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Ca—40
第I卷(选择题 共41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只有一氯甲烷
B. 相同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同
C. 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两者的反应类型不同
D. 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和裂化汽油都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不仅是停留在第一步,会继续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A错误;
B.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同,而不是相同质量,B错误;
C.乙烯能使溴水褪色是由于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发生氧化反应,两者的反应类型不同,C正确;
D.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的主要成分为饱和烃,不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裂化汽油的含有不饱和烃,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 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C. 异戊烷的一溴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 与 互为同系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CH3CH=CHCH3中碳碳双键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与碳碳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2个碳原子、2个H原子和双键碳原子一定共平面,即该分子中的4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A项错误;
B.图 中红线为对称轴,该物质中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如图 ,B项错误;
C.异戊烷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H3,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一溴代物有4种,C项正确;
D.前者含有1个羧基、1个氨基、1个酚羟基和1个醚键,后者含有1个羧基、1个氨基、2个酚羟基,两者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D项错误;
答案选C。
3. 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可能是
A. 2,2-二甲基-3-丁炔 B. 2,2-二甲基-2-丁烯
C. 2,2-二甲基-1-丁烯 D. 3,3-二甲基-1-丁烯
【答案】D
【解析】
【详解】、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的名称为3,3-二甲基-1-丁炔,的名称是3,3-二甲基-1-丁烯,故选D。
4. 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A.CH4为正四面体形分子,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故A错误;
B.是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分子,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故B错误;
C.、是平面结构,是平面三角形结构,所有原子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C正确;
D.为正四面体形分子,H3O+是三角锥形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故D错误;
故选C
5. 三氟乙酸乙酯()是制备某药物的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的碳原子只有一种杂化方式
B. 合成该分子所需的原料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乙酸
C. 1个该分子中含有12个σ键和2个π键
D. 该分子是极性分子,所以在水中溶解度很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酯基中C原子有碳氧双键,为sp2杂化,另外3个碳原子均形成单键,为sp3杂化,则碳原子有两种杂化方式,A错误;
B.F元素的电负性比强,吸引电子能力强,则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乙酸,B正确;
C.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1个σ键和1个π键,则1个该分子中含有13个σ键和1个π键,C错误;
D.含酯基、碳氟键,结构不对称,可知该分子是极性分子,但该物质属于脂类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D错误;
故选B。
6. 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3 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④>③>①>② B. 电负性:④>①>③>②
C. 原子半径:②>①>③>④ D. 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①1s22s22p63s23p4表示的元素是S元素,②1s22s22p63s23p3表示的元素是P元素, ③1s22s22p3表示的元素是N元素, ④1s22s22p5表示的元素是F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①是S,②是P,③是N,④是F元素。
A.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但若元素处于第ⅡA族、第VA族,由于原子最外层电子处于全充满、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一周期相邻元素。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则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为:④>③>②>①,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则元素的电负性大小关系为:④>③>①>②,B错误;
C.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②>①>③>④,C正确;
D.F元素非金属性很强,原子半径很小,与其它元素反应只能得到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时偏小F元素,因此没有与族序数相等的最高化合价,故F元素化合价不是在所有元素中最高的,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7. 某气态烃0.5mol能与1molHCl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烃类物质只含有C、H元素,该气态烃0.5mol能与1molHCl完全加成,说明该烃含有一个碳碳叁键或者两个碳碳双键,又加成后产物仍然为0.5mol,且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取代,说明1个产物分子含有8个氢原子,故符合要求的是CH2=CHCH=CH2,故选C。
8. 某烃的键线式结构如下图所示,该烃和按物质的量之比为加成时,所得产物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与按物质的量之比为加成时,可以有1,2加成生成3种,还有共轭双键的1,4加成,共有4种产物,故选B。
9. 将溴水分别与四氯化碳、己烷、己烯、酒精四种试剂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列现象与所加试剂不相吻合的是
选项
A
B
C
D
与溴水混合的试剂
四氧化碳
己烷
己烯
酒精
现象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四氯化碳与溴水混合,四氯化碳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得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该溶液呈橙色,由于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在下层,水层的颜色变浅,呈淡黄色,故A正确;
