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生 物2021.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细胞质基质 B.膀胱内的尿液 C.胃内的消化液 D.毛细淋巴管中的液体2.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它们都是 A.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发挥作用后仍长期保持活性3. 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部位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①→④ B.②→③ C.④→① D.③→②4.鸢尾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研究发现,鸢尾素对突触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能促进大脑中与记忆有关的海马区神经元的生长。运动时血液中鸢尾素含量会上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鸢尾素在细胞中的核糖体处合成 B.鸢尾素主要影响的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C.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缓解记忆衰退D.施加鸢尾素阻断剂可使小鼠记忆能力提高5.饮酒过量的人会表现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有关的生理功能相对应的主要结构分别是A.大脑、小脑、脑干 B.小脑、大脑、脑干C.大脑、脊髓、脑干 D.小脑、脊髓、下丘脑6.如图显示人体尿液产生及排尿调控的大致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A表示水平衡调节中枢,则A位于下丘脑 B.若A表示抗利尿激素,则A最终由垂体释放C.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D.正常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由于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7. 和同学打完一场激烈的篮球赛后,小明大汗淋漓,满脸通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球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B.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使皮肤血流量减少 C.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 D.此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减少8.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A.饥饿感增强 B.碘的需要量增加C.糖代谢减弱 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9. 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往往会出现体温升高等症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感染者体温升高表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到影响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新冠病毒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C.抗体可以进入人体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新冠病毒D.细胞免疫在彻底清除新冠病毒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0. 2020年9月21日,中国科学家杨璐菡团队在 Nature子刊发表论文,宣布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开发出第一代可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雏形——“猪3.0”。据测试这些小猪的器官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可满足安全、成功移植到人体的要求,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生免疫排斥是由于供体和受体细胞表面的HLA不同B.活化的B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免疫排斥反应相关C.T细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D.猪3.0的开发可缓解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11. 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严重者会发生休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引起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过敏原都是蛋白质B.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C.初次接触青霉素就会引起机体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D.青霉素再次进入机体,会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12. 生产中使用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人为调整作物的生长发育。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赤霉素类调节剂——促进种子萌发B.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获得无子果实C.脱落酸类调节剂——防止果实脱落D.乙烯类调节剂——促进果实发育13.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最大 B.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14.自然界中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图),对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或概括是A.与种内竞争无关 B.二者的数量变化互为因果C.与植物种群数量无关 D.捕食者数量峰值的出现总早于猎物15.下列各项中,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是A.过度放牧导致草原优势物种由羊草变为碱蓬 B.人工林中刺儿菜的数量随林冠层郁闭度而变化C.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中老龄人口所占比例 D.某种鱼成体和幼体分别生活在水体底层和表层 第二部分本部分共6题,共70分。16.(12分)乙酰胆碱和NO都是重要的神经递质,图1为二者作用机理示意图。(1)如图1,乙酰胆碱以 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后发挥作用;NO进入突触后神经元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催化GTP生成 ,后者是重要的胞内信号分子,发挥多种作用。(2)为研究NO是否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发挥作用,研究人员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海马区注射微量L-NA(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Y型电迷宫(图2)检测学习记忆能力。一支臂不通电并有灯光信号表示安全区,另外两支臂通电。两组均于注射后第4天进行测试。Ⅰ.学习测试:将大鼠放入迷宫箱,适应环境后训练其逃至安全区,记录学习达标所需次数。Ⅱ.记忆测试:学习测试24小时后,测试大鼠记忆达标所需次数。测试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NO含量。