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顺义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展开2023北京顺义高一(上)期末
地 理
一、选择题
读“某天体系统结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图中( )
A. 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月球 B. 各种天体的公转轨道在同一平面上
C. 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同 D.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土星轨道之间
3. 与火星相比,地球上具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
A. 安全的运行轨道 B. 距离太阳更远,有液态水
C. 稳定的太阳光照 D.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读左图“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和右图“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左中代表岩石圈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图左中( )
A. ①圈层厚度海洋比陆地小 B. 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 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物质 D. ④圈层温度、密度最小
6. 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
A. 大气圈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B. 软流层位于古登堡界面之下
C. 生物圈可以延伸到地幔的底部 D. 水圈是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
2022年4月,科学家在珠穆朗玛峰附近海拔5800米区域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的高山栎叶片植物化石。读“地质年代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①地质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点是( )
A. 铁矿形成的重要时期 B. 动物逐渐适应陆地环境
C. 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出现 D. 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8. 高山栎生长的地质年代是( )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9. 高山栎叶片化石的发现有助于( )
A. 重现海陆变化的格局 B. 促进山地植被的进化
C. 研究古冰川面积的变化 D. 研究古地理环境的变迁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某同学暑假游览湖区后写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的风凉爽柔和,让人感觉十分畅快,但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是不同的。读“博斯腾湖沿岸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序号表示白天“凉爽柔和”风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解释博斯腾湖沿岸一日内风向变化主要运用( )
A. 大气垂直分层规律 B. 海水运动规律 C. 热力环流原理 D. 水循环原理
12. 谷坡与谷底间存在小范围的热力环流。下图中能反映“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是( )
A. B.
C. D.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水循环环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示箭头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蒸发 B. 地下径流 C. 降水 D. 水汽输送
14. 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 ①减少 B. ③增加 C. ④减少 D. ⑤增加
15.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A. 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B.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C. 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D. 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表示的是( )
A. 密度、盐度、温度 B. 密度、温度、盐度 C. 温度、盐度、密度 D. 盐度、温度、密度
17. 大洋表层海水( )
A. 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 B. 温度随纬度升高而升高
C. 密度与温度呈正相关 D. 密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18. 受海水温度影响( )
A. 渤海海域大力发展热带鱼类养殖 B. 南海海域结冰期比东海长
C. 三亚海滨浴场开放时间比大连长 D. 潮汐发电量夏季大于冬季
读“1月长江入海口及其附近海域表层平均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 )
A. 海水等盐度线与海岸线平行 B. 海水盐度大致从南向北降低
C. 海水盐度从近海向外海递增 D. 海水等盐度线南北方向延伸
20. 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等盐度线向东弯曲,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
A. 海水温度 B. 地表径流 C. 海水运动 D. 海陆位置
北京某中学利用暑假进行研学旅行,图为同学们拍摄的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在青藏高原某地拍摄的冰川消融后的地貌景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 ④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 )
A. 山峰林立,地表崎岖 B. 垄槽纵列,沟谷相间
C. 沙丘广布,植被稀少 D.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23. ①地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快 B. 气候干旱土壤透水性差
C. 植被稀少有机质来源不足 D. 水土流失使有机质增多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野外观察土壤的角度主要有( )
①土壤颜色②土壤温度③土壤质地④土壤剖面构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 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对土壤的主要作用是( )
A. 保持土壤温度 B. 增加土壤有机质 C. 增加土壤厚度 D. 改善土壤质地
表为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天气状况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白天天气
多云转晴
晴间多云
晴
夜间天气
晴间多云
晴
晴
风力
偏北风4、5级
偏北风4、5级
转3、4级
北风3、4级转2级
气温(℃)
-5~13
-8~-3
-9~-1
26. 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 台风 B. 寒潮 C. 风暴潮 D. 干旱
27. 此气象灾害对北京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和夏季 B. 夏季和秋季 C. 秋季和冬季 D. 秋季和春季
28. 该天气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暴风雪阻碍交通出行 B. 冰雪融化,缓解农田旱情
