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一课一练
展开根据下面的关系图,完成1~4题。
1.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 )
A.岩石 B.矿物
C.矿床 D.矿产
2.图中a、b、c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A.岩浆、岩石、土壤 B.岩石、矿物、矿产
C.矿物、矿产、岩石 D.矿产、岩石、矿物
3.图中c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其中含有化石的一类是( )
A.沉积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岩浆
4.下列物质不属于a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石英 D.玄武岩
岩石圈物质循环是地球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地质运动。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序号①~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②代表的物质中常含有化石,字母A~D代表岩石圈物质转化的地质作用。据此完成5~7题。
5.序号①~④中代表岩浆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序号③代表的岩石类型中常见的有( )
A.安山岩 B.页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7.字母D代表的岩石圈物质转化的地质作用是( )
A.外力作用 B.重熔再生
C.变质作用 D.岩浆上升冷却
到长白山天池边上游览的游客会发现一种石头,它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它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据此完成8~10题。
8.组成浮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幔
C.地壳 D.岩石圈
9.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浮石”中能够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的形成缘于外力侵蚀作用
C.“浮石”的岩性与大理岩相同
D.“浮石”的形成源于岩浆喷发
10.浮石按成因属下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
A.甲为岩浆岩 B.乙为沉积岩
C.丙为变质岩 D.丁为岩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冷却凝固作用 B.②是变质作用
C.③是外力作用 D.④是重熔再生作用
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科学家发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据此完成3~4题。
3.在某地层中发现了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则该岩石沉积的环境是( )
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寒冷干燥的寒带荒漠
C.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
D.河湖众多的温带平原
4.腕足动物是生活在海底的一大类有壳的无脊椎动物,科学研究发现,青藏高原上有腕足动物化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
B.通过该化石不能确定海洋的地质年代
C.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海拔
D.通过该化石可以确定青藏高原的地层厚度
5.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完成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④③②①⑥⑤ B.④③②①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⑤⑥④③②①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外力作用 B.③——喷出作用
C.④——地壳下沉 D.⑤——高温熔融
7.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血迹石”是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完成8~9题。
8.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相同的岩石分别是( )
A.花岗岩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
9.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依次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却凝固作用
2019年11月2日,亚太冰壶锦标赛在深圳龙岗大运中心盛大开幕。冰壶为圆壶状,由一种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上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1.①②④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
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岩浆岩,颗粒结晶明显的是________,含有气孔构造的是________。
(2)如果d原来是________岩,现在有可能成为大理岩,位于d处的岩石属于________岩。
(3)c处岩层层次分明,是在外力作用参与下形成的________岩,这种岩层中有可能发现________。
2022年3月4日,国际知名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报》报道了中国专家团队在我国重庆云阳发现了一种植食性新属新种恐龙——元始巴山龙。地层测年结果表明,元始巴山龙生活于1.69亿年前。元始巴山龙所属的重庆云阳恐龙动物群被誉为“恐龙化石博物馆”。据此完成1~2题。
1.保存有元始巴山龙化石的地层岩石按照成因分类属于(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重庆云阳恐龙动物群被誉为“恐龙化石博物馆”的原因是其( )
