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直接生活的环境
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含量约为3/4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细胞液
D.血浆和组织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答案】A
【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详解】A、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都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并从中获得所需的营养,并将代谢废物排出,A正确;
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含量约为2/3,B错误;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体液,而细胞液是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液体,C错误;
D、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和组织液中蛋白质较少,D错误。
故选A。
【点睛】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呼吸酶、抗体、激素、H2O
C.神经递质、Ca2+、载体蛋白 D.Na+、HCO3-、葡萄糖、氨基酸
【答案】D
【分析】内环境指的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细胞内、与外界直接相通、细胞膜上等均不属于内环境。
【详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组成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
B、呼吸酶是胞内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
C、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
D、Na+、HCO3-属于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属于营养物质,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故选D。
【点睛】
3.夏天气候炎热户外工作人员会经常"中暑。人“中暑”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细胞代谢紊乱 B.渗透压下降
C.病原体感染 D.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A
【分析】中暑的原因主要是:汗液蒸发困难,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人体体温过高。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中暑后人体体温过高,因此人“中暑”的原因最可能是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
B、大量出汗会导致渗透压下降,而“中暑”是由于汗液蒸发困难,不能及时散热导致的,因此此时渗透压没有下降,B错误;
C、“中暑”的原因是汗液蒸发困难,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人体体温过高,而不是病原体感染引起的,C错误;
D、“中暑” 时人体体温升高,酶的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应该下降,D错误。
故选A。
4.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答案】C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当人体处于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
【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A错误;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B错误;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时相反的,C正确;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内脏器官的活动所起的作用时不一样的。例如,当人体处于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D错误。
故选C。
5.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答案】D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动物的生命活动由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更加迅速准确,激素调节在神经调节的影响下进行。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
【详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部位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A正确;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B正确;由题中信息: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从而加快心跳,说明神经系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由题中信息: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效应器即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心脏),说明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心脏活动,C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D错误。故选D。
6.如果在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纤维的a点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则膜内、外产生的电流方向分别为
A.膜内a→b;膜外b→a
B.膜外b→a;膜内b→a
C.膜外a→b;膜内a→b
D.膜外a→b;膜内b→a
【答案】A
【详解】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给一适当刺激,刺激点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刺激点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由a→b,膜外b→a,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判断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方向。
7.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答案】D
【详解】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由钾离子外流维持,所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变化对静息电位无明显影响,动作电位是神经受外界刺激之后,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形成,所以当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时,钠离子内流的量减小,动作电位就减小,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故选D。
8.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B.“植物人”的脑干、脊髓等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D.给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以维持下丘脑呼吸中枢的兴奋
【答案】D
【分析】大脑皮层为高级中枢,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大脑皮层有学习和记忆能力,但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许多种动物都有记忆和学习能力;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控制低级中枢,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呼吸中枢在脑干。
【详解】A、排尿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A正确;
B、“植物人”也能呼吸、排尿、排便等,所以其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B正确;
C、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故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C正确;
D、呼吸中枢在脑干不是在下丘脑,D错误。
故选D。
9.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面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D
【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是一种大脑的高级功能,A正确;
B、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B正确;
C、记忆与神经元间信息交流有关、与新突触的形成与交流有关,故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第一级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第二级记忆等长期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错误。
故选D。
10.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答案】B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的种类:兴奋性递质或抑制性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对突触前膜不起作用,不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A错误;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正确;
C、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本神经递质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神经元持续性抑制没有关系,C错误;
D、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本神经递质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神经递质,不是抑制,D错误;
故选B。
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的成分是恒定不变的
