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江苏省镇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
B.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
C.②的操作前后要对雌花套袋
D.图中高茎豌豆是父本,矮茎豌豆是母本
【答案】D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为人工授粉过程,操作流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图中①是去雄,②是人工授粉。
【详解】A、由分析可知,①操作是人工去雄过程,去雄要求及时、干净、彻底,去雄后套袋,A正确;
B、②操作是人工授粉,授粉后套袋,B正确;
C、由操作流程可知,②操作前后要对雌蕊套袋,以免外来花粉的干扰,C正确;
D、图中矮茎豌豆提供花粉,作为父本,而高茎豌豆接受花粉,作为母本,D错误。
故选D。
2.下面四组杂交实验中,可以确定相对性状间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高茎、矮茎
【答案】B
【分析】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作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有另一个新的相对性状出现,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
【详解】A、高茎×高茎→高茎,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
B、高茎×高茎→高茎、矮茎,说明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B正确;
C、矮茎×矮茎→矮茎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C错误;
D、高茎×矮茎→高茎、矮茎,说明一个是杂合体,一个是隐性纯合体,但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
故选B。
3.某小组同学利用两种颜色彩球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取2只小桶,在每个小桶中分别放入两种彩球各20个
B.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充分摇匀小桶中的彩球
C.抓取彩球后放回原桶
D.抓取5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
【答案】D
【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取2只小桶,在每个小桶中分别放入两种彩球各20个,表示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A正确;
B、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充分摇匀小桶中的彩球,B正确;
C、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C正确;
D、实验中重复次数越多,误差越小,结果越准确,抓取5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误差较大,D错误。
故选D。
4.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现象。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 )
①黑色×黑色→黑色 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 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
A.隐性个体 B.显性杂合体
C.显性纯合体 D.不能确定
【答案】C
【分析】根据①不能判断显隐性;②黄色×黄色→后代出现黑色,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黄色对于黑色是显性性状(用B、b表示);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属于测交实验,不能判断显隐性。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黄色相对于黑色是显性性状(用B、b表示),②中黄色×黄色→黑色(bb),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Bb),则根据基因分离定律,②中黄色(Bb)×黄色(Bb),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1BB(黄色):2Bb(黄色):1bb(黑色),而实际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黄色:1黑色,说明②后代中的B纯合致死。C正确。
故选C。
【点睛】
5.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针对3:1的实验结果提出问题
B.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且雌雄配子数量比为1:1”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进行验证
D.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实验结果,进行“演绎推理”
【答案】A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详解】A、孟德尔根据杂交实验中子一代全是高茎,而子二代中出现3:1的实验结果提出问题,A正确;
B、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不是1∶1,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B错误;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
D、孟德尔依据杂交实验的相关实验结果,提出假说后进行“演绎推理”,D错误。
故选A。
6.某种群中,AA个体占25%,Aa个体占50%,aa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基因型为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是( )
A.3∶2∶3 B.4∶4∶1 C.1∶1∶0 D.1∶2∶1
【答案】B
【分析】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其中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剩余种群中AA占1/3,Aa占2/3。
【详解】A的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Aa基因型频率÷2=1/3+2/3×1/2=2/3,a的基因频率为1/3,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一代中AA个体为2/3×2/3=4/9,Aa占2/3×1/3×2=4/9,aa占1/3×1/3=1/9,故AA:Aa:aa=4:4:1。
故选B。
7.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亲本杂交得到F1,其表现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yyRr
B.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C.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
D.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2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和柱状图分析可知:F1出现的类型中,圆粒:皱粒=75:25=3:1, 说明两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Rr、 Rr;黄色:绿色=50: 50=1:1,说明两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Yy、yy,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yyRr。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yyRr,A正确;
B、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yyRr,表现为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杂交后代中出现4种表现型,分别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因此F1中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B正确;
C、YyRr与yyRr杂交,则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 C正确;
D、根据亲本的基因型YyRr×yyRr可判断,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2×1/2=1/4,D错误。
故选D。
8.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③表示子代基因型种类数;④表示子代表现型及相关比例。