B.己烷和溴水混合,己烷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得到溴的己烷溶液,该溶液呈橙色,己烷密度小于水,在上层,水层的颜色变浅,呈淡黄色,故B正确;
C.己烯和溴水混合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并分层,分层后水在上层,生成的二溴己烷在下层,故C正确;
D.溴水和酒精混合,不分层,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0. 元素X的某价态离子X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
B. 该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3∶1
C. Xn+离子中n=1
D. 晶体中与Xn+最近的等距离N3-有2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该晶胞中Xn+个数=12×=3、N3-个数=8×=1,所以N3-、Xn+个数之比为1∶3,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知n=+1,元素X的某价态离子X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则X原子核外电子数=2+8+18+1=29,为Cu元素,该化合物为Cu3N,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X为Cu元素,原子序数为29,故A错误;
B.该晶胞中Xn+个数=12×=3、N3-个数=8×=1,所以该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3∶1,故B正确;
C.N3-、Xn+个数之比为1∶3,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判断n=1,故C正确;
D.以一个棱上的Xn+为中心,该离子被4个晶胞共用,与晶体中每个Xn+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N3-只有其相邻顶点上的离子,有2个,故D正确;
故选A。
11. 我国科学家构建的NiO/Al2O3/Pt双组分催化剂,可实现氨硼烷(H3NBH3)与H2O高效产H2的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NBH3+2H2ONH4BO2+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核外有7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 B. Ni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
C. 氨硼烷中B提供孤电子对和N提供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 D. H3NBH3和NH4BO2中N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占有5个原子轨道,即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A错误;
B.Ni是28号元素,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B错误;
C.氨硼烷分子中,B原子含有空轨道,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因此B提供空轨道,N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C错误;
D.H3NBH3和NH4BO2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都是4,故均采用sp3杂化,D正确;
故选D。
12. 一种麻醉剂的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X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其中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Y、Z、W均位于X的下一周期;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分子中Z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B. W与85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同一主族
C. X、Y、Z、W的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1、4、2、1
D. 氢化物的沸点:Y<Z
【答案】B
【解析】
【分析】X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X为H;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X的下一周期,由化合物中化学键可知,Y为C、Z为O、W为F;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E的质子数为9+8=17,E为Cl,以此来解答。
【详解】A.Z为O,分子中Z原子含有2个孤电子对,形成两个单键,杂化轨道类型为3,A错误;
B.W为F,85号元素为At,两者均位于第ⅦA主族,B正确;
C.X、Y、Z、W分别为H、C、O、F,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1、2、2、1,C错误;
D.Y为C,其氢化物可以形成各类烃,熔沸点变化较大,Z为O,氢化物为水,无法比较两者的沸点,D错误;
故选B。
13. 多奈哌齐是一种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其合成路线中的一步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
B. 分子中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有6种
C. 发生了取代反应
D. 、不可用溴的溶液鉴别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碳碳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分别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就会存在顺反异构体,X中碳碳双键的一个碳原子连接一个H和一个-COOH,另一个碳原子连接一个带侧链的苯环和一个H,故A正确;
B.中侧链-CH2CH2COOH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苯环上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两个CH3O-各含有一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一共有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故B错误;
C.从X到Y,碳碳双键变成碳碳单键,发生了加成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C错误;
D.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溶液褪色,不能与溴发生反应,所以可用溴的溶液鉴别X和Y,故D错误;
答案选A。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Y>M>Z
B. 离子半径:
C. 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 Z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答案】AC
【解析】
【分析】题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由X、Y、Z、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X为He元素,Y为F元素,M为Cl元素,Z为S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故电负性,A正确;
B.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离子半径:,B错误;
C.为,分子中S元素化合价为价,,S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l元素化合价为价,,Cl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
