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金华十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卷
一、选择题
1. 金华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对金华的陆生野生动物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市陆生野生动物有4大类31目89科共404种,其中鸟类数量最多,占69.55%。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 ( )
A. 生态系统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种群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调查结果显示,野生动物有4大类31目89科共404种,其中鸟类数量最多,占69.55%,该信息描述的是物种数目的多少,呈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多样性层次,即C正确。
故选C。
2.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从生物学视角看,上述一方荷塘中全部的这种莲组成了一个 (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物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详解】从生物学视角看,一方荷塘中全部的这种莲符“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特点,属于一个种群。
故选A。
3. 为调查婺江两岸粉草(一种中草药)的种群密度,某学习小组用样方法进行了调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样方法不能用于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和评估
B. 与“五点取样法”相比,“等距取样法”更适合该调查
C. 恰巧分布在样方的边线或角上的个体不能统计在内
D. 为提高准确率,应选择粉草分布密集的地方作为样方
【答案】B
【解析】
【分析】1、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2、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记(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n/m。
【详解】A、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
B、分析题意可知,该取样范围位于婺江两岸,属于狭长地带,故与“五点取样法”相比,“等距取样法”更适合该调查,B正确;
C、计数时应遵循“记上不记下、计左不记右”的原则,对于在样方的边线或角上的个体也需要选择计数,C错误;
D、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选择粉草分布密集的地方作为样方,D错误。
故选B。
4. 如图是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常用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装置利用了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
B. 试管中的N可以是70%的酒精溶液,用于固定小动物
C. 该装置通常用于采集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
D. 实验中所获得的个体总数即为物种丰富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装置为诱虫器,该装置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详解】A、图示装置为诱虫器,其设计原理是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A正确;
B、装置中试管N中可以是70%的酒精溶液,起到固定小动物、防止腐烂的作用,便于计数和观察,B正确;
C、该装置为诱虫器,通常用于采集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C正确;
D、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组成多少,实验中所获得的物种数,即为物种丰富度,D错误。
故选D。
5. 如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①②③④⑤表示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⑤为溶酶体
B. 蛋白质通过囊泡运输进入②
C. ③含有膜蛋白
D. ④中的蛋白质均来自细胞溶胶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溶酶体,②表示细胞核,③表示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囊泡,④表示线粒体。
【详解】A、图中①是溶酶体,⑤是蛋白质,A错误;
B、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②细胞核,B错误;
C、③表示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囊泡,其中含有膜蛋白,C正确;
D、④表示线粒体,构成结构④的蛋白质除图中来自细胞核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外,还可来自于线粒体自己的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如图表示稻鱼共生系统的局部结构,请回答下列小题:
6. 沟区、坑区交替排布,及沟区不同植物的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 )
A. 时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垂直结构和时间结构
C. 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D. 水平结构和年龄结构
7. 水稻叶片边缘锯齿加深,刺激草鱼不能以水稻作为食物来源。该过程中水稻传递的信息类型是( )
A. 化学信息 B. 物理信息
C. 行为信息 D. 既是行为信息也是物理信息
【答案】6. C 7. B
【解析】
【分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6题详解】
沟区、坑区交替排布,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水平结构,沟区不同植物的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垂直结构,C正确。故选C。
【7题详解】
水稻叶片边缘锯齿加深,刺激草鱼不能以水稻作为食物来源,该过程中水稻传递的信息类型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故选B。
