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人教生物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043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人教生物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043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人教生物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4043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达标测试
展开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辨析群落的概念、研究的问题及物种组成
1.(2022陕西汉中期中改编)下列属于群落层次的是( )
A.一个池塘中全部的草鱼
B.一片树林中的所有杂草
C.一个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皿上的全部生物
D.一片草原上全部的动植物
2.(2022山西朔州月考)与种群相比,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A.青藏高原上藏羚每年死亡的个体数
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我国东北防护林的物种丰富度
3.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B.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C.群落中的优势物种通常占有绝对竞争优势,且这种优势是不会改变的
D.测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直接识别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
题组二 掌握种间关系
4.(2022黑龙江哈尔滨期中)下列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蝉吸取树的汁液、蝗虫啃食植物叶片都属于寄生关系
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两种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
C.种间竞争的两种或更多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空间、配偶等
D.互利共生的关系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
5.(2022江苏南京月考)下列关于原始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和互利共生一样,原始合作的生物分开后可以独立生存
B.原始合作会使一方获益、一方受损
C.寄居蟹和固着于寄居蟹螺壳上的海葵属于原始合作关系
D.新型冠状病毒和人体细胞属于原始合作关系
6.(2022福建龙岩期中改编)如图表示不同群落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A.图甲可以表示草原上狮子和猎豹之间的关系
B.图乙可以表示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的关系
C.图甲中环境发生变化后,b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大于a
D.图丙的三个种群间为种间竞争关系
7.(2022黑龙江尚志期中)请判断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的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对一方有利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对彼此有利
D.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
题组三 理解群落的空间结构
8.(2021湖北武汉月考改编)群落的垂直结构是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如图为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下列关于群落分层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垂直分层现象
B.分层现象都是植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植物地上分层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D.植物地下分层是植物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及养分的一种生态适应
9.(2022河南郑州期中)如图为常见淡水鱼在池塘中的水层分布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鱼类生活水层差别较大,是由食物条件、栖息空间等不同造成的
B.该池塘中的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区别是空间结构可能不同
C.池塘中这些鱼类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池塘岸边到中心位置分布的水草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题组四 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
10.下列有关群落季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的外貌出现季节性变化与光照强度、温度及降雨等有关
B.某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出现季节性变化与温度有关,与水资源无关
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草地外貌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
D.北方地区农田中冬季多见小麦,夏季多见玉米,体现了农田群落的季节性
11.(2021河南省名校联盟)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
A.据图所知,物种x与物种y之间一定是种间竞争关系
B.物种x因生态位较物种y小,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被淘汰
C.在自然环境里每一个特定环境中都有相似种类的生物
D.生态位的形成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题组五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12.(2022四川绵阳阶段检测)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B.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研究计划表
13.(2022山东临朐开学考试)下列有关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C.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
D.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小动物还存活,最好再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14.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 ,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若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如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 ,理由是 。
(3)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辨析种间关系
1.(2022河北唐山开学考试)同域共存是指生存在同一区域的一些生物,由于存在种间竞争关系而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譬如生活在同一块林地中的杂色山雀和大山雀,通过选择密集程度及高度不同的乔木筑巢抚育后代的方式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的是( )