D.Z为S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其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D错误;
故答案选AC。
15.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SiO2的熔点比干冰高
SiO2晶体是共价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大
B
HF的热稳定性比HCl强
H—F比H—Cl的键能大
C
CO2与SO2的空间结构不同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相同,孤电子对数不同
D
某些金属盐灼烧时呈现不同焰色
电子从低能级轨道跃迁至高能级轨道后,又从高能级轨道跃迁至低能级轨道,释放出不同波长的光
A. A B. B C. C D. D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硅为共价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为共价键,不是分子间作用力大,故A错误;
B.氟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氯元素,H—F的键能大于H—Cl的键能,则HF的热稳定性比HCl强,故B正确;
C.二氧化碳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杂化方式sp杂化,二氧化硫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杂化方式sp2杂化,故C错误;
D.金属的焰色反应是在灼烧时,电子从低能级轨道跃迁至高能级轨道后,又从高能级轨道跃迁至低能级轨道,释放出不同波长的光,故D正确;
故选AC。
16. 某有机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B.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 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D. 该分子一氯代物有6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结构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故A错误;
B.根据结构可知,分子中存在2个甲基,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
C.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该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位置在,故C正确;
D.根据结构可知,该分子有8种环境的氢原子,分别为,该分子一氯代物有8种,故D错误;
故选C。
17. 分子式为,且不考虑立体异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不含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2种
B. 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
C. 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D. 同分异构体共有9种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分子式为,分子中不含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ClCH2CH2CH2CH2Cl,只有1种,故A错误;
B.分子式为,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Cl2、CH3CH2CHClCH2Cl、CH3CHClCH2CH2Cl、ClCH2CH(CH3)CH2Cl,共有4种,故B错误;
C.分子式为,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Cl2CH3、CH3CHClCHClCH3、Cl2CHCH(CH3)CH3、ClCH2CCl(CH3)CH3,共4种,故C正确;
D.由A、B、C可知,分子式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4+1=9种,故D正确;
故选CD。
18. Fe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已知NO能被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该配合物的中心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总数之和为2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B. 1 mol该配合物与足量溶液反应可生成1 mol沉淀
C. 该配合物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
D. 该配合物中阳离子呈正八面体结构,阴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答案】AB
【解析】
【分析】配合物的中心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总数之和为26,因为中心离子Fe2+的最外层有14个电子( 3s23p63d6),配体为NO和H2O,每个配体只提供一对电子,因此14+2+2n=26,所以n=5。
【详解】A.由分析可知,n=5,该配合物化学式为,故A正确;
B.属于配合物,其内界较稳定,不与Ba(OH)2发生反应,但是其外界中的硫酸根离子可以与Ba(OH)2反应,因此,1 mol该配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只能生成1 mol硫酸钡沉淀,故B正确;
C.该配合物所含的非金属元素中,H位于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N、O、S均位于p区,故C错误;
D.该配合物中阳离子为,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但是,由于有两种不同的配体,因此其空间构型不可能是正八面体结构,故D错误;
故选A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9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9分。
19.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烷烃分子的碳骨架结构为,此烷烃的一溴代物有___________种。若此烷烃为炔烃加氢制得,则该炔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某烃A 0.2 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 mol,试回答:
①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②下列物质与烃A以任意比例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变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总质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变的是________。
A. B. C. D.
③若烃A为链烃,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该分子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④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6 ②.
(2) ①. C6H12 ②. A ③. C ④. ⑤.
【解析】
【小问1详解】
1 6
如图,此烷烃分子中有6种H原子,所以一溴代物有6种;若此烷烃为炔烃加氢制得,则均连有2个或3个H原子的碳原子之间是碳碳三键的可能位置,则该炔烃的结构简式为 。
【小问2详解】
①0.2mol烃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各1.2mol,即1mol烃A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各6mol。因此,1mol烃A含有6molC和12molH,故该烃的分子式为C6H12;
②设烃的组成通式为CxHy,当总物质的量一定,若各组分耗氧量相等,则消耗氧气的量相等。1 mol C6H12充分燃烧耗氧量为mol=9mol;1 mol充分燃烧耗氧量为mol=9mol;1 mol充分燃烧耗氧量为mol=9.5mol;1 mol 充分燃烧耗氧量为mol=10.5mol;1 mol 充分燃烧耗氧量为mol=10mol;故等物质的量的C6H12与充分燃烧耗氧量相等,故选A;
