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第1页
    2022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第2页
    2022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期末化学(教师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期末
    化 学
    友情提示:
    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部分,共25道小题,共10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12 Ba137
    Ⅰ卷选择题(共42分)
    (共21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胆矾炼铜
    B.火药使用
    C.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D.粮食酿醋

    A. A B. B C. C D. D
    2.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KCl溶液 B. Fe(OH)3胶体 C. 酒精溶液 D. Na2SO4溶液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u B. KNO3 C. 蔗糖 D. 稀盐酸
    4. 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铁质容器盛装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硫酸 C. 浓硝酸 D. 浓盐酸
    5. 将加入到下列物质中发生反应,只体现其还原性的是
    A. B. C. D.
    6. 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
    B. 将实验剩余的钠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
    C.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7. 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是
    A. 浓硫酸作干燥剂 B. 液氨做制冷剂
    C. 小苏打中和胃酸 D. 补血剂与维生素C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8. 用热NaOH溶液清洗试管壁上的硫,发生反应(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 方程式中含钠元素的化合物均是盐
    C. 生成的是还原产物
    D. 生成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2×6.02×1023
    B. 常温常压下,1mol Cl2的体积是22.4L
    C. 0.5mol·L-1 NaCl溶液中含有0.5mol Na+
    D. 36g H2O物质的量为1mol
    10.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B. 铜与稀硝酸反应:
    C. 氯化铁溶液刻蚀铜电路板:
    D. 钠放入水中产生大量气体:
    11. 配制100mL NaOH溶液的操作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操作1前称取NaOH的质量为4.00g B. 操作2前NaOH溶液需恢复至室温
    C. 操作4若俯视刻度线定容,结果偏大 D. 操作5后液面下降,需补充少量水至刻度线
    12.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氨水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13. 下列除杂试剂选取不合理的是

    物质(括号内杂质)
    所用试剂
    A

    饱和溶液、浓硫酸
    B
    溶液
    氨水
    C

    、浓硫酸
    D
    溶液
    铁粉

    A. A B. B C. C D. D
    14. 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土壤中氮元素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N2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
    B. 无机物与有机物中的氮元素可相互转化
    C. 硝化细菌将转化为可能需要O2参与
    D. 在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作用下氮元素均发生氧化反应
    15. 根据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溶液
    现象
    结论
    A
    溶液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氧化性:
    B
    溶液
    产生白色浑浊
    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
    C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氯气具有酸性
    D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氯水具有漂白性

    A. A B. B C. C D. D
    16. 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制备及性质实验,已知: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密度比水大且与水不互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中制备利用了的分解反应
    B. 乙中的集气瓶内a导管短、b导管长
    C. 丙中的能防止倒吸
    D. 丁也可以用于制备氨气
    17. 为精制食盐,需除去粗盐水中的、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依次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B. 取滤液a,加入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没有除尽
    C. 加入稀盐酸初期,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后期则会生成无色气体
    D. 用蒸发结晶法从NaCl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时,应在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18. 某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的性质。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甲中紫色褪去:
    B. 乙中蓝色逐渐变浅:
    C. 丙中产生少量白色沉淀:
    D. 丁中可能的反应:
    19. 对以下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Ⅰ中,反应后向试管甲中加水,观察生成的硫酸铜
    B. Ⅱ中,点燃肥皂泡前不需验纯
    C. Ⅲ中,可以检验溶液是否变质
    D. Ⅳ中,可以从胶体中过滤出胶粒
    20. 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其中S的化合价为-1价)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黄铁矿粉碎,可加快其在沸腾炉中的化学反应速率
    B. 沸腾炉中每生成1mol ,有11 mol 发生转移
    C. 接触室中排放出的、循环利用,可提高原料利用率
    D. 吸收塔排放的尾气可通过氨吸收转化成氮肥
    21. 空气中的硫酸盐会加剧雾霾的形成,我国科学家用下列实验研究其成因:反应室底部盛有不同的吸收液,将SO2和NO2按一定比例混合,以N2或空气为载气通入反应室,相同时间后,检测吸收液中SO的质量分数,数据如表所示:
    反应室
    载气
    吸收液
    SO的质量分数/%
    数据分析

