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苏科版)
- 专题1.2 一元二次方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苏科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3 一元二次方程(直通中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苏科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5 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和配方法(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苏科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6 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和配方法(直通中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苏科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7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知识梳理与题型讲解)-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苏科版) 试卷 1 次下载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1 一元二次方程精品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1 一元二次方程精品练习题,共12页。
专题1.4 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和配方法(知识梳理与题型讲解)【知识点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类型:(1);(2)(3)【例1】方程的两个根是( )A., B.,C., D.,【答案】D【分析】根据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解:,,,,故选:D.【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若,则的值为( )A. B. C.或 D.【答案】A【分析】用直接开平方法即可进行解答.解:,,或,∵,,,故选:A.【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变式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h,k均为常数且)的解是,,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A., B.,C., D.,【答案】C【分析】把看作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则或,然后解两个一次方程即可.解:方程、,均为常数且的解是,,对于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或,即,,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形如或的一元二次方程可采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化: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2)移:把一元二次方程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3)配: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方程化为(4)解:开方,解得:【例2】用配方法解方程:(1); (2).【答案】(1),; (2) ,【分析】(1)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2)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1)解:,,,,,;(2),,,,,,,.【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2); (2) .【答案】(1) (2)【分析】(1)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即可;(2)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即可.解:(1), ,,,(2),,,,,∴【点拨】本题主要考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记配方的步骤是解此题的关键.【变式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 (2).【答案】(1),; (2),【分析】(1) 先化简,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开方即可得;(1) 先化简,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开方即可得.解:(1) 或,.(2)化成即,【点拨】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关键是掌握配方法的步骤:①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侧.②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③结合直接开方法求解. 【题型一】配方法求值【例1】已知,则的最小值是( )A.8 B. C. D.9【答案】A【分析】由已知得,注意x的取值范围,代入再配方,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解:∵,∴,且即,∴,∵,∴当时,的最小值是,故选:A.【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代数式求值,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及确定x的取值范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1】对于任意实数x,多项式的值是( )A.负数 B.非正数 C.正数 D.无法确定正负的数【答案】C【分析】用配方法把多项式配方,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判断多项式的值的情况.解:∵,∴多项式的值是正数,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和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配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变式2】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其实配方法还有其它重要应用.例如:求代数式x2+4x+5的最小值?解答过程如下:解:x2+4x+5=x2+4x+4+1=(x+2)2+1.∵(x+2)2≥0,∴当x=-2时,(x+2)2的值最小,最小值是0,∴(x+2)2+1≥1,∴当(x+2)2=0时,(x+2)2+1的值最小,最小值是1,∴x2+4x+5的最小值为1.根据上述方法,可求代数式-x2-6x+12有最_____(填“大”或“小”)值,为_________.【答案】 大 21【分析】原式配方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最大值即可.解:﹣x2-6x+12=12﹣(x2+6x)=12﹣(x2+6x+9﹣9)=12﹣(x+3)2+9=21﹣(x+3)2,∵(x+3)2≥0,∴当(x+3)2=0时,21﹣(x+3)2取得最大值21.故答案为:大,21【点拨】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题型二】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2】数学社团的同学们想用边长为的正方形铝板,设计小组会徽,下面是“兴趣小组”和“智慧小组”的设计方案,请认真阅读,并解决问题:“兴趣小组”:我们小组设计的会徽如图1所示,它是由四个全等的“黄金矩形”组成的正方形图案,在该图案中“矩形的宽与长的比等于矩形的长与正方形的边长之比”.“智慧小组”:我们小组设计的会徽如图2所示,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赵爽弦图”,其中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解决问题:(1)“兴趣小组”设计的方案中,小矩形的长约等于 (精确到).(2)请你求出“智慧小组”设计的方案中,小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多少?【答案】(1) ; (2) 小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长直角边为【分析】(1)由黄金矩形结合题意可得,再分别求解,可得答案;(2)由题意可得:正方形,,,可得正方形的边长为,设,,则,,再解方程即可.解:(1)解:如图,∵矩形的宽与长的比等于矩形的长与正方形的边长之比,黄金矩形,∴, ∵正方形,,∴,(2)如图,由题意可得: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为,设,,∴,,∴,整理可得:,解得:,(负数舍去)∴,答:小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长直角边为.【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黄金矩形的含义,勾股定理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正方形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理解题意,选择合适的解题工具是解本题的关键.【变式】如图,公园里有两块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区域A、B,其中阴影部分M为雕塑区,面积为m,其他部分种植花草. (1) 用含a,b,m的代数式表示种植花草的面积______;(2) 若正方形A的一个顶点恰为正方形B的中心,a比b大20,M的面积是A的,求a的值. 【答案】(1) ; (2) 60【分析】(1)根据两个正方形区域的面积和雕塑区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求解即可;(2)根据M的面积是A的列方程求解即可.(1)解:种植花草的面积;(2)依题意得,,,.列方程得,,解得,∵,∴.【点拨】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 【题型三】利用配方法解与三角形的形状有关的问题【例3】已知:a、b、c是的三边,且,的形状是 ________ .【答案】直角三角形【分析】等式配方成,利用非负数性求得a、b、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求解.解:∵,∴,∴,∴,,,∴,,,∵,∴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点拨】本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变式】 阅读材料:若,求、的值.,,,,.根据你的观察,探究下面的问题:(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且、、都是正整数,并满足:,则______.(2)已知、、是的三边长,且满足,试判断的形状.(3)试探究关于、的代数式是否有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及此时、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4;(2)为等边三角形;(3)最小值为25,此时,.【分析】(1)根据题干中叙述的方法,对等式拆分整理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得出a和b的值,再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得出c的值;(2)根据题干中叙述的方法,对等式拆分整理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得出a、b、c的值,由此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3)根据题干中叙述的方法,对代数式拆分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根据平方的非负性即可得出代数式的最小值和此时的x和y的值.解:(1)∵,∴,∴,∴,∵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且、、都是正整数,∴,,符合条件的c的值为4故答案为:4;(2)∵,∴,∴,∴,∴,,∴,为等边三角形;(3)==,∵,,∴当,,代数式有最小值为25,此时,.【点拨】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目中的材料,可以将问题中方程转化为材料中的形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青岛版九年级上册4.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
这是一份数学苏科版9.5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精练,共10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1 一元二次方程优秀课后测评,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