C. 大风利于污染物扩散 D. 降温冰冻,破坏通信设施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4日,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塞梅鲁火山剧烈喷发,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柱高度达1500米,火山灰遇大雨形成泥石流的威胁较大,有2400多人紧急疏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火山喷发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逆辐射增强 B. 大气散射作用减弱 C. 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D. 大气吸收作用减弱
30. 该地受泥石流威胁大,其判断理由是( )
①降雨量较大②岩石较破碎③植被覆盖率高④地势起伏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31.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于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距离地面约400~450千米的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胜利会师”。
(1)中国空间站所在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____,可能强烈干扰航天员与地面通信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A.热力环流B.太阳辐射C.太阳活动D.日月引力
(2)中国空间站处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层,其使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单项选择题)
A.风能B.生物能C.煤炭D.太阳能
(3)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首先穿过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____,空气____运动显著。
(4)利于航空飞行的是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层,请说明理由____。
32.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某中学开展“大气受热过程”的研究性学习。图左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右为同学们绘制的2022年11月15日至18日北京市天气状况示意图。
活动一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1)图左中①表示____辐射、④表示____辐射、⑤表示____辐射。
(2)图左中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热量传递过程是( )。(单项选择题)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③→⑤→④ D. ③→④→⑤
活动二探究大气状况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3)图右所示期间,北京市夜晚气温最低值出现在____日,主要原因是该日左图中____。(双项选择题)
A.②增强B.③减弱C. ④减弱D. ⑤减弱
(4)图右所示期间,北京市昼夜温差最小值出现在____日,分析其原因____。
33. 读“北京市地形、水系分布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是甲、乙两地的地貌景观图,其中位于甲地的是____,其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____。
(2)乙地地貌景观名称为____,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____。
(3)从水循环的类型看,密云水库参与的是____循环,从降水角度看,北京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____和____。
(4)为缓解北京市的缺水问题,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
(5)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市的影响有____。(单项选择题)
A. 减少城市水分蒸发 B. 减轻城市地面沉降 C.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 增加城市内涝风险
(6)夏季,北京市西部、北部山区暴雨易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有效监测和预报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范围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系统是( )(单项选择题)
A.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实地勘测技术 D. 遥感技术
34. 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淤泥质海岸地带,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
(1)图中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规律是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红树林主要分布在( )(双项选择题)
A. 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B. 热带和亚热带淤泥质海岸地区
C. 等温线密集的海岸地区 D. 年平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
红树林是由红树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
(3)红树林植被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能在海水中生长,与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相比,红树林分布区的环境特点有____。(双项选择题)
A.土壤盐度高B.昼夜温差大C.太阳辐射强D.海风风速大
(4)红树林被称为“消浪先锋”、“天然的污水净化厂”、“海洋生物的伊甸园”,说出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该天体系统中的中心天体是太阳,表示太阳系,而非地月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故选B。
【2题详解】
月球属于卫星,而不是行星,A错。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不是各种天体公转轨道在同一平面上,B错。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C正确。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D错。故选C。
【3题详解】
火星也有安全的运行轨道以及稳定的太阳光照,AC错。相比于火星而言,地球距离太阳相对更近,B错。地球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条件,适合高级智慧生命的生存和繁衍,D正确,故选D。
【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条件(太阳辐射稳定、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等);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宜,温度适宜;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
【答案】4 B 5. A 6. D
【解析】
【4题详解】
①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代表地壳。②位于软流层之上,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构成,代表岩石圈。③代表地幔,④代表地核。故选B。
【5题详解】