8. 某区域受损,患者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即可以听到声音,却不能理解其意义。该区域是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为人大脑左半球外侧面的部分功能定位,其中,①为白洛嘉表达性失语症区或白洛嘉区,此区如果受到损伤,则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②为运动区(中央前回)中控制足的部分;③为韦尼克区,这个区受损伤的病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即可以听到声音,却不能理解它的意义;④为视皮层。
【详解】由题中“患者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即可以听到声音,却不能理解其意义”可以确定是韦尼克区受损,即图中的③。
故选C。
9. 人体肺部组织创伤,空气逸入胸腔引起创伤性气胸。患者呼吸困难,易发生肺水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肺部组织创伤不减弱体表屏障
B. 患者血浆中氧气浓度增加
C. 创伤部位组织液浓度上升导致肺水肿
D. 呼吸困难说明患者的脑干受损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的体液由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肺水肿患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回渗到血浆的液体减少,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肺部组织水肿。
【详解】A、体表屏障是机体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及其附属成分构成的天然屏障,肺部组织创伤会影响机体正常的面应该能,导致体表屏障减弱,A错误;
B、分析题意可知,肺水肿患者呼吸困难,是肺部的气体交换发生障碍,血浆中氧气浓度降低,B错误;
C、创伤部位微血管通透性增大,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进而导致肺水肿,C正确;
D、脑干是呼吸中枢,但肺水肿患者呼吸困难扥原因是空气逸入胸腔所致,不能说明脑干受损,D错误。
故选C。
10. 若给人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渗透压与0.9%NaCl溶液相同),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80~120mg/dL,则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 肝脏中糖原含量增加,细胞利用相应量的葡萄糖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 血浆胰岛素浓度增加,细胞利用相应量的葡萄糖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 血浆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题意可知,给人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注射的葡萄糖浓度与血浆浓度相近,所以不会改变血浆的渗透压,不会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但是血浆中葡萄糖的量会增多,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增多,以促进血糖浓度的降低。
【详解】A、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后,血液中葡萄糖的量增多,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多,以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以及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促进葡萄糖量达到初始水平,A正确;
B、血浆中血糖含量升高以后,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增多,促使血糖降低,恢复到初始水平,B正确;
C、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渗透压的升高有关,因注射的是等渗的葡萄糖溶液,所以血浆渗透压不会改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也不会增多,C错误;
D、注射葡萄糖溶液后,血浆的量会增多,但是机体经过调节以后血浆的量会恢复初始水平,D正确。
故选C。
11. 某同学进行了探究乙烯利对水果催熟作用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需多次观察并记录各组水果变化
B. 可用成熟的苹果代替乙烯利
C.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乙烯利的浓度
D. 用乙烯利代替乙烯的原因是其不易被酶分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详解】A、本实验目的是探究乙烯利对水果催熟作用的活动,需要多次观察并记录各组水果的变化,A正确;
B、探究乙烯利对水果催熟作用,成熟的苹果中乙烯较多,但本实验需要设置不同浓度,故不能用成熟的苹果代替乙烯利,B错误;
C、探究乙烯利对水果的催熟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乙烯利的有无即浓度,C正确;
D、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用乙烯利代替乙烯的原因是其不易被酶分解,D正确。
故选B。
12. 如图为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三点中,b点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B. 图中c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接近零
C. 图中19.8℃条件下,藻类数量的增长不属于逻辑斯谛增长
D. 由图可知,在环境温度最适宜时黑藻种群呈指数增长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A、图中实线呈S形增长,其中b点对应的是K/2,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A正确;
B、图中c点时,对应曲线的增长的K值,此时出生率=死亡率,B错误;
C、逻辑斯谛型是指通常所说的S增长曲线,图中19.8℃条件下,由于环境条件有限,藻类数量的增长属于逻辑斯谛增长,C错误;
D、由图可知,在环境温度最适宜时黑藻种群先增加后维持相对稳定,不是指数增长,D错误。
故选A。
13. 把相等数目的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混合培养在同一试管中,两者均以细菌作为食物,其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化体现了竞争排斥原理
B. 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化体现了自然选择
C. 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是生态位分化的结果