    N2
    蒸馏水
    a
    i:b≈d>a≈c;
    ii:若起始不通入NO2,则最终检测不到SO

    质量分数为3%氨水
    b

    空气
    蒸馏水
    c

    质量分数为3%的氨水
    d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控制SO2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
    B. 反应室①中可能发生反应:SO2+2NO2+2H2O=H2SO4+2HNO2
    C. 本研究表明:硫酸盐的形成主要与空气中的O2有关
    D.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铵态氮肥可能会加重雾霾的形成
    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22. 钠及其化合物的生产、应用,是化工生产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Ⅰ.用途广泛,可用于医药、印染、漂白及用作分析试剂等。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并检验其纯度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
    (3)样液中加入后产生氧气,说明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还生成了_______(化学式)。
    (4)用该方法制备的中含有碳酸钠。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若bg 样品可消耗的溶液amL,则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
    Ⅱ.工业上以侯氏制碱法为基础生产焦亚硫酸钠(,能溶于水)的工艺流程如下;

    (6)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7)关于上述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氨气溶于水使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B. 反应Ⅰ是置换反应
    C. 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
    D. 溶液乙的结晶产物是硫酸铜晶体
    (8)Y溶液中含有阳离子有、和离子X。检验离子X的方法是_______。
    (9)反应Ⅲ包含多步反应:
    第一步:……
    第二步:
    为了减少产品中的杂质含量,理论上需控制第一步反应中气体反应物与固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10)已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1)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4. 含氯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
    Ⅰ.使用软锰矿为原料精制高纯度的,并运用综合制取技术最终制取含氯漂白液、漂白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Ⅲ中,发生了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过程Ⅳ可以在实验室中实现,用以下仪器和装置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

    ①从左到右依次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字母,每种仪器只能用1次):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过程Ⅴ制备漂白液和漂白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漂白液和漂白粉都是混合物
    B. 制备漂白液:
    C.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D. 漂白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盐酸)禁止混用的原因:
    Ⅱ.氯气可用于海水提溴,其工艺流程如下:

    (4)进入吹出塔前海水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已知: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氧化,从吸收塔流出的溶液主要含_______(填离子符号)。
    (6)两次通入的目的是富集浓缩溴,最终每获得1mol ,理论上需消耗_______mol 。
    26. 生物浸出是指用细菌(微生物)从固体中浸出金属离子,有速率快、浸出率高等特点。
    已知:①氧化亚铁硫杆菌是一类在酸性环境中加速氧化的细菌,培养后能提供。
    ②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溶液酸碱度,可使氧化亚铁硫杆菌达到最大活性。
    ③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物浸矿机理如下图:

    Ⅰ.用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浸出ZnS矿。
    (1)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反应2中有S单质生成,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实验表明,温度较高或酸性过强时金属离子的浸出率均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
    Ⅱ.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浸出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钻酸锂()与上述浸出机理相似,发生的反应是:
    ⅰ.上图中的反应1
    ⅱ.反应3:
    (4)已知中Li为价,则Co(钴)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5)在酸性环境中,浸出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6)研究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存在时,对钴浸出率有影响,实验研究的作用。取粉末和氧化亚铁硫杆菌溶液于锥形瓶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时的溶液,钴浸出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由图和其他实验可知,能催化浸出,图1中的证据是_______。
    ②是反应3()的催化剂,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反应4:;
    反应5:……
    反应5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8. 某小组研究溶液中与(亚硝酸根)、的反应。
    实验Ⅰ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溶液
    ()
    溶液
    ()
    a.逐滴加入溶液至1mL,溶液先变黄,后变为棕色。2小时后,无明显变化
    溶液(加NaOH溶液至)
    b.逐滴加入溶液至1mL,无明显变化。
    资料:在溶液中呈棕色。
    (1)研究现象a中的黄色溶液。
    ①用_______溶液检出溶液中含有,现象是_______。
    ②甲认为是氧化了溶液中的.乙对比a、b的实验现象认为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_______。另行设计实验Ⅱ进行验证,确认是酸性条件下与反应生成了和NO。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研究现象a中的棕色溶液。
    提出假设:现象a中溶液变为棕色可能是NO与溶液中的或发生了反应。进行实实验Ⅲ,证实溶液呈棕色只是因为与NO发生了反应。
    ①实验Ⅲ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研究酸性条件下,溶液中与、的反应。
    序号
    操作
    现象