③若烃A为链烃,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该分子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分子为对称的结构,双键碳上连有甲基,结构简式为:;
④C6H12的不饱和度为1,若A不能使溴水褪色,则其中含有环,由因为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A为环已烷,结构简式为。
20. 完成下列问题。
(1)有机物A完全燃烧只生成和,将12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4.4 g,再通过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6.4 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写出峰面积之比满足1∶1∶6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已知有机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现确定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
①若甲的红外光谱如图所示,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②若通过实验可知甲中含有羟基,写出羟基的电子式___________;甲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____种;经测定有机物甲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3H8O ②. CH3CH(OH)CH3
(2) ①. CH3CH2OCH2CH3 ②. ③. 4 ④. (CH3)3COH
【解析】
【小问1详解】
浓硫酸增重为H2O的质量,碱石灰增重为CO2的质量,则n (H2O)==0.8mol,n(CO2)==0.6mol,则该有机物中n(O)= ,据此易求出有机物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3:8:1,即有机物A的实验式为C3H8O,因氢原子数已达饱和,此实验式也就是有机物A的分子式;满足1∶1∶6的结构简式中含有2个甲基和1个羟基,为CH3CH(OH)CH3。
【小问2详解】
①有机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甲的红外光谱图显示有对称的-CH3、C-O-C、对称的-CH2-,甲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分子式为C4H10O,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
②羟基中含有1个孤电子,羟基的电子式为,甲分子式为C4H10O,可能的结构有CH3CH2CH2CH2OH、CH3CH2CH(OH)CH3、 (CH3)3COH、(CH3)2CHCH2OH,共4种;经测定有机物甲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则甲的结构简式为(CH3)3COH。
21. 教材插图具有简洁而又内涵丰富的特点。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三周期的某主族元素,其第一至第五电离能数据如图1所示,则该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第IVA~VII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___________。
(3)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图3所示。则该晶体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晶体。
(4)第一电离能介于Al、P之间的第三周期元素有___________种。
(5)工业上用萤石(主要成分CaF2)制备HF。CaF2晶体的一种立方晶胞如图所示。
①CaF2晶体中距离Ca2+最近的F-有___________个。
②晶体中Ca2+与F-的最近距离为d nm,阿佛加德罗常数值为NA。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答案】(1) ①. 12 ②. +2
(2)SiH4 (3)共价
(4)3 (5) ①. 8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该元素第三电离能比第二电离能突然增大很多,说明该元素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故第三周期元素的该元素为Mg,12号元素,则该元素原子核外有12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即最高正化合价为+2价,故答案为:12;+2;
【小问2详解】
如图2所示,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第ⅣA~Ⅶ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中,N、O、F三种氰化物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会造成熔沸点反常,第二周期的元素的氢化物没有分子间氢键的是CH4,为第ⅣA族元素,因此a为SiH4,故答案为:SiH4;
【小问3详解】
CO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图3所示,该晶胞结构与二氧化硅类似,故形成了共价晶体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共价;
【小问4详解】
同周期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增大呈增大趋势,但IIA族的np为全充满、VA族的np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则第一电离能:Al<Mg<Si<S<P,介于Al、P之间的第三周期元素有3种,故答案为:3;
【小问5详解】
①由晶胞结构可知,Ca2+占据8个顶点和6个面心,8个F-位于晶体的内部,CaF2晶体中距离Ca2+最近的F-有8个,故答案为:8;
②由晶胞结构可知,Ca2+的个数为8×+6×=4,F-的个数为8,晶体中Ca2+与F-的最近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的,设晶胞的边长为a,则=d,a=d,该晶体的密度ρ==g/cm3=×1021g/cm3,故答案为:×1021。
22. 周期表中的七种元素T、X、Y、Z、Q、R、W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W为第四周期元素,其余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相关信息如下:
元素
原子结构信息
T
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分别与其原子序数相等
X
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
Z
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n+2
Q
在该元素所在周期中,其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R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基态原子的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W
与R同主族,单质常温下是液体
(1)X、Y、Q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Y、R两元素电负性接近,但Y的氢化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R的氢化物分子间不易形成氢键,原因是___________。
(3)W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4)T、X、Z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见的有害气体,它的分子式为,该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5)X与Y原子结合形成的X3Y4晶体,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类似,但硬度比金刚石大,请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N>C>Na+
(2)Cl的原子半径比N大
(3)HBrO4 (4) ①. 平面三角形 ②. 极性