组别学习达标所需次数(次)记忆达标所需次数(次)NO含量(pmol/mg蛋白)A组55.7828.1164.33B组29.5012.7090.20①实验开始时,电迷宫中的灯光是 刺激,当动物移动至迷宫通电臂时,足底受到电击,引起神经元Na+ ,形成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 产生痛觉。多次重复后动物学会分辨信号逃避电击,即形成了 反射。②实验结果表明, 。(3)有研究表明,NO也可由突触后神经元释放,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作为一种“逆行信使”发挥特定作用。NO可以“逆行”的原因是 。17.(12分)近年来,胰高血糖素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正常人体内,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 ,使血糖升高至正常;达到一定程度后胰岛素的分泌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避免血糖持续升高,这种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2)研究发现,因肥胖等代谢紊乱引起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血糖升高后胰高血糖素含量仍持续升高的现象。为探明原因,研究人员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大鼠,一段时间后获得具有典型2型糖尿病症状的模型组动物。测量数据如表所示。组别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mIU/L)空腹胰高血糖素(pg/mL)对照组4.712290模型组6.124362由表推测,模型组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判断依据是 。(3)对大鼠胰岛进行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的离体灌注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当葡萄糖浓度由低变高时,出现了 的现象,说明模型组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4)胰岛A细胞表面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列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抑制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综合以上信息,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出胰高血糖素合成及分泌功能亢进,可能的原因是 。18.(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表现出极高的传染性和快速的人群间传播能力。截至2020年11月12日,各国研制中的新冠疫苗超过200种,其中48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除了传统的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外,目前在研制中的还有基因工程重组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DNA疫苗、mRNA疫苗)等新的疫苗类型。我国在新冠疫苗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2月21日,西湖大学周强研究团队报道了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的受体结合结构域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蛋白的结构,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神秘面纱。研究显示,S蛋白是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一种关键蛋白,与ACE2蛋白表现出较强的结合能力,目前各国多种疫苗的研究都是针对S蛋白进行的。传统疫苗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团队采用的路线是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毒性很弱,感染后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症状。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使腺病毒携带能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的DNA片段,人接种疫苗后,改造过的腺病毒侵染细胞后不会在细胞内复制,但可以表达出S蛋白,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mRNA疫苗是一种新型核酸疫苗,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正式上市流通的案例。除了考虑稳定性,mRNA疫苗递送入细胞也是技术难点,这将直接影响疫苗的效应,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脂质体纳米颗粒包裹mRNA(如图)。一支疫苗从研发到上市通常需要经过8到20年的漫长历程。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各国都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应急途径,安全高效的疫苗将是人类战胜疫情的关键性武器。(1)在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曾经尝试过血清疗法,即为患者输入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血清中含有 ,有利于患者康复。(2)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的巧妙之处在于改造后的腺病毒进入细胞后 。S蛋白被 等抗原呈递细胞识别后,传递给 细胞,通过特异性免疫,在体内产生 ,并可长时间保留。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会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若在接种该种疫苗前机体曾感染过腺病毒,则会使该种疫苗的有效性 。(3)包裹mRNA疫苗的脂质体颗粒与 的基本结构类似。你认为研制新冠mRNA疫苗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多选)。A.mRNA在细胞质中易被降解B.mRNA在细胞中可能难以正确翻译C.mRNA可能会插入到人体的染色体D.该疫苗是否适于快速大批量生产(4)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和mRNA疫苗产生抗原的场所都是在 (填“内环境”或“细胞内”。与传统的减毒疫苗相比,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和mR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安全性有所提高,是因为 。(5)目前科学家还致力于开发多联疫苗,即注射一剂疫苗便可获得对多种病原体的免疫,对此你认为更有开发潜力的是本文所述疫苗中的哪种(或哪些),并陈述理由 。 19.(12分)负向光性是植物在高光强或其它不良条件下发生的一种背向光源弯曲生长的适应性反应。(1)光不仅是植物进行 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一种 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研究表明,光敏色素作为光受体,主要接收红光和远红光(>600 nm);蓝光/UV-A受体主要接收蓝光(400-500 nm)和近紫外光。用不同光质的光照射水稻根,实验结果如图,推测诱导水稻根负向光性生长的光受体更可能是 。(2)为进一步研究根负向光性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水稻种子进行了表1的实验,请在空白处选填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表1组别处理方式弯曲度(˚)根尖生长状况1________38.7±5.23负向光性生长2黑暗;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0垂直生长3________42.4±5.39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4________32.1±8.32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①单侧光照 ②均匀光照 ③黑暗 ④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⑤在根的一侧贴有1mg•L-1 IAA的琼脂 ⑥在根的一侧贴有5mg•L-1 IAA的琼脂根据实验结果可推知,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IAA含量差异是导致根负向光性的原因,IAA浓度高时弯曲度加大。