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二上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及导读作业设计

    二上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及导读作业设计第1页
    二上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及导读作业设计第2页
    二上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及导读作业设计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二上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及导读作业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二上第一单元基于标准教学设计及导读作业设计,共14页。
    单元导读作业设计学科单元课题课时设计老师日期语文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秘密4课时  学习目标目标1:认识51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0个生字、27个词语。目标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图片或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热爱大自然。目标3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几种动物,能说出其有趣之处。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作业内容课前1.熟读课文,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2.标出小节,△标出一类生字,○标出二类生字。3.通过音序查字法给田字格中的生字写页码、组词。目标的一致性评价的一致性 课前探测学情师评:能够正确认读本单元的生字得★,能正确理解生词的词意得★,不认识、不明白的词语圈出来的,得★。课中梳理本单元内容,明确单元训练,学会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2.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3.学习书写本单元生字,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完成目标1、2、3能够清楚地说出本单元的重点得★。2.同桌互评:字音正确、流利、语气语调正确有感情得★★★;字音正确、流利得★★;只能做到字音正确得★。3.能够正确、规范、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得★★★;能够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得★★;能够正确书写汉字的,得★。 课后摘抄积累课后词语。2.朗读课文,做好课后习题。3.描红、正确书写生字,并组词语。深化目标1、2师评:完成摘抄积累得★,正确★,美观★。2.3.家长评价。作业总结   《小蝌蚪找妈妈》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第一组学习主题:大自然的秘密    时:二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二年级教研组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基于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3)综合性学习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2.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科学童话,其巧妙之处在于将大自然中的知识很自然地蕴含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里。文中对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以及外貌、动作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第1自然段既点明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又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勾画出小蝌蚪的外貌。第四自然段既点明青蛙可以离水而居,又勾画出青蛙的外貌。第二、三、四、六自然段的第一句都以时间变化开头,第一句之后,分别叙述了小蝌蚪看到了谁,说了什么。随着故事的推进,青蛙妈妈的外貌被一点点勾画完整。课文中的动词用得巧,增强了表达效果。课文3幅插图,分别画的是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不仅生动地展现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而且有序地呈现出蝌蚪的变化过程: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不见了。插图画面色彩鲜艳,形象活泼生动,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3.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但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因此,可以采用游戏式和任务式相结合的教学法,使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学生已经对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同时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强烈的表演欲望,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简单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目标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评价任务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能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   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出示课件)2、   引出课题。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3、   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对蝌蚪有初步的了解。环节二范读课文认读字词二、范读课文,认读字词。1、听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大家认真倾听,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地方请用铅笔画出来。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完之后标出自然段。3指名分段文。预设1:指导读准“露着雪白的肚皮”中“露”的读音,这里读“lù”。预设2:指导读准多音字“教”。4、读准生词注意“脑袋”的“袋”这里读成轻声。5.读准生字。出示单个的生字,你还认识吗?(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完成目标一)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评价任务一)环节三整体感知分段学习活动一  生字词你们掌握得真不错,那接下来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它自己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它的妈妈?他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1)课文读完了,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出示课件                     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说说小蝌蚪的样子。(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教师相机板书:鲤鱼、乌龟)(3)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写小蝌蚪们生活在哪里?(池塘)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塘”。要求:请学生观察“塘”字,了解这是一个形声字,并结合池塘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池塘”就是小水池。那么“塘”还可以组成哪些词呢?出示词语:水塘、荷塘、鱼塘,学生齐读词语。(4)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评价任务三)活动二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小蝌蚪的样子1指名读第1自然段。2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教师要求: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蝌蚪外貌的句子。3齐读第1自然段。教师指导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的样子。2、学习第2-6自然段,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1)要求:读课文第2-6自然段,画出描写时间和小蝌蚪样子发生变化的句子。2出示课件文中第一幅插图,提问:长出了两条后腿的小蝌蚪见到鲤鱼妈妈,“就迎上去”,“迎上去”是什么意思?看图说一说。请学生给“迎”组词。3学生朗读第2~6自然段写时间的句子出示课件并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4)引导小组交流: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按顺序讲一讲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完成目标二、三、四)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意思;按顺序说清楚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评价任务二、三、四)环节四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哪”。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哪”字。引导交流:观察这个字,你认为写时需要注意什么?(2)教师范写。讲解:要把中间部分放在竖中线上,每部分挨紧凑,最后一笔悬针竖最长。(3)学生描写一个,教师巡视后给予评价和指导。(4)学生再写两个。比一比,看自己哪里有了进步。2指导书写“两、皮(1)教师范写“两”字。提示:这是一个独体字,要把第二笔和第三笔围成的框写得稍大一些,前后两组撇点大小不一样,前小后大。(2)学生先描红,再试写两个“两”字。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3)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皮”字,同桌交流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什么。(4)学生试写一个“皮”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再写两遍,同桌互相评价。(完成目标一)会写“两、宽、皮、哪”4个字。。(评价任务一)附:板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乌龟  鲤鱼两条后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作业班级:                     姓名:识字加油站我能把这些生字读准音,我能默写这些生字音节。                                      