①为地壳,其厚度不均,陆地地壳更厚,海洋地壳更薄,A正确。②为岩石圈,岩石圈横波可以通过,B错。③为地幔,横波可以通过地幔,所以地幔的物质状态应为固态,C错。④为地核,其深度大,压力大,温度密度最大,D错。故选A。
【6题详解】
大气圈中的对流层和高层大气底部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上部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A错。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所以软流层位于古登堡界面之上,B错。生物圈主要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不可能延伸到地幔的底部,C错。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正确,故选D。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答案】7. B 8. D 9.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地质时期为泥盆纪末期到二叠纪末,属于晚古生代。前寒武纪是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A错误。晚古生代脊椎动物繁盛,鱼类逐渐进化成适应陆地环境的两栖类,B正确。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出现以及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均在新生代,CD错。故选B。
【8题详解】
根据材料“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的高山栎叶片植物化石”以及地质年代表可知,距今1500万年应属于新生代,故选D。
【9题详解】
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种类及特点打上了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可了解古地理环境,所以高山栎叶片化石的发现有助于研究古地理环境的变迁,D正确。仅通过研究该植物化石,难以重现海陆变化的格局以及研究古冰川面积的变化,AC错。该化石的发现不能促进山地植被的进化,B错。故选D。
【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记忆)。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 鱼类时代 → 两栖动物时代 → 爬行动物 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答案】10. C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人类感觉到的风是近地面的风,②④出现在高空,BD错误。由于题干问的是白天的风,白天,陆地升温快,近地面为低压,湖泊升温慢,近地面为高压,风由湖泊吹向陆地,③正确,①错。故选C。
11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博斯腾湖沿岸一日内风向变化主要是由于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气温差异,进而出现气压差异,主要运用的是热力环流的原理,C正确。与水循环原理、海水运动规律、大气分层规律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①地面受热不均,导致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②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③同一水平面出现高低气压差异;④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最终形成热力环流。
12. 【答案】B
【解析】
【详解】山谷风热力环流的形成是由于山谷和山坡受热的差异;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温低,形成下沉气流;山谷降温较慢,气温高,形成上升气流;近地面风从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因山谷夜晚常形成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而形成降水,因此多夜雨;结合选项,A图应为白天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不符合夜雨的要求,A错误;B图为夜晚山谷间的热力环流,谷底盛行上升气流,容易产生夜雨,B正确;CD不符合热力环流的原理,CD错误。故选B。
【答案】13. D 14. B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中海洋水蒸发成为大气水,通过水汽输送环节将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通过降水形成地表水,地表水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海洋;地表水通过下渗成为地下水,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汇入海洋。①为降水,②为蒸发,③为下渗,④为地下径流,⑤为地表径流,所以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环节,故选D。
【14题详解】
建设海绵城市,空气湿度增大,但降水与地区的气候相关,降水①不会减少,且受海绵城市影响,局部地区降水会稍多,A错。建设海绵城市,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增加,促进下渗,下渗③增多,地表径流⑤减少,地下径流④增多,B正确,CD错。故选B。
【15题详解】
建设海绵城市,城市的绿地和水域面积增加,雨季有效蓄积水分,可有效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绿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D错,C正确。海绵城市建设并不能减轻城市交通运输压力,交通运输压力的缓解,需要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卫星城,促进产业和人口转移等来实现,A错。故选C。
【点睛】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答案】16. A 17. A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故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③表示海水温度。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受降水和蒸发的影响,副热带海域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高,故表层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低纬和高纬方向递减,②表示海水盐度。表层海水的密度与温度、盐度有关,其中表层海水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赤道附近的低纬度海域温度较高,密度较小;极地附近的高纬度海域,水温较低,密度较大,故表层海水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①表示海水密度。综合上述分析,①②③依次表示海水的密度、盐度、温度,故选A。
【17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A正确;温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密度大致随纬度升高而增大,BC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渤海海域地处温带海域,不适合发展热带鱼类养殖,A错误。南海海域位于热带地区,海水不结冰,B错;三亚海滨浴场所在纬度比大连低,海水温度更高且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更小,所以三亚开放时间比大连长,C正确;潮汐受日月地之间的引力影响,与季节关系不是很大,D错。故选C。
【点睛】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从垂直分布看,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米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从水平分布看,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长江入海口及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向外海突出,并没有与海岸线平行,海水盐度大致自西向东将增加,即是从近海向外海递增,并非从南向北降低,C正确,AB错。图中海水的盐度线并没有呈现南北方向延伸的特点,D错。故选C。