D. 自然条件下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化与此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表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双小核草履虫种群数量持续增加,而大草履虫种群数量最终减少,说明两者是种间竞争关系。
【详解】A、图示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大草履虫处于劣势,最终被淘汰,这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化体现了竞争排斥原理,A正确;
B、两种草履虫之间的关系为种间竞争,互为生物因素进行了相互选择,可见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是种间竞争的结果,不是生态位分化的结果,C错误;
D、自然条件下两种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自然条件下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化与此不同,D正确。
故选C。
14. 实验设计过程中需遵循对照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设置清水组作为空白对照
B. 探究2,4﹣D对插枝生根作用过程中无需设置空白对照组
C. 淀粉溶液中加入淀粉酶组与加入蒸馏水组对照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D. 比较同一细胞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形态,可探究细胞液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他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同的实验。科学地设置对照实验,能够有效地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实验结果。设置对照组常用四种方法:①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做任何处理;②条件对照,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③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再另外设置对照组;④相互对照,不单独设置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相互为对照。
【详解】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需设置清水组作为空白对照,不同的pH实验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A错误;
B、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过程中需要设置不含2,4﹣D的空白对照组,B错误;
C、淀粉溶液中加入淀粉酶组与加入无机催化剂组对照验证酶具有高效性,C错误;
D、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吸水情况不同,在高渗溶液中失水皱缩,等渗溶液中保持原状,低渗溶液吸水膨胀,所以比较同一细胞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形态,可探究细胞液浓度,D正确。
故选D。
15. 近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研究团队采用模式植物拟南芥作为空间实验材料,进行航天育种,或对某些基因进行改造,研究它们在特殊微重力环境中的表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拟南芥性状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B. 微重力、强辐射等环境可引起拟南芥的定向变异
C. 航天育种产生的多种性状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 基因改造前后碱基数目可能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表现为如下特点:普遍性: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随机性: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性: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低频性:对于一个基因来说,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多害少益性: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可逆性:基因突变可以自我回复(频率低)。
【详解】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基因突变为生物的变异提供最初的原材料,据此可推测拟南芥性状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而不是基因结构的改变,A错误;
B、微重力、强辐射等环境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微重力、强辐射不会引起拟南芥的定向变异,B错误;
C、航天育种产生多种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即航天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错误;
D、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可见改造前后碱基数目可能会不变,D正确。
故选D。
16. 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群落发生了演替的是 ( )
A. 农田生态系统的杂草种类发生改变
B. 杀虫剂使用导致果林害虫数量下降
C. 迁徙导致物种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D. 废弃的矿区修复为山林
【答案】D
【解析】
【分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的演替有两种类型: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群落演替的本质是优势取代的过程,一个种群取代另一种群成为优势种。
【详解】A、农田生态系统的杂草种类发生改变,杂草的种类虽然改变,但是优势种依然是作物,并没有发生演替,A 不符合题意;
B 、杀虫剂使用导致果林害虫数量下降,害虫数量下降并没有影响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优势种也没有改变,B不符合题意;
C、迁徙导致物种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但是优势物种不一定改变,不能说明发生了演替,C不符合题意;
