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4.15《雨和雪》 课件+教案
展开15.雨和雪
1.教学内容
本课与前两课是并列关系,将雨、雪这两种天气现象放进一课是因为它们都是云中的水点或是冰晶降落所致,也是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的天气现象。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雨和雪的异同,是一种经验层面的认知,聚焦研究的主题,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也是对接下来探索雨雪形成的原因作铺垫。第二个活动是模拟雨的形成,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一个主体活动,为雨和雪的形成原因的解释提供直观感性认识。第三个活动是根据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这是抽象概括的学习,是一种图表学习方式。模拟实验与抽象概括的示意图两者结合,能更好地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第四个活动是观察雪花的形状,说说不同的降水形式的特点。这些都是直观的图片观察,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
2.教学目标
能够比较雨和雪的异同,知道雨和雪是常见的降水形式。
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并能够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
了解更多的降水形式,描述不同降水形式的特点。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
难点:根据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
4.教学准备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培养皿、热水、冰块、火柴。
5.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水在大自然中的4种表现形式,分别是云和雾、露和霜,了解了云和雾以及雪和霜的形成。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水在大自然中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雨和雪。
2.板书课题:15.雨和雪
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比较雨和雪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雨和雪是司空见惯的两种东西。雨和雪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2.出示课本42页上面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并想一想雨和雪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预设:
不同之处:雨是液态水、雪是固态水;雨是云层中的小水点降落或是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形成,雪则是云层中的小冰晶降落所致;形成雪的气温要更低,所以一般是在冬季,而雨水春夏秋冬都有。
相同之处:都是云层中的水汽变化而成,本质都是水,是降水的两种基本形式。
活动二:模拟雨的形成
1.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但是雨是怎样形成的呢?雨的形成又需要哪些条件呢?下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42页下面的三幅实验图片,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并且读一读相应的文字,初步了解模拟雨的形成实验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
全班交流
3.所需材料: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自来水、培养皿、冰块等等。
4.实验方法:
①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
②用一个热培养皿盖住烧杯,观察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珠。
③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有什么变化。
5.实验要求:
在实验中,仔细观察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珠,然后在培养皿中加进冰块,再观察培养皿底部有什么变化。
6.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培养皿底部的变化。
7.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提醒学生使用酒精灯时要按照正确步骤进行操作,同时在加热过程中不要用手触摸这些器皿,防止烫伤。
8.全班交流
(1)指生说一说,在加热的过程中,用一个热的培养皿盖住烧杯,培养皿底部是否有水珠?
培养皿底部没有水珠。因为培养器皿是热的,所以在培养皿底部没有水珠。
(2)在培养皿中加进冰块,培养皿底部又有什么变化?
在培养皿中加进冰块,发现培养器皿底部有水珠,出现这些水珠越聚越多,最终会滴落下来。
(3)为什么培养皿底部会形成小水珠?
因为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沸腾,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烧杯上面的培养皿中加进冰块,这些水蒸气遇到冰块就会迅速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培养皿底部。
(4)在培养皿中放进冰块起什么作用?
在培养皿中放进冰块是为了降低温度,使水蒸气迅速凝结。
活动三:根据示意图说说大自然中的雨雪形成过程
1.出示课本43页的示意图,学生仔细观察示意图,想一想大自然中的雨雪是怎么形成的?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自然中的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2.出示课本43页下面的一段文字,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中的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雪。雪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
3.教师小结:雨和雪都是一种自然现象,都是通过大气循环形成的,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不断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成了云,一片片云互相碰撞,让水滴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承受不住的时候就下落变成了雨。雪花是由水蒸气直接凝结而成的,空气中的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我们看到的雪。
活动四:观察雪花的形状,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1.教师引导:雪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有观察过他们的形状吗?
2.出示课本44页上面6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些雪花的形状,说一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
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边形。
3.出示各种各样的雪花形状图片,学生继续观察,进一步了解雪花基本上都是呈六角形的形状。
4.为什么雪花大多数成六角形呢?
雪花之所以多呈六边形,是因为水分子形成冰的过程中是按六方晶系排列的。
活动五:这些降水形式有什么特点
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不同类型的降水形式,大家见过哪些降水形式呢?
2.学生说一说自己见过的降水形式。
3.出示课本44页下面的雨夹雪、冰雹和冻雨的降水形式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图片,想一想这些降水形式有什么特点?
预设:
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同雨和雪一样,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它是从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物。多发生在夏季或春夏之交。
冻雨由冰水混合物组成,由雨滴与温度低于0°C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而成,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雨夹雪是雨水与部分融化的雪混合并同时降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降水现象。这种天气现象的发生过程是比较短暂的,常处于由雨转变为雪的阶段,或者是相反的阶段。
4.教师相机出示一些雨夹雪、冰雹和冻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降水形式的特点。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雨和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并且通过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和观察示意图的方式,了解了大自然中的雨和雪是怎么形成的。还知道了除了降雨、降雪之外,我们还了解了雨夹雪、冰雹、冻雨这些特殊的降水形式,了解了这些降水形式的特点。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雨和雪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