B.乳酸和碳酸氢钠的反应不发生在内环境中
C.人体内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的反应发生于外界环境中
D.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答案】C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详解】A、内环境中的成分不是恒定不变的,处于动态平衡中,A错误;
B、乳酸和碳酸氢钠的反应发生在血浆中,血浆属于内环境,B错误;
C、人体内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的反应发生在消化道内,消化道属于外界环境,C正确;
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C。
12.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
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
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血浆和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单向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所以图中甲表示血浆,乙表示淋巴,丙表示组织液。
【详解】A、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红细胞内,而甲表示血浆,其中没有血红蛋白,B错误;
C、血浆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氧气需要通过组织液进入细胞中被利用,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所以丙(组织液)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血浆),C正确;
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通过管道直接分泌到消化腔中,不是通过血浆运输的,D错误。
故选C。
【点睛】
13.生物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其中甲、乙是两个电流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刺激a处,甲和乙都会偏转,乙偏转2次
B.刺激a处引起的甲偏转的情况,实际上反映了该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到动作电位又到静息电位的变化
C.根据分别刺激a处和b处引起的乙偏转的情况可以判断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
D.除去c处的神经递质后,再刺激a处,甲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D
【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产生兴奋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详解】A、刺激a处,电流计乙的左侧先兴奋,右侧后兴奋,会发生两次偏转;电流计甲指针一极放在膜内,一极放在膜外,刺激a处时,甲所在处会兴奋,甲发生偏转,A正确;
B、电流计甲所在位置,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产生兴奋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刺激a处引起的甲偏转的情况,实际上反映了该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到动作电位又到静息电位的变化,B正确;
C、刺激a处,电流计乙发生两次偏转;刺激b处,电流计乙发生一次偏转,说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是从左向右,C正确;
D、除去c处的神经递质后,兴奋不能传递到突触后膜,乙偏转一次,D错误。
故选D。
14.某些种类的毒品通过干扰神经系统发挥作用,使人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经常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上瘾.从而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巨大危害。如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影响神经递质的重吸收,使人产生较长时间兴奋与愉悦感
B.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会迅速被分解或重新吸收回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
C.神经递质先与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结合,再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
D.长期吸毒,会使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数量出现“代偿性减少”,导致产生更强的毒品依赖
【答案】C
【分析】1、分析题图:该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以通过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导致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不能回收到突触小体,含量增加,且长期吸食毒品的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会明显减少。
2、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详解】A、该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导致神经递质不能回收,从而使组织液中神经递质含量增加,而该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使人在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兴奋,A正确;
B、神经递质在作用后会被灭活或是通过转运蛋白回收回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B正确;
C、转运蛋白是用来回收神经递质的,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其运输方式为胞吐,不需要与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结合,C错误;
D、由图中信息可知,长期吸毒会导致受体蛋白减少,因此为获得同等愉悦感,需不断增加吸食毒品的剂量,因此长期吸毒,会使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数量出现“代偿性减少”,导致产生更强的毒品依赖,D正确。
故选C。
15.下列关于内分泌系统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时间较短、范围较广泛
B.人的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有管腺体
C.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是神经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
D.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一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器官或组织
【答案】C
【分析】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有导管的是外分泌腺,无导管的是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到血浆中。
【详解】A、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但作用时间较长、范围广泛,A错误;
B、人的内分泌系统,不包括有管腺,有管腺是外分泌腺,B错误;
C、下丘脑既有神经细胞也有内分泌细胞,故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是神经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C正确;
D、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但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不同,有的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如甲状腺激素,D错误。
故选C。
1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轻型患者会发热,重型患者会出现脱水、呼吸困难、休克、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持续高烧40 ℃的患者,体内的产热量多于散热量
B.重型患者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输氧瓶内的CO2刺激重型患者的脑干属于神经调节
D.新冠肺炎患者的不自主性咳嗽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答案】B
【分析】体液调节的概念: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而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详解】A、持续高烧40 ℃的患者,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因此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错误;
B、重症患者会出现脱水,体内渗透压升高,因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正确;
C、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输氧瓶内的CO2刺激重型患者的脑干属于体液调节,C错误;
D、控制不自主咳嗽的中枢位于脑干,D错误。
故选B。
17.罗格列酮和格列奇特是常见的降糖药物,主要机制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等,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肝、肾等器官功能损伤。有研究表明荔枝核皂苷也具有降糖作用,为研究其作用机制,科研人员以正常大鼠和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为对象,分别灌喂适量葡萄糖溶液或葡萄糖-药物混合液2 h后,测定血糖和胰岛素含量,结果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研究对象
处理方式
血糖(mmol·L-1)
胰岛(mmol·L-1)
1
正常大鼠
葡萄糖
4.3
121
2
模型大鼠
葡萄糖
6.6
264
3
模型大鼠
葡萄糖+罗格列酮
4.2
133
4
模型大鼠
葡萄糖+格列奇特
4.1
245
5
模型大鼠
葡萄糖+荔枝核皂苷
5.2
156
A.该实验设计中1、2组为对照组,3、4、5组为实验组
B.胰岛素只能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储存
C.模型大鼠血糖较高的可能原因是胰岛素受体受损
D.荔枝核皂苷降糖的作用机制与格列奇特类似
【答案】C