D、废弃的矿区修复为山林,矿区从植被被破坏,最后形成山林,物种组成和优势物种都发生改变,这个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金华火腿在腌制过程中涉及多种微生物的作用,有乳酸菌、酵母菌、霉菌等。发酵过程中,火腿表面形成油层,霉菌在表层繁殖,形成“油花”,表明发酵成功。若发酵过程中出现“水花”,表明火腿中的含盐量、含水量等条件不适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乳酸菌、酵母菌、霉菌均可发生糖酵解,且均能将丙酮酸还原为CO2
B. 乳酸菌主要分布在内层,其发酵产生较多的水,导致“水花”形成
C. 酵母菌可分布在表层和内层,表层酵母的能量转化率更高
D. 霉菌主要分布在表层,其进行需氧呼吸的底物均为糖类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氧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也叫糖酵解过程,是指1个葡萄糖分子转变为2个丙酮酸分子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详解】A、乳酸菌、酵母菌、霉菌均可发生糖酵解,但酵母菌和霉菌能将丙酮酸还原为CO2,乳酸菌不能将丙酮酸还原成二氧化碳,只能将其转变成乳酸,A错误;
B、乳酸菌主要分布在内层,其发酵过程的产物是乳酸,即“水花”的形成不是乳酸菌发酵导致的,B错误;
C、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因而可分布在表层和内层,表层酵母进行的主要是有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转化率更高,C正确;
D、发酵过程中,火腿表面形成油层,霉菌在表层繁殖,形成“油花”,说明其进行需氧呼吸的底物可以是脂肪,D错误。
故选C。
18. 某同学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操作①可模拟等位基因分离
B. 操作②模拟的现象发生在后期I
C. 操作③模拟的是基因重组过程
D. 图中雌、雄卡片数有差异不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操作①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即用于验证分离定律,A正确;
B、操作②模拟的是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
C、操作③模拟的是受精作用过程,该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由于雌雄配子数目不等,因此雌信封与雄信封卡片数可以不同,这不影响实验结果,D正确。
故选C。
19. 如图为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净次级生产量为a
B. 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c中
C. 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a﹣d
D. 甲、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b+d)/a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表示乙的同化量,e、b分别表示甲、乙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d分别表示甲、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一般来说,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以有三条:(1)自身呼吸消耗;(2)流入下一营养级;(3)被分解者分解。
【详解】A、甲的净次级生产量为同化量减去呼吸消耗,足够长的时间内,可用图中的a+c表示,A错误;
B、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乙的摄入量,是乙没有消化、吸收的能量,因此不是乙的同化量而是甲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故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c中,B正确;
C、乙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图中a为乙的同化量,b为乙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所以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a-b,C错误;
D、甲的同化量为a+c+e,乙的同化量为a,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所以甲、乙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表示为a/(a+c+e),D错误。
故选B。
20. 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侧生长素浓度高,细胞分裂快
B. 乙侧伸长长度小于对照组可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C. 单侧光照射后发生了生长素从乙侧向甲侧的极性运输
D. 生长素在胚芽鞘薄壁细胞间的单向运输,属于主动转运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
【详解】A、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生长而非分裂,A错误;
B、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乙侧伸长长度小于对照组,但没有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
C、据图可知甲侧生长素浓度比乙侧高,所以甲是背光侧,乙是向光侧,生长素从乙侧向甲侧的运输属于横向运输,C错误;
D、生长素在韧皮部的运输属于非极性运输,在胚芽鞘、幼茎、幼根的薄壁细胞之间的短距离单向运输,属于极性运输,极性运输的方式主动转运(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D。
21. 动物受到惊吓会产生心跳加速、尿失禁等生理反应。对该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心跳加速
B.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心跳加速
C.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尿失禁
D. 大脑对脊髓的控制减弱导致尿失禁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详解】A、肾上腺素是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心跳加速,A正确;
B、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等,B正确;
C、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C错误;
D、大脑对脊髓可进行分级调节,若控制减弱导致尿失禁,D正确。
故选C。