【详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图中①过程,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为完全显性,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对后代性状分离比的推测错误的是( )
A.若B基因纯合致死,则为6∶3∶2∶1
B.若基因组成为AB的雄配子致死,则为5∶3∶3∶1
C.若基因B对基因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则为13∶3
D.若含基因a的花粉成活率为50%,则为24∶8∶3∶1
【答案】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
【详解】A、若BB基因纯合致死,致死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后代性状分离比为6∶3∶2∶1,A正确;
B、若基因组成为AB的雄配子致死,致死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后代性状分离比为5∶3∶3∶1,B正确;
C、若基因B对基因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后代性状分离比为(A_B_+aaB_+aabb):(A_bb+)=13∶3,C正确;
D、若含基因a的花粉成活率为50%,故产生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ab=2:2:1:1,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ab=1:1:1:1,根据棋盘法可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5:5∶3∶1,D错误。
故选D。
10.图甲、乙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玉米(2n=20)减数分裂时的两个不同时期图像(其中图甲视野中为2个细胞)。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
B.图甲每个细胞中含有5对同源染色体、20条染色单体
C.图乙细胞中有0个四分体、40个核DNA分子
D.图乙细胞中染色体行为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学基础
【答案】B
【分析】分析图示:图甲中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分开,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A、图甲视野中为 2个细胞,着丝粒排列于赤道板上,因此图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A正确;
B、图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无同源染色体,图甲每个细胞中含有10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含有20条染色单体,B错误;
C、图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不含四分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故图乙细胞中有0个四分体、20条染色体,40个核 DNA分子,C正确;
D、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学基础,D正确。
故选B。
11.科研人员用荧光染料对银灰杨(2n=38)花粉母细胞微管蛋白进行染色,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部分图像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被荧光染色的结构是染色体
B.按细胞分裂过程正确顺序是3→1→4→2
C.图1所处时期的细胞中有76条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发生于图4细胞中
【答案】B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荧光染料对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微管蛋白进行染色”,所以图中白色部分是纺锤丝,图中1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2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3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4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荧光染料对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微管蛋白进行染色”,所以染色的应该是纺锤丝,A错误;
B、根据分析中的各个时期,正确的顺序是3→1→4→2,B正确;
C、图1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为2n=38,C错误;
D、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而不是图4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错误。
故选B。
12.下图A、B、C表示某哺乳动物(2n=4)在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且同源染色体分离,该动物为雄性
B.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
C.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子细胞的名称是极体
D.A、B、C可发生在同一器官内,B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大于8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B、C是某种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A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细胞内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A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该哺乳动物为雄性,A正确;
B、B细胞此时着丝点分裂,含有8条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没有染色单体,B正确;
C、由于该哺乳动物为雄性,因此C细胞应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其子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C错误;
D、A、B、C细胞图像是同一哺乳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均可以发生在雄性动物的睾丸中;B表示有丝分裂后期,除8条染色体中的8个DNA分子外,线粒体中还有少量DNA分子,因此,此时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大于8,D正确。
故选C。
13.下图①~④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Ⅰ过程的显微图像。对观察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B.图②细胞中染色体∶DNA=1∶2
C.图③细胞中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D.图④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减半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①处于减数分裂I的前期,②处于减数分裂I的中期,③处于减数分裂I的后期,④处于减数分裂I的末期,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图中①处于减数分裂I的前期,此时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
B、②处于减数分裂I的中期,此时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DNA=1∶2,B正确;
C、细胞发生交叉互换的时期是减数分裂I的前期,对应图中的①,C错误;
D、④处于减数分裂I的末期,其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减半,D正确。
故选C。
14.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一般相同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果蝇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X染色体数最多为4条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且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C