①分布范围广 ②时间跨度大 ③种类丰富 ④种类独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地区(土耳其半岛中部),数亿年前火山喷吐而出的火山灰和熔岩堆积分别形成凝灰岩和玄武岩层,后经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头带玄武岩“帽子”的圆锥形尖塔,被当地人称为“精灵烟囱”。当地人在凝灰岩岩面上开凿窑洞作为客栈。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精灵烟囱”景观图,完成3~4题。
3.左上图中丁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4.能在“精灵烟囱”开凿窑洞建设成客栈的有利条件是( )
A.凝灰岩质地较松软易于开凿
B.塔形外表坡度大利于排水
C.玄武岩面多气孔利于通风透气
D.岩体层理清晰结构稳定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5~6题。
5.按成因分类,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该地在震旦纪期间为一片浅海海滨,在海相沉积作用(海洋环境下,近海海洋动力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沉积)下发育成各类岩石矿体。进入古生代发生了燕山构造运动,伴有火山喷发活动,原有岩石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现在的灵璧石。下图为灵璧石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7~8题。
7.灵璧石按成因所属岩石类型以及形成过程搭配正确的是( )
A.甲—④ B.乙—③
C.丙—③ D.丁—②
8.形成灵璧石的地质作用过程由先到后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⑤④⑥ D.⑤⑥④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岩石类型,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 )
A.甲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花岗岩
B.乙类岩石中很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一般具有气孔构造
D.丁类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10.地质作用④( )
A.使地下岩石上升至地表
B.可能形成玉石、宝石
C.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
D.形成新的岩浆岩
茶洛温泉群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支流曲戈河河谷地带。这里断层发育,河谷两岸温泉众多,泉眼海拔3 530~3 570 m。该地温泉分布(如图)有明显的规律,绝大部分高温热泉分布于岩性致密、透水性差的花岗岩区域(乙区域),而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低。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石灰岩-花岗岩-卵石层
B.石灰岩-卵石层-花岗岩
C.卵石层-花岗岩-石灰岩
D.花岗岩-石灰岩-卵石层
12.从岩性及地形角度考虑,甲区域温泉水温较低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卵石层孔隙大,易下渗
B.石灰岩透水性好,且多地下径流
C.坡度较缓,地表水滞留时间长
D.海拔较低
13.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①________,②________。
(3)由图可知,裸露的岩石是外力作用的物质基础,先后经过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又成为________作用的对象,最后在低洼地区经过沉积作用而固结成岩。
(4)沉积岩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
必备知识基础练
1~4.答案:1.B 2.C 3.A 4.D
解析:第1题,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矿物,B对。有用矿物富集到能开采的程度,形成矿产,D错。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集中分布的地方,C错。矿物组成岩石,A错。第2题,图中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形成a矿物。有用矿物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形成矿产b。矿产存在于c岩石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矿物、矿产、岩石,C对,A、B、D错。第3题,图中c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其中含有化石的一类是沉积岩,含有化石,具有层理结构是沉积岩的特征,A对。花岗岩属于岩浆冷凝形成,变质岩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作用形成,岩浆是高温熔化形成,不含化石,B、C、D错。第4题,a是矿物,不属于a的是玄武岩,是岩石,不是矿物,D不属于,选D。天然气、石油、石英都是矿物,A、B、C属于a。
5~7.答案:5.A 6.D 7.B
解析: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可以转化为沉积岩和变质岩;沉积岩与变质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岩浆岩、沉积岩与变质岩通过重熔再生作用可以转化为岩浆。根据所学知识及题干信息“②代表的物质中常含有化石”可知,图中①为岩浆岩,②为沉积岩,③为变质岩,④为岩浆。故选A。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③为变质岩。安山岩属于岩浆岩(喷出岩),A错误;页岩和石灰岩属于沉积岩,B、C错误;大理岩为变质岩,D正确。故选D。第7题,根据第5题的分析可知,④为岩浆,D代表三大类岩石转化为岩浆,因此,D代表重熔再生作用,A、C、D错误,B正确。故选B。
8~10.答案:8.B 9.D 10.C
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浮石”多气孔,为喷出型岩浆岩,是由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喷出地表形成的,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第9题,图中“浮石”有许多气孔,是岩浆喷出地表后,气体挥发时,冷凝形成的孔道,不是外力侵蚀作用,故B项错误;“浮石”源于岩浆喷发,故D项正确;沉积岩层中才能有化石,“浮石”中不能找到动植物化石,故A项错误;大理岩是变质岩,“浮石”与大理岩岩性不同,故C项错误。所以选D。第10题,根据第8题分析可知,“浮石”为喷出型岩浆岩。根据图示信息,乙“三进一出”为岩浆;丙由岩浆生成,为岩浆岩;甲可以与沉积物相互转化,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属于岩浆岩,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关键能力综合练
