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01
    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02
    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共5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6月9日辽源五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1.5*32=48)
    1.下列不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
    A.无节制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下沉
    B.工业“三废”和剧毒农药被生物吸收,污染食品,危害人体和农村
    C.城市人口膨胀,产生大量垃圾、噪声、废气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
    D.台风、寒潮、水旱等灾害
    2.“开源节流”是我们利用资源应遵循的原则,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
    3.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全球变暖趋势和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趋势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减弱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全球沙尘暴多发
    4.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辽阔,但区域差异小
    B.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繁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条件最优和最差的城市分别是(   )
    A.成都、乌鲁木齐 B.拉萨、重庆 C.石家庄、西安 D.包头、杭州
    6.图中甲乙两地都是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区,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气候湿润 B.大气透明度差 C.海拔很高,空气稀薄 D.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7.“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回答问题。

    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省份是(   )
    A.黑龙江 B.四川 C.广东 D.河北
    8.关于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②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只有一种功能和用途
    ③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关于合理地开发海洋资源,正确的做法是(   )
    A.禁止开发海底资源 B.禁止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C.不用保护海洋环境 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10.下图为我国主要能源需求量构成变化趋势图,该图表明(   )

    A.我国能源进入“石油时代” B.化石能源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C.能源需求的多样化程度降低 D.天然气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下图是我国风能及风电场分布和上海市风力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甲、乙两地区都没有大量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分布,其原因分别是(   )
    A.甲资金短缺、乙风能短缺 B.甲离市场远、乙资金短缺
    C.甲常规能源丰富、乙保护生态环境 D.甲风能短缺、乙离市场远
    12.西北地区大量“弃风限电”的原因(   )
    ①东部地区的电力需求减少②距东部市场远,长距离输电损耗较大③风电难以保存④风力发电量不稳定,发电量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3.自然资源给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能源,它是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的源泉。读下图,指出其中代表自然资源的图例是(   )

    A. B. C. D.
    14.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30·60”目标。实现“碳中和”的可行“形式”是(   )
    ①开发清洁技术②缩小工业规模③参与植树造林④提高化石能源价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1年5月25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发布(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泥公报),根据公报,全国酸雨区面积约4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导致酸雨的原因可能是(   )
    A.乱扔垃圾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煤燃烧产生的气体
    16.酸雨的危害在于(   )
    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植物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使大气受到污染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我国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最严重的是(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地理环境中的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读地理事项联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甲地理要素最有可能是
    A.修建水库 B.使用化石燃料
    C.围湖造田 D.滥伐森林
    19.图示联系,警示人们在改造地理环境时需要
    A.各个击破 B.全面征服
    C.综合考量 D.关注差异

    20.下列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闲置物品交换 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盒 C.乘坐公交车出行 D.使用节能灯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大势所趋。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局部地区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
    B.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
    C.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D.根据公平的原则,全球所有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
    22.下列关于我国参与的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B.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与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无关
    C.“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无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
    D.制定《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是能源措施

    读因热带雨林破坏而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3.图中序号与代表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①—温室效应加剧 B.②—海平面上升
    C.③—两极冰川融化 D.④—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24.针对全球变暖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保护森林      
    ②开发新能源      
    ③禁止矿物燃料燃烧     
    ④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下列关于崇明岛自然保护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进行绝对保护
    B.缓冲区只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C.核心区可以开展旅游活动
    D.实验区位于缓冲区外边,可以进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等活动
    26.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需要注意(   )
    A.严禁游客进入实验区 B.合理控制核心区的游客数量
    C.保护鸟类栖息地 D.适当增加缓冲区的基础设施

    读我青藏地区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27.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28.下列关于该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
    B.拉萨大部分采用太阳能的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其他能源非常缺乏
    C.青藏高原农业特色是绿洲农业
    D.青藏高原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2000年1月30日,罗马尼亚边境城镇奥拉迪亚一座金矿发生氰化物废水泄漏,废水流入河流,并扩散到下游的匈牙利、塞尔维亚境内,导致河中80%的鱼类死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9.奥拉迪亚金矿氰化物废水流入河流带来的影响有(   )
    ①河流上游鱼类死亡②沿岸城市自来水厂关闭③莱茵河水受到污染④引发国家间外交争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下列应对国际河流污染的措施,合理的有(   )
    ①沿河国家加强合作②限制鱼类产品流通③媒体指责渲染④控制影响范围,强化污染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洋垃圾”泛指由国外进入中国的高污染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出口,既可减少本国的环境污染,节省大量垃圾处理费用,又可获得可观的贸易收入。受此驱动,发达国家不断寻求固体废弃物出口渠道,把固体废弃物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洋垃圾”流入我国属于(   )
    A.废弃物跨国转移 B.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C.污染物跨国传输 D.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
    32.进口“洋垃圾”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不包括(   )
    A.增加国内环境和健康风险 B.酸浸、水洗废弃物危害大气环境
    C.运输和储存时期可能会霉变 D.焚烧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