【分析】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研究荔枝核皂苷降糖作用机制,实验自变量为不同药物处理,因变量为血糖和胰岛素含量,据题干可知,罗格列酮和格列奇特降糖机制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等,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罗格列酮和荔枝核皂苷处理后,血糖浓度和胰岛素都比模型大鼠组低,因此这两种药物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低浓度胰岛素就能降低血糖浓度;而格列奇特处理后,血糖浓度虽然降到正常值,但胰岛素比正常大鼠高,可能是格列齐特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能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浓度降低。
【详解】A、本实验设计中1、2组为空白对照,3、4组为阳性对照,5为实验组,A错误;
B、胰岛素的功能是一方面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脏、骨骼肌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脂肪,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B错误;
C、据题意可知,该模型大鼠为胰岛素抵抗型,胰岛素敏感指数较低,有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受损所致,C正确;
D、据分析可知,罗格列酮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格列齐特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荔枝核皂苷主要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荔枝核皂苷降糖机制类似于罗格列酮,D错误。
故选C。
18.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是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方法,可用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病变部位的定位诊断,该方法是将TRH静脉推注,测定推注前后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患者可能甲状腺病变
B.若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无明显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患者可能垂体病变
C.若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患者可能下丘脑病变
D.食物缺碘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答案】D
【分析】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详解】A、甲状腺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因为注射而有所上升,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A正确;
B、体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无明显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B正确;
C、下丘脑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注射而有所上升,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C正确;
D、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引起甲状腺漱素分泌不足,导致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时,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D错误。
故选D。
19.薄荷中有一种叫薄荷醇(C10H20O)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
A.涂抹薄荷后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
B.感觉神经元上PRPM8受体与薄荷醇结合后神经元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C.吃薄荷后机体会出现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
D.若抑制PRPM8基因的表达,可能会使内环境稳态失调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以及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详解】A、涂抹薄荷后薄荷中的薄荷醇(C10H20O)这种物质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A正确;
B、感觉神经元上PRPM8受体与薄荷醇结合后,产生兴奋,神经元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B错误;
C、吃薄荷后机体的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反射调节,机体会出现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C正确;
D、若抑制PRPM8基因的表达,机体的冷觉感受器受体减少,可能会使机体对寒冷的神经调节异常从而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D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能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准确的掌握是解题关键。
20.从神经系统组成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为外周神经系统
C.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 D.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1对
【答案】D
【分析】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
2、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等,A错误;
B、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B错误;
C、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C错误;
D、人的脑神经共12对,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共31对,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D正确。
故选D。
21.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人类的听、说,读、写
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是H区出现问题
D.聋哑人艺术团的精彩舞蹈,受老师“手语”指挥,依靠的神经中枢是位于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答案】D
【分析】1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语言中枢: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表达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
【详解】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人类的听、说,读、写,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正确;
C、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C正确;
D、聋哑人艺术团的精彩舞蹈,受老师“手语”指挥,依靠的神经中枢是位于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语言中枢, D错误。
故选D。
22.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
A.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B.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D.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
【答案】A
【分析】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
【详解】A、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均由垂体分泌,A正确;
B、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均由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B错误;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由胰腺分泌,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C错误;
D、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性激素由性腺分泌,D错误。
故选A。
23.下图是促胰液素产生和发挥作用过程的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胃酸直接刺激器官Y也可促进胰液分泌
B.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器官Y
C.器官X为小肠,器官Y为胰腺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答案】A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胃酸促进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因此器官X为小肠;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器官Y为胰腺。
【详解】A、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胃酸直接刺激器官Y((胰腺)不能使胰腺分泌胰液,A错误;
B、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器官Y(胰腺),B正确;
C、据分析可知,器官X为小肠,器官Y为胰腺,C正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可以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分泌,D正确。
故选A。
24.下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垂体,B为甲状腺,垂体接受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可以是垂体细胞
B.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体内有机物代谢,提高神经的兴奋性,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有反馈调节,无分级调节