A.某海岛上生活的两种安乐蜥,具有不同的摄食方式
B.在同一水域中的鲢鱼和鳙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
C.十七年蝉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土壤中,成虫生活在地表树上或草丛中
D.生活在同一水域的华吸鳅和后平鳅的消化系统消化能力不同
2.如图为北美某湿地草原某种鸟种群数量与田鼠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喷洒DDT(一种农药)。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
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互利共生
C.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可能是寄生
D.DDT的喷洒对草原该鸟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3.(不定项)(2022山东聊城期中)科隆群岛分布着种类繁多的生物,在空中飞翔的舰鸟常抢夺其他海鸟的食物;海面上的蓝脚鲣鸟对海洋中的鱼发起攻击;海域水下2 600 m深处的巨型管虫能吸收硫化氢,供其体内的化能自养菌利用,化能自养菌为巨型管虫提供碳水化合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舰鸟和蓝脚鲣鸟很可能是种间竞争关系
B.科隆群岛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C.巨型管虫和体内的化能自养菌是互利共生关系
D.蓝脚鲣鸟和海洋中的鱼存在捕食关系
题组二 掌握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生态位
4.(2022湖南岳阳检测)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沿海滩涂上两种水鸟在三种主要觅食环境中出现的频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脚鹬的觅食环境范围大于绿翅鸭的觅食环境范围
B.环境污染可能会对绿翅鸭和青脚鹬的生态位产生影响
C.二者的生态位存在差异完全是两种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两种水鸟的生态位存在差异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P136定点2
5.(2022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检测)生态学上,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下表中列出的是某自然水域鱼类研究的部分数据,请回答:
种类 | A矛尾 虾虎鱼 | B方氏 云鳚鱼 | C斑尾 刺虾虎鱼 | D安氏 新银鱼 | |
季 节所 占质 量百 分比 | 春季 | 13.19 | 12.09 | 0 | 5.49 |
夏季 | 10.15 | 3.08 | 0 | 0 | |
秋季 | 10.45 | 0 | 5.00 | 0 | |
冬季 | 14.97 | 0 | 14.29 | 16.33 | |
栖息位置 | 底栖 | 近岸 底层 | 近岸 底层 | 近岸 上层 | |
食物种类 | 钩虾、 糠虾等 | 海蜇 虾、浮 游动物 | 幼鱼、 小型软 体动物 | 小型 鱼虾 |
(1)表中所列四种鱼,栖息位置相同的是 和 (用字母代替物种名填写)。综合表中信息分析,这两种鱼生态位相同吗? ,依据是 。
(2)表中四种鱼A、B、C、D栖息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的
(类型),这种分层现象是由
导致的。表中所列数据是长期跟踪调查的结果,这个自然水域的生物多种多样,它们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资源,适应水域环境,这是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的结果。
(3)研究自然水域物种之间的关系和物种丰富度有利于指导渔业生产,物种丰富度是指 。
题组三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的应用
6.(2021辽宁朝阳一中期末)小型动物线虫普遍存在于各类土壤中,其类群和数量极为丰富,被看作是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之一。某沿海湿地的三个群落中土壤线虫调查结果如表所示。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湿地 类型 | 线虫属 物种数 | 土层 深度 (cm) | 植物寄 生线虫 | 腐食 线虫 | 食细菌 线虫 |
(条/100 g干土) | |||||
碱蓬 群落 | 19 | 0~10 | 93 | 15 | 12 |
10~20 | 14 | 2 | 10 | ||
柽柳 群落 | 18 | 0~10 | 89 | 19 | 28 |
10~20 | 21 | 0 | 15 | ||
白茅 群落 | 24 | 0~10 | 598 | 92 | 71 |
10~20 | 163 | 9 | 7 |
(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中的线虫时,常采用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 cm、10~20 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 选择地点。
(2)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腐食线虫和表中 线虫数量明显增多。
(3)表中三个群落的 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呈“表层聚集”分布。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 cm土层;②深层土壤中 积累较少。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 2.A | 3.C | 4.B | 5.C | 6.C | 7.D | 8.B |
9.B | 10.B | 11.D | 12.A | 13.D |
|
|
|
1.C 草鱼为一种生物,一个池塘中全部的草鱼,符合种群的定义,A错误;一片树林中的所有杂草不是该树林中的所有生物,不属于群落,B错误;一片草原上全部的动植物不是草原上的全部生物,不属于群落,D错误。
2.A 青藏高原上藏羚每年死亡的个体数,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A符合题意。
3.C 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见教材P23),A正确。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可能会逐渐失去优势,甚至从群落中消失,B正确,C错误。
4.B 蝉吸取树的汁液,说明蝉和树是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说明蝗虫与植物是捕食关系,A错误;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这两种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B正确;种间竞争的两种或更多种生物相互争夺有限资源和空间,C错误;互利共生属于种间关系,而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属于种内关系,D错误。
5.C 原始合作的生物分开后可以独立生存,但互利共生的生物分开后至少有一方不能存活,A错误;原始合作会使双方互利,B错误;海葵可以保护寄居蟹免受天敌的侵害,寄居蟹带着海葵移动有利于海葵觅食,海葵和寄居蟹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且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因此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属于原始合作,C正确;新型冠状病毒和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寄生,D错误。
6.C 图甲表示“你死我活”的种间竞争关系,图乙表示“此起彼伏”的种间竞争关系,图丙的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符合“先增加者先减小、后增加者后减小”的特点,表示捕食关系。草原上的狮子和猎豹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A错误;白蚁以木材为食,但是它本身不能消化纤维素,必须要依靠其肠道内鞭毛虫分泌的消化纤维素的酶才能将纤维素分解,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可供双方利用,故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是互利共生关系,B错误;图甲表示种间竞争,若环境发生变化,更有利于b的生长繁殖,则b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大于a,C正确;图丙的三个种群间为捕食关系,D错误。
