定时的条件相同且适宜,避免由于不良条件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减少 干旱组复水前夹竹桃植株净光合速率为负值,即有机物含量降低
(3)叶绿体结构受损、光合相关酶的活性下降
由图1可看出,干旱组复水前夹竹桃植株净光合速率为负值,复水后净光合速率增加,稍小于对照组。由图2、3可看出,干旱组复水前气孔导度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高于对照组,复水后气孔导度与对照组相差不大,胞间二氧化碳含量与对照组相当。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8.【答案】温室效应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 7 2500 47500 降低 物种多样性下降,营养结构趋于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化学 生物
【解析】解:(1)CO2的逐渐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对此我国采取的两方面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
(2)图中有7条食物链。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猫头鹰增重100kg至少需要生产者100÷20%÷20%=2500kg。若猫头鹰的食物来源有12、13、16分别来自其作为三、四、五营养级的食物链,则猫头鹰增重300kg至少需要生产者12×300÷20%÷20%+13×300÷20%÷20%÷20%+16×300×÷20%÷20%÷20%÷20%=47500kg。
(3)上述农田中金针虫被人类喷洒农药,则物种多样性会下降,营养结构会趋于简单,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稳定性也就降低。农药是化学物质,故喷洒农药灭杀金针虫属于化学防治;性引诱剂虽然属于化学物质,但正常情况下也是由害虫自己分泌的,现在人为施用性引诱剂实际上是干扰害虫之间的正常繁殖,打破正常的雌雄比例,从而降低幼虫的出生率,属于生物防治。
故答案为:
(1)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大力植树种草,提高森林覆盖率
(2)7 2500 47500
(3)降低 物种多样性下降,营养结构趋于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化学 生物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常用的方法有以菌治虫、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等;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本题主要考查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9.【答案】 促进UCP-1基因表达、使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受体增多 抑制 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 抗利尿
【解析】解:(1)寒冷刺激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该过程为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会抑制下丘脑与垂体分泌释放激素和促激素,该过程为反馈调节。作图如下:
由图1可知,人体内BAT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还能使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受体增多。
(2)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UCP-1蛋白促进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降低膜两侧H+浓度差,减少ATP的生成,从而能量更多地转化成热能,实现增加产热。
(3)处于寒冷环境中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还可以通过运动抵御严寒。如果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将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故答案为:
(1) 促进UCP-1基因表达、使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受体增多
(2)抑制
(3)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 抗利尿
由图1可知,人体内BAT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UCP-1蛋白作用于线粒体,促进产热,还能使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受体增多,促进肾上腺素与细胞结合。
本题主要考查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0.【答案】灰身、长翅 X 残翅只出现在雄性个体 AAXBXB和aaXbY AAXBXb 12 1 AaXB、Xb、Xb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灰身、长翅均为显性性状,F2中残翅只出现在雄性个体,说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
(2)两对基因同时考虑,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若没有致死现象,则F2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18AAXBXB、18AAXBXb、28AaXBXB、28AaXBXb、18aaXBXB、18aaXBXb,即灰身长翅:黑身长翅=6:2,但实际上F2中灰身长翅雌:黑身长翅雌=5:2,又根据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可判断致死基因型为AAXBXb,F2中的灰身长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15AAXBXB、25AaXBXB、25AaXBXb,产生的AXB配子比例为12,黑身残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二者交配产生的子代雌性个体中,灰身长翅个体的比例为12。
(3)1个卵原细胞只产生1个卵细胞,故只产生1种卵细胞,若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则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故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XBXB、XX,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AaXB、Xb、Xb。
故答案为:
(1)灰身、长翅 X 残翅只出现在雄性个体
(2)AAXBXB和aaXbY AAXBXb 12
(3)1 AaXB、Xb、Xb
亲本的表现型分别为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F1的表现型均为灰身、长翅,据此结果可判断灰身、长翅均为显性性状;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F1的基因型为Bb,F2中残翅只出现在雄性个体,说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1.【答案】无菌水 伊红美蓝 只针对1例腹泻羔羊的粪便进行实验,偶然因素大;未用没有发生腹泻羔羊的粪便作对照;没有未接种细菌的培养基作对照,无法排除培养基被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没有统计大肠杆菌的数量是否超出正常范围 等量的液体培养基若实验组小鼠出现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对照组小鼠正常,则说明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 若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均正常,则说明大肠杆菌不具有致病性 阿米卡星
