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课件PPT+教学设计+视频整册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包楞调优质课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包楞调优质课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2012音乐七年级上43包楞调课件pptx、人教版2012音乐七年级上43包楞调教学设计docx、包楞调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包楞调》教学设计课题名《包楞调》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学唱、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熟悉歌曲旋律,表现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2、了解歌曲内容,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重点了解《包楞调》民歌的特点、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在欣赏教学中使学生领悟作品表达的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山东地区音乐作品的音乐意境,掌握民歌的流变性。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历史上,山东成武的梁王庙等寺庙都有庙会。每逢庙会,总有不少善男信女到寺庙里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尤以妇女拜佛念经者多。一开始,庙前常有年迈的妇女,肩上挑着担子,一头是进香的香火,一头为了平衡衬个东西,口中念念有词。 后来,这种形式被改成一头是个莲花盆,一头是个大鲤鱼,担子用竹片制成,光滑而有弹性,招来众人围观,边舞边唱小曲。唱词有的来自佛经、民间故事等,曲调有的是当地民歌,有的是地方戏曲,《包楞调》就是其中的一首。 二、新课探究1、聆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给你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它对歌曲的情绪产生了什么影响? “包楞楞楞”这些衬词的印象最突出,使歌曲情绪既开朗又活泼。 这是一首流行于山东成武县一带的民歌,因衬词“包楞楞楞”而得名。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 歌曲的速度、情绪怎样?速度 :中速。情绪:轻快、抒情地。4、 读一读节奏,唱一唱旋律。5、试山东民歌的特点: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诙谐和风趣等特点。表现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往往以生活小调为最突出。表现山东人民在和大自然斗争中的伟大气魄、坚强意志和英雄性格的歌曲就表现出强悍、粗犷的特点。6、完整地演唱歌曲。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在演唱《包楞调》中熟悉了旋律,了解了它的情绪。布置作业收集一首民歌或歌曲的不同演奏、演唱版本进行比较,下一节课与大家分享、交流。板书设计《包楞调》教学反思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包楞调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44《包楞调》课件pptx、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44《包楞调》教学设计docx、欣赏包楞调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包楞调课文内容课件ppt,共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体会歌曲情绪,《包楞调》的由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包楞调图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旋律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