22. 某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发烧、流涕症状,3天后症状开始缓解,一周后病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流涕是病毒在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 感染病毒后患者淋巴细胞开始合成与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C. 第3天患者进行病毒的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D. 病愈后再进行病毒的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抗原入侵到机体内以后,机体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将入侵的微生物彻底的清除,以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详解】 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大量增殖,A错误;
B、受体是淋巴细胞本身就有的,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不是病毒感染后才开始合成,B错误;
C、据题意可知,3天后症状开始缓解,说明此时病毒还在,但是机体已经开始产生抗体,并且抗体已经开始作用,所以进行病毒的核酸和抗体检测时都能检测到,C正确;
D、病愈后病毒被彻底消灭清除,但是抗体会在体内保留一段时间,再进行病毒的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构不都是阴性,D错误。
故选C。
23. 如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某时刻观察到的电位计指针所处位置情况,a、b表示电极所接神经纤维的位置,指针偏转角度未达到最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刺激在a左侧,此时a处膜外可能为负电位
B. 若刺激在a左侧,此时b处可能为极化状态
C. 若刺激在b右侧,此时a处正发生Na+内流
D. 若刺激在b右侧,此时b处K+外流消耗ATP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图可知,某一时刻观察到的电表指针所处的位置情况为偏向右侧,说明电流的方向是由a到b,因此a处膜外为正电位,b处膜外为负电位。
【详解】A、据指针偏转方向可知,电流的方向是由a到b,因此若刺激在a左侧,则a处膜外为正电位,b处膜外为负电位,A错误;
B、电流由a流向b,说明b处电位为内正外负,处在反极化状态,B错误;
C、由于a处膜外为正电位,则a处可能正在发生K+外流维持静息电位,C错误;
D、若刺激在b右侧,此时b处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此时主要是钠离子通道开放,b处K+外流消耗ATP,D正确。
故选D。
24. 如图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表示抗原与抗体结合
B.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可识别①和②
C. 该细胞对病原体的识别具有特异性
D. 该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可刺激淋巴因子的分泌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的激素样的多肽物质,不具有抗体的结构也不能与抗原结合。不同的淋巴因子能表现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使靶细胞发生特性或功能的变化。
【详解】A、①表示抗原和吞噬细胞表面受体结合,A错误;
B、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可识别②,不能识别①,B错误;
C、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C错误;
D、该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可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D正确。
故选D。
25. 如图为HIV感染辅助性T细胞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⑤均表示转录过程
B. ④需要酶的参与
C. ⑦的蛋白质均由⑥合成
D. HIV只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HIV吸附辅助性T细胞,注入RNA,单链RNA逆转录形成双链DNA,双链DNA进入细胞核,转录形成信使RNA,翻译形成蛋白质,组装形成HIV。
【详解】A、②是以单链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单链DNA的过程,属于逆转录,③以单链DNA为模板复制得到双链DNA的过程,属于DNA复制,A错误;
B、④双链DNA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核,不需要酶参与,B错误;
C、⑦的蛋白质均由⑥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C正确;
D、HIV能够特异性攻击辅助性T淋巴细胞,说明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有HIV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的受体,并且HIV不仅只侵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为提升果实品质,科研人员以叶片涂抹锌溶液的方式,研究不同锌浓度对果实膨大期苹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注:Rubisco酶可催化CO2与五碳糖结合)
不同锌浓度对苹果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Zn溶液浓度(%)光合参数
0
0.1
0.2
0.3
0.4
Rubisco酶活性(μmol•min﹣1•g﹣1)
7.33
7.62
8.31
8.55
8.12
叶绿素含量(mg•g﹣1)
1.59
1.87
1.93
2.02
1.85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12.18
13.15
14.58
15.87
14.02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分析,该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指标是 _____O2的释放量,测定Rubisco酶活性的指标是 _____CO2的吸收量。若要测定不同锌浓度下苹果的总光合速率,还需测定 _____。
(2)叶绿素的功能是 _____,提取叶绿素时常滴加95%的酒精,其原因是 _____。
(3)据表分析,锌能提高净光合速率的原因是 _____(答出两点)。为进一步探究锌溶液利于增产的最适涂抹浓度,需在 _____(锌浓度范围)之间再设置多个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4)科研人员推测,锌溶液处理叶片后能促进光合产物从叶片到果实的运输,可以通过 _____法来验证上述假设。实验结果发现,苹果叶片的光合产物不会全部运输到果实等其他部位,其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 ②.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 ③. 呼吸速率
