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国产“手撕钢”的厚度仅0,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 下列中国古代技术的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冶炼生铁 B. 烧制陶瓷 C. 甲骨刻字 D. 粮食酿酒
2. 河南三餐多以面食为主,其中对“馍”的做法多种多样,如:烙馍、炕馍、焦馍、锅盔等。“馍”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糖类 B. 维生素 C. 油脂 D. 蛋白质
3. 国产“手撕钢”的厚度仅0.015毫米,被誉为“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其利用了金属的( )
A. 硬度大 B. 导热性 C. 导电性 D. 延展性
4. 为世界纯碱工业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A. 袁隆平 B. 屠呦呦 C. 侯德榜 D. 张青莲
5.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稀释浓硫酸
C. 蒸发食盐水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B.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D.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7. 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C. 图中x的值为4 D. 硅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8. 航天飞船使用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做固体燃料。下列关于NH4Cl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氯酸铵由五种元素组成 B. 高氯酸铵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
C. 高氯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7.5g D. 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7
9.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空气、生铁、液态氧 B. 单质:氦气、水银、金刚石
C. 有机物:甲烷、乙醇、尿素 D.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10. 实验室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6g
B.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落少许,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11. 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表示方法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从宏观角度分析: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从微观角度分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 从社会价值分析:该处理方法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12.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B. 该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C. 右侧上端木条先熄灭
D. 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13. 如图表示氮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碱 B. 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O
C. C点表示的物质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 化合物NaNO3对应的物质类别点是F
14. 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0.23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
A. 铁和铜 B. 铝和镁 C. 铁和铝 D. 铁和锌
15.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______ ;地壳中含量排在第二位的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______ 。
16. 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以加入大量生的蔬菜,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 。
(2)氢气是一种低碳高效的清洁能源。目前,我国以煤制氢的技术成熟,相关原理可表示为C+H2O→高温,催化剂X+H2,则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______ (填元素名称)。
(3)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尿素、碳酸钾、氯化铵、硝酸钾等物质都是常用的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______ (填化学式)。
17.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可用Cl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请写出次氯酸钙的化学式 ______ 。
18.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A、B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______ ℃;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 ______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时,75gA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 ______ g。
19. 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4g氧气混合点燃,发生如下反应:,反应后有3.6g水生成,则x= ______ ,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 g。
20. A、B、C、D、E均含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已略去)。已知A、B、C属于同一类物质,A广泛应用于制造肥皂,B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物质,E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______ 。
(2)C物质的重要用途是 ______ 。
(3)A→B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1.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______ 。
(2)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化学性质却不同: ______ 。
22. 在实验室里可采用多种方法制取和收集氧气。
(1)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写一个即可)。
(2)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为 ______ 。
23. 用如图装置完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气体产物的实验。
请回答:
(1)装置C的作用为 ______ 。
(2)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B、E中的澄清石灰水分别出现什么现象,才能证明气体产物的生成: ______ 。
(4)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装置有不足之处,请写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______ 。
24.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写出一定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若向反应后的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写出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 ______ 。
25.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浓盐酸和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两种酸。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酸。若将他们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则 ______ (填序号)。
a.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浓盐酸的溶液质量增大
d.浓硫酸的溶液质量增大
(2)如图1是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得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像。
(注:所用溶液均视为稀溶液,密度近似看作1g/mL)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 反应。
②若将氢氧化钠溶液改为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则当加入12mL盐酸时,溶液显 ____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③如图2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在图2虚线框内将b点时溶液中的微粒补画完整。
(3)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3方案:
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 ______ 。
②请写出加入溶液X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③为探究溶液B中除氯化钠外其它溶质成分,小雨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溶质有Na2CO3和NaOH。小雨同学的方案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______ 。
(4)食用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取某食用纯碱样品11g,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了4.4g气体,请计算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冶炼生铁,有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烧制陶瓷,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甲骨刻字,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D、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解:馍”是面粉制成的,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所以馍”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
故选:A。
根据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答案】D
【解析】解:国产“手撕钢”的厚度仅0.015毫米,被誉为“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意思是说柔韧的可以绕手指头,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袁隆平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中国著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张青莲测定了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关注化学学科成就、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BC
【解析】解;A、因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好确定空气中减少的气体的体积,则不能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目的,故A不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故B正确;
C、蒸发食盐水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正确;
D、因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烧杯中反应时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则天平不会在反应前后保持平衡,达不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BC。
根据测定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应选用的物质燃烧后的生成物为固体等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蒸发食盐水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验证质量守恒需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本题考查实验中能否达到所要实验目的,明确质量守恒中的元素守恒、质量守恒及反应中物质的状态、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能够利用实验目的来分析实验过程.