字词句运用在课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尾巴  快活  脑袋  碧绿  阿姨  青蛙  乌龟  小蝌蚪  披着 露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题。小青蛙先长________,再长_____________,最后长______________            《我是什么》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学习主题:大自然的秘密课时:共1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计者:二年级教研组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学习独立识字能用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2.教材分析《我是什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本课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而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教材。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3.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以孩子普遍喜爱的谜语导入,增加趣味性。在识记过程中方法多样,方式灵活,注重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讲多读,引导学生明白不同语句用不同语气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自已感知课文。并利用童趣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小组合作交流、课堂检测的形式,全体学生会认“雹、暴、躁“11个生字,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冲、晒、池”等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学生自读、小组合作读、个别读、师生互动,全体学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评价任务任务一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小组合作交流、课堂检测的形式,全体学生会认“雹、暴、躁“11个生字,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冲、晒、池”等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任务二通过学生自读、小组合作读、个别读、师生互动,全体学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任务三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学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一游戏开课,激趣从文活动一1、   做游戏猜谜语导入;2、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写。 环节二通读课文随文识字活动一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指生读,学生齐读。3、小组内读课文,帮助发音不正确的同学正音。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评价任务一)   能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准确认读本课生字。(评价任务一)   活动二1、出示词语,自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2、去拼音读。3、学生分享自己识字的方法。4、冲、晒的认识,书写。活动三   课中作业(把学的生字在田字格中书写两遍)环节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活动一1、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解决两个问题:(1):我是什么?(2):我会变,我都变成了什么?2、学习第一自然段,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我都变成了什么?(汽、云)3、体会“极小极小的点儿”就是汽,也叫水蒸气。能够通过自由读,并借助图片,理解水的不同的形态变化。(评价任务二)活动二1、课件出示图片,理解云在空中都有哪些衣服?(白衣服,黑衣服,红袍)2、借助图片,重点理解“红袍”,早晨的红袍叫朝霞,傍晚的红袍叫晚霞。 活动三1、出示冷风吹的声音。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我”碰到冷风又变成了什么?活动四1、“我”是怎么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的?2、重点体会“落、打、飘”三个动词的不同。重点理解“落、打、飘”三个词的不同。(评价任务二) 活动五1、教师介绍“我”的家在哪里,“我”生活在哪里,让学生借助图片加深理解。2、提问:水有这么多变化,在生活中你还看到水变成了什么?出示谜语在猜水的其它变化形态让学生感知水生活的不同地方,通过猜谜体会水的其它变化形态。(评价任务三)环节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活动一1、水娃娃很会变,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变,在田字格里也会变,观察课件,体会水在汉字中的变化。2、你有保护水娃娃的方法吗?3、争当“爱水护水小卫士。”能够树立节水,爱水和环保意思。(评价任务三)板书设计我是什么                                  雹子   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作业班级:                     姓名:识字加油站我能把这些生字读准音,我能默写这些生字音节。                           字词句运用在课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傍晚  水滴  淹没  房屋  冰雹  冰雹  奔跑  灌溉  暴躁  温和 冲毁  小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题。“我”是________,“我”会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活中了解到“我”还可以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妈妈有办法》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学习主题:大自然的秘密课时:共1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计者:二年级教研组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基于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3)综合性学习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2.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我们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都要多读,在读中去感悟课文的韵律美,去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去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就让我们与学生们一起去探究植物王国、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吧。3.学情分析课文中所列举的蒲公英、苍耳、豌豆对班上的学生来说较陌生,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将成为他们学习中的难点。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指导书写生字要重点指导学生辨清“已”和“己”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小组合作交流、课堂检测的形式,全体学生会认“旅、蒲、降”等13个生字,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已、甲、豆”等10个字。2.通过学生自读、小组合作读、个别读、师生互动,全体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读课文感悟课文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评价任务任务一:“旅、蒲、降”等13个生字,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已、甲、豆”等10个字。任务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任务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学习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写课题。 环节二学习生字活动一   认读生字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男女生比赛读、指名读。(完成目标一)“旅、蒲、降”等13个生字,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已、甲、豆”等10个字。 活动二  词语运用词语放到句子中认读。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学生读课件中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同音字“得”在课文中的不同读音。 活动三   书写生字出示生字,师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学生书写,师生共同评议。(完成目标一)活动四     课中作业环节三新课讲授活动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活动二  联系生活,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借助实物,了解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观看视频,了解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环节四总结拓展1.大自然还有很多有趣和神奇的植物,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呢?引导学生依据课外知识去发现。2.出示图片:柳树和柳絮、松鼠和松果。引导学生房展课文编儿歌 。3..只要你用心发现和学习,就能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呢!就像课文最后一个小节说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让我们合作,再来读读吧。老师读课题,女生读第一小节,男生读最后一小节,全班一起读植物妈妈们的办法。(完成目标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板书设计植物妈妈有办法传播种子(四海为家)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作业班级:                     姓名:识字加油站我能把这些生字读准音,我能默写这些生字音节。                         字词句运用在课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植物  已经  蒲公英  降落伞  旅行  四海为家 仔细 观察  铠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题。课文中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会传播种子的植物。蒲公英靠________传播种子;___________靠带刺的铠甲传播种子;豌豆让豆荚晒在________底下。经过上网查资料,我还知道:椰子树通过传________播种子,睡莲的果实________,再生根发芽。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