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3.9《地球的表面》 课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9地球的表面 课件.pptx
    • 教案
      新苏教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 9地球的表面 教案.docx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9地球的表面 课件第1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9地球的表面 课件第2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9地球的表面 课件第3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9地球的表面 课件第4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9地球的表面 课件第5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9地球的表面 课件第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9地球的表面 课件第7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9地球的表面 课件第8页
    新苏教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 9地球的表面 教案第1页
    新苏教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 9地球的表面 教案第2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9 地球的表面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9 地球的表面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9地球的表面课件pptx、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9地球的表面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内部9.地球的表面1.教学内容本课是单元起始课意在指导学生观察描述地球表面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尝试运用身边材料制作地形模型来表现地形特点持续提高学生科学描述的能力及设计与物化模型的能力。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表面陆地地形特点。先借助摸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让学生感受地球并不是一个光滑球体它的表面高低起伏有陆地和海洋两种表现形式。再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陆地地形用卡通人物提示海底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第二部分是描述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四种地形从地势高低和起伏大小两个方面准确描述它们的特点。第三部分为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教材呈现了两种立体地形模型的表现技法学生可以参考这两种立体模型的材料和做法来设计制作自己的地形模型。通过制作活动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地形特征培养学生设计与物化地形模型的能力。2.教学目标能整体描述地表特征能识别常见的陆地地形。能细致观察各种地形学会描述地形主要特征。能制作立体地形模型学会运用常见材料表现地形特征。3.重点与难点重点描述五种典型地形的主要特征。难点设计制作立体地形模型。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政区地球仪、地形地球仪、立体地形模型、教学相关视频和PPT。学生分组材料立体地形模型的制作材料如石膏塑形布、纸板、废纸、泡沫塑料、海绵、丙烯颜料、笔等。5.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25页第3单元的一首小诗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当然是喜马拉雅山呀!世界上最大的洋是什么洋?——当然是太平洋啊!那喜马拉雅山上怎么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呢?2.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初步了解这首小诗的内容。全班交流3.通过朗读这首小诗,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喜马拉雅山4.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什么?太平洋5.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的奥秘。6.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地球的表面情况7.板书课题:9.地球的表面学习新课活动一触摸两种地球仪,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1.教师出示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引导: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种地球仪吗?这两种地球仪,一个是政区地球仪,一个是地形地球仪2.学生分别观察两种地球仪,初步了解两种地球仪的不同之处。3.学生触摸这两种地球仪,说一说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政区地球仪表面光滑,有不同色块,蓝色代表海洋,其他颜色代表国家,相邻国家的颜色不同。地形地球仪表面高低不平,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洋深度和陆地海拔高度。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也就是说,这两种地球仪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颜色的含义不同,地球仪上的文字注释也不同。活动二:了解地球表面的陆地地形1.教师引导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地形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表面,说一说通过观察地形地球仪你知道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有哪些特点?3.出示课本26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片,进一步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4.全班交流预设图片大部分呈现的是陆地,右下角是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地形。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是陆地的五种基本形态。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沟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样平整。5.学生再次仔细观察地形地球仪以及课本26页下面的这幅图片进一步体会地球表面的地形特点。6.教师小结在地球的表面有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形态多样的高低起伏的陆地地形,同样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活动三:了解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1.教师引导在陆地上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各种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那么这些地形分别有怎样的特点呢?2.出示课本27页上面的4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别说一说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的主要特点。预设山地地势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山地一般呈脉状分布。平原地势低,地面平坦,起伏较小,视野开阔。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丘陵地势不高,地面起伏不大,坡度较缓。丘陵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一般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盆地周围地势高,中间地势低,与澡盆相似。盆地一般被山地或丘陵包围。高原的地形特点是地势高,起伏小。但难以找到特征显著的照片,因为形成年代较近的高原一般比较平坦,而年代较远的则因长期受风化侵蚀变得比较低矮,看起来和山地一样。所以没有在此呈现。3.教师相机出示山地的一组图片平原的一组图片丘陵的一种图片盆地的一组图片以及高原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些图片,进一步体会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活动四: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上有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等。下面我们就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2.出示课本27页下面的两幅插图,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想一想,这两幅图片上展示的是哪两种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预设:左边的立体模型用纸板堆叠而成,表现了丘陵和平原,是等高线地形表达法的立体呈现方式。右边的立体模型采用覆盖式方法制作,表现的是山地和盆地,侧重表现地表轮廓。3.提出要求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先确定制作包含哪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然后选择相应的材料动手制作。4.教师指导:石膏塑形布是制作地形模型的专用材料,如果没有可以用皱纹纸、旧衣物来代替。装饰时,可以在模型上涂自己需要的颜色,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模型表面涂白乳胶,粘上草粉。(将草干燥后粉碎而成的粉状物质。)5.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活动,先讨论再选择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模型6.全班交流各小组说一说本小组制作的是哪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并展示本小组制作的立体模型。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的表面情况,知道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等等这些陆地地形各有不同的特点。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地球表面的知识。

    相关课件

    小学苏教版 (2017)9 地球的表面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 (2017)9 地球的表面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9课地球的表面教学课件pptx、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9课地球的表面教学设计docx、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9课地球的表面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内部9 地球的表面公开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 地球的表面和内部9 地球的表面公开课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39《地球的表面》教学PPTpptx、39《地球的表面》教案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9 地球的表面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9 地球的表面背景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多种形态的地貌,雅鲁藏布大峡谷,海洋与岛屿,制作地貌模型,描绘地貌的技术,航拍照片,卫星照片,学科学爱科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