(3)研究人员测定水稻根向光侧和背光侧在单侧光刺激后IAA含量的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表2 不同光强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IAA含量变化处理向光侧(ng•g-1•FW)背光侧(ng•g-1•FW)光强(40µmol•m-2•s-1)210.5421.7光强(100µmol•m-2•s-1)184.8498.6黑暗418.6418.6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负向光性产生的机制可能是:(4)表2数据显示,光照后根尖IAA总量少于黑暗组,针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请提出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12分)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牧场类型,分布于此的高原鼢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数量过多对草地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1)研究人员采用多种措施对高原鼢鼠进行防治,效果如表。人工捕杀措施主要是通过提高种群的 控制高原鼢鼠的种群数量;造林整地是通过降低 实现降低种群密度的目的。为使防治效果达到最佳,往往采用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根据下表,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组合方案是 。不同防治措施对高原鼢鼠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单位:只/hm2)造林整地药物治理人工捕杀整地方式整治前整治后药物种类整治前整治后捕杀月份整治前整治后块状7060药物A62245月53.3336.67鱼鳞状6755药物B57348月6148.33水平沟7254药物C5837 对照69174对照54141 (2)高原鼢鼠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为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及植物组成。高原鼢鼠所属的群落类型为 ,群落恢复过程中的演替类型为 演替。在第3~6年阶段,群落内“其它一年生植物”的生物量占比呈现 的趋势,说明在演替的过程中 。(3)为研究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者对某地区进行了区域划分,图2中CK(对照)、A、B、C、D表示不同土丘密度的区域,“点”表示土丘。图3表示演替至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结果显示 ,表明高原鼢鼠对群落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4)基于上述研究及种间关系等,写出两点高原鼢鼠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21.(10分)节肢动物藤壶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以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1)藤壶固着在海边的岩石上生活,调查某块岩石上某种藤壶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2)某海域沿岸主要分布着甲、乙两种藤壶,如图1。研究人员移除乙后观察甲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2。① 两种藤壶的种间关系是 ,二者在潮间带占据的位置、资源及其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称为它们各自的 。② 实验中采用移除的处理符合科学实验中常用的 原理。③ 实验结果显示,如果中潮间带没有乙,则甲 ;而在上潮间带, 。据此推测,如果没有乙,甲的栖息范围 。④ 研究者还发现,在下潮间带区域,即使没有乙,甲的死亡率也很高,且有证据显示甲可以忍受较长时间的水淹,即可排除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推测甲不能生存在下潮间带的原因最可能是 。
2021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生物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CDACAACB题号1112131415 答案DABBA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6题,共70分。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16.(12分)(1)胞吐 相关受体 cGMP(2)①无关 内流 大脑皮层(神经中枢)(2分) 条件(2分)②海马区NO含量较高则有助于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提高(3)NO能够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2分)17.(12分)(1)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2分) 增加 (负)反馈(2分)(2)降低 空腹时,模型组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血糖也高于对照组(2分)(3)对照组胰岛素的分泌显著增加,模型组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不显著(2分)(4)一方面高血糖时胰岛素分泌受损,另一方面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使胰岛素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机制被削弱(2分)18.(12分)(1)抗体(2)不会复制(增殖),但可使细胞表达S蛋白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 记忆细胞 降低(3)细胞膜 ABD(2分)(4)细胞内 疫苗中不含完整的病原体(疫苗在细胞中表达产物成分单纯)(5)mRNA疫苗(核酸疫苗、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可将表达多种病原体抗原的核酸片段连接起来制备疫苗19.(12分)(1)光合作用 信号 蓝光/UV-A受体(2分)(2)①④ ③⑥ ③⑤(3)光受体接受刺激 背光侧IAA浓度高,向光侧IAA浓度低 慢(2分)(4)光照是否导致IAA部分氧化分解?光照是否加速IAA向尖端以下部位运输?(合理即可)20.(12分)(1)死亡率(2分) 环境容纳量 在每年五月进行人工捕杀的同时,采用水平沟的整地方式并施加药物A(2)草原生物群落 次生 逐年减少 其它一年生植物在竞争中不占优势(3)随着土丘密度的增加,植物的生物量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群落的丰富度也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2分)(4)①为某些高原肉食动物提供食物;②有利于增加群落的物种丰富度;③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使土壤中营养物质被充分利用(写出其中2条或其他答案合理即可)21.(10分)(1)样方(2)①种间竞争 生态位②减法③存活率较高(2分) 乙的移除对甲的存活率影响不明显(影响较小)(2分) 增大(从上潮间带扩散到中潮间带)④下潮间带有甲的捕食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21页。
这是一份2021北京十一学校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北京平谷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某人因体温持续在3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