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首都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未化学
展开2019北京首都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未
化 学
第Ⅰ卷(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14 O:16 S:32 C1:35.5 Zn:65 Fe:56 Cu:64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 北京大力开展“蓝天计划”行动,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其中能够直接减少SO2排放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三北防护林,减少沙尘的污染 B.提高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
C.减少燃煤的使用 D.少开汽车绿色出行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氢氧化铁胶体 B.乙醇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蔗糖溶液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属于合金 B.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
C. Fe3O4可用作红色颜料 D. 浓硫酸可用作有些气体干燥剂
4.如右图装置,向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闭合K,电流计指针无明显偏转的是
A. NaOH B. NaCI C.蔗糖 D. H2SO4
5.除去下列物质中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杂质) | 试剂 |
A | NO2(NO) | H2O |
B | CO2(SO2) | Na2CO3溶液 |
C | NaHCO3溶液(Na2CO3) | Ca(OH)2 |
D | FeCl2溶液(FeCl3) | Fe粉 |
6.下列各离子组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H4+ K+ Na+ CO32- NO3- B.H+ K+ Na+ NO3- Fe2+
C.H+ K+ Na+ HCO3- Cl- D.K+ Na+ Fe3- SCN- NO3-
- 下列装置不能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
|
|
|
8.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别NaCI、FeCl2、FeCl3、MgCl2、NH4Cl六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KSCN B.BaCl2 C.NaOH D.AgNO3
9.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稀硫酸与铜不反应,说明稀硫酸没有强氧化性
C.氨水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显碱性
D.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铁罐贮存,说明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正确的是
A.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 Cl2+H2O⇋2H++Cl-+ClO-
B. FeCl3溶液中加人过量的浓氨水: Fe3++3NH3·H2O ═ Fe(OH)3↓+3NH4+
C.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 ═ Na++2OH-+H2↑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 Fe3++Fe ═ 2Fe2+
11.下列气体进入相应试剂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A | X | 澄清石灰水 | 溶液变浑浊 | X不一定是CO2 |
B | NH3 | 酚酞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氨水显碱性 |
C | SO2 | 溴水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D | Cl2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水中含酸性和漂白性物质 |
12. 实验室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与浓硝酸反应 ②铜与稀硝酸反应③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再与稀硝酸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等 B.所消耗的硝酸的量:①>②>③
C.对环境造成的危害,③最小 D.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是①
13.将足量的新制氯水分别滴加到下列溶液或滤纸上,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 AgNO3溶液 | 蓝色石蕊试纸 | Na2CO3溶液 |
A | 产生沉淀 | 变红 | 有气泡 |
B | 无明显现象 | 变红 | 产生沉淀 |
C | 产生沉淀 | 先变红后褪色 | 有气泡 |
D | 产生沉淀 | 先变红后褪色 | 产生沉淀 |
- 下列“实验方法”不宜用于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确认Fe(OH)3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 用可见光束照射 |
B | 确认Cl2无漂白作用 | 将干燥有色纸条放入干燥Cl2中 |
C | 确认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 | 向反应后混合液中滴加酚酞 |
D | 确认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uSO4 | 向反应后混合液中加水 |
15.常温下,将充满等体积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气体体积不会明显减少的一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NO、O2 | CO、H2 | NO2、O2 | Cl2、SO2 | NH3、O2 | CO、O2 |
- ② ⑥ B. ② ④ C. ③ ⑤ D. ① ③
16.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只是钠盐溶液
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SO2
D.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有Fe2+
17.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C. 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D. SO2通入CaCl2溶液中
18.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2.4L氧气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1 molN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是2NA
C.5.6gFe与高温水蒸气完全反应时失电子数是0.3NA
D.0.1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0.3NA
-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不对应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 | 产生大量白烟 | 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固体物质 |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溶液中产生浑浊 | 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C | 在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然后将导管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 产生苍白色火焰
| 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
D | 常温下将洁净的铁片放入浓硫酸或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使铁片钝化 |
- 利用点滴板探究氨气的性质(如右图所示),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后,立即用表面皿扣住点滴板,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 |
A |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NH3极易溶于水 |
B | 浓硫酸附近无白烟 |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
C |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 NH3与挥发出的HCl反应: NH3+HCl ═ NH4Cl |
D | 氯化铁溶液变浑浊 | NH3与FeCl3溶液反应: Fe3++3OH- ═ Fe(OH)3↓ |
- 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①Na+ ②Ba2+ ③C1- ④Br - ⑤SO32- ⑥SO42- 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1) |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 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 下层呈橙红色 |
(2) | 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3) | 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 B.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③④⑥
C.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D. 不能确定的离子只有⑤⑥
2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说明二者均为碱性氧化物
C.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 分别充满HCI、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23.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碳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4.将1.92gCu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铜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X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等量该气体的容器倒入水中,欲使容器内气体恰好完全溶解于水,需通入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A.672mL B.448mL C.336mL D.224mI
25. 锌与100 mL 18.5 mol· 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为0.1mol/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H2SO4 B.气体甲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4: 1
C.反应中共消耗97.5 gZn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第Ⅱ卷(共50分)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6. (1)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此反应中体现了浓盐酸的性质有 _____________;标况下生成1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
(2)在某防空防灭演习现场,模拟一起大客车与一辆装有氯气的槽罐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槽罐翻落、氯气泄漏。人防办立即指挥专业救援队在事发地点,测定风向,进行事故处置,引导大客车上的乘客_______ (填序号);
a.顺风向高处转移,b.顺风向低处转移 c.逆风向高处转移 d.逆风向低处转移
(3)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利用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用化学反应力程式表示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_________
27.化合物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放出无色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右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
(1)实验室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干燥B使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在容积为V L的圆底烧瓶中收集满B做此喷泉实验,实验后假设水能充满烧瓶,请计算所得溶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写成分数, 不用化简)
(4) B具有一定还原性,写出B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若将氯气和B在集瓶中混合,会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8、 某些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A+B→C+ D+H2O
若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溶液能用来区别C D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石灰水 b. 酸性KMnO4 c.氨水 d. 品红溶液 e.紫色石蕊试液
(3)将C、D的混合气依次通入下列溶液,
写出其中能与H2S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向加入氯水或氨水的氯化钡溶液中通入D均能产生白色沉淀,则D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氯水能使D与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氨水使D与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烧碱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也可用含Cr2O72的酸性废水吸收D,反应后的铬元素以Cr3+形式存在,写出吸收D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 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2NO2+2NaOH ═ NaNO3+NaNO2+H2O
(1)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
(3)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首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_____,再关闭弹簧夹, 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试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浓度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
a. 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 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北京首都师大附中高一(下)期末化学(非选考)(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0北京首都师大附中高一(下)期末化学(非选考)(教师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北京密云首都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2北京密云首都师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