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商洛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u-64 Zn-65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对最新科技成果解读错误的是
选项
科技成果摘录
化学视角解读
A
制备蓝宝石衬底的氮化铝()材料
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
制备催化剂优化绿色制氢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
制造锶()原子光晶格钟,35亿年不差1秒
锶与钙位于同主族
D
肝癌钇()注射手术成功
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2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是无机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
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项错误;
C.锶位于第五周期第ⅡA族,与钙位于同主族,C项正确;
D.的中子数=90-39=51个,质子数为39个,两者之差为12,D项正确;
答案选B。
2. 规范使用化学用语是基本学科素养的体现。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的结构示意图:
B. 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
C. 丙烯的键线式:
D. 氨气的电子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为17号,形成Cl-时最外层得一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A项正确;
B.Na2O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同时Na2O是2个Na+和一个O2-组成,表示为,B项错误;
C.丙烯为3个碳原子的烯烃,键线式应该为,C项错误;
D.N最外层5个电子需要与其他原子共用三对电子才能达饱和,NH3的电子式为,D项错误;
故选A。
3. 下列组合中物质均为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A.NH4Cl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CO2是共价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NaOH和NH4Cl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B符合题意;
C.SO3是共价化合物,NaCl是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Na2O2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Na2O是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据新闻报道,2022年5月我国多地出现红火蚁伤人事件。红火蚁蜇刺人并放出毒液,这种毒液含有蚁酸(主要成分是HCOOH)。下列物质与HCOOH(甲酸)互为同系物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原子团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HCOOH中含一个-COOH,而A、B中均含羟基-OH为醇类,C中-COO-为酯基属于酯类,D中含有-COOH且相差n个-CH2。因此D与HCOOH为同系物;
故答案选D。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气、沼气、生物柴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石油经分馏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C. 使用合成抗氧化剂、防腐剂能减慢食品变质速率
D.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钠单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沼气、生物柴油都是可再生能源,A错误;
B.石油分馏产品经裂化、裂解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B错误;
C.使用合成抗氧化剂、防腐剂能减慢食品变质的速率,C正确;
D.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NaCl制备钠单质,D错误;
故选C。
6. 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实际生活、生产、科研活动合理且评价正确的是
选项
实际生活、生产、科研活动
评价
A
将废旧电池深挖掩埋
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
将有机物中的原子换为原子
有利于降低碳排放
C
将废旧塑料制品焚烧以回收热能
有利于节约能源
D
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适量维生素C
有利于减慢水果罐头氧化变质的速率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废旧电池深挖掩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错误;
B.将有机物中的原子换为原子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碳排放无影响,故B错误;
C.将废旧塑料制品焚烧会生成有害的物质造成环境污染,故C错误;
D.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适量维生素C,维生素C的还原性强,可以减慢水果罐头氧化变质的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7. 在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投入24g焦炭粉、充入2molNO气体发生反应:(g、s分别表示气态、固态),测得容器内气体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B.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C. 增大焦炭粉质量,反应速率加快
D. 10min时,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气体量不变,但体系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达平衡后压强不变,A项错误;
B.随着反应正向进行温度升高,正向为放热反应,则逆向为吸热反应,B项正确;
C.焦炭为固体加入焦炭不改变其浓度,不会改变速率,C项错误;
D.随着反应正向进行温度升高,达平衡后温度保持不变,10min后达平衡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项正确;
故选D。
8. 根据下表可推出Q的分子式,Q的同分异构体有
物质代号
1
2
3
4
5
化学式
Q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给出的分子均满足CnH2n+2,且1号n=1,2号n=2,即n=物质代码,则Q为C6H14,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
故选C。
9. 我国科学家开发新型催化剂(Pt/CoNi)实现室温下CO和反应生成。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CO和1.0mol,加入该催化剂,室温下发生反应,测得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
0
5
10
15
20
25
n/mol
2.0
1.3
0.9
0.6
0.5
0.5
A. 容器中的元素均位于短周期 B. 5~10min内,最大
C. 热稳定性: D. CO的平衡转化率为75%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容器中Pt、Ni、Co为长周期元素,A项错误;
B.在相同时间间隔中0-5min这段时间内CO的变化量最所以这段时间速率最大的,B项错误;
C.C和O为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增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增强即CH4r(O)>r(H)(或N>O>H)
(5)2:1 (6)2Fe2++Fe=3Fe2+
【解析】
【分析】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且在同周期中A的原子半径最小,A是H元素;B、C、D元素的常见单质均为气体,其中B、C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B是N元素、C是O元素;D与其他元素不在同一周期,在一定条件下,A的单质可以分别与C、D的单质化合生成甲、乙,甲是H2O。D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乙和戊,戊见光分解为乙和氧气,则D是Cl元素、乙是HCl、戊是HClO,E为常见使用量最大的金属,E是Fe元素。
【小问1详解】
D是C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VIIA族;
【小问2详解】
B是N元素,N2的单质的电子式为;
【小问3详解】
戊是HClO,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分子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HClO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盐酸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O2HC1+O2↑。
【小问4详解】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H、N、O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r(N)>r(O)>r(H)。
【小问5详解】
钠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Na2O2由Na+、构成,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2:1。
【小问6详解】
丙是FeCl3,FeCl3和Fe反应生成Fe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Fe=3Fe2+。
19. 我国科学家制备新型铜催化剂,实现了催化还原制、。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1:;
反应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只发生反应1,下列情况能说明反应1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C.