    取的溶液0.5mL,加醋酸调至体积为1mL,且,再加入 溶液1mL
    溶液立即变为棕色

    取的溶液0.5mL,加醋酸调至体积为1mL,且,再加入 溶液1mL
    无明显变化

    分别取1mL 溶液与1mL 的溶液混合,再加入一滴浓硫酸(混合后溶液)
    液体分为两层,稍后,在两层液体界面上出现棕色环
    ⅲ中出现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参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胆矾炼铜即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发生了化学变化,A不合题意;
    B.火药使用过程中发生S+2KNO3+3C=K2S+N2↑+3CO2↑,发生了化学变化,B不合题意;
    C.打磨磁石制指南针,没有新物质生成,未发生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粮食酿醋是由淀粉变为葡萄糖,再转化为酒精,最后转化为乙酸的过程,均发生了化学变化,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 【答案】B
    【解析】
    【详解】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KCl溶液、酒精溶液、Na2SO4溶液均属于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B。
    3. 【答案】B
    【解析】
    【分析】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详解】A.铜为单质,不是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KNO3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可以导电,且为化合物,是电解质,B符合题意;
    C.蔗糖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导电,不是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 【答案】C
    【解析】
    【分析】能用铁质容器盛装的物质不能溶解铁。
    【详解】A. 稀硝酸可将铁溶解为硝酸盐溶液,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A项错误;
    B. 铁可以被稀硫酸溶解,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B项错误;
    C. 浓硝酸能使铁钝化,化学反应只发生在铁表面,但不是将铁溶解,因此能用铁质容器盛装,C项正确;
    D. 浓盐酸可以将铁溶解为氯化亚铁溶液,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时容易被忽略的是浓硝酸能使金属铁钝化,解答时要格外注意。
    5. 【答案】A
    【解析】
    【详解】A. 与反应,高锰酸根中锰化合价降低,则中氧化合价升高,只做还原剂,故A符合题意;
    B. 与反应,硫离子化合价升高,双氧水化合价降低,只做氧化剂,故B不符合题意;
    C. 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故C不符合题意;
    D. 与反应,碘离子化合价升高,双氧水化合价降低,只做氧化剂,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6.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有毒气体应有吸收处理装置,及时将气体排出,A正确;
    B.钠和水剧烈反应产生H2,反应放出大量热,当达到H2着火点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钠不能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多余的钠应该放回原瓶,B错误;
    C.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达到闻气味目的,同时也可以防止中毒,C正确;
    D.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以防止液体飞溅,D正确;
    故选:B。
    7.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硫酸作干燥剂,主要吸收水蒸气,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A 不符合题意;
    B.液氨做制冷剂是利用液氨气化易吸收空气中的热,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小苏打中和胃酸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补血剂可能被氧化变为铁离子,铁离子与维生素C反应变为亚铁离子,而人体只能吸收亚铁离子,因此补血剂与维生素C配合使用效果更佳,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有升高也有降低,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错误;
    B.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B错误;
    C.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生成的是氧化产物,C错误;
    D.化学方程式配平,,生成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正确;
    故选D。
    9. 【答案】A
    【解析】
    【详解】A.1mol CO2中含有2mol氧原子,个数为2NA,即2×6.02×1023,A正确;
    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所以1mol Cl2的体积不是22.4L,B错误;
    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确定溶液中微粒的数目,C错误;
    D.36g H2O物质的量为=2mol,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0.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正确;
    B.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硝酸铜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该方程式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该方程式不符合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答案选A。
    11. 【答案】D
    【解析】
    【详解】A.操作1前称取NaOH的质量m(NaOH)=0.1L×1.00mol∙L−1×40g∙mol−1=4.00g,故A正确;
    B.转移溶液之前应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即操作2前NaOH溶液需恢复至室温,故B正确;
    C.操作4若俯视刻度线定容,溶液体积减小,物质的量浓度偏大,故C正确;
    D.操作5后液面下降,液体可能在容量瓶和瓶塞之间,不能补充水,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2.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0.1mol/L氨水中,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