【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有丝分裂是为了亲子代细胞间遗传物质的稳定,因此产生的2个子细胞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一般相同,A正确;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正确;
C、果蝇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X染色体数最多为2条,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还未形成两个细胞,因此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且含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C。
二、多选题
15.拉布拉多犬个性忠诚,智商极高,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毛色有黑、黄、棕3种,分别受B、b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为选育纯系黑色犬,育种工作者利用纯种品系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b和E、e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B.F2黑色犬中基因型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占1/9
C.F2黄色犬与棕色犬随机交配,子代中可获得纯系黑色犬
D.F2黑色犬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不能获得纯系黑色犬
【答案】ABD
【分析】根据遗传图解可知,拉布拉多犬毛色的三个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其中黄色的基因型为(B_ee和bbee),棕色基因型为(bbE_),黑色基因型为(B_E_),根据题干信息可以进行分析答题。
【详解】A、由于黑色个体F1自由交配后代产生的个体中有三种毛色,并且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及变形,因此两对基因B、b和E、e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2中黑色犬的基因型有BBEE,BbEe,BBEe,BbEE四种,其中黑色纯合子BBEE占1/9,B正确;
C、F2中黄色犬(B_ee和bbee)与棕色犬(bbE_)随机交配,其后代中不会出现BB和EE的个体,因此不能获得黑色纯种个体,C错误;
D、F2黑色犬测交(与bbee杂交)其后代都含有b和e基因,因此不会出现BBEE个体,D正确。
故选ABD。
16.某中学兴趣小组对果蝇(2n=8)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染色体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甲组
乙组
丙组
染色体数目/条
16
8
4
细胞数目/个
15
55
30
A.甲组细胞中一定没有染色单体 B.乙组细胞中正进行减数分裂
C.丙组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 D.三组细胞中均含有X和Y染色体
【答案】BD
【分析】分析表格: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
【详解】A、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着丝粒分裂,一定没有染色单体,A正确;
B、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暂时没有进行分裂,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等时期,B错误;
C、由于该生物是二倍体生物,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属于次级精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C正确;
D、丙组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期细胞,X和Y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就分开,丙组细胞中不能同时含有X和Y染色体,D错误。
故选BD。
17.下图为某植物(2n=24,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应取该植物的花药制成临时装片,才更容易观察到上面的图像
B.图甲、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都具有12个四分体
C.图丁的每个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均为甲细胞的一半
D.图戊中4个细胞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B、Ab、aB、ab
【答案】BCD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戊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详解】A、通过戊含有四个细胞,可知这是一个减数分裂的过程,由于花药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多,因此应取该植物的花药制成临时装片,才更容易观察到上面的图像,A正确;
B、图甲、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其中甲细胞含有12个四分体,但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因此不含四分体,B错误;
C、图丁的每个细胞中核DNA数目为甲细胞的一半,但染色体属于与甲细胞相同,C错误;
D、若发生交叉互换,图戊中4个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Ab、aB、ab,D错误。
故选BCD。
18.利用下图牛皮纸袋内的小球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纸袋①和纸袋②中的每个小球分别代表的是雌配子和雄配子
B.该模拟实验只模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没有涉及基因的分离
C.每次取出的小球必须放回纸袋,目的是保证纸袋内显隐性基因数量相等
D.从①③或②④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既可模拟配子的产生,又可模拟F2的产生
【答案】ABD
【分析】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注意事项:
1、材料用具的注意事项是:
(1)代表配子的物品必须为球形,以便充分混合。
(2)在选购或自制小球时,小球的大小、质地应该相同,使抓摸时手感一样,以避免人为误差。
(3)选择盛放小球的容器最好采用最好选用小桶或其他圆柱形容器容器,而不要采用方形容器,这样摇动小球时,小球能够充分混匀。
(4)两个小桶内的小球数量相等,以表示雌雄配子数量相等。同时,每个小桶内的带有两种不同基因的小球的数量也必须相等,以表示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形成数目相等的含显性基因和含隐性基因的配子。
2、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时应将小桶内的小球混合均匀。
(2)抓球时应该双手同时进行,而且要闭眼,以避免人为误差。每次抓取后,应记录下两个小球的字母组合。
(3)每次抓取的小球要放回桶内,目的是保证桶内显隐性配子数量相等
(4)每做完一次模拟实验,必须要摇匀小球,然后再做下一次模拟实验。实验需要重复50~100次。
【详解】A、由图可知,题目模拟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纸袋①和纸袋②中的小球代表雌、雄配子中的部分基因,A错误;
B、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实验中,从纸袋①和纸袋②中各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基因的分离,从①③或②④纸袋内取出一个小球可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B错误;
C、每次取出的小球必须放回纸袋,保证纸袋内显隐性基因数量相等,每次取到显隐性基因的概率相等,C正确;
D、从①③或②④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F1BbDd产生配子的过程,不能模拟F2的产生,D错误。
故选ABD。
19.下图为某同学“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相关照片,图中MI代表减数分裂I,MⅡ代表减数分裂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在图乙的MII①中找到图甲的结构
B.在该装片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C.若用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实验,同样能观察到图乙现象
D.判断乙图细胞所处时期的主要依据是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及位置
【答案】AC
【分析】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详解】A、甲中正在发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互换),属于MI前期图,A错误;
