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中考化学质检试卷
展开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中考化学质检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我国自主研发的歼−20隐性制空战斗机,其机身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玻璃纤维雷达罩 B. 钛合金主梁 C. 聚碳酸酯舱盖 D. 陶瓷尾喷管
2. 聚龙生态草莓采摘园,与你遇见“莓”好!草莓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无机盐 B. 糖类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氮:O2N B. 3个氧原子:O3
C. 硫酸根离子:SO2− D. 2个氢分子:2H2
4. 气焊钢板是利用乙炔和氧气混合后燃烧产生的高温来进行的,气焊时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
A. 降低乙炔的着火点 B.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C. 提供足量的助燃剂 D. 减小乙炔分子间间隙
5.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取用药品
C. 检验气体 D. 制取气体
6. 去离子水是指除去了呈离子形式杂质后的纯水,其纯度比蒸馏水高。下列关于去离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混合物 B. 导电能力很弱
C. 水分子停止运动 D. 与普通纯水的元素组成不同
7. 花椒麻素(C16H25NO)是花椒呈麻味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花椒麻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 含有NO分子 D. 1个花椒麻素分子中有43个原子
8. 如图是电解水时水在某一电极端发生变化的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石墨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B.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C. 实验中电极周围的液体显酸性
D. 实验中试管内液面会不断下降
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B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取样,在空气中灼烧,闻气味
C
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称取3.0gNaCl,加入50mL水使之溶解
D
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放热
往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盐酸,测量温度变化
A. A B. B C. C D. D
10. 将纯净的CO2气体持续通入滴有无色酚酞的NaOH溶液中,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a2CO3和NaHCO3都属于盐
B. 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呈红色
C. 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HCO3
D. bc段发生的反应是NaOH+CO2=NaHCO3
11. 我国有着使用、发现和冶炼铁器的灿烂历史文化。
(1)宋代的《开宝本草》中记载了铁华粉的制法:“取钢煅做叶,如芴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生衣,铁华成矣”。
①“铁华”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亚铁盐,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______ 。
②“取钢煅做叶”体现铁具有良好的 ______ 性。
③“平面磨错,令光净”中提到的打磨,目的是 ______ 。
(2)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述:“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锈)”。铁丝“日久起销”的原因是铁与 ______ 同时接触而导致。
(3)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中记载着“用煤制焦”和“焦炭冶铁”的方法。
①用煤炼制焦炭涉及的操作有将煤拣净、捣碎过筛、煅之烟尽、微水渍熄等。其中“煅之烟尽”涉及的是 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焦炭冶铁过程中利用CO将矿石中的Fe2O3还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12. 我国是燃煤大国。煤炭中含有硫,燃烧会产生SO2污染空气。
(1)图1是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 。
②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易 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一种煤炭脱硫技术是将硫元素以硫酸钙的形式固定,硫酸钙的化学式是 ______ 。
(3)我国科学家利用多孔碳材料吸附SO2,既解决了煤燃烧带来的污染,又实现了SO2的回收利用。图2是多孔碳对燃烟煤气中SO2的吸附、转化、热再生的示意图。
①一定条件下,步骤Ⅰ中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②步骤Ⅲ中所得产物共有 ______ 种氧化物,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3.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21世纪将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
(1)我国主要以海带、海藻为原料提取碘。
①碘元素可以预防 ______ 疾病。
②海带提取碘的主要原理是2KI+X=2KCl+I2,其中X的化学式是 ______ 。
(2)海水晒盐得到的卤水中含有的几种盐类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60℃时,100g水中加入40gKCl,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②90℃时,将MgCl2和MgSO4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______ 。
(3)已知: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大型海水淡化工厂常采用低压加热蒸馏法,其优点是 ______ 。
14. 兴趣小组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1)说碳:低碳行动中的“碳”指的物质是 ______ 。
(2)寻碳: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归纳出以下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图。
①生物圈中,二氧化碳通过 ______ 作用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②水圈中,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海水的pH 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③岩石圈中,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经化合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钙[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3)控碳: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主要控碳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下表:
途径
碳替代
碳减排
碳封存
碳循环
贡献率
47%
21%
15%
17%
由表中数据可知,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______ 。
15. 甲醇合成用到的铜基催化剂常因硫中毒失活。一种从废铜基催化剂的预处理物(主要成分是CuO、ZnO)中回收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提示:酸溶过程发生的反应主要是CuO+2HCl=CuCl2+H2O。
(1)“盐浸”时要不断搅拌,目的是 ______ 。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______ ,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