    B. 溶液不能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会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B错误;
    C.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故不能共存,C错误;
    D.0.1mol/L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可以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硫酸银沉淀,不能共存,D错误;
    故选A。
    13.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要反应,因此应用碳酸氢钠溶液除掉HCl气体,所选试剂不合理,故A符合题意;
    B.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铵,过滤后得到氯化铵,所选试剂合理,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水将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再用浓硫酸干燥NO气体,所选试剂合理,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所选试剂合理,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4.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将N2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有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A正确;
    B. 由图知,无机物与有机物中的氮元素可相互转化,B正确;
    C. 按质量守恒定律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5价,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硝化细菌将转化为可能需要O2参与,C正确;
    D. 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硝酸根转变为氮气,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D不正确;
    答案选D。
    15.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说明氯气氧化了亚铁离子变为铁离子,故A正确;
    B.溶液通入了氯气,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氯气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B正确;
    C.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通入氯气,溶液褪色,说明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不是氯气有酸性,故C错误;
    D.品红溶液通入氯气,溶液褪色,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6.【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NH3,故A正确;
    B.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此应短进长出,即乙中的集气瓶内a导管短、b导管长,故B正确;
    C.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氨气溶于水发生倒吸现象,可用,以防止倒吸(如图丙),故C正确;
    D.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会生成氯化铵,因此丁不能用于制备氨气,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7. 【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碳酸钠除掉钙离子,利用氯化钡除掉硫酸根,利用氢氧化钠除掉镁离子,由于加入的试剂都是过量的,会引入新的杂质,因此碳酸钠不仅除掉钙离子,还要除掉多余的钡离子,最后溶液中多余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过滤后再加入盐酸。
    【详解】A.碳酸钠主要除掉钙离子和多加入的钡离子,因此要加在溶液后面,故A错误;
    B.取滤液a,加入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能生成了碳酸钡沉淀,不能说明没有除尽,故B错误;
    C.加入稀盐酸初期,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主要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期则会生成无色气体,主要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C正确;
    D.用蒸发结晶法从NaCl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时,应在得到大量晶体后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8.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SO2具有还原性,KMnO4有氧化性,S元素化合价从+4升至+6,Mn元素从+7降至+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A正确;
    B.SO2具有还原性,I2有氧化性,S元素化合价从+4升至+6,I元素从0降至-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B正确;
    C.H2SO3是弱酸,HCl是强酸,弱酸不能制取强酸,即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不会有白色沉淀产生,故C错误;
    D.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强碱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故D正确;
    故选:C。
    19.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后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浓硫酸稀释放热,应将甲中混合物注入水中观察,故A错误;
    B.氢气具有可燃性,肥皂泡中的氢气较为分散,因此点燃肥皂泡没有危险,不需验纯,故B正确;
    C.硝酸会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应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进行检验,故C错误;
    D. 胶体粒子和胶粒均能透过滤纸,图示装置不能从胶体中分离出胶粒,故D错误;
    答案选B。
    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将黄铁矿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可加快其在沸腾炉中的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
    B.沸腾炉中和氧气反应生成Fe2O3和SO2,反应方程式是,每生成1mol ,有5.5mol 发生转移,故B错误;
