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有多重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有多重教学设计,共8页。
第四单元 克、千克、吨第1课时 有多重 教学内容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一定的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克和千克的认识,还要知道1千克和1克大约有多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说出生活中重1千克和1克的物体,最后还要让学生估计一下物体的重量,用手掂一掂先感受重量,再称一称,从中更直观、具体地感受每个物体的重量。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3.能运用千克和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知道1千克、1克分别有多重。教学难点:会用千克、克表示物体的质量,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下面的小动物你们感觉谁轻,谁重呢? 课件出示小鸟、小猫、小狗、青蛙图片。 师:看来这道题可难不倒你们。生活中每个物体都有轻重,那么它们到底有多轻,有多重,咱们怎么才能知道它们的重量呢? 生:轻的动物是:小鸟、青蛙。 重的动物是:小猫、小狗。 生:可以用秤称一称。 通过出示几种小动物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谁轻谁重,引导学生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来测量每个物体的重量。环节二探究新知1.认识常见秤师:咱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要用上秤,请同学们认识一下咱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吧。师:出示几种秤的图片,给学生作介绍。小结:这些秤有的测量较轻的物体,有的测量较重的物体。认识克、千克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小男孩淘气和小鸟的体重是多少。 师:淘气和小鸟的体重谁重呢? 师:要想知道谁轻谁重,不能光看数字,还要看数字后面的质量单位。小结:每个物品都有质量,我们通常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千克可以用“kg”表示,克可以用“g”表示。师:那1千克和1克来比,谁更重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1千克到底大概有多重。课件出示课本插图。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表达的也好准确啊。也就是说1千克大约是4个苹果的重量,也大约是16个鸡蛋的重量,从中我们也得出了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和4个鸡蛋的重量差不多。请同学们回家准备一下这些食材,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到底有多重吧。 师:我们知道了1千克大概的重量,那么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下1克大概有多重。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出了什么。 师:你们的眼睛可真是火眼金睛,观察的太清楚了,原来1克的重量大概是这样啊。小结:在生活中,较轻物体的质量单位一般是“克”,而稍重一点儿的物体用“千克”作质量单位。克、千克的关系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这壶油到底有多重。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只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从中我们知道了克与千克的关系:1千克=1000克。 师:那现在我们应该能推算出来淘气和小鸟的体重谁轻谁重了吧? 4. 找一找,说一说。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那么我们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重1千克呢? 师:结合生活,再想一想,说一说哪些物体重1克呢? 师:那么下面老师拿来了一块橡皮,一个西瓜,一个梨,请几位同学上来先掂一掂估计一下它们大概有多重,最后我们再来称一称,好吗? 小结:请同学们回家也收集几种物品,先掂一掂估计一下,再称一称,最后把估计和称重结果都记录在作业本上吧。 生1: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生2:小鸟的体重是50克。 生1:淘气的体重重。生2:小鸟是50克,淘气的是30千克,50大于30,难道小鸟重吗? 生:4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生:16个鸡蛋的重量大约也是1千克。 生1:我发现1枚2分硬币大约是1克生2:我发现3个曲别针大约是1克 生1:刻度盘上面显示的是1千克。生2:油壶上面标注的是1000克。 生:淘气的体重重,小鸟的体重轻。 生1:1大瓶可乐生2:4袋纯牛奶生3:2袋火腿肠 生1:1粒花生米生2:2粒黄豆生3:1枚图钉 通过淘气和小鸟体重的对比,引导学生比重量的时候一定要看质量单位,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克与千克的认识。 引导学生学会看秤,丰富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积累经验,初步感知1千克和1克大约有多重。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得出千克与克的关系:1千克=1000克,为以下能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感受估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发展估计意识,激发学生对称重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称重活动的主动性。 环节三巩固练习 选择“克”或“千克”填空。(1)1袋面粉重5 ( )。 (2)1个乒乓球约重2( )。 (3)2袋盐重1( )。(4)1片药大约重1( )。 (5)小明的体重45( )。 2.填一填。3千克=( )克5000克=( )千克8000克=( )千克6千克=( )克9000克=( )千克 3.在( )里填上“>”“<”或“=”。5克○5千克 8千克○800克1千克○900克 4千克○4000克 6千克○6500克 4.判断。(1)一个梨重200克。( )(2)小红的体重是600克。( )(3)7000克与7千克一样重。( )(4)1千克铁比1千克纸重。( )(5)1个鸡蛋重1千克。( ) 生1:1只小鸟重50克,1袋面粉肯定比小鸟重,所以填千克。生2:1个乒乓球很轻,所以填克。生3:2袋盐不可能1克,所以填千克。生4:1片药很轻,所以填克。生5:1只小鸟重50克,小明不可能重45克,所以应该填千克。 生1:因为1千克=1000克,3千克里面有3个1000克,所以是3000。生2: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5000克=5千克。生3: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8000克=8千克。生4:因为1千克=1000克,6千克里面有6个1000克,所以是6000。生5: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9000克=9千克。 生1:质量单位不一样,先化成一样的,把千克换算成克,5千克=5000克,所以是“<”。生2:质量单位不一样,先化成一样的,把千克换算成克,8千克=8000克,所以是“>”。生3:质量单位不一样,先化成一样的,把千克换算成克,1千克=1000克,所以是“>”。生4: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4千克=4000克。生5:质量单位不一样,先化成一样的,把千克换算成克,6千克=6000克,所以是“<”。 生1:一个梨和一个苹果差不多重,正确。生2:两个苹果500克,小红的体重应该没有那么轻,错误。生3:1000克=1千克,所以7000克=7千克,正确。生4:铁和纸的重量都是1千克,错误。生5:1个鸡蛋很轻,没有那么重,错误。 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拓展学生思维。环节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1:知道1千克有多重。生2:知道1克有多重。生3:知道1千克=1000克。生4:会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梳理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千克与克的认识,深刻理解有关知识并为灵活运用打下知识基础. 环节五布置作业 教材P46 第2、3、4题 环节六拓展延伸蜂鸟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鸟类。最大的巨蜂鸟约20克重,最小的蜂鸟重约2克。 拓展学生视野的数学文化内容,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材,运用所学知识体会20克和2克有多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四 千克、克、吨有多重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学习新课,巩固反馈,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有多重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有多重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手实践,放手实践,进一步深化对千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