(3)加入锌粉置换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4)结合流程信息,请解释“酸溶”时加入盐酸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 ______
16.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根据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设计简易供氧器。
(1)图1是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①写出仪器Ⅱ的名称: 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②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应选用装置 ______ (填字母)。
(2)图2是家庭制氧机上湿化瓶的类似装置,人吸氧时能观察到瓶中有气泡。
①该装置的 ______ (填“a”或“b”)端连接制氧机的导管口。
②使用该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 。
(3)图3是小组同学利用塑料瓶、吸管等生活用品设计出的简易供氧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
A.使用前,过渡仓应注满水
B.反应仓的药品可以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C.过渡仓的原理类似于湿化瓶
D.过渡仓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
17. 图1是衣柜中常用的除湿袋,具有较好的除湿集水作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成分和除湿集水效果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除湿袋中的白色颗粒是生石灰、氢氧化钠、氯化钙等常见干燥剂中的一种;
②氯化钙为白色固体,受热不分解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其水溶液呈中性;
③吸湿率=(吸湿后重量−未吸湿前重量)/未吸湿前重量×100%。
探究一:吸湿袋中白色颗粒的成分
(1)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一致认为白色颗粒不可能是氢氧化钠。从使用安全考虑,原因是 ______ 。
(2)取适量白色颗粒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取出少量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
①实验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据此小杰同学认为白色颗粒是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②有同学对上述结论的可靠性提出质疑,理由是 ______ 。
(3)小组同学经讨论后,改用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重复进行上述实验。当观察到 ______ 现象,证明白色颗粒是氯化钙。
探究二:吸湿袋的除湿集水效果
(4)一段时间后集水袋内有大量液体。小组同学称取10.0g袋中液体,蒸发、干燥后得到4.0g固体。据此可知,装有20.0g白色颗粒的吸湿袋至少能吸收 ______ g水蒸气。
(5)继续探究吸湿袋的除湿效果。分别称取20.0g的吸湿袋样品、生石灰和活性炭进行吸湿率测定实验,隔段时间测一次样品质量,数据处理得到图3所示的柱状图。
①活性炭具有 ______ 作用,能除异味和除湿。
②生石灰在吸湿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如表,请在图3中画出生石灰的吸湿率 ______ 。
时间
1天后
2天后
4天后
8天后
16天后
32天后
质量
22.5g
23.7g
24.5g
25.0g
25.0g
25.0g
(6)结合以上探究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18. 纳米球状红磷可提高钠离子电池性能,制备原理是10NaN3+2PCl5=2P+10NaCl+15N2.若要制备6.2g纳米球状红磷,需要消耗叠氮化钠(NaN3)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玻璃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合题意;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因此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符合题意;
C、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聚碳酸酯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不合题意;
D、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合题意。
故选:B。
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材料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则草莓中富含维生素。
故选:D。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解答】
A、二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2,故选项错误;
B、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3O,故选项错误;
C、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故选项错误;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解:A.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因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故A错误;
B.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故B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通入氧气可以供应足量的助燃剂,使乙炔充分燃烧,故C正确;
D.分子间间隔与温度、压强等有关,与是否使用氧气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进行分析;
B、根据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间间隔与温度、压强等有关进行分析。
掌握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检查气密性时,要先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中,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图示操作正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先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即可,故图示操作正确;
C、检验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故图示操作正确;
D、加热固体时,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D。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去离子水是指除去了呈离子形式杂质后的纯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去离子水是指除去了呈离子形式杂质后的纯水,去离子水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能力很弱,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因此去离子水中水分子仍然在不断运动,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去离子水与普通纯水的元素组成相同,均是由H、O元素组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题意,去离子水是指除去了呈离子形式杂质后的纯水,其纯度比蒸馏水高,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什么是去离子水,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由花椒麻素的化学式C16H25NO可知,花椒麻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由花椒麻素的化学式C16H25NO可知,花椒麻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12:1,故B正确;
C.由花椒麻素的化学式C16H25NO可知,花椒麻素中有氮、氧原子,不含有NO分子,故C错误;