B、在该装片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碱性染料如醋酸洋红对染色体进行染色,B正确;
C、洋葱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而图乙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现象,故若用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实验,不能观察到图乙现象,C错误;
D、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要判断乙图细胞所处时期的主要依据是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及位置,D正确。
故选AC。
三、综合题
20.下图为某遗传病家庭系谱图(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深色表示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的个体。据图回答问题:
(1)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_____(显或隐)性遗传。
(2)I2和Ⅲ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
(3)Ⅱ2的基因型为_____,为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
(4)若Ⅱ3基因型为AA,则Ⅳ1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如是女孩,正常的概率为_____。
(5)若Ⅱ3基因型为Aa,则Ⅳ1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那么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_____。
【答案】(1)隐
(2)1
(3) 1/3AA、2/3Aa 2/3
(4) 1/24
11/12
(5) 3/40 3/8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题图分析,表现正常的Ⅰ1和Ⅰ2生出了患病的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由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病的女儿,因此二者的基因型均为Aa,表现正常,却有患病的父亲,因此其基因型为Aa,即Ⅰ1和Ⅲ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3)Ⅱ2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而且其表现正常,则该个体可能的基因型为1/3AA、2/3Aa,显然其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
(4)若Ⅱ3的基因型为AA,而Ⅱ2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则Ⅲ1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配子为5/6A、1/6a),因为Ⅱ2基因型为Aa,因此IV1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6(a)×1/2(a)×1/2(男性) =1/24;如是女孩,患病的概率为1/6(a)×1/2 (a)=1/12,正常的概率是1-1/12=11/12。
(5)若Ⅱ3的基因型为Aa,而Ⅱ2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Ⅲ1正常,AA∶Aa=(1/3×1/2+2/3×1/4)∶(1/3×1/2+2/3×1/2)=2∶3,Ⅲ2的基因型为Aa,又知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1/2,则Ⅳ1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3/5×1/4×1/2=3/40;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的孩子,则双亲均为Aa,3/4×1/2=3/8。
21.鸭蛋蛋亮的颜色主要有背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背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康贝尔鸭♀×金定鸭♂
金定鸭♀×康贝尔鸭♂
第1组的F1自交
第2组的F1自交
康贝尔鸭♂×第2组的F1♀
后代
产蛋情况
青色(枚)
26178
7628
2940
2730
1754
白色(枚)
109
58
1050
918
1648
请回答问题:
(1)根据第_____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_____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____现象,比例都接近_____。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____,该杂交方式称为_____。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_____鸭群混有杂合子。
(5)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定律。
【答案】(1) 1、2、3和4 青
(2) 性状分离 3:1
(3) 1/2 测交
(4)金定
(5)基因分离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详解】(1)1、2、3、4组的后代均表现为青色鸭蛋壳明显多于白色,且3、4组的试验结果都是青色:白色=3:1,故青色为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不同性状,为性状分离,比例都接近青色:白色=3:1。
(3)由上述分析可知康贝尔鸭(白色)是隐性纯合子,第5组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种杂交称为测交,用于检验F1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约为1/2。
(4)康贝尔鸭肯定是纯合子,若亲代金定鸭均为纯合子,则所产蛋的颜色应该均为青色,不会出现白色,而第1组和第2组所产蛋的颜色有少量为白色,说明金定鸭群中混有少量杂合子。
(5)根据表中各种杂交组合的后代的产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F1自交后代产蛋比例接近3:1,F1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的产蛋比例接近1:1,可以确定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22.如图是某种生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及有关数量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细胞分裂的顺序将A~E细胞进行排序:_____,其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 ,位于图1中BC段的细胞有_____。
(2)图1中CD段产生的原因是_____。
(3)D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为_____条。
(4)上述细胞示意图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
(5)该生物可观察到这些分裂图像的部位是_____,D细胞的名称是_____,该种生物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之间的核DNA含量比例为_____。
【答案】(1) CAEBD A、B、C、E B、C、E
(2)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3) 精细胞 8
(4)A、D
(5) 睾丸 次级精母细胞
4:2:1
【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详解】(1)据图分析,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为有丝分裂中期,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根据细胞分裂的顺序将A~E细胞进行排序:CAEBD。有丝分裂是体细胞进行的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图中A、B、C、E具有同源染色体。BC段每条染色体上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位于图1中BC段的细胞有B、C和E。
(2)CD段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减半。
(3)根据B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则B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该动物为雄性动物,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数目最多,因此此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为8条。
