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朗读古诗《芙蓉楼送辛渐》,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内容,掌握描写景物和描写情感的方法。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自然和美的感受,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让学生理解古诗《芙蓉楼送辛渐》的表意,熟练地朗读古诗。
2. 难点: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现方式,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课堂布置、环境营造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表达的情景。
2. 朗读教学法:通过多次朗读古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提高朗读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和提高。
四、教学准备
1. 课件、录音设备、多媒体设备等。
2.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及相关资料。
3. 满足学生良好视觉体验的PPT、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 解题导入,介绍作者
1.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送别诗呢?(《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芙蓉楼送辛渐)
2.理解古诗题目。
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3.作者简介。(出示课件1)
王昌龄(?—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天宝间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读生字,读准确,读流利。(出示课件2)
芙 蓉 洛 壶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蓉”。
(2)指导书写。
“芙、蓉、壶”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洛”是左右结构的字。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 自主交流,理解诗意
1.自主理解词语。(出示课件3)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平明:天刚亮。
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孤:独自,孤单一人。
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玉壶:指用玉做成的晶莹剔透的盛酒器,形容人的纯洁与正直。
2.交流古诗大意。(出示课件4)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设计意图: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说诗意,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 品读诗文,赏析感悟
1.品读前两句诗。
(1)请大家默读前两句诗,看看诗中都写了哪几种景物。(雨——什么时候下起了什么样的雨?江——江面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山——在诗人眼里,楚山是什么样子的?)
(2)用“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气氛?(“连”“入”两个动词写出了“寒雨”的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暗淡的气氛)“楚山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离开朋友时的凄冷、孤寂之感)(板书:凄冷、孤寂)
(3)前两句诗中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其实,诗人一共写了两首《芙蓉楼送辛渐》,一首描绘的是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饮酒话别的情景,另外一首则是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诗人在天亮时为送别辛渐所作的。(出示课件5)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此情此景,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凄凉、忧愁)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的哪个字中?(孤)带着这种感觉,再读前两句诗。
(4)过渡: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尉,后因事被贬谪岭南,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在江宁数年,他又遭人诋毁,再次被贬为龙标县尉,龙标县非常偏僻,曾有许多官员被贬于此地。王昌龄壮志难酬,与好友分别时,心中怎能不孤单、不苦闷呢?
设计意图:对重点句子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对诗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诗歌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2.品读后两句诗。
(1)读一读后两句诗,说说你的感受。
诗人还在写自己的离愁别恨吗?(没有。诗人笔锋一转,在后两句诗中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与品格)
(2)诗人没有过多地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志向与品格。那么,诗人是想表明怎样的志向与品格呢?(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即高洁清廉)哪些字词表明了诗人的志向与品格?(冰心、玉壶)
①怎样解释“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诗人想说明什么?(说明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信念)
②“玉壶”是什么样子的呢?(晶莹剔透,洁白无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字词入手,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3.归纳主题: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表白,不仅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凄寒、孤寂之情,还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坚贞的性格,表明了诗人永葆高洁清廉品质的崇高气节。(板书:高洁清廉)
4.写作手法: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5.指导学生背诵、默写古诗。
五 拓展总结
1.人生自古伤别离,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呢?(出示课件6)
山 中 送 别
[唐]王 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教师总结:送别诗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珍惜友谊,所以才伤感离别,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谁敢说短暂的离别不是下次重逢的开始呢?
五、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学生愉悦地表现出了他们对古典文学内容的兴趣。通过多次朗读和深入了解古诗《芙蓉楼送辛渐》的内在涵意,并通过自己的写作及表达进行展现,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理解和认识,这有助于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灵。本次教学成功的做法有很多,比如丰富的课堂布置、情境模拟、引导和合作学习等。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取更多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以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