D.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下丘脑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故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A垂体,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B甲状腺,B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由此可知,A为垂体,B为甲状腺,垂体接受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可以是垂体细胞,A正确;
B、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作用,B错误;
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为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A垂体,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B甲状腺,B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由此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有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C错误;
D、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D错误。
故选A。
25.如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含量。在a时刻,所处环境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b时刻,所处环境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段时间内,人体温度会升高,增加散热,维持产热与散热平衡
B.在a时刻环境温度突变后,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C.体内酶的活性在ab段时间内比bc段时间内明显升高
D.在bc段时间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有所增加
【答案】D
【分析】1、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2、据图分析,a点开始血流量增加,则室内温度升高,b点开始血流量减少,则室内温度降低。
【详解】AB、ab段室内温度高于人体温度,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体温依然要维持不变,A、B错误;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人体内酶活性不变,C错误;
D、bc段,环境温度由较高温度变为较低温度,此时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即人体内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减少,汗液分泌减少,D正确。
故选D。
二、综合题
26.图甲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乙是部分细胞物质交换的具体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在人体内,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内环境的组成包括图甲中的A、B、C三种液体,其中A代表的液体是__________。B、C的成分和含量与A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示表示肌肉组织,则①②③中O2浓度最高的是[ ] ____________(分别填数字代号和名称);CO2浓度最高的是[ ]_____________(分别填数字代号和名称)。
(4)某人皮肤被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答案】(1) 细胞外液 血浆 血浆(A)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B、C)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2)酸碱度
(3) [②]血浆 [①]细胞内液
(4)③
【分析】分析题图:图甲A、B、C为内环境成分,根据箭头指示方向,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D为消化系统,E为泌尿系统。图乙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
【详解】(1)在人体内,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组成包括图甲中的A、B、C三种液体,其中A代表的液体是血浆;B组织液、C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A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B、C)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所谓的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3)肌肉细胞是消耗O2的场所,O2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由高浓度到低浓度),故肌肉细胞内液中O2浓度最低,②血浆中O2浓度最高。肌肉细胞线粒体基质是产生CO2的场所,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故①组织细胞内液中CO2浓度最高。
(4)某人皮肤被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图乙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所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乙中的③。
【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机体和外界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涉及的器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
27.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_________,③称为_________。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乙图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_______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___________。
(5)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__________________ 中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6)乙图中神经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效应器 神经中枢 c、e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线粒体 能量(ATP)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
【详解】(1)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分别对应图中的①②③④⑤,故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效应器,③称为神经中枢。
(2)刺激d点,由于d和c是一个神经元,所以c点会兴奋;另外,兴奋可以通过突触传递到e点,也会产生兴奋。
(3)图乙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
(4)二氧化碳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产生的,所以线粒体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ATP)。
(5)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剂主要是抑制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6)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乙图中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点睛】
28.据报道,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海丝螺引起的中毒事件,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海丝螺含有的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简写为TTX)。TTX是一种剧毒的非蛋白神经毒素,其具体作用机制是TTX能选择性地与肌肉、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阻碍Na+内流,从而阻止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使神经、肌肉丧失兴奋性。研究表明,河豚毒素对Na+通道的影响可能是其镇痛的机制。请回答:
(1)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和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的电位分别是_______。
(2)图中三个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若在溶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河豚毒素,一段时间后,在a点给予刺激,b点_______(填“能”或“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4)图乙中①~④表示河豚毒素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______(填序号)。
【答案】(1)-和+
(2)A→B→C
(3)不能
(4)③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的完整性。静息时,神经元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神经元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钾离子大量外流造成的,产生动作电位时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大量内流造成的,动作电位形成后,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的,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详解】(1)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静息时,钾离子外流,神经元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钠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此时神经元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故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和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的电位分别是负电位和正电位。