6.【答案】D
【解析】解: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故A说法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说法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故C说法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错误,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据此分析;
C、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据此分析;
D、根据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状况、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7.【答案】C
【解析】解:A、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不属于金属元素,A不正确;
B、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B不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2+8+n,n=4,C正确。
D、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反应中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D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分析;
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D、根据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掌握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8.【答案】D
【解析】解:A、高氯酸铵由氮、氢、氯、氧四种元素组成,错误;
B、高氯酸铵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16×4)=1:16,错误;
C、高氯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4+35.5+16×4=117.5,单位是1不是g,错误;
D、高氯酸铵中铵根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2)×4=0,x=+7,正确。
故选:D。
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化合价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及化学式的意义,难度不大。
9.【答案】A
【解析】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生铁为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是液态的氧气,只含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分类错误。
B、氦气、水银(金属汞)、金刚石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故选项分类正确。
C、甲烷、乙醇、尿素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物,故选项分类正确。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故选项分类正确。
故选:A。
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C、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D、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合成材料、单质、混合物、混合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为:100g×6%=6g,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落少许,溶液具有均一性,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无需使用漏斗,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NO和CO,生成物是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说法正确;
B、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故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说法错误;
C、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气分别由一氧化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氮气分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
D、该反应该装置能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然后确定化学反应的方程式,进而根据物质的组成、微粒的变化和物质的变化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的知识,完成此题,根据模拟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推断即可。
12.【答案】B
【解析】解:A、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干花不变色,湿花变红色,该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酸性物质使得可使石蕊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则右侧下端木条先熄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实验可观察到右侧下端木条先熄灭,可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A、由价类图可知,A点所示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则A点A点对应的物质是单质,故A说法不正确;
B、由价类图可知,B点所示物质是一种氧化物,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在化合物中氧元素显示−2价,故其化学式为NO,故B说法正确;
C、由价类图可知,C点为含有+4价氮元素的氧化物,氧元素显示−2价,故化学式为NO2,二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故C说法正确;
D、NaN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其中钠元素显示+1价,氧元素显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则其中氮元素显示+5价,故化合物NaNO3对应的物质类别点是F,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种类及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种类及元素的化合价来确定物质的名称,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种类及酸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价类图的含义、灵活运用化合价的原则、氧化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解:5.6g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0.2g氢气,5.6g铝、镁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大于0.2g,5.6g锌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小于0.2g,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0.23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铁和铝。
故选:C。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5.【答案】Ca或钙元素 SiO2 氮气或N2
【解析】解: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元素符号为Ca;地壳中含量排在第二位的元素为硅元素(Si)所形成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N2。
根据人体内元素的含量、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以及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一些基础性化学知识,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就可以正确解答。
16.【答案】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氧元素和碳元素 KNO3
【解析】解:(1)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满足才能使物质燃烧,而灭火只需要破坏其一即可达到,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以加入大量生的蔬菜,生的蔬菜的温度较低,则加入后可以使油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效果;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后已知物中含有氢元素,所以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3)尿素中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属于氮肥;碳酸钾中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属于钾肥;氯化铵中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钾中的营养元素是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硝酸钾,化学式为KNO3。
故答案为:(1)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氧元素和碳元素;
(3)KNO3。
(1)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3)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以及化肥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Cl2+2NaOH=NaClO+NaCl+H2O Ca(ClO)2
【解析】解: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次氯酸钠的化学式是NaClO,钠元素显示+1价,则次氯酸跟显示−1价;次氯酸钙中钙元素显示+2价,次氯酸跟显示−1价,其化学式是Ca(ClO)2。
故答案为:
Cl2+2NaOH=NaClO+NaCl+H2O;Ca(ClO)2。
根据题意,次氯酸钠可用Cl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t1 等于 50
【解析】解:A、B的溶解度曲线在t1℃相交于一点,所以A、B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1℃;由于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都会得到t1℃的饱和溶液,在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等于B;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A物质达到饱和状态,设75gA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则有75g×50g100g+50g×100%=(75g+x)×20%,解得x=50g,故需要加水50g。故答案为:t1;等于;50。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交点的含义;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9.【答案】5 1.4
【解析】解:反应后生成了一氧化碳,说明氧气已经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则参加反应的甲醇的质量为:3.6g×218×100%÷(412+4+16×100%)=3.2g,
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总质量为:3.2g+4g−3.6g=3.6g,
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2g×1212+4+16×100%=1.2g,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则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3.6g−a,