【20题详解】
该区域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长江为河流水,属淡水,受地表径流的注入,长江对入海口附近海域的海水具有稀释作用,使得等盐度线向东弯曲,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表径流,与海水温度,海水运动以及海陆位置等关系不大。故选B。
【点睛】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降水量比蒸发量大的海区,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在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海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21. B 22. A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在青藏高原拍摄的冰川消融后的地貌景观,应为冰川地貌。图中②为冰川侵蚀形成巨大的U形谷,属于冰川地貌,B正确。图中①为沙丘,为风沙地貌;③为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④为喀斯特地貌,为流水侵蚀地貌。故选B。
【22题详解】
④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奇峰林立,地表崎岖,A正确。B选项多表述雅丹地貌。 C选项多表述风沙地貌。 D选项多表述冰川地貌。故选A。
【23题详解】
①地为风沙地貌,所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由于降水少导致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不足,所以土壤贫瘠,C正确。①地所在地区夏季气温较高,A错。多为沙质土,土壤透水性强,B错。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土流失较弱,D错。故选C。
【点睛】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答案】24. C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野外观察土壤时,其观察的角度主要包括土壤的颜色,土壤质地以及土壤的剖面构造。土壤温度不是野外观察土壤的主要角度。故选C。
【25题详解】
地膜有效减缓了地面辐射的散失,也有效隔绝地膜内外热量的交换,可以保持土壤温度,A正确。地膜本身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也不能增加土壤厚度和改善土壤质地。故选A。
【点睛】农业中地膜的一般作用:①保温(针对农作物生长期气温较低,以春播为主的地区);②保湿(针对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的地区);③保土(针对我国降水较少,风力作用较强的地区)。 ④抑制杂草生长(多为黑色地膜,有效削弱光照,杂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⑤反射阳光,使果品上色更均匀(多为白色地膜,铺于果树下部,反射阳光,使得果品着色更加均匀)。
【答案】26. B 27. D 28. C
【解析】
【26题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最高气温降低幅度达到8℃以上,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为典型的寒潮天气,B正确,表格显示的信息主要为大幅度降温,并不是台风、风暴潮或干旱灾害。故选B。
【27题详解】
寒潮主要发生在深秋到初春时节,所以对当地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秋季(收获季节)和春季(部分农作物的播种季节)。夏季寒潮较少,冬季农作物相对较少,危害较小。故选D。
【28题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次寒潮天气并没有带来大范围的暴风雪天气,所以不存在暴风雪阻碍交通出行、冰雪融化缓解农田旱情以及冰冻破坏通信设施等,但受该次寒潮影响,风力等级相对较大,大风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故选C。
【点睛】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势力强大的寒潮甚至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答案】29. C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火山喷发会导致大量的火山灰,而火山灰在大气中会增强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导致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C正确;大气逆辐射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无关,A错误;大气散射作用减弱会导致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变强,B错误;火山灰变多之后会导致大气的吸收作用变强,D错误。故选C。
【30题详解】
结合图片可知,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①正确;该地地壳活动较多,因此岩石破碎,容易被冲刷形成泥石流,②正确;植被覆盖率高会拦截地表径流,不易形成泥石流,③错误;结合图片可知,该地地势起伏较大,流水的冲击速度较快,容易形成泥石流,④正确。故选B。
【点睛】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过程为: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二、非选择题
31. 【答案】(1) ①. 地月系 ②. C
(2) ①. 高层大气 ②. D
(3) ① 对流 ②. 降低 ③. 对流
(4) ①. 平流 ②. 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稳定;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少,无云雨现象,大气能见度高。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层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小问1详解】
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约400~450千米,所属的天体系统中最低级别的是地月系。太阳活动抛射电磁波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可能强烈干扰宇航员与地面通信。热力环流,太阳辐射以及日月引力等对通信影响不大。故选C。
【小问2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约400~450千米,因此处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高层大气。根据中国空间站的太阳能板等信息可推测,其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能,而非风能、生物能或煤炭。
【小问3详解】
大气垂直分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所以在飞船发射过程中,首先需要穿越对流层,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空气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
【小问4详解】
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对流运动弱,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同时,平流层中水汽和杂质含量极少,无云雨现象,大气的能见度高,有利于航空飞行。
32. 【答案】(1) ①. 太阳 ②. 大气逆 ③.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2)B
(3) ①. 15 ②. CD
(4) ①. 18 ②. 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晚上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小。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小问1详解】