(2)图中三个神经元间信息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因此,图示方向为A→B→C。
(3)若在溶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河豚毒素,该毒素能阻碍钠离子内流,从而阻止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使神经、肌肉丧失兴奋性,因此,在a点给予刺激,由于钠离子不能正常内流,故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进而导致b点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4)根据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说明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正常,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神经冲动传导被阻断,根据"其具体作用机制是TTX能选择性地与肌肉、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钠离子通道受体结合,阻碍钠离子内流",结合图示应该是河豚毒素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为传出神经③的位置。
29.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图解,图中a、b 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请回答:
(1)由图中可知,激素a和激素b分别是_____。
(2)图中血糖调节的调节方式是______。当血糖升高时,激素a的分泌量增加,它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通过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促进血糖的去路;二是主要通过抑制血糖的来源。
(3)血糖平衡可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_______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4)激素调节的四个特点是通过体液运输,微量和高效_______。
【答案】(1)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2) 激素调节或体液调节 ⑥⑦⑧
(3)甲状腺和肾上腺
(4)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分析】图示为人体内血糖调节过程,当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增多使血糖升高,即b是胰高血糖素;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降低,即a是胰岛素。人体血糖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作用下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详解】(1)血糖升高时分泌激素a,故a是胰岛素,血糖降低时分泌b,故b是胰高血糖素。
(2)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图中所示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故图中血糖调节的调节方式是激素调节或体液调节;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它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促进血糖的去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⑧)、促进肝细胞和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合成为糖原(⑥⑦),二是主要通过抑制血糖的来源,即抑制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血糖。
(3)血糖平衡的调节还通过神经系统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使其分别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来调节,这两种激素均有升高血糖的功能。
(4)激素调节的四个特点是通过体液运输,微量和高效,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30.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下图(GLUT-4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
(1)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___________结合后,经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途径,一方面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另一方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
(2)据图分析,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的可能原因有 。
A.胰岛素数量减少 B.含GLUT-4的囊泡移动受阻
C.GLUT-4基因表达不足 D.信号传导过程受阻
(3)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关。肥胖、体力活动不足的人易发生胰岛素抵抗,早期胰岛素水平_______(高于、等于或低于)正常值,血糖浓度能够维持正常。继续发展,由于__________细胞损伤,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进而形成糖尿病。
【答案】(1) 胰岛素受体 摄取
(2)BCD
(3) 高于 胰岛B
【分析】据图分析: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另一方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
【详解】(1)图中显示: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即增加了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增加了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另一方面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
(2)A、胰岛素数量减少不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A不符合题意;
B、含GLUT-4的囊泡移动受阻会使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增加受阻,导致细胞对胰岛素不够敏感,B符合题意;
C、GLUT-4基因表达不足也会使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增加受阻,导致细胞对胰岛素不够敏感,C符合题意;
D、信号传导过程受阻直接导致胰岛素不起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BCD。
(3)根据题意,发生胰岛素抵抗的人血糖浓度正常,靠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值。发生胰岛素抵抗的人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值,说明胰岛B细胞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故胰岛B细胞因长期过劳而衰竭,因炎症反应而损伤,进而形成糖尿病,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
31.下图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由上图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激素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其在内环境中的含量微少,但作用非常重要;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②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3)从图示看,图中的垂体作为靶器官,其细胞表面至少有_______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4)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以成年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分组处理,如下表所示。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小鼠,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切除甲状腺
A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生理盐水灌胃
①表中A处对乙组小鼠的处理是只做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处理目的是_______。
②实验结果如下图:
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下丘脑
(2) 甲状腺激素 减少 负反馈
(3)2/两
(4) 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小鼠的耗氧量
【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这种调节方式是负反馈调节。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枢纽。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下丘脑。
(2)图中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池体分泌的激素②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下降,这种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
(3)从图示看,垂体能接受下丘脑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刺激,说明其细胞表面至少有2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4)①手术伤口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为了排除这一影响,对乙组小鼠的处理是只做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
②由柱形图可知,甲组切除甲状腺,耗氧量最低,丙组用甲状腺激素灌胃,含氧量最高,所以实验结果显示:甲状腺激素能提高小鼠的耗氧量。
福建省仙游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仙游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