    C.接触室中排放出的、循环利用,转化率增大,提高原料利用率,故C正确;
    D.吸收塔排放的尾气可通过氨吸收,转化成硫酸铵,铵盐可做氮肥,故D正确;
    选B。
    21. 【答案】C
    【解析】
    【详解】A.控制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措施,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反应室①中可能发生反应,故B正确;
    C.依据数据可知,硫酸盐的形成与空气中的氨有关,与氧气无关,故C错误;
    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铵态氮肥使空气中氨的含量增加,依据实验可知空气中的氨更有利于硫酸盐的形成,从而加剧雾霾的形成,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2.【答案】(1)2Na+O2Na2O2
    (2)
    (3)
    (4)
    (5)
    (6)2NaHCO3 Na2CO3 +CO2↑+H2O (7)B
    (8)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则含有,反之则无
    (9)2:1 (10)
    (11)2CuS+3O22SO2+2CuO
    【解析】
    【分析】熔融钠和空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样品,加水溶解,向样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说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了过氧化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溶液。
    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晶体,取出碳酸氢钠晶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CuS和空气灼烧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Na2S2O5,硫酸加入到氧化铜中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硫酸铜晶体。
    【小问1详解】
    熔融钠在空气中反应生成,则生成过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是2Na+O2Na2O2;故答案为:2Na+O2Na2O2。
    【小问2详解】
    电离出钡离子和氯离子,其电离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样液中加入后产生氧气,说明是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则说明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还生成了;故答案为:。
    小问4详解】
    用该方法制备的中含有碳酸钠,则白色沉淀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则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小问5详解】
    若bg 样品可消耗的溶液amL,根据得到碳酸钠物质的量为a×10−4mol,则该样品的纯度为;故答案为:。
    【小问6详解】
    反应Ⅱ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CO2↑+H2O;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
    【小问7详解】
    A. 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和氢氧根,因此使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故A正确;
    B. 反应Ⅰ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
    C. 反应Ⅱ生成二氧化碳,反应I中需要消耗二氧化碳,因此反应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故C正确;
    D. 溶液乙是硫酸铜溶液,因此其结晶产物是硫酸铜晶体,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小问8详解】
    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因此Y溶液中含有阳离子有、和离子,检验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则含有,反之则无;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则含有,反之则无。
    【小问9详解】
    为了减少产品中的杂质含量,第一步反应是碳酸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即Na2CO3+2SO2+H2O = 2NaHSO3+CO2,则理论上需控制第一步反应中气体反应物与固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
    【小问10详解】
    已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11详解】
    灼烧是CuS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3O22SO2+2CuO;故答案为:2CuS+3O22SO2+2CuO。
    24. 【答案】(1)氧化 (2) ①. CDABHGF ②. (3)B
    (4)
    (5)、、
    (6)2
    【解析】
    【分析】软锰矿粉经过除杂结晶变为硫酸锰,硫酸锰经过电解法可变成MnO2,二氧化锰具有氧化性,能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为实验室制备氯气,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先通过固液加热发生装置制备,然后进行净化,为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入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氯气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有毒,要进行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气,制备漂白粉为向石灰乳中通入氯气,制备漂白液的方法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从海水中提取。
    【小问1详解】
    硫酸锰通过电解法可变为MnO2,锰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小问2详解】
    ①实验室制备氯气发生装置采用固液加热型,除杂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挥发出来的HCl气体,干燥装置用浓硫酸做干燥剂,采取长进短出的原则,收集装置采用长进短出,尾气处理装置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则从左到右正确顺序是:E→C→D→A→B→H→G→F;
    ②过程Ⅳ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和,漂白液的有成分,还含有水,都为混合物,A项正确;
    B.制备漂白液的方程式为:,B项错误;
    C.漂白粉的漂白原理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有氧化性的HClO,化学方程式为:,C项正确;
