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习题+教案+电子课本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下册17 环境变化以后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下册17 环境变化以后授课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生物对季节变化的适应,不打扰是最好的帮助,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能举例说出生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对比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的生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2. 能举例说出急速的天气变化和灾害性事件对生物生存造成的威胁。★3. 能举例说出人类的生产、建造等活动引起环境变化,对生物的生存造成破坏性影响。★4. 能以鱼道的设计为例,依据洄游鱼类的生活习性评估其合理性。★5. 能意识到工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特别是由此引起的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大自然中的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降水量等)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生物有自己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
麻雀的脂肪和毛量会发生变化
北极狐的毛色和毛量会发生变化
猴面包树靠粗壮的树干蓄水来度过旱季
秋季,一些树木的叶子会变黄、飘落
动物:以卵或幼虫过冬,如蚕卵、蚊子的幼虫等;储存食物过冬,如松鼠、老鼠、星鸦等;改变体色、增加毛量、增厚脂肪过冬,如雷鸟、麻雀、北极狐等;冬眠过冬,如青蛙、蛇等;迁徙到南方过冬,如大雁等;夏眠过夏,如蝾螈、青蛙等;迁徙度过旱季,如角马等。
植物:落叶过冬,如杨树、柳树等;树干储存水分度过旱季,如猴面包树等。
丹顶鹤是有迁徙行为的鸟类,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栖息地,对湿地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每年春季,丹顶鹤会离开越冬的地方迁往东北的繁殖地。中途,它们还会在合适的地方做短暂的栖息。3月末4月初,当丹顶鹤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它们就会开始配对和筑巢。入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又要从东北的繁殖地迁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为了保护好丹顶鹤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
迁徙:随着季节不同而定时变更栖居地区的运动。
春天,内蒙古的乌梁素海的湖面飞来了天鹅。
夏天,天鹅宝宝在爸爸妈妈的照顾下逐渐长大。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它们必须准备南迁了。
天鹅在温暖的南方度过冬天。
燕子、海鸥、大雁、天鹅等动物会因为季节变化迁徙。
在大雁南飞的过程中,大雁群体中最为强壮者往往会飞在最前端,而相对瘦弱的大雁则分居两侧飞行。从北向南飞行几千公里。在此过程中一些瘦弱的或者生病的大雁会出现掉队的情况。
我们可以如何帮助“掉队“的大雁呢?
大象、驯鹿、藏羚羊、角马等动物会因为觅食迁徙
大马哈鱼、海龟、红蟹、黄鱼等动物会因为繁殖迁徙。
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
有些动物在季节变化时,会出现换毛现象,如绵羊、狗、猫等。还有些动物,会根据季节的变化更换毛的颜色。
与换毛动物相似,一些鸟类会根据季节变化更换羽毛的量,或者变换羽毛的颜色。
变色行为。一些动物的体色在一定范围内随背景改变的一种特性,这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一种特殊适应。如变色龙
当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生物还能适应吗?它们会面临哪些挑战?
旱灾使得生物缺水、脱水、生病甚至死亡。
雪灾使得气温极低,冻伤或冻死动植物,动物刨开雪层找食物时容易受伤或找不到食物而饿死。
土壤沙化使得土壤水分、养分流失,植物的种子被风吹走、幼苗连根拔起、禾苗被吹干,草场退化,动物缺少水分和食物被迫迁徙甚至死亡。
海水倒灌造成土壤盐碱化,土地荒芜,植物无法生长,还会加剧水污染,影响人类生活。
森林火灾烧毁林木,益兽益鸟减少,甚至造成人畜伤亡,还会破坏土壤,更加不利于生物生活。
火山喷发影响周围环境,导致气温下降,火山灰影响生物呼吸,产生的酸雨造成危害,导致生物死亡甚至灭绝。
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缓慢而具规律的气候变化,也有急速的天气变化,还有海啸、火山喷发、陨石撞击等灾害性事件。当生物无法适应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科学家普遍认为,恐龙、猛犸象的灭绝是环境的突然变化造成的。
导致恐龙灭绝的“陨石撞击”假说
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大量的粉尘,扩散至整个大气层,导致地球持续数月处于黑暗状态,以恐龙为首的许多生物灭绝。生物史上的恐龙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导致猛犸象灭绝的“气候变暖”假说
大约2万年前,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迁移。由于栖息地缩小,草场植物减少,猛犸象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数量锐减,最后灭绝。
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人类的这些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哪些改变?对生物的生存产生了什么影响?
砍伐森林会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物的栖息地。
城市扩张使得土地资源短缺,土壤结构被破坏,生物的栖息地缩小,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排放废气使大气受到污染,产生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威胁动植物生存,损害人体健康。
石油泄漏造成海洋污染,导致鱼群死亡、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丧失。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
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迁徙,以保证正常繁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洄游。随着人们对河流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隔流建筑被修建在自然河流中,如拦河筑坝修建的水电站。这往往会阻断、破坏鱼类自由迁徙的洄游通道,大大影响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鱼类减少甚至灭绝。目前,人们多采用建设鱼道的方来缓解这种状况。鱼道是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大坝的人工水槽。
查找相关资料,对下面两种鱼道的设计进行分析、评估。
原生态式鱼道将鱼类通行的自然鱼道与人工鱼道相结合,更符合鱼类习性,能提高过鱼效率。例如鱼道全长10千米,其中自然鱼道6千米,人工鱼道4千米,两类鱼道有效结合给鱼类提供了更适宜的水流条件,更接近自然条件,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横隔板竖缝式鱼道,能以调整过鱼孔的形式、位置、尺寸来适应不同习性鱼类的需要。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近代鱼道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假如要在藏羚羊迁徙必经之地规划修建一条铁路,你将从哪些方面评估铁路的修建方案?
需考虑:① 尽可能绕避;② 根据藏羚羊的迁徙规律等,在相应的地段设置通道,以保障藏羚羊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③ 通道形式有桥梁下方、隧道上方等;④ 听取野生动物专家、环保部门、当地牧民的建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下册17 环境变化以后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砍伐森林,城市扩张,排放废气,石油泄漏,①尽可能绕避,课堂回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下册17 环境变化以后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17环境改变以后pptx、8aa458ef1c15341cdcffeef887ba9d6cmp4、千年银杏古树mp4、帝王蝶迁徙mp4、青海玉树雪灾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下册17 环境变化以后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环境改变以后》课件pptx、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环境变化以后教案docx、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