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2全册课后习题(30份)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5章遗传信息的改变测评B北师大版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第5章遗传信息的改变测评B北师大版必修2,共13页。
第5章测评(B)(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雌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对发生了替换,其结果是( )。A.该雌果蝇性状一定发生变化B.形成的卵细胞中一定有该突变的基因C.此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D.此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改变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变化,A项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因此形成的卵细胞中不一定有该突变的基因,B项错误。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对发生替换后,其化学成分不变,C项错误。此染色体上只有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对发生了替换,所以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变,D项正确。2.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急性心肌梗死,纯合体常于30岁左右就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女孩,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其为男孩且至少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A.1/2 B.2/3 C.1/4 D.3/8答案:D解析:根据“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女孩”可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且这对夫妇均为杂合体。假设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再生一个男孩且能活到50岁(即为Aa或aa)的概率为(1/2)×(3/4)=3/8。3.图5-B-1表示果蝇体细胞内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变异,①②代表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5-B-1A.果蝇的缺刻翅是基因b丢失造成的B.变异后染色体上的碱基排列顺序没有发生改变C.该变异导致新基因的产生D.①和②都能被龙胆紫溶液染色答案:D解析:果蝇的缺刻翅是染色体缺失造成的,缺失的染色体区段含基因b。变异后染色体上的碱基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该变异只能造成基因丢失,不能导致新基因的形成。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染色,所以①和②都能被龙胆紫溶液染色。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会导致个体表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项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可能导致个体表型改变,并非一定,B项错误。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项错误。5.图5-B-2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行为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5-B-2A.图示的变异类型为基因重组B.甲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完成了片段的交换C.甲中互换后两条染色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Bb、aaBbD.乙表示产生的重组型配子是aB、Ab答案:B解析:题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该变异类型为基因重组,A项正确。甲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而不是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发生交换,B项错误。甲中互换后两条染色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Bb、aaBb,C项正确。乙表示产生的重组型配子是aB、Ab,D项正确。6.自然多倍体形成过程的顺序是( )。①减数分裂过程受阻 ②染色体数目加倍 ③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生殖细胞,再通过受精作用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合子 ④有丝分裂受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②③ D.①②④答案:C7.下列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位置的改变不会导致性状改变B.从根本上说没有突变,进化不可能发生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D.高茎豌豆产生矮茎子代属于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基因位置的改变可能会导致性状改变,如易位或倒位引起的基因位置的改变,A项错误。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正确。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不会产生新的基因,C项错误。高茎豌豆产生矮茎子代属于性状分离,D项错误。8.自然界中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是具有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特征的嵌合体。图5-B-3是其遗传解释示意图,则阴阳蝶的出现是早期胚胎细胞发生了( )。图5-B-3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D解析: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中ZZ表示雄性,ZW表示雌性。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阴阳蝶的形成是W染色体的丢失造成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9.图5-B-4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5-B-5表示该精原细胞形成的精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若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图5-B-5所示的精细胞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在减数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C.与图5-B-5所示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最可能为AdE、aDe、aDeD.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可能产生了四种不同基因型的精细胞答案:D解析: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姐妹染色单体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项错误。图5-B-5所示的精细胞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项错误。若发生交叉互换,则与图5-B-5所示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DE、ade、aDe,C项错误。通过交叉互换,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ADE、ade、aDe、AdE4种不同基因型的精细胞,D项正确。10.下列关于图5-B-6中a~h所示的生物体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5-B-6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该个体是单倍体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e、g,该个体是二倍体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但该个体未必是三倍体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c、f,该个体一定是四倍体答案:C解析: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d、g,A项错误。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c、h,该个体可能是二倍体,B项错误。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该个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则为三倍体;若是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则为单倍体,C项正确。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e、f,该个体不一定是四倍体,D项错误。11.豌豆细胞中某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能发生此过程B.该细胞的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C.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D.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3个碱基对,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答案:D解析: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可能发生此过程,A项正确。该细胞的子代细胞通过DNA复制获得改变了的遗传信息,B项正确。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则有可能使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而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C项正确。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3个碱基对,相当于总共缺失2个碱基对,会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很大,若总体连续改变的碱基对数是3的倍数,则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12.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以发生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A项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项正确。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发生染色体复制,都可能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C项错误。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项错误。13.