    D.漂白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盐酸)禁止混用的原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为,D项正确;
    答案选B。
    【小问4详解】
    进入吹出塔前海水中有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氧化,化学方程式为:,从吸收塔中流出的溶液主要含:、、;
    【小问6详解】
    前后2次用Cl2氧化,,所以1mol,理论上需要2mol的Cl2。
    26. 【答案】(1)
    (2)
    (3)温度较高或酸性过强时,会导致细菌的活性降低或者失去活性
    (4)+3 (5)
    (6) ①. 加入银离子明显提高了单位时间内钴浸出率,即提高了钴离子的浸出速率 ②.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1中Fe2+被氧化,且硫杆菌在酸性环境中加速Fe2+氧化,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浸出 ZnS矿过程中,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矿物质的金属离子游离出来同时产生硫单质。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反应1中反应物为Fe2+、O2,生成物为Fe3+、H2O,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浸出 ZnS矿的过程中,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矿物质的金属离子游离出来,同时产生S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溶液的酸性较强或是温度偏高时,会导致细菌的活性降低或者失去活性,金属离子的浸出率均偏低,故答案为:温度较高或酸性过强时,会导致细菌的活性降低或者失去活性;
    【小问4详解】
    LiCoO2中Li为+1价,O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Co的化合价为x,则有2×(-2)+1+x=0,解得x=+3,则Co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故答案为:+3;
    【小问5详解】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说明LiCoO2具有氧化性,反应过程中C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LiCoO2浸出Co2+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6详解】
    ①由图可知,加入银离子明显提高了单位时间内钴浸出率,即提高了钴离子的浸出速率,故答案为:加入银离子明显提高了单位时间内钴浸出率,即提高了钴离子的浸出速率;
    ②反应4过程消耗银离子,则反应5应为产生银离子的过程,结合反应3和反应4可知,反应5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8.【答案】(1) ①. KSCN ②. 溶液变为红色 ③. 在滴加溶液的过程中均携带了氧气,但NaNO3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④.
    (2) ①. 将NO通入FeSO4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黄色最后变棕色,将NO通入Fe2(SO4)3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②.
    (3)两层液体界面上H+、NO3-与Fe2+反应,生成棕色的[Fe(NO)]2+
    (4)溶液中与、能发生反应;、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解析】
    【分析】在实验的过程中,可用KSCN检验铁离子,通过对比实验可检验Fe2+的氧化原因,经过实验Ⅱ进行验证,确认是酸性条件下Fe2+与反应生成了Fe3+和NO;实验Ⅲ是为了证实溶液呈棕色只是因为Fe2+与NO发生了反应,证明Fe2+与NO发生了反应,可将NO分别通入Fe2(SO4)3、FeSO4溶液中,根据颜色变化判断;研究酸性条件下,溶液中与、的反应, 若ⅲ中出现棕色说明有[Fe(NO)]2+,结合实验的操作、现象得出结论。
    【小问1详解】
    ①检验溶液中的Fe3+常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KSCN与铁离子反应溶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KSCN;溶液变为红色;
    ②根据实验a和b可知,在滴加液体的过程中均携带了氧气,但NaNO3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说明O2不是主要原因;酸性条件下与反应生成了和NO,根据氧化还原的规律配平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在滴加溶液的过程中均携带了氧气,但NaNO3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小问2详解】
    ①证明Fe2+与NO发生了反应,可将NO分别通入Fe2(SO4)3、FeSO4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将NO通入FeSO4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黄色最后变棕色,将NO通入Fe2(SO4)3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故答案为:将NO通入FeSO4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黄色最后变棕色,将NO通入Fe2(SO4)3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②将NO通入FeSO4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黄色最后变棕色,说明生成了[Fe(NO)]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ⅲ中出现棕色,说明生成[Fe(NO)]2+,原因是两层液体界面上H+、NO3-与Fe2+反应,生成棕色的[Fe(NO)]2+,故答案为:两层液体界面上H+、NO3-与Fe2+反应,生成棕色的[Fe(NO)]2+;
    【小问4详解】
    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一、溶液中与、能发生反应;二、、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故答案为:溶液中与、能发生反应;、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相关试卷

    2023北京一零一高一(上)期中化学:

    这是一份2023北京一零一高一(上)期中化学,文件包含专题241全册综合测试卷沪科版原卷版docx、专题241全册综合测试卷沪科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北京一零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2北京一零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是, 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常温下,将浓度均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