    二、综合题(共52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相继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等鼓励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指除传统汽车(汽油汽车、柴油汽车、天然气汽车)之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的总称。下表为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对比,下图为电动汽车充电示意图。

    传统汽车
    纯电动汽车
    二氧化碳排放对比
    1
    1/4
    燃料费用(元/千米)
    0.6-0.8
    0.1-0.3
    续航里程(千米)
    900
    <160
    (1)与传统汽车相比,说明使用电动汽车的优点与目前存在的问题。
    (2)说明新能源汽车对我国能源安全、技术进步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7年黄河曾断流226天,给山东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21年10月,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等地整合为我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创建中)。不同于其他大江大河入海口活跃的“湾区经济”形态,黄河口选择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位置。

    (1)简析黄河断流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2)简述黄河口生态优先发展策略对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3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美国《科学》杂志某年刊登了一项研究结果,警告说如果人类不采取必要措施,任由全球变暖按目前趋势持续下去,那么到2100年将有六分之一的物种面临灭绝风险。
    (1)简述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
    (2)举例说明人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应对全球变暖。
    (3)分析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国际合作的原因。























    2023年6月9日月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抽取地下水、工业“三废”、人口膨胀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都属于人为原因,ABC不符合题意;寒潮,台风完全是自然原因导致的自然异变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B
    【详解】节流措施主要有节约、减少浪费以及提高利用率。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属于“节流”措施,B正确;开发和提取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降雨,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均属于寻找新的水资源,是“开源措施”,A、C、D错误。故选B。
    【点睛】应对资源短缺的开源措施主要有寻找新的替代资源或新的来源途径,节流措施主要有节约、减少浪费以及提高利用率。
    3【答案】B
    【详解】全球变暖由多种因素所致,其中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加强,导致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B符合题意;如果太阳辐射减弱,则地表获得的能量减少,全球气候不会变暖,且太阳辐射减弱不属于人为原因,排除A;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全球沙尘暴多发,有可能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而且不是人为原因,排除CD。故选B。
    4【答案】D
    【详解】我国目前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土辽阔,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大,A错误;我国跨多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不均,B错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尽管许多资源总量很大,但人均资源不足,C错误;我国跨多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大陆性较强,气候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因此气象等自然灾害频繁,D正确。故选D。
    【答案】5.B 6.D
    【分析】5.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天气状况、白昼长短、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太阳辐射在地表面分布不均匀。由图可知青藏高原为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四川盆地属于太阳能贫乏区,重庆位于四川盆地,所以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利用条件最优和最差的分别是拉萨和重庆,所以B对,A、C、D错。故选B。
    6.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很多,有海拔高度、地形、纬度、天气状况等。甲、乙两地均为太阳能丰富的地区,但是成因不同。甲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乙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气透明度好,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所以两地的共同原因是晴天多,日照时间长。D对,A、B错;海拔很高,空气稀薄,是甲地突出特点,C错。故选D。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很多,有海拔高度、地形、纬度、天气状况等。青藏高原为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而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区。
    7【答案】B
    【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资源诅咒”型的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速度滞后。读图可知,黑龙江省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矿产资源丰富度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不相符,排除A;图中显示,四川省GDP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广东省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不相符,排除C;图中显示,河北省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丰富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资源诅咒”命题不相符,排除D。故选B。
    8【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特征。
    【详解】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矿产资源的的形成受地质条件制约,分布具有地质规律性,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①正确;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②错;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③正确;不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④错。故选B。
    【点睛】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分布不平衡,但有一定的规律性。由于各种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的影响明显,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规律,如生物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受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的制约,其分布符合地质分异规律,虽然分布不平衡,但仍有一定的规律性。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不断更新、循环使用。但开发利用的速度和强度若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开发利用不合理,就会造成资源短缺、枯竭,成为非可再生资源。
    9【答案】D