1~2.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根据规律箭头“三进一出”为岩浆,可判断甲为岩浆,再根据箭头所示的地质作用可判断丙为岩浆形成的岩浆岩,乙为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丁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岩浆,丙为岩浆岩,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所以①为冷却凝固作用,A正确;②为重熔再生作用,B错误;③为变质作用,C错误;④为外力作用,D错误。所以选A。
3~4.答案:3.A 4.A
解析:第3题,在某地层中发现了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则该岩石沉积的环境是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A正确;寒冷干燥的寒带荒漠、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河湖众多的温带平原不适宜珊瑚的生长,不会形成珊瑚礁,B、C、D错误。故选A。第4题,腕足动物是生活在海底的一种有壳的无脊椎动物。据题干可知,青藏高原上有腕足动物化石,腕足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洋中,说明青藏高原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海洋,A正确;研究化石可以了解动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B错误;通过化石无法确定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和地层厚度,C、D错误。故选A。
5.答案:A
解析:先沉积的埋藏在下面,后沉积的埋藏在上面,由题中图沉积岩的分布可以判断沉积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根据图中两者的关系可以看出,⑥穿过了沉积岩,⑥形成晚于沉积岩,⑤穿过了⑥,所以⑤最后形成,所以图中的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⑥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7.答案:6.A 7.A
解析:第6题,读图分析,②作用形成了沉积物,应该是外力作用,A正确;③是由岩浆形成岩浆岩乙,乙为侵入岩,③是冷却凝固作用,B错误;④指向岩浆,应该是重熔再生作用,C错误;沉积物形成丁(沉积岩),沉积岩通过⑤(变质作用)形成丙(变质岩),D错误。故选A。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甲类岩石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玄武岩,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A正确;乙类岩石为侵入型岩浆岩,不可能找到化石,化石出现在沉积岩中,B错误;丙类岩石为变质岩,没有层理构造,C错误;丁类岩石为沉积岩,典型代表是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大理岩为变质岩,D错误。故选A。
8~9.答案:8.C 9.A
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血迹石”是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所以“血迹石”为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千人石”为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为喷出型岩浆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石灰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和片麻岩属于变质岩,所以C正确,A、B、D错误。第9题,“血迹石”属于沉积岩,它的形成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结果,A正确;“血迹石”的形成并没有经历地壳运动这一过程,B错误;化石存在沉积岩层中,“千人石”为岩浆岩,不存在化石,C错误;“千人石”的形成并未经历变质作用,而是岩浆冷凝而成,D错误。故选A。
10~11.答案:10.D 11.D
解析:第10题,根据图示,①岩石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为喷出型岩浆岩;④是岩浆侵入地表形成的,是侵入型岩浆岩;②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而形成,是沉积岩;③是在地下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冰壶为花岗岩制成,为侵入型岩浆岩,D正确,A、B、C错。故选D。第11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③为变质岩,①②④类岩石转化为变质岩,要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才能形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答案:(1)b a
(2)石灰 变质
(3)沉积 化石
解析:(1)据图分析,a、b均为岩浆岩,但图中显示其位置不同。a处于地表、b处于地下,因此可以判断a为喷出岩,冷却速度快,没有充分的结晶时间,且因为气压的变化,出现气孔构造;b为侵入岩,冷却速度慢,有充分的结晶时间,故b颗粒结晶明显。(2)由图可知,d位于岩浆岩的附近,且形成年代早于岩浆岩,因此可能受岩浆的作用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从大理岩的形成来看,与石灰岩有关。(3)从图中c岩层的特点来看,有层理构造,由外力作用形成,可以判断为沉积岩,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
核心素养升级练
