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扶沟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4075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扶沟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4075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扶沟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4075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扶沟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扶沟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扶沟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神奇小帮手。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周长是(________)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2.下表是A、B、C、D四位同学进行跳远比赛的成绩。如果A是第一名,那么他至少跳了(__________)米,如果C是第四名,他最多跳了(__________)米。选手ABCD成绩(米)□.102.632.□43.05 3.在括号里填上“>”“<”或“=”。0.709(________)0.71 5吨120千克(________)5.012吨 8cm(________)0.08m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12厘米,它的第三边长(________)厘米。5.63720000=(_____)万=( )亿6.0.875是由(____)个0.1、(_____)个0.01、(_____)个0.001组成的,把它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7.在括号里填上“>”或“<”。99109(______)157600 777000(______)78万100110(______)999999 2662531(______)26625138.如果+△=50,那么 ×15+△×15=(________);如果×△=40,那么( ×12)×△=(________);如果÷△=60,那么( ×5)÷(△×5)=(_______)。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9.钝角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______)10.35×16=35×2×1.(______)11.8时15分就是815分。 (____)12.有一个内角是45°的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也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____)13.小刚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5cm,小刚就一定是135厘米高。(________)14.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_______)15.用铁棍围成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用木条围成的三角形不具有稳定性。(________)16.5.05和5.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5.1。(______)17.折线统计图能形象地看出事物的变化情况.(_______)18.只要给一个算式中加上括号,就能改变运算的顺序。(________)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9.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6厘米,另一边长13厘米,第三边长可能是( )厘米。A.8 B.7 C.5 D.420.下面( )组三条线段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A.、、 B.、、C.、、 D.、、21.下面正确的是( ).A.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十分位. B.C.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不同,但大小相同.22.下面的算式中(不为0),计算结果不等于0的是( )。A. B. C.23.0.72等于( )。A.0.720 B.7.2 C.72100024.下面各数,去掉“0”大小不变的是( )。A.1.20 B.120 C.10.225.妈妈要用平底锅烙饼,每次最多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2分,妈妈烙好3张饼至少要用( )分。A.12 B.8 C.6 D.426.109.109读作( )。A.一百零九点一百零九 B.一零九点一百零九 C.一百零九点一零九27.自行车的三角架之所以做成三角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三角形的( )这个特性.A.内角和是180° B.稳定性 C.容易变形28.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0厘米和12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 )厘米.A.2 B.10 C.22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29.直接写得数700×40= 540÷60= 253+137= 12×25= 990-900= 220÷20= 15×2÷15×2= 75+25÷5= 30.用竖式计算。708×54= 34×930= 285×46=520×19= 392×50= 900×95= 31.脱式计算。168÷7×35 2000-38×42 65×23+25×23五、操作题。32.(1)沿着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将图形向下平移4格,得到图形。六、解决问题33.甘州区七月份某周天气温度分别是22°、29°、30°、33°、28°、23°和24°,这一周每日平均气温是多少度?34.26加上24除120的商,所得的和再乘40,积是多少?35.黄老师身高1.65米,她带了本校四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坐快速公交去参加活动,请根据下面的信息解决问题。(1)四年级这两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多少个学生?(2)他们买票一共要花费多少钱?购票规定:票价4元36.衣架的高1.80米,欢欢举起双臂时身高是1.45米,如果欢欢踩在高30厘米的凳子上,能摘下衣架上的帽子吗?37.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如下表。水果种类苹果西瓜香蕉箱数222218每箱质量(千克)2512525(1)运来的苹果比香蕉多多少千克?合多少吨?(请你用两种方法计算)(2)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1、4a a2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边长×4,面积公式=边长×边长,据此计算即可解答。【详解】周长是:a×4=4a(米)面积是:a×a=a2(平方米)故答案为:4a;a2 此题考查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2、3.10 2.5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如果A是第一名,A必须大于3.05,所以他至少跳3.10米;如果C是第四名,且最多跳的米数,那么如果A跳的是2.10米,则C只能是2.04,很明显不是最多跳多远,所以A就得是3.10或者更大,此时只需考虑C最接近B的2.63米就是最多跳多远,因此C最多跳2.54米。【详解】如果A是第一名,A必须大于3.05,所以他至少跳3.10米;当A为2.10时,C只能为2.04,当A为3.10或者更大时,接近2.63且小于2.63的是2.54,因此如果C是第四名,他最多跳了2.54米。 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 > = 【分析】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5吨120千克换算成吨,再与5.012吨比较大小;cm和m之间的进率是100,据此将8cm换算成m,再与0.08m比较大小。