(2) ①. 吸收和转化光能 ②. 能够充分提取叶绿素,同时可以抑制微生物分解叶绿素
(3) ①. 提高Rubisco酶活性,促进CO2固定;提高叶绿素的含量,促进光能的固定 ②. 0.2%-0.4%
(4) ①.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②. 叶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解析】
【分析】据表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在不同Zn溶液浓度下,Rubisco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都呈现增加趋势。据题可知Rubisco酶可催化CO2与五碳糖结合,促进CO2的固定,进而能够提高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所以测定光合速率时,需要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小问1详解】
据表分析,该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指标是单位面积单位时间O2的释放量,测定Rubisco酶活性的指标是单位面积单位时间CO2的吸收量。若要测定不同锌浓度下苹果的总光合速率,还需测定呼吸速率。
【小问2详解】
叶绿素的功能是吸收和传递光能,提取叶绿素时常用95%的酒精,这是因为95%的酒精既可以充分提取出叶绿素,同时可以抑制微生物分解叶绿素。
【小问3详解】
从表中来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Zn溶液浓度的增加,Rubisco酶活性在不断增加,同时叶绿素含量也在增加,由此可知,锌能提高净光合速率的原因是:提高Rubisco酶活性,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想要确定最适浓度,需要缩小浓度梯度,从表中来看,Zn溶液浓度是0.3% 时,净光合速率最高,所以浓度梯度需设在0.2% -0.4% 之间。
【小问4详解】
若锌溶液处理叶片后能促进光合产物从叶片到果实的运输,物质转移可以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确定。苹果叶片的光合产物不会全部运输到果实等其他部位,其原因是叶片自身呼吸也要消耗有机物。
27. 某天然水库,因被垂钓者大量投放饵料后引起了水体富营养化。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富营养化的出现说明垂钓者投放饵料等外界干扰超过了该生态系统的 _____。在此过程中某些藻类种群大暴发,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并由于 _____作用使该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2)某研究小组建议投放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关系,调查该水库鲢、鳙的 _____和 _____的生物量。该方法通过调整该水库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量的 _____,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3)另一研究小组提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水库,示意图如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
①B处水样中N、P等无机盐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_____。
②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_____。
③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_____。
【答案】(1) ①. 自我调节能力 ②. 正反馈
(2) ①. 食物 ②. 天敌 ③. 比例
(3) ①. 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营养 ②. 存在异养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若是存在光合放氧微生物,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产生有机物和释放氧气,会使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高 ③. 由于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营养,稻田中的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流出稻田的水使得有机物大量减少,而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水稻与藻类竞争光照和营养、同时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等因素导致藻类数量减少。
【小问1详解】
水体富营养化的出现说明垂钓者投放饵料等外界干扰超过了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藻类种群大暴发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种群暴发,与鱼类争夺氧气,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水质进一步恶化,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这种作用为正反馈。
【小问2详解】
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食物和天敌的生物积累量。通过投放鲢、鳙,该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生物积累量发生了改变,故人为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比例,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小问3详解】
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营养,故B处水样中N、P等无机盐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说明存在异养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若是存在光合放氧微生物,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产生有机物和释放氧气,会使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高;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径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由于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等原因,导致藻类数量减少。