    【详解】海洋资源要适当开发和利用,并不是禁止开发海底资源、禁止捕捞海洋生物资源,需要保护海洋环境,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选项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D。
    【点睛】海洋资源从没有充分开发到某些资源开发过度,海洋环境从污染较少到污染逐渐加剧,从单一资源开发向综合开发的过渡,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长期的“无度、无序、无偿”用海,严重制约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0【答案】D
    【详解】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依然是主要部分,而不是石油,A错;水电、核电、其他能源的比重不断提高,化石能源所占比重不断降低,能源需求的多样化程度提高,B、C错;天然气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且提升幅度较大,D对。故选D。
    【答案】11.D 12.D
    【解析】11.结合图文材料可知,甲地位于中国风能资源50瓦/平方千米以下,风能资源较为贫乏短缺;乙地位于150-200瓦/平方千米,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但该地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当地对电能需求较小,远离我国电能需求较大的东部地区,D正确。乙风能资源丰富,A错误;甲地离东部市场较近,B错误;甲地有常规能源,但开发无污染的风能等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乙地虽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但乙地地广人稀,风电站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
    1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电力需求并没有减少,①错误;西北地区距东部电力消费市场远,长距离输电损耗较大,②正确;风能转换为电能后难以保持,技术难度大,③正确;风力虽然受天气影响大,发电量不稳定,但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④错误。故②③正确,选D。ABC错误,D正确。
    【点睛】风电优势明显,其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是全球推崇的发电方式。我国四川盆地地区缺乏风能资源;因为地处内陆,受地形(盆地)因素影响,风力小。青藏地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少的原因:乙地区虽然风能资源丰富;但是人口稀少,(经济规模小)当地能源需求量少(距东部电力市场远);替代能源(太阳能、地热等)丰富。
    析】11.结合图文材料可知,甲地位于中国风能资源50瓦/平方千米以下,风能资源较为贫乏短缺;乙地位于150-200瓦/平方千米,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但该地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当地对电能需求较小,远离我国电能需求较大的东部地区,D正确。乙风能资源丰富,A错误;甲地离东部市场较近,B错误;甲地有常规能源,但开发无污染的风能等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乙地虽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但乙地地广人稀,风电站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
    1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电力需求并没有减少,①错误;西北地区距东部电力消费市场远,长距离输电损耗较大,②正确;风能转换为电能后难以保持,技术难度大,③正确;风力虽然受天气影响大,发电量不稳定,但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④错误。故②③正确,选D。ABC错误,D正确。
    【点睛】风电优势明显,其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是全球推崇的发电方式。我国四川盆地地区缺乏风能资源;因为地处内陆,受地形(盆地)因素影响,风力小。青藏地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少的原因:乙地区虽然风能资源丰富;但是人口稀少,(经济规模小)当地能源需求量少(距东部电力市场远);替代能源(太阳能、地热等)丰富。
    【答案】13.B
    【解析】13.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自然资源,应看它是否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图中甲具备自然属性单不具备经济属性,因而不是自然资源;丙、丁具备经济属性但不具备自然属性,因而不是自然资源;乙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为自然资源。故选B。
    14【答案】B
    【详解】开发清洁技术可减少碳排放,①正确。缩小工业规模不利于经济发展,②错误。植树造林可增强对碳的吸收,③正确。提高化石能源价格不能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④错误。故选B。
    【点睛】可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购买碳配额等形式抵消碳排放,最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答案】15.D 16.C 17.A
    【分析】考查酸雨成因、分布和危害,突出了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15.乱扔垃圾不会造成酸雨危害,A错误;使用含磷洗衣粉主要造成水污染,B错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主要造成水污染,C错误;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是酸性气体二氧化硫等硫氧化物,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就会形成酸雨,D正确。故选:D。
    16.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有: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①②③符合题意,酸雨降落地表,大气没有受到污染,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结合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我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应该是煤炭、石油等燃料消耗量大、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地区、石化工业区等,且降水较为丰富区域就是酸雨较为严重地区。四川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A正确;黄土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少,酸雨危害不严重,B错误;东北平原主要以农业为主,酸雨危害不严重,C错误;华北平原虽然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消耗量大,但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较为干旱,且北方土壤多碱性土,容易中和酸性气体,酸雨危害没有我国南方严重,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四川盆地(石化工业发达,盆地地形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解决措施:减少酸雨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②实行技术改造、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
    【答案】18.C 19.B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国际性河流水污染问题,突出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工业氰化物废水泄漏,废水流入河流,扩散到下游的匈牙利、塞尔维亚境内,导致河流中鱼类死亡而引发的国际性环境污染问题。
    18. 污染物质会随水流向下游运动,会造成下游河水污染,导致鱼类死亡,①错误;水污染后沿岸城市自来水厂全部关闭,②正确;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区的国际性河流是多瑙河,河水会受到污染,③错误;可能引发跨境环境污染物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甚至演变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对双方的国家安全均造成影响,④正确。②④正确,故选:C。
    19.面对国际河流污染,流域内国家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治理河流的长期计划,①正确;限制污染河段鱼类产品流通,避免造成食物中毒,而不是限制鱼类产品流通,②错误;媒体应客观报道、协商谈判、合作应对,③错误;对已经产生的跨国污染,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污染范围,并强化污染治理,做好生态恢复,损失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B。