D.由花椒麻素的化学式C16H25NO可知,在1个花椒麻素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为:16+25+1+1=43,在1个花椒麻素分子中有43个原子,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花椒麻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C、根据花椒麻素中有氮、氧原子进行分析;
D、根据1个花椒麻素分子中原子的个数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掌握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由图可知,石墨电极附近产生氧气,说明石墨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石墨电极附近产生氧气,则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故B正确;
C、试管中的液体中有氢离子,说明实验中电极周围的液体显酸性,故C正确;
D、电解水实验消耗水,产生气体,气体在试管顶部聚集,因此实验中试管内液面会不断下降,故D正确。
故选:A。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取样,在空气中灼烧,闻气味,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称取3.0gNaCl,加入50mL水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g3g+50g×100%≈5.7%,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往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盐酸,测量温度变化,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无法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B、根据羊毛线和棉线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D
【解析】解:A、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它们均属于盐,该选项说法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实验结束后,pH>7,显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故所得溶液呈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c点pH约为8.5,而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8.5,故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HCO3,该选项说法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b点pH约为11,故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由C可知,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碳酸氢钠,故bc段发生反应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1.【答案】Fe2+ 延展 除去铁表面的金属氧化物 氧气和水 化学 Fe2O3+3CO=高温2Fe+3CO2
【解析】解:(1)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亚铁离子的符号是:Fe2+;
②“取钢煅做叶”体现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③“平面磨错,令光净”中提到的打磨,目的是:除去铁表面的金属氧化物;
(2)铁丝“日久起销”,即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3)①其中“煅之烟尽”涉及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②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CO2。
故答案为:(1)①Fe2+;
②延展;
③除去铁表面的金属氧化物;
(2)氧气和水;
(3)①化学;
②Fe2O3+3CO=高温2Fe+3CO2。
(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打磨的目的进行分析;
(2)根据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
(3)根据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2.【答案】32.06 得到 CaSO4 2SO2+O2=一定条件下2SO3 三 降低
【解析】解:(1)①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②由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硫酸钙中钙元素显示+2价,硫酸根显示−2价,故硫酸钙的化学式为CaSO4;
(3)①步骤Ⅰ中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O2=一定条件下2SO3;
②步骤Ⅲ中所得产物有:H2O、CO2、SO2,均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共有3种氧化物;反应物为H2SO4,其中硫元素显示+6价,反应后SO2中硫元素显示+4价,故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故答案为:(1)①32.06;
②得到;
(2)CaSO4;
(3)①2SO2+O2=一定条件下2SO3;
②三;降低。
(1)根据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4,进行分析;
(2)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步骤Ⅲ中所得产物有:H2O、CO2、SO2,均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进行分析。
本题是微观模型考查题,在解答此类题时认真阅读分析图示,看懂每个图形表示的含义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比如本题,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其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甲状腺 Cl2 有部分KCl未溶解 硫酸镁 节约能源
【解析】解:(1)①碘是人体内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因此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K、I、Cl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2、0,反应后K、I、Cl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2、2,则X中含有2个氯原子,X的化学式为Cl2;
(2)①60℃时,KCl的溶解度小于40g,则60℃时,100g水中加入40gKCl,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有部分KCl未溶解;
②90℃时,将MgCl2和MgSO4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30℃,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有氯化镁晶体析出,而由于MgSO4在30℃时溶解度大于90℃时的溶解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
(3)由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因此大型海水淡化工厂常采用低压加热蒸馏法,其优点是节约能源。
故答案为:(1)①甲状腺;
②Cl2;
(2)①有部分KCl未溶解;
②硫酸镁;
(3)节约能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二氧化碳或CO2 光合 降低 CaCO3+CO2+H2O=Ca(HCO3)2 碳替代
【解析】解:(1)低碳行动中的“碳”指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低碳”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2)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②水圈中,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故会导致海水的pH降低;
③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
(3)由表中数据可知,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替代。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或CO2;