1~2.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化石主要存在于沉积岩岩层中,沉积岩是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的,这个过程比较平缓,能够保存原来生物物质的结构,所以相对较易形成化石,C正确。花岗岩和玄武岩均属于岩浆岩,由岩浆直接形成,这种高温环境下很难形成化石,A、B错误。变质岩的形成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化石很难形成,D错误。故选C。第2题,重庆云阳恐龙动物群分布范围广、时间跨度大、种类丰富,因而被誉为“恐龙化石博物馆”,①②③正确。重庆云阳恐龙动物群的种类相比于其他区域的恐龙动物群并不独特,④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4.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由沉积物形成的是沉积岩,即戊为沉积岩,沉积岩可变成沉积物、变质岩和岩浆,则丁和乙应分别是变质岩和岩浆中某一个,由于变质岩能够变成岩浆,而岩浆不可能直接变为变质岩,图中丁可变成乙,因此丁为变质岩,乙为岩浆,则甲为喷出岩浆岩,丙为侵入岩浆岩。由此判断,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第4题,题意表明,凝灰岩主要由火山灰堆积形成,因此凝灰岩质地疏松,易于开凿,这是“精灵烟囱”开凿窑洞建设客栈的有利条件,A符合题意;土耳其半岛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塔形外表坡度大利于排水不是明显的有利条件,排除B;玄武岩面多气孔,利于通风透气,但窑洞客栈开凿于凝灰岩中,排除C;景观图片可以看出,开凿窑洞客栈的凝灰岩岩体并不具有层理清晰的特征,排除D。故选A。
5~6.答案:5.B 6.D
解析:第5题,图中①是砂岩,②是砾岩,③是安山岩,④是石灰岩,其中安山岩是岩浆岩,其余的都是沉积岩,因此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①②④,B正确。故选B。第6题,图中岩石④石灰岩位于页岩、①砂岩下面,④形成早于①;①砂岩上面是②砾岩,①形成早于②;③安山岩穿过②,说明③形成晚于②。所以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①②③,D正确。故选D。
7~8.答案:7.A 8.D
解析:第7题,从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乙是由沉积物形成的,故乙为沉积岩,丁是岩石圈各岩石均可形成的,可判断为岩浆;丙由丁形成,判断为岩浆岩;故综合判断甲应为变质岩。材料中的灵璧石是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应为变质岩,故灵璧石对应的岩石类型应为变质岩-甲;其形成环境是在海相沉积形成的沉积岩后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形成环境符合的为④。A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A。第8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判断,①③为重熔再生作用,②为沉积作用,④为变质作用,⑤为固结成岩作用,⑥为岩浆喷发冷却作用。从材料中我们可知灵璧石的前身是海相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沉积物形成沉积岩的过程,从图中来看,应为⑤;进入古生代发生了构造运动,并伴有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属岩浆喷发冷却作用,应是⑥;而后沉积岩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灵璧石应属变质作用,应是④。故其正确形成顺序应为⑤⑥④,D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D。
9~10.答案:9.D 10.B
解析:第9题,图中甲类岩石可直接形成沉积物,说明甲类岩石裸露于地表,且图中显示甲类岩石由岩浆直接形成,应为喷出型岩浆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A错误。乙类岩石由岩浆形成,为岩浆岩,不可能找到化石,B错误。丙类岩石为变质岩,质地细密,没有气孔构造,丁类岩石为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C错误,D正确。故选D。第10题,图中地质作用④的箭头指向(丙)变质岩,为变质作用,可能形成玉石、宝石,B正确。④没有体现地壳抬升,A错误。变质作用在地下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无法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C错误。变质作用不能形成新的岩浆岩,D错误。故选B。
11~12.答案:11.A 12.D
解析:第11题,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为:石灰岩、花岗岩、卵石层。判断理由:花岗岩侵入石灰岩,故花岗岩较石灰岩形成晚;卵石层覆盖在石灰岩和花岗岩之上,且花岗岩未侵入卵石层,故卵石层形成较石灰岩和花岗岩晚。A正确,排除B、C、D。故选A。第12题,卵石层孔隙大,地表冷水易下渗,导致该处温泉水温偏低,A不符合题意。石灰岩透水性好,且多地下径流,利于地下冷水渗入温泉,温泉水温偏低,B不符合题意。坡度较缓,地表水滞留时间长,地表冷水下渗多导致该处温泉水温偏低,C不符合题意。海拔低会影响地表水水温,但对温泉的水温影响不大,不是影响温泉水温高低的主要原因,故选D。
13.答案:(1)变质岩 侵入岩 喷出岩(火山岩)
(2)外力作用(侵蚀、搬运、沉积) 变质作用
(3)风化 侵蚀 搬运
(4)具有层理结构 可能含有化石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B、C均为由岩浆直接生成的,为岩浆岩,其中B是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形成的,为侵入岩,C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为喷出岩;已生成的岩石经过外力作用中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成为沉积物,再经过固结成岩成为沉积岩,①表示外力作用;已生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②为变质作用,A为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经过重熔再生成为新的岩浆。(2)由上题分析可知,①表示外力作用,②表示变质作用。(3)由图可知,裸露的岩石是外力作用的物质基础,先后经过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形成风化物,形成碎屑的风化物在风力和流水的作用下被搬运,在地势低洼的地区沉积下来,经过沉积作用而固结成岩,最后形成沉积岩。(4)沉积岩是地面既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其主要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化石。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知识点二
岩石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核心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课后练习题,共11页。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同步测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