    【点睛】尽快提出应急处理措施,为降低损害、损失赢得主动。包括及时向下游国通报事故情况,公告告诫住在受污染区的居民面临的危险,立即关闭受污染的自来水厂,采取其他方式为居民提供安全饮用水等。加强国际合作,同时又积极地致力于防治污染长期机制的建立。包括通过外交谈判解决分歧,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换机制,就防止污染事故和减轻污染损害达成协议;实施双边中长期流域治理计划,提供界河水质监测设备设施援助等方式,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促进国际界河段水环境保护的双边实质性合作。
    【答案】20.D 21.C
    【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修建水库水旱灾害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不会导致径流量变率增大,水旱灾害增多。围湖造田会导致径流量变率增大,水旱灾害增多,但不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滥伐森林都可能导致材料中各要素的变化。故选D。
    21.图示联系可知,地理环境中的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故人们在改造地理环境时需要综合考量。故选C。
    22【答案】B
    【详解】闲置物品交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索取量,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A不符合题意;经常使用一次性餐盒,既浪费资源,又产生大量垃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B符合题意;乘坐公交车出行,相对于坐私家车出行,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C不符合题意;使用节能灯,可以节能能源,减少能源利用对环境压力,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23.D 24.D
    【分析】23.目前重大的环境问题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A正确;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B正确;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C正确;根据公平的原则,造成全球污染份额大的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D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24.我国已经签署《京都议定书》,A错;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减缓人口增速,减轻环境问题,B错;“三北”生态防护林的建设,使森林净化大气的功能增强,有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C错;制定《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是能源措施,D对;故选D。
    【点睛】环境管理中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环境污染没有国界,许多环境污染事件超越本国国界,甚至影响全球。造成污染的国家应当根据形成污染的份额承担其消除影响的责任。因此,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答案】25.C 26.B
    【解析】25.过度砍伐热带雨林使雨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下降,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①,从而加剧温室效应②,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③,海平面上升④,沿海低地濒临淹没。故C正确。
    26.禁止矿物燃料燃烧不符合客观实际,排除与③有关选项;开发新能源与国际合作有助于节能减排,保护森林有助于对二氧化碳的吸收,①②④正确,故B正确。
    【点睛】本题属于容易题目,第二小题属于组合选项--“四选三”,宜选用排除法。
    【答案】27.C 28.C
    【解析】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相关规定可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符合题意;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8.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游客可进入实验区,故A选项错误;核心区严禁游客进入,故B选项错误;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当保护鸟类栖息地,故C选项正确;缓冲区只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需重点保护,增加基础设施会破坏生态环境,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29.C 30.A
    【解析】29.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④长江、⑤黄河、③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选C。
    30.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A对。拉萨大部分采用太阳能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资源丰富,并非是其他资源缺乏,B错。青藏高原特色农业为河谷农业,C错。青藏高原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D错。故选A。
    【答案】31.A 32.B
    【分析】31.由材料可知,“洋垃圾”泛指由国外进入中国的高污染固体废弃物,故“洋垃圾”流入我国属于废弃物跨国转移,A项正确;废弃物不属于产品贸易,BD项错误;污染物跨国传输一般指的是污染性气体或液体通过自然过程扩散,C项错误。故选A。
    32.进口“洋垃圾”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有增加国内环境和健康风险,A项正确,酸浸、水洗废弃物会危害水体、土壤环境,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B项错误,进口固体废物运输和储存时期可能会产生霉变及重金属泄漏,C项正确,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D项正确。故选B。
    【点睛】“洋垃圾”是一种俗称,广义上,“洋垃圾”泛指所有从国外进入中国的固体废物;狭义上,“洋垃圾”特指以走私、夹带、瞒报等方式输入的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
    33【答案】(1)优势:污染小、低碳环保;出行成本低;国家有政策支持等。(6分)问题:充电设施少;充电时间长、充电困难;续航里程短;电池寿命短、维修成本高;电池弃用后易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等。(五选四,共8分)
    (2)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减少对石油等能源的依赖;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提高我国车企核心技术竞争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34【答案】(1)河流输沙量减少,海浪侵蚀加剧,造成黄河三角洲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加剧土壤盐碱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改变河道冲刷模式,造成下游河床淤高,增加决口和改道风险等。(8分)
    (2)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维持生态稳定;是迁徙鸟类的庇护所,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利于改良土壤,保护土地资源;利于开展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形成、演化、发展规律的研究,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等。(8分)
    35【答案】(1)大量燃烧煤炭、石油等燃料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4分)
    (2)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开发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8分)
    (3)全球性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单独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了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4分)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5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7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