则a×1244×100%+(3.6g−a)×1228×100%=1.2g,
a=2.2g,
则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3.6g−2.2g=1.4g,
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2g44:1.4g28=1: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4个C,则生成物中也应含4个C,故m=2,n=2,生成物中含14个O,反应物中也应含14个O,故2x+4=14,x=5。
故答案为:
5;1.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求得x;依据已知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的一氧化碳质量。
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应用,属基础计算考查题。
20.【答案】CaCO3 改良酸性土壤 2NaOH+CuSO4=Cu(OH)2↓+Na2SO4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D为碳酸钙,故填:CaCO3
(2)由分析可知,C为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改良酸性土壤;
(3)A→B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与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故答案为:(1)CaCO3;
(2)改良酸性土壤;
(3)2NaOH+CuSO4=Cu(OH)2↓+Na2SO4。
A、B、C、D、E均含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氧元素),A物质广泛应用于制造肥皂,可以推理得A为氢氧化钠(碱);A、B、C属于同一类物质,都属于碱,且B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物质,说明B为氢氧化铜(碱);E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可以推理为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D为氧化钙,E为氢氧化钙(碱);D可为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E氧化钙;C氢氧化钙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D碳酸钙;C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A氢氧化钠,A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可以反应生成B氢氧化铜与硫酸钠;制取波尔多液时,C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B氢氧化铜;因此A:氢氧化钠、B:氢氧化铜、C:氢氧化钙、D:碳酸钙、E:氧化钙,代入后验证成立且5种物质都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即氧元素。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1.【答案】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受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解:(1)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受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2)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
故答案为:(1)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受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2)分子构成不同。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解析】解:(1)装置A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即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氧气应该长进短出,即氧气应该从长管a端通入,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验满的操作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
(1)根据装置A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分析;
(2)根据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吸收水蒸气 当B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在a导管口连接一个点燃的酒精灯(或在a导管口系上一个气球)(合理即可)
【解析】解:(1)装置C中为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其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2)装置D中一氧化碳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方程式为:;
(3)由于该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氧化碳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为了验证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必须将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完全吸收,故用A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当B中和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说明混合气体中不含有二氧化碳,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4)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所以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以在a导管口连接一个点燃的酒精灯(或在a导管口系上一个气球)(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吸收水蒸气;
;
(3)当B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4)在a导管口连接一个点燃的酒精灯(或在a导管口系上一个气球)(合理即可)。
(1)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4)根据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4.【答案】Fe+2AgNO3=Fe(NO3)2+2Ag Fe2+
【解析】解:(1)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铁>铜>银,故铁先和硝酸银反应,待将银置换完全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由于不清楚加入铁的量,故一定能发生的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
(2)若向反应后的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表明金属铁过量,在置换完硝酸银和硝酸铜后仍有剩余,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硝酸亚铁,故滤液中所含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符号是Fe2+。
故答案为:
(1)Fe+2AgNO3=Fe(NO3)2+2Ag;
(2)Fe2+。
(1)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据此解答;
(2)反应生成的硝酸亚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5.【答案】d 复分解 酸性 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Ba(OH)2+MgSO4=Mg(OH)2↓+BaSO4↓ 不正确,过量氢氧化钙溶液也为碱性会使酚酞变红,无法判断氢氧化钠的存在
【解析】解:(1)a、由于浓盐酸的挥发,导致溶质的量不断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故此选项错误。
b、浓硫酸由于会吸收水分使溶液溶剂变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此选项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不断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液质量变小,故此选项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不断吸收空气中的水,使溶液质量变大,故此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
②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氢氧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都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所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氢氧化钠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多,所以若将氢氧化钠溶液改为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当加入稀硫酸12mL时,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③b点时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水分子、钠离子、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还有补充1个钠离子与1个氢氧根离子,故补全为:
;
故答案为:①复分解;
②酸性;
(3)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蒸发时的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②X溶液用于去除硫酸镁是指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因此X为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方程式为:Ba(OH)2+MgSO4=Mg(OH)2↓+BaSO4↓
③不正确;小雨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也为碱性会使酚酞变红,无法判断氢氧化钠的存在;
故答案为:①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②Ba(OH)2+MgSO4=Mg(OH)2↓+BaSO4↓;
③不正确,过量氢氧化钙溶液也为碱性会使酚酞变红,无法判断氢氧化钠的存在;
(4)设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10644=x4.4g
x=10.6g
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6g11g×100%=96.4%,
答: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6.4%。
(1)根据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具有挥发性、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氢氧化钠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多;b点时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据此分析;
(3)依据玻璃棒的作用分析;氢氧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钙溶液也为碱性,无法判断氢氧化钠的存在,据此分析解答;
(4)先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得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然后利用质量分数求解公式解答。
本题考查了氯化钠与粗盐提纯、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等,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