(4)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移向两极,此时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即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定相同的是A、D。
(5)根据B细胞减一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则B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该动物为雄性动物,该生物可观察到这些分裂图像的部位是睾丸。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之间的核DNA含量比例为8:4:2=4:2:1。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23.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决定的,在一个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下表所示:
个体的基因型
性状表现(跟色)
四显(AABB)
黑色
三显一隐(AABb、AaBB)
褐色
二显二隐(AaBb、AAbb、aaBB)
黄色
一显三隐(Aabb、aaBb)
深蓝色
四隐(aabb)
浅蓝色
若有一对黄色眼夫妇,其基因型均为AaBb,从理论上计算:
(1)他们所生子女中,基因型有_____种,表现型有_____种。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
(2)他们所生子女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其中杂合子占_____。
(3)他们所生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
(4)若子女中黄色眼的女性与另一家庭浅蓝色眼的男性婚配,该夫妇生下浅蓝色眼小孩的概率为_____。若这对夫妇已生下一个浅蓝色眼男孩,那他们再生一个非浅蓝色眼孩子的概率为_____。
【答案】(1) 9 5 基因的自由组合
(2) 5/8 4/5
(3)黑眼:黄眼:浅蓝色=1:2:1
(4) 1/6 3/4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根据题图可知:眼色的 性状表现与基因型中相关的显性基因的个数有关,属于因基因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表现型改变。
【详解】(1)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决定的,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黄眼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则后代会出现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9种,表现型为黑眼、褐眼、黄眼、深蓝眼、浅蓝眼共5种。
(2)这对黄眼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眼色为黄眼,其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后代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比例分别为1/16、2/16、2/16、2/16、2/16、1/16,故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6+2/16+2/16+2/16+2/16+1/16 = 5/8,杂合子为AaBB、AABb、Aabb、aaBb,所占比例为4/5。
(3)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即4种纯合子:AABB黑眼、AAbb黄眼、aaBB黄眼、aabb浅蓝眼,他们在后代中出现的比例都是1/16,故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黄眼:浅蓝眼=1:2:1。
(4)若子女中的黄眼女性与另一家庭的浅蓝色眼男性婚配,该子女中的黄色女性的基因型有三种可能,分别是AaBb、AAbb、aaBB,在后代中出现的比例分别是为1/4、1/16、1/16,则妻子的基因型是AaBb的可能性为2/3,而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故它们生一个浅蓝色眼小孩的概率为2/3×1/4 =1/6。若这对夫妇已生下一个浅蓝色眼男孩,可以确定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再生一个浅蓝色眼孩子的概率1/4 ×1=1/4,,非浅蓝色眼孩子的概率为1-1/4=3/4。
四、实验题
24.杜洛克猪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毛色
红毛
棕毛
白毛
基因组成
A_B_
A_bb、aaB_
aabb
(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
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__________。
③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__种(不考虑正反交)。
④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I、i,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现为白毛。基因型为IiAaBb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答案】 4 AAbb和aaBB 红毛∶棕毛∶白毛=1∶2∶1 4 1/3 1/9 9/64 49/64
【分析】由题意:猪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可知猪毛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个体相互交配,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以及9:3:3:1变型的应用。
【详解】(1)由表格知:棕毛猪的基因组成为A_bb、aaB_,因此棕毛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4种。
(2)①由两头纯合棕毛猪杂交,F1均为红毛猪,红毛猪的基因组成为A_B_,可推知两头纯合棕毛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红毛猪的基因型为AaBb。
②F1测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根据表格可知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1:2:1
③F1红毛猪的基因型为AaBb,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F2,F2的基因型有:A_B_、A_bb、aaB_、aabb,其中纯合子有:AABB、AAbb、aaBB、aabb,能产生棕色猪(A_bb、aaB_)的基因型组合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共4种。
④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棕毛猪A_bb:aaB_所占比例为6/16,其中纯合子为AAbb、aaBB,所占比例为2/16,故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2/6,即1/3。F2的棕毛个体中各基因型及比例为1/6AAbb、2/6Aabb、1/6aaBB、2/6aaBb。
棕毛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毛个体(aabb)的杂交组合及概率为:2/6Aabb×2/6Aabb+2/6aaBb×2/6aaBb+2/6Aabb×2/6aaBb×2=1/3×1/3×1/4+1/3×1/3×1/4+1/3×1/3×1/2×1/2×2=1/9。
(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的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只要有I基因,不管有没有A或B基因都表现为白色,基因型为IiAaBb个体雌雄交配,后代中红毛个体即基因型为ii A_B_的个体。把Ii和AaBb分开来做,Ii×Ii后代有3/4I _和1/4ii,AaBb×AaBb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故子代中红毛个体(ii A_B_)的比例为1/4×9/16=9/64,棕毛个体(ii A_bb、iiaaB_)所占比例为1/4×6/16=6/64,白毛个体所占比例为:1-9/64-6/64=49/64。
【点睛】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双杂合子自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符合9:3:3: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符合1:1:1:1。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句容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7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某校高二3月阶段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某校高二3月阶段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