(2)①光合;
②降低;
③CaCO3+CO2+H2O=Ca(HCO3)2;
(3)碳替代。
(1)根据“低碳”的含义来分析;
(2)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15.【答案】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反应更充分 漏斗 引流 Zn+CuCl2=ZnCl2+Cu 避免“置换”步骤时消耗更多的锌粉
【解析】解:(1)“盐浸”时要不断搅拌,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反应更充分;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洒出;
(3)“酸浸”过程中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加入锌粉置换,锌粉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Cl2=ZnCl2+Cu;
(4)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因此“酸溶”时加入盐酸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避免“置换”步骤时消耗更多的锌粉。
故答案为:(1)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反应更充分。
(2)漏斗;引流。
(3)Zn+CuCl2=ZnCl2+Cu。
(4)避免“置换”步骤时消耗更多的锌粉。
(1)“盐浸”时要不断搅拌,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反应更充分;
(2)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3)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锌粉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
(4)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因此“酸溶”时加入盐酸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避免“置换”步骤时消耗更多的锌粉。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锥形瓶 2H2O2=MnO22H2O+O2↑; C a 可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合理即可) AB
【解析】解:(1)①根据图示可知,仪器Ⅱ的名称为锥形瓶;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
②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率,可以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选择的装置为C装置;
(2)①由图2可知,该装置的a导管口连接制氧机,b导管口连接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②使用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观测到是否有氧气输出,还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等;
(3)A.使用前,过渡仓应注满水,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在排出时会带出一部分水被人体吸入,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反应仓的药品可以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生成氧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从简易方便操作来看,反应仓的药品不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过渡仓的原理类似于湿化瓶,反应仓内产生的氧气,进入到过渡仓,过渡仓内的水对氧气由湿化的作用,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过渡仓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氧气在过渡仓被水湿化后排出,供人体呼吸,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故答案为:(1)①锥形瓶;2H2O2=MnO22H2O+O2↑;
②C;
(2)①a;
②可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合理即可);
(3)AB。
(1)根据仪器Ⅱ的名称为锥形瓶;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率,进行分析;
(2)根据该装置的a导管口连接制氧机,可以观测到是否有氧气输出,还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等,b导管口连接人吸氧气的塑料管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过渡仓的原理类似于湿化瓶,反应仓内产生的氧气,进入到过渡仓,过渡仓内的水对氧气由湿化的作用,进行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氧气的制取,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等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CaCl2+Na2CO3=CaCO3↓+2NaCl 如果白色颗粒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30.0 吸附 相同条件下,使用氯化钙作干燥剂,除湿效果最好
【解析】解:(1)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故白色颗粒不可能是氢氧化钠;
(2)①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②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白色颗粒是氯化钙,该白色颗粒还可能是生石灰;
(3)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当观察到溶液不变色,说明该白色颗粒是氯化钙;
(4)称取10.0g袋中液体,蒸发、干燥后得到4.0g固体,说明4.0g固体吸收水蒸气的质量为:10.0g−4.0g=6.0g,则装有20.0g白色颗粒的吸湿袋至少能吸收:20.0g4.0g×6.0g=30.0g
(5)①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作用,能除异味和除湿;
②由表中数据可得,生石灰的吸湿率为:25.0g−20.0g20.0g×100%=25%,故图为;
(6)由以上探究可知,相同条件下,使用氯化钙作干燥剂,吸湿率最高,即除湿效果最好。
故答案为:
(1)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2)①CaCl2+Na2CO3=CaCO3↓+2NaCl;
②如果白色颗粒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3)无明显现象;
(4)30.0;
(5)①吸附;②;
(6)相同条件下,使用氯化钙作干燥剂,除湿效果最好。
(1)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利于安全,据此分析;
(2)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据此对比分析;
(3)氯化钙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据此分析;
(4)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即可;
(5)从活性炭结构特点分析;
(6)对比实验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本考点考查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解决本考点需要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此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18.【答案】解:设要制备6.2g纳米球状红磷,需要消耗叠氮化钠的质量是x。
10NaN3+2PCl5=2P+10NaCl+15N2
650 62
x 6.2g
65062=x6.2g
x=65g
答:若要制备6.2g纳米球状红磷,需要消耗叠氮化钠的质量是65g。
【解析】根据纳米球状红磷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中考化学质检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中考化学质检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