28. 甲状腺毒症是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神经、循环等多系统功能亢进的综合征,Graves病和炎性甲亢是两种常见的甲状腺毒症。Graves病是淋巴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导致;炎性甲亢是由于甲状腺炎性反应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导致。甲状腺毒症患者常伴有心率增快、皮肤潮热、身体消瘦、眼睑水肿等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毒症患者皮肤潮热,身体消瘦,从甲状腺激素功能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2)从免疫角度分析,Graves病属于 _____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其原因是 _____。
(3)Graves病与炎性甲亢均会导致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医学上常通过患者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区分这两种疾病,摄131I率偏高的是 _____,其原因是 _____;还可利用 _____方法检查区分这两种疾病。
(4)研究表明甲状腺毒症患者心肌细胞Na+﹣K+﹣ATP酶的活性增强(Na+﹣K+泵工作效率提高),引起膜内K+浓度 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膜外Na+浓度 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从而导致患者心率增快。
【答案】(1)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
(2) ①. 自身免疫病 ②. 降低,Graves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了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所以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3) ①. Graves病 ②. Graves病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并且甲状腺激素不能通过负反馈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③. 抗原抗体检测的
(4) ①. 偏高 ②. 偏高
【解析】
【分析】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一般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造成的,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小问1详解】
甲状腺激素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代谢产热,所以甲状腺激素增多,会导致患者皮肤潮热,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加快,物质消耗加快,导致进食增多但是身体消瘦。
【小问2详解】
从免疫角度分析,患者“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Graves病是淋巴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所以属于自身免疫病。Graves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了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所以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小问3详解】
Graves病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并且甲状腺激素不能通过负反馈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摄131I率偏高的是Graves病。可通过检测是否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的方法进行区分Graves病与炎性甲亢。
【小问4详解】
Na+﹣K+﹣ATP酶将K+吸收进细胞内,将Na+排出到细胞外,所以若Na+﹣K+﹣ATP酶活性增强,则会导致细胞膜内K+浓度上升,细胞膜外Na+浓度上升,从而导致患者心率增快。
29. 芦笋(2n=20)是多年生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类型是XY型。白茎和绿茎、窄叶和宽叶是两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另一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b、D/d)控制,三对基因均独立遗传。现有一纯合绿茎窄叶雄株与一纯合白茎宽叶雌株杂交,F1中绿茎窄叶雌株:白茎窄叶雄株=1:1。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中绿茎窄叶:绿茎宽叶:白茎窄叶:白茎宽叶=9:7:9:7。
(1)芦笋雄株体细胞中有 _____种染色体形态。产生花粉的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含 _____条X染色体。
(2)叶形由 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依据是 _____。
(3)取F2中绿茎雌、雄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3中绿茎:白茎=2:1,合理的解释是 _____。
(4)若仅考虑叶形这一性状,选用F2所有窄叶雌、雄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宽叶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_____。为验证F2中窄叶植株的基因型,对F2所有窄叶植株进行测交,理论上基因型为 _____的植株测交子代中宽叶占3/4。
(5)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亲本杂交产生F1的过程_____。
【答案】(1) ①. 11 ②. 0或2
(2) ①. 2 ②. F2中窄叶:宽叶=9:7,可以推测叶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3)控制绿茎和白茎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纯合的绿茎雌株致死
(4) ①. 1/9
②. BbDd
(5)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一纯合绿茎窄叶雄株与一纯合白茎宽叶雌株杂交,F1中绿茎窄叶雌株:白茎窄叶雄株=1:1。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中绿茎窄叶:绿茎宽叶:白茎窄叶:白茎宽叶=9:7:9:7,绿茎与白茎性状与性别相关,位于X染色体上,F2中窄叶:宽叶=9:7,窄叶与宽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基因均独立遗传,因此B/b、D/d位于常染色体上。