【解析】解:(1)将腹泻羔羊的粪便用一定量的无菌水进行稀释,由于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呈黑色菌落,因此可以将其均匀涂布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
(2)上述实验只针对1例腹泻羔羊的粪便进行实验,偶然因素大;未用没有发生腹泻羔羊的粪便作对照;没有未接种细菌的培养基作对照,无法排除培养基被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没有统计大肠杆菌的数量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因此无法准确说明羔羊发生腹泻的原因是其肠道中存在大肠杆菌。
(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上述大肠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自变量为是否含有上述大肠杆菌,因变量为是否致病,实验设计时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其中无关变量应保持等量且适宜。故实验步骤为:将分离、纯化的大肠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取健康小鼠8只,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接种0.5mL菌液,对照组接种等量的液体培养基,观察两组小鼠是否发生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若实验组小鼠出现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对照组小鼠正常,则说明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若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均正常,则说明大肠杆菌不具有致病性。
(4)阿米卡星对大肠杆菌菌落的抑菌圈最大,表明阿米卡星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好。
故答案为:
(1)无菌水 伊红美蓝
(2)只针对1例腹泻羔羊的粪便进行实验,偶然因素大;未用没有发生腹泻羔羊的粪便作对照;没有未接种细菌的培养基作对照,无法排除培养基被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没有统计大肠杆菌的数量是否超出正常范围
(3)等量的液体培养基若实验组小鼠出现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对照组小鼠正常,则说明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 若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均正常,则说明大肠杆菌不具有致病性
(4)阿米卡星
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根据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要求。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选择培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2.【答案】PCR cDNA 已知目的基因(流感病毒cDNA)的一小段核苷酸序列 上游 上游引物自身易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进行折叠,影响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 EcoRI和PstI 不破坏目的基因、防止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保留复制原点、破坏一个标记基因,便于筛选空质粒和重组质粒 从被转染的293T细胞中提取mR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HA基因(DNA)作探针,与提取出的mRNA杂交,观察是否出现杂交带
【解析】解:(1)目的基因的扩增可采用PCR技术。利用pcDNA3.1(+)质粒构建HA基因的表达载体,则该技术以H1N1流感病毒的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时,需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上游引物为5'—TGGAAATGGCGCCATTTCCA—3'、下游引物为5'—TTGCCTCCTCGCTGTACTTG—3',合成上述引物的依据是已知目的基因(流感病毒cDNA)的一小段核苷酸序列;其中上游引物设计得不合理,原因是上游引物自身易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进行折叠,影响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
(2)据图1、2分析可知,BamHI会破坏目的基因,应淘汰,而目的基因两侧还有三种酶,不能同时选择Tth111Ⅰ和PstI,因为会破坏质粒的两种标记基因,则科研人员最好选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和PstⅠ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原因是不破坏目的基因、防止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保留复制原点、只破坏一个标记基因,便于筛选空质粒和重组质粒。
(3)从分子水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应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以及是否翻译合成了蛋白质,具体检测方法如下:从被转染的293T细胞中提取mR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HA基因(DNA)作探针,与提取出的mRNA杂交,观察是否出现杂交带。
故答案为:
(1)PCR cDNA 已知目的基因(流感病毒cDNA)的一小段核苷酸序列 上游 上游引物自身易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进行折叠,影响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
(2)EcoRI和PstI 不破坏目的基因、防止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保留复制原点、破坏一个标记基因,便于筛选空质粒和重组质粒
(3)从被转染的293T细胞中提取mR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HA基因(DNA)作探针,与提取出的mRNA杂交,观察是否出现杂交带
PCR原理:在解旋酶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自3'端延伸的。实际上就是在体外模拟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2023届江西省赣抚吉十一校高三上学期7月第一次联考试题 生物 PDF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赣抚吉十一校高三上学期7月第一次联考试题 生物 PDF版,文件包含生物2023赣抚吉上学期江西高三7月联考答案pdf、生物2023赣抚吉上学期江西高三7月联考正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西省赣抚吉十一校高三上学期7月第一次联考试题 生物 PDF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赣抚吉十一校高三上学期7月第一次联考试题 生物 PDF版,文件包含生物2023赣抚吉上学期江西高三7月联考答案pdf、生物2023赣抚吉上学期江西高三7月联考正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西省赣抚吉十一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 生物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赣抚吉十一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 生物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生物2023赣抚吉上学期江西高三7月联考答案pdf、生物2023赣抚吉上学期江西高三7月联考正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