(5)C3N4与金刚石均为共价晶体,由于N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半径,故C—N键长比C—C键长短,C—N键能更大,更稳定,所以C3N4晶体硬度大
【解析】
【分析】周期表中的七种元素T、X、Y、Z、Q、R、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W为第四周期元素,其余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而T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分别与其原子序数相等,则T为H元素;基态X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故X为C元素;基态Z原子价电子排布为ns2npn+2,由于短周期元素Q、R的原子序数均大于Z,故≠3,则n=2,可知Z为O元素;Y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Y为N元素;在Q元素所在周期中,其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则Q处于IA族,其原子序数大于氧,故Q为Na;R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基态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5,故R为Cl元素;W与R同主族,单质常温下是液体,则W为Br。
【小问1详解】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X、Y、Q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C>Na。
【小问2详解】
Y的氢化物为氨气,R的氢化物为HCl,氨气分子间易形成氢键,而Cl的原子半径比N大,HCl分子之间不易形成氢键。
【小问3详解】
W为Br元素,其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为HBrO4。
【小问4详解】
的分子式为CH2O,结构式为,碳原子形成3个键、没有孤电子对,该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小问5详解】
C与N原子结合形成的C3N4晶体,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类似,都属于原子晶体,由于N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半径,故C-N键长比C-C键长短,C-N键能更大,更稳定,所以C3N4晶体硬度大。
23. 某硫与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不溶于水、易溶于酸,见阳光色变暗。若在该化合物中加入微量的Cu、Mn、Ag做活化剂,经光照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
(2)中S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3)1 mol 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
(4)M的晶胞结构如图。
①观察图形推测,该晶体中每个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数目为___________个,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Zn的第三电离能大于Cu的第三电离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已知A原子的坐标为(0,0,0),B原子坐标为,则C原子坐标为___________。
【答案】(1) (2) ①. sp2 ②. V形
(3)9NA (4) ①. 12 ②. ZnS ③. Zn2+的3d能级全排满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Cu是29号元素,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排布图为 。
【小问2详解】
中S价层电子对数为2+=3,杂化类型为sp2,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小问3详解】
在1 mol中,与OH-间为离子键,Ag与NH3之间为配位键,含有2molσ键,2molNH3内部含有6molσ键,OH-内部O、H间为σ键,共9molσ键,数目为9NA。
【小问4详解】
①取右上角的顶点(Zn2+),与它距离最近的Zn2+位于面心,则ZnS晶体中离锌离子最近且距离相等的锌离子个数为×8=12;在晶胞M中,含有Zn2+个数为8×+6×=4,含S2-个数为4,所以化学式为ZnS;
②锌为30号元素,基态Zn2+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3d能级全排满,所以Zn的第三电离能大于Cu的第三电离能;
③S原子位于相邻4个Zn原子围成的正四面体中心,在底面和左侧面的投影均位于面对角线上,且与原点的距离为面对角线的四分之三,则S原子坐标为。
24. 过渡金属元素铬(Cr)是不锈钢的重要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基态Cr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轨道处于半充满时体系总能量低,核外电子排布应为
B.4s轨道上电子能量比3d高,且总是在比3d轨道上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
C.电负性比钾高,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比钾大
(2)三价铬离子能形成多种配位化合物。中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___,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
(3)中配体分子、以及分子的空间结构和相应的键角如图所示。的沸点比的___________,的键角小于的,分析原因___________。
(4)在金属材料中添加颗粒,可以增强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机械性能。具有体心四方结构,如图所示,处于顶角位置的是___________原子。设Cr和Al原子半径分别为Crr和Alr,则金属原子空间占有率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1)AC (2) ①. N、O、Cl ②. 6
(3) ①. 高 ②. NH3含有一对孤对电子,而H2O含有两对孤对电子,H2O中的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较大
(4) ①. Al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A.24号元素Cr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d1,根据洪特规则的特例,原子轨道处于半满状态时能量低,稳定,则铬原子的简化的核外电子排布应为[Ar]3d54s1,故A项正确;
B.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优先填充能量低的轨道,4s轨道上电子能量比3d低,故B项错误;
C.钾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小,易失电子;而铬原子对电子的键合能力更强,不易失电子,电负性比钾大,故C项正确;
故选AC。
【小问2详解】
金属Cr3+提供空轨道,Cr3+与3个NH3、2个H2O、1个Cl-形成配位键,则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N、O、Cl,,配位数为6。
【小问3详解】
NH3的分子间形成了氢键,而PH3中没有氢键的存在,氢键使物质的沸点升高,则NH3的沸点比PH3的高;H2O中氧原子形成2个σ键,有2个孤电子对;NH3中氮原子形成3个σ键,有1个孤电子对,VSEPR模型都为四面体构型,由于孤电子对间排斥力>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力>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力,所以H2O的键角小于NH3的键角。
【小问4详解】
已知AlCr2具有体心四方结构,由图可知,黑球个数为8+1 =2,灰球个数为8+2=4,结合化学式AlCr2可知,灰球为Cr,黑球为Al,即处于顶角位置的是Al。设Cr和Al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Cr和rAl,则金属原子的体积为,故金属原子空间占有率=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1页。
这是一份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