【小问1详解】
芦笋(2n=20)是多年生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类型是XY型,芦笋雄株体细胞中有9对常染色体,对应9种形态,性染色体组成为XY,X、Y染色体对应2种形态,所以共有11种染色体形态。产生花粉的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X染色体,也可能没有,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0或2条X染色体。
【小问2详解】
F2中窄叶:宽叶=9:7,该比值是9:3:3:1的变形,可以推测叶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小问3详解】
纯合绿茎窄叶雄株与一纯合白茎宽叶雌株杂交,F1中绿茎窄叶雌株:白茎窄叶雄株=1:1,绿茎与白茎性状与性别相关,位于X染色体上,且绿茎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亲本相应基因型为XAY、XaXa,F1基因型为XAXa、XaY,则F2中绿茎雌、雄植株对应的基因型为XAXa、XAY,二者进行杂交,所得F3中绿茎:白茎=2:1,可能是纯合的绿茎雌株致死。
【小问4详解】
三对基因均独立遗传,因此B/b、D/d位于常染色体上。F2中窄叶:宽叶=9:7,则B-D-为窄叶,其余情况为宽叶,可知F2中窄叶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DD:BBDd:BbDD:BbDd=1:2:2:4,选用F2所有窄叶雌、雄植株随机交配,F2雌雄植株产生的配子均为BD:Bd:bD:bd=4:2:2:1,产生的子代中宽叶纯合子基因型为BBdd、bbDD、bbdd,所占比例为2/9×2/9+2/9×2/9+1/9×1/9=1/9。为验证F2中窄叶植株的基因型,对F2所有窄叶植株进行测交,即和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杂交,理论上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测交子代中宽叶占3/4。
【小问5详解】
亲本的基因型为BBDDXAY 、bbddXaXa,亲本杂交产生F1的过程如下图:
30. 人也能“光合作用”?浙大成果登上《自然》。科研人员发现将哺乳动物细胞膜包覆在植物类囊体外层,可实现植物的类囊体跨物种递送到动物细胞内,以此增强代谢损伤细胞的合成代谢能力。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类囊体能有效改善损伤细胞的合成代谢。
实验材料: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经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后软骨细胞代谢损伤的小鼠(模型鼠)若干只,适宜强度的红光等。
(1)分析与讨论:
①合成代谢指的是利用细胞内的能量和电子供体,将小分子物质合成为生命所需的大分子物质。其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 _____,电子供体是NADPH。
②将植物类囊体导入动物细胞时,需用动物自身的细胞膜包覆,其原因是 _____。
③使导入动物细胞内的类囊体产生能量和电子供体,除需动物细胞能提供的温度、pH、原料等条件外,还需 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健康小鼠、模型鼠各若干只,分别测定软骨细胞中NADPH的含量,求平均值并记录;
②实验分组处理如下:
甲组:模型鼠导入类囊体
乙组:_____
丙组:_____
③_____,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软骨细胞中NADPH的含量,求平均值并记录;
④_____;
⑤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3)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曲线图表示,横坐标表示时间):_____。
【答案】(1) ①. ATP ②. 避免跨界移植带来的免疫排斥(避免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溶酶体的降解) ③. 酶
(2) ①. 健康小鼠导入类囊体 ②. 健康小鼠不做处理 ③. 适宜强度的红光处理各组 ④. 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定期测定各组小鼠软骨细胞中NADPH的含量
(3)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小问1详解】
①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 ATP。
②由于人体细胞不含有类囊体,若将类囊体直接移植到人体细胞,会发生免疫排斥,为了避免跨界移植带来的免疫排斥(避免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溶酶体的降解)等原因,需要使用动物自身的细胞膜来包裹类囊体。
③使导入动物细胞内的类囊体产生能量和电子供体,除需动物细胞能提供的温度、pH、原料等条件外,还需酶(催化反应进行)等。
【小问2详解】
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验证类囊体能有效改善损伤细胞的合成代谢,则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类型及类囊体的有无,因变量是细胞的合成代谢,可通过NADPH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
①取健康小鼠、模型鼠各若干只,分别测定软骨细胞中NADPH的含量,求平均值并记录;
②实验分组处理如下:甲组:模型鼠导入类囊体,乙组:健康小鼠导入类囊体;丙组:健康小鼠不做处理;
③适宜强度的红光处理各组,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软骨细胞中NADPH的含量,求平均值并记录;
④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定期测定各组小鼠软骨细胞中NADPH的含量,求平均值并记录;
⑤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小问3详解】
实验应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是NADPH的含量,由于实验预期为类囊体能有效改善损伤细胞的合成代谢,则其中合成代谢最旺盛的应是乙组,NADPH最少,甲组导入模型鼠导入类囊体,具有一定的修复功能,则其最终与丙组相差不大,故可绘制图形如下: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进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答案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金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度浙江省金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浙江省金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浙江省金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