D. 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总数不随时间变化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只发生反应2.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降低温度 B. 充入惰性气体 C. 加入催化剂 D. 再充入
(3)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和4mol,同时发生反应1和反应2,测得、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4min时,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逆反应速率。
②5min时,容器中_______。
③0~3min内,_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
(4)燃料电池如图2、图3所示,放电时,氧化产物依次为、。
①图2中Pt极为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图3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③若消耗等物质的量的,则图2、图3装置中通过外电路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
【答案】(1)BC (2)CD
(3) ①. 等于 ②. 0.1 ③. 0.3
(4) ①. 正 ②. ③. 1:1
【解析】
【小问1详解】
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也不变,故密度始终不变,A项错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气体平均摩尔质量随着反应进行增大,所以B可以判断平衡,B项正确;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平衡的定义,C项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原子总数始终不变,D错误;答案选BC;
【小问2详解】
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催化剂、增压、升温。充入惰性气体不改变反应的浓度,所以速率不变。而充入H2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答案选CD;
【小问3详解】
3min后各物质量不再改变,说明3min后反应达平衡。则4min时v正=v逆,答案为等于。5min时甲烷的浓度。当生成0.2mol时,消耗0.8mol,生成0.2mol时,消耗1.2mol,故消耗的总物质的量为2mol,容器体积为2L,0~3min内,;
【小问4详解】
图2为甲烷的燃料电池,C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4-8e-+2H2O=CO2↑+8H+,而Pt的O2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答案为正。图3为甲烷的燃料电池,CH4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答案为。两个电池CH4与电子的关系均为1molCH4产生8mole-,所以若等量的CH4产生电子之比为1:1,答案为1:1。
20. 工业上常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等)为原料,生产和铝单质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高硫铝土矿粉中含有的在“焙烧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焙烧Ⅱ”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1)中硫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焙烧Ⅰ”时,加入少量的主要作用为_______。
(2)矿粉经过“焙烧Ⅰ”后,所得的大块烧渣需要进行“碱浸”,为了加快浸取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任写两点)
(3)当反应中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时,转移了_______mol电子。
(4)“焙烧Ⅱ”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性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大量排放该气体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
(5)“焙烧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工业上,以物质X为原料冶炼金属Al的方法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 ①. ②. 吸收,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2) ①. 将大块烧渣粉碎 ②. 适当升高“碱浸”的温度
(3)1.1 (4) ①. ②. 酸雨
(5)
(6) ①. 电解法 ②.
【解析】
【分析】高硫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等,通入空气,并加入少量氧化钙,进行焙烧I,发生已知反应,SO2与CaO、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对焙烧产物进行碱浸,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并过滤,滤液成分为偏铝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滤渣为、硫酸钙,滤渣与隔绝空气进行焙烧Ⅱ制取;滤液中的溶质含有NaAlO2,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Al(OH)3沉淀,过滤,然后进行焙烧Ⅲ,得到,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备铝单质。
【小问1详解】
FeS2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可知硫的化合价为-1价;“焙烧”时,加入少量CaO的主要作用为吸收SO2,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小问2详解】
矿粉经过“焙烧”后,所得的大块烧渣需要进行“碱浸”,为了加快浸取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将大块烧渣粉碎、适当升高“碱浸”的温度、搅拌等。
【小问3详解】
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至- 2价,11molO2转移电子44mol,生成8molSO2,则当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 (0.2mol)SO2时,转移了1.1mol电子。
【小问4详解】
由流程可知,“焙烧II”过程中加入了FeS2,则产生的污染性气体是SO2,大量排放该气体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
【小问5详解】
滤液中的溶质含有NaAlO2,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Al(OH)3沉淀,过滤,然后进行“焙烧Ⅲ”,则“焙烧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6详解】
工业上,以物质X (Al2O3) 为原料冶炼金属铝的方法为电解法,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商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设计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商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化学试题pdf、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