图5-B-7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核酸链的一部分,c是肽链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B-7A.a→b→c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B.图中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C.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D.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插入答案:C解析:a→b→c表示基因的转录和翻译,A项错误。题图显示,基因中的碱基G被碱基C替代,即发生了基因突变,B项错误。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即密码子具有简并性,C项正确。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碱基的插入、缺失,D项错误。14.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重复、缺失、倒位或易位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中碱基的替换、插入和缺失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D.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答案:C解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因为原核生物中没有染色体,B项正确。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都对生物体有影响,没有大小之分,C项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检测出来,而基因突变是分子结构的改变,所以不能通过显微镜检测出来,D项正确。15.白菜型油菜(2N=20)的种子可以榨取食用油(菜籽油)。为了培育高产新品种,科学家诱导该油菜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完整植株B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c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将Bc作为育种材料,能缩短育种年限C.秋水仙素处理Bc幼苗可以培育出纯合植株D.自然状态下Bc因配子发育异常而高度不育答案:A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白菜型油菜是二倍体,有两个染色体组,Bc是由该油菜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的,其成熟叶肉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以Bc为材料通过诱导(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培育出纯合的符合要求的二倍体白菜型油菜,与杂交育种相比,该方法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C两项正确。Bc是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自然状态下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不能产生配子,因此Bc高度不育,D项正确。16.某生物基因组成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5-B-8所示。该生物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如图5-B-9①~④所示的几种配子。下列关于这几种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图5-B-8图5-B-9A.配子①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配子②发生了染色体变异,最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C.配子③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原因可能是基因b转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D.配子④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A或a缺失答案:D解析:配子①产生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这属于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一,A项正确。配子②形成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携带有基因A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未分离,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项正确。a和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在形成的配子③中,基因a和b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原因可能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a基因所在的非同源染色体上,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项正确。配子④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染色体复制时发生错误导致基因A或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此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D项错误。17.研究发现,白癜风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下表显示了酶A与酪氨酸酶的氨基酸数目存在差异时可能出现的4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编号①②③④1.1110.9患者白癜风面积/%3020105A.①④中碱基的改变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B.②③中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C.①使tRNA种类增多,④使tRNA数量减少,②③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D.①④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的位置改变答案:D解析: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表达产物变为酶A,说明只是该基因内部结构改变,整个DNA分子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都没有改变,所以这种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则转录产生的mR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必然改变。同一tRNA可多次使用,其数量不会随基因中碱基的改变而改变。根据表中①④数据分析,突变后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改变,说明合成酪氨酸酶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的位置可能发生了改变。18.为研究香烟浸出液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在蒸馏水中加入适量香烟浸出液,培养洋葱根尖一段时间,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需要移动装片寻找处于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B.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来代替根尖,更便于观察C.预计根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已加倍,但形态都不同D.依据的原理是“香烟浸出液含有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答案:A解析: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因此低倍镜下,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少,需要移动装片寻找处于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A项正确。细胞分裂时,分裂期的染色质收缩变粗形成染色体,容易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进行细胞分裂,其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不容易观察,因此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来代替根尖细胞,B项错误。根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只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C项错误。由题意知,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香烟浸出液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而不是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D项错误。19.某实验小组对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进行了调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需在人群中随机调查B.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需在家族中调查C.在家系中调查时对已经去世的个体信息不做统计D.白化病的发病率=(患者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答案:D解析: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需在家族中调查,A项错误。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调查,B项错误。在家系中调查时对已经去世的个体信息也应统计在内,C项错误。20.如图5-B-10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图5-B-10A.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B.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D.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答案:D解析:⑤与⑥过程表示的是杂交育种中的自交,遵循的原理为基因重组,A项正确。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多倍体植株,B项正确。由③到⑨是花药离体培养,所得到的幼苗是单倍体,由于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假设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可以产生ABd、Abd、aBd、abd4种配子,所以⑨的基因型有4种可能:ABd、Abd、aBd、abd,C项正确。①和②杂交后得到③,③→④为诱变育种,由于突变是多方向的,所以产生的性状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7分)一种α链异常的血红蛋白叫作Hbwa,其137位及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与正常血红蛋白(HbA)的差异如下:血红蛋白部分血红蛋白α链的密码子及其氨基酸的顺序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HbAACC苏氨酸UCC丝氨酸AAA赖氨酸UAC酪氨酸CGU精氨酸UAA终止 HbwaACC苏氨酸UCA丝氨酸AAU天冬酰胺ACC苏氨酸GUU缬氨酸AAG赖氨酸CCU脯氨酸CGU精氨酸UAG终止(1)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 位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 (如何变化),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的顺序发生改变。 (2)异常血红蛋白α链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3)这种变异类型属于 ,一般发生在 期。这种变异与其他可遗传的变异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4)如果要降低该变异的影响,在突变基因的突变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A.替换单个碱基 B.增加3个碱基对C.缺失3个碱基 D.缺失2个碱基对答案:(1)138 缺失一个碱基C(2)控制血红蛋白α链合成的基因中一个C-G碱基对缺失(3)基因突变 细胞分裂前的间 产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4)D解析: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第138位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缺失一个碱基C,根本原因是控制该mRNA合成的基因中缺少1个C-G碱基对。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缺失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一般发生于细胞分裂前的间期,最突出的特点是产生了等位基因。若在突变点的附近再缺失2个碱基对,则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最小。22.(5分)回答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问题。Ⅰ.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组神经遗传病,病情严重者可见小腿和大腿下1/3肌萎缩,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CMT的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现对甲、乙两个家系的CMT遗传进行诊断。(1)甲家系中,共有12名成员有症状且均为男性,该家系无男传男现象,女性携带者没有症状,则初步考虑甲家系的CMT遗传方式最可能是 。 (2)对甲家系的致病基因分析得知,基因突变导致患者CX32蛋白中第205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为丝氨酸,由此造成蛋白功能异常,则造成这种异常的基因突变类型最可能是 。 A.基因中插入了一个碱基B.基因中替换了一个碱基C.基因中缺失了一个碱基D.基因中替换了一个密码子Ⅱ.图5-B-11是乙家系的CMT遗传系谱图,其中Ⅱ-3是纯合体。图5-B-11(3)乙家系的CMT遗传方式是 。分析甲、乙两个家系遗传特点,乙家系遗传特点与甲家系遗传特点的不同之处是 。 (4)Ⅱ-10和Ⅱ-11欲再生育一个孩子,可先进行 ,从而估计CMT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 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B(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男女患病概率均等(4)遗传咨询解析:(1)甲家系中,共有12名成员有症状且均为男性,该家系无男传男现象,女性携带者没有症状,说明甲家系的CMT遗传方式不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属于隐性遗传,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因此,初步考虑甲家系的CMT遗传方式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由题意可知,基因突变导致患者CX32蛋白中第205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为丝氨酸,只改变一个氨基酸,最可能是基因中替换了一个碱基。(3)由题图可知,Ⅰ-1和Ⅰ-2婚配,他们的女儿Ⅱ-4、Ⅱ-5患病,Ⅱ-7表现正常,说明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Ⅱ-3是纯合体,且表现正常。其与Ⅱ-4婚配,他们的女儿Ⅲ-12患病,说明该病不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该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甲家系遗传特点相比,乙家系遗传特点是男女患病概率均等。(4)Ⅱ-10和Ⅱ-11婚配,他们的孩子Ⅲ-19表现正常,假设相关基因用G、g表示,则Ⅱ-10的基因型是Gg,Ⅱ-11的基因型是gg。他们欲再生育一个孩子,可先进行遗传咨询,从而估计CMT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23.(10分)某科学小组对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前后的某种雌雄异株植物(性染色体为XY型)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性状与野生植株有明显差异的突变雄株,在事故前,这种突变类型植株并不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可遗传变异,但不知是由染色体变异造成的,还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研究小组可以采取的最为简便的方法是将该突变雄株和野生植株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比较 。 (2)若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由一对等位基因(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则基因A与a的本质区别是 。若要进一步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基本思路是选择 与多株 杂交,然后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个体数量(数量足够多),并计算Q和P值(如下表所示)。 植株野生性状突变性状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雄株M1M2Q雌株N1N2P(3)结果预测与结论①若Q和P值分别为1、0,则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②若Q和P值分别为0、1,则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为 性。 ③若Q和P值分别为0、0,则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为 性。 ④若Q和P值分别为1/2、1/2,则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为 性。答案:(1)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2)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突变雄株 野生雌株(3)X 显 常染色体或X 隐 常 显解析:(3)①若Q和P值分别为1、0,说明雄株全部是突变性状,雌株没有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②若Q和P值分别为0、1,说明雌株全部是突变性状,雄株没有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基因。③若Q和P值分别为0、0,说明雌雄后代都没有出现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或常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基因,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或XaY×XAXA,后代都不出现突变型。④若Q和P值分别为1/2、1/2,说明雌雄后代都有一半是突变性状,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基因。24.(8分)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2条或2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5-B-1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5-B-12(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 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 。 (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 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 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3)控制猫毛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色是 。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 ;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 (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 。 答案:(1)碱性染料(或改良苯酚品红溶液、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 正常雄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2)2 转录(3)橙色 XAXaY 父方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A、Y染色体没有分离25.(10分)鸡的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若芦花羽毛为显性,非芦花羽毛为隐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用字母A、a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性成熟的纯种芦花羽毛和纯种非芦花羽毛雌雄个体数只,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最多只设计两代杂交组合实验)实验步骤①选取 杂交得F1,观察F1中小鸡羽毛与性别的关系; ②从F1中选出雌鸡与雄鸡杂交得F2;③观察F2中小鸡羽毛与性别的关系。(2)预测实验结果①若 ,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②若 ,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若 ,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3)用遗传图解分析预测实验结果①。答案:(1)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2)①F1中雄鸡均为芦花羽毛,雌鸡均为非芦花羽毛②F1中雌雄鸡均为芦花羽毛,F2中雌雄鸡均有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③F1中雌雄鸡均为芦花羽毛,F2中雄鸡既有非芦花羽毛,也有芦花羽毛,雌鸡均为芦花羽毛(3)如图D-21所示:图D-21解析:(2)①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则亲代和F1的基因型为P:ZAW×ZaZa→F1:ZAZa、ZaW;②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代和F1、F2的基因型为P:AA×aa→F1:Aa×Aa→F2:AA、Aa、aa;③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亲代和F1、F2的基因型为P:ZAWA×ZaZa→F1:ZAZa×ZaWA→F2:ZAWA、ZaWA、ZAZa、ZaZa。(3)在写遗传图解时一定要标明亲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及亲代产生配子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