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④由大气指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⑤由地面指向大气,表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小问2详解】
太阳辐射照射地面,地面吸收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升温,随着地温的升高,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大量吸收地面辐射,最终使得气温升高,所以近地面气温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①③⑤,故选B。
【小问3详解】
根据右图气温信息可知,图示所示期间,北京市夜晚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5日,主要是因为15日为晴天,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同时,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所以夜晚气温低,主要是左图中④⑤减弱。15日天气晴朗,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相对较少,②减弱,且夜晚不受太阳辐射影响,A错。天气晴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③不会减弱,且夜晚不受太阳辐射影响,故选CD。
【小问4详解】
根据右图中气温信息可知,图示所示期间,北京市昼夜温差最小值出现在18日,主要原因在于18日为多云天气,云层较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地温较低,地面辐射较弱,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相对较少,气温较低。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晚上气温相对较高,所以昼夜温差相对较小。
33. 【答案】(1) ①. ② ②. 河谷呈V字形,两壁陡峭,谷地狭窄
(2) ①. 冲积平原 ②. 地形平坦开阔
(3) ①. 海陆间 ②. 年降水量少 ③. 降水变率大
(4)地表径流 (5)B (6)D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京市地形、水系分布图为资料,考查了地势地貌、水循环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影响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片可知,①为平原,②为河谷;结合地理位置可知,甲处为山地,且有河流流过,因此会形成河谷地貌,因此位于甲地的是②,甲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流下切侵蚀,因此形成了V形谷,两壁陡峭,谷地狭窄。
【小问2详解】
乙地地势平坦,河流流经以沉积地貌为主,因此应为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小问3详解】
结合图中位置可知,密云水库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补给类型主要是大气降水,因此主要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季风气候年降水变化较大,容易出现干旱。
【小问4详解】
南水北调主要是改变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因此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小问5详解】
南水北调不会影响水分的蒸发,A错误;南水北调增加了北京市的水资源数量,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减轻城市地面沉降,B正确;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结合用水意识和产业结构进行提高,而不是南水北调能够提高,C错误;南水北调也不会增加城市内涝,D错误。故选B。
【小问6详解】
由于遥感技术可以获取信息,因此检测和预报泥石流需要使用的遥感技术,D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用来全球定位,而不是检测预报,A错误;地理信息系统是用来数据分析,而不是检测,B错误;实地勘测技术效率太低且危险性较高,C错误。故选D。
34. 【答案】(1) ①.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 太阳辐射 (2)BD
(3) ①. 根系发达 ②. AD
(4)保护海岸(固岸护堤)、净化海水、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红树林的分布及环境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年平均气温的数值可知,整体而言,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向高纬减小,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更大,获得的太阳辐射更多,高纬地区太阳高度角更小,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中的红树林海岸以及纬度信息可知,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淤泥质海岸地区,分布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主要在年平均气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分布地区等温线相对稀疏,C错,BD正确。欧洲缺少红树林的分布,A错。故选BD。
【小问3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红树林最突出的特征是根系十分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质海岸地区,分布区土壤受海水的影响,土壤盐度高。同时,海风的风速大,而受海洋影响,昼夜温差相对较小,AD正确,B错。注意是与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相比来分析红树林分布区的环境特点,所以太阳辐射差异不大,C错。故选AD。
【小问4详解】
注意分析对所在海岸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由于红树林被称为削浪先锋,可以有效削减海浪,保护海岸,起到固岸护堤的作用。红树林被称为天然的污水净化厂,可以有效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可以净化海水。红树林被称为海洋生物的伊甸园,为众多生物提供的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3北京通州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北京通州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天体系统是, 太阳黑子相对数多的年份, 该化石所处的地质年代是, 图中, 黑白元鹫比一般的鸟更能适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北京密云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北京密云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与极光产生有关的太阳活动是, 太阳活动产生的影响包括, 图中, 结合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中数字代表正确的是,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北京怀柔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北京怀柔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 与天宫空间站同为天体的是, 推测问天实验舱舱外航天服应, 《汉书·五行志》中记载,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防震减灾的正确做法是, 三叶虫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研究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