7.D 观察题干图示变化特点,①中两种群数量变化符合“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特点,表示捕食关系;②中两曲线同步变化,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③中a个体数有所增加,b个体数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示种间竞争关系。鹰与鼠属于捕食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从变化趋势看,先到达波峰的a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b为捕食者,则a表示鼠,b表示鹰,A错误;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为寄生,而图①表示捕食关系,B错误;大豆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对彼此不利,C错误;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两种生物,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D正确。
8.B 群落的垂直分层是各种群之间及种群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B错误。
9.B 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B错误。
10.B 群落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群落的外貌出现季节性变化与光照强度、温度及降雨等有关,A正确;季节性河流区域等群落中的动物出现迁入、迁出情况,主要受水资源的影响,B错误。
11.D 物种x与物种y生态位有重叠部分,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捕食或种间竞争关系,A错误;物种x因生态位较物种y大,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获胜,B错误;在自然环境里并不是每一个特定环境中都有相似种类的生物,不同种类的生物,其活动以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取决于它的特殊结构、生理和行为,具有自己的独特生态位,C错误。
12.A 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不同动物的活动习性不同,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B正确;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先制订一份本小组的研究计划,设计一个研究计划表,D正确。
13.D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不计,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A正确;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该实验的变量是时间,C正确;土壤小动物对土壤中动植物遗体的分解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实验结束后,还存活的小动物最好放回原地,D错误。
14.答案 (1)较强 微小 (2)B 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3)种间竞争 捕食
解析 (2)跳虫多栖息于潮湿隐蔽的场所,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时,试管中放湿棉花可以模拟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试管中放酒精溶液,酒精可以杀死甲螨,起到固定作用,并防止腐烂。(3)跳虫与甲螨都以酵母菌为食,所以跳虫和甲螨为种间竞争关系;线虫以酵母菌为食,它们之间为捕食关系。
易错警示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注意事项
(1)小动物类群因取样地段不同,可能差异较大,收集小动物时,可根据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来收集。
(2)未知名的小动物也要记录下来。
(3)诱虫器下面的广口瓶或试管中是放酒精还是湿润的棉花要根据目的来确定:如果是培养土壤小动物,可放湿润的棉花;若是制作土壤动物标本,则放酒精溶液。
能力提升练
1.C | 2.B | 3.ACD | 4.C |
|
|
|
|
1.C 某海岛上生活的两种安乐蜥属于种间竞争关系,通过不同的摄食方式实现了同域共存,A不符合题意;同一水域中的鲢鱼和鳙鱼属于种间竞争关系,通过生活的空间层次不同实现了同域共存,B不符合题意;十七年蝉的幼虫和成虫是一种生物,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C符合题意;生活在同一水域的华吸鳅和后平鳅属于种间竞争关系,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能力不同,实现了同域共存,D不符合题意。
2.B 图中出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A正确;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图中曲线变化不同步,不是互利共生关系,B错误;寄生关系中,若寄生者增多,宿主会减少,题中两种生物不是寄生关系,C正确;由图可知,喷洒 DDT后,草原该鸟种群数量骤降,DDT的喷洒对草原该鸟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D正确。
3.ACD 舰鸟抢夺其他海鸟的食物(可能是鱼类),蓝脚鲣鸟可捕食鱼类,所以舰鸟和蓝脚鲣鸟之间可能存在食物上的种间竞争关系,A、D正确;科隆群岛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而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错误;化能自养菌为深海中的巨型管虫提供碳水化合物,同时巨型管虫吸收的硫化氢又供给化能自养菌利用,因而化能自养菌和巨型管虫是密不可分的互利共生关系,C正确。
4.C 绿翅鸭和青脚鹬两种水鸟的觅食范围都有环境1和环境3,此外青脚鹬觅食环境还有环境2,故青脚鹬的觅食环境范围大于绿翅鸭的觅食环境范围,A正确;两种水鸟的觅食环境、食物种类等均存在差异,说明它们的生态位存在差异,这是两种水鸟之间及水鸟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C错误,D正确。
5.答案 (1)B C 不相同 B与C出现的季节不同、食物种类不同 (2)垂直结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协同进化 (3)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解析 (1)B方氏云鳚鱼和C斑尾刺虾虎鱼均生活在近岸底层,栖息位置相同,但B与C出现的季节不同,B在春夏季节出现,C在秋冬季节出现,而且两者的食物种类也不相同,所以这两种鱼生态位不相同。(2)不同生物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动物的分层现象是由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导致的。这个自然水域的生物多种多样,且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这是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6.答案 (1)取样器取样 随机 (2)食细菌 (3)植物寄生 0~10 有机质
解析 (2)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细菌,因此会使腐食线虫和食细菌线虫数量明显增多。(3)由题表可知三个群落的植物寄生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深层土壤中有机质积累较少。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当堂检测题,共1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