【详解】0.709<0.71;5吨120千克=5.12吨,5.12>5.012,则5吨120千克>5.012吨;8cm=0.08m。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时,先换算成同一单位的,再进行比较。4、12【分析】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12厘米,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知,它的第三边长为5厘米或12厘米。假设它的第三边长为5厘米,5+5<12,则5厘米、5厘米和12厘米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假设它的第三边长为12厘米,5+12>12,12-5<12,则5厘米、12厘米和12厘米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12厘米,它的第三边长为12厘米。故答案为:12。 等腰三角形是指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解答。5、6372 0.6372【解析】略6、 8 7 5 0.88【解析】略7、< < < > 【详解】略8、750 480 300 【解析】略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9、×【分析】三角形可以按边分类,也可以按角分类,举个反例即可。【详解】这个三角形既是钝角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 本题考察了三角形的分类,分类标准不是唯一的。10、√【详解】略11、×【解析】略12、×【解析】略13、×【分析】因为“总数÷份数=平均数”,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反映的是整体平均身高,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身高,小刚是所在班级的其中一人,他的身高可能比135厘米大,也可能比135厘米小,也可能等于135厘米,所以不能确定;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因为小刚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反映的是整体平均身高,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身高;所以小刚所在班级的平均身高是135cm,小刚就一定是135厘米高,故此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 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平均数的含义,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14、√【详解】略1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不管是铁棍还是木条围成的三角形都是具有稳定性的,据此判断。【详解】用木条和铁棍围成的三角形都具有稳定性。故判断错误。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特性,所有的三角形都具有稳定性。16、√【分析】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去掉十分位后面的尾数,并对去掉尾数最高位进行“四舍五入”,据此即可解答。【详解】5.05≈5.1(保留一位小数),5.0599≈5.1(保留一位小数),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学生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17、√【解析】略18、×【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算式12×16+18,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算式加上括号后变为12×(16+18),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则给一个算式中加上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而算式12×16+18,加上括号后变成(12×16)+18,还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则给一个算式中加上括号,也可以不改变运算的顺序。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给一个算式中加上括号,可能会改变运算的顺序,也可能不会改变运算顺序。故答案为:×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9、A【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3-6=7(厘米),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第三条边的长度要大于7厘米。8>7,7=7,5<7,4<7,则第三条边的长度只能选8厘米。故答案为:A。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20、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详解】A.1+2=3,不能围成三角形;B.2+3>4,能围成三角形;C.3+4>7,能围成三角形;D.4+5>6,能围成三角形;故答案为:A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1、C【分析】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分母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化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两小数比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大,整数部分相同看十分位,十分位相同看百分位,直到比出大小。【详解】A.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选项错误;B. ,选项错误;C.0.26=0.260,0.26的计数单位是0.01,0.260的计数单位是0.001,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 本题考察了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大小比较,和小数分数的互化及减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2、A【分析】0除以任何非0数都为0;0乘以任何数都为0;0加上任何数等于任何数。据此选择即可。【详解】A、结果为☆;B、结果为0;C、结果为0。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的是0在加、减、乘、除计算中的特殊性,要熟练掌握。23、A【解析】略24、A【解析】略25、C【分析】把3块饼分别计作A、B、C,先用锅烙A、B的正面,需要2分钟;取出B,放入C,烙A的反面和C的正面,需要2分钟;取出A,放入B,同时烙B、C的反面,需要2分钟,此时3张饼正好全部烙好。【详解】2+2+2=6(分钟),所以妈妈烙好3张饼至少需要6分钟。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的是最优问题,在解答的时候,要注意3张饼的之间的配合,把时间最少化。26、C【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做“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做“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详解】109.109读作一百零九点一零九。故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读法,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27、B【详解】自行车的三角架之所以做成三角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个特性,故答案为B.28、B【详解】略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29、28000;9;390300;90;114;80【详解】略 30、38232;31620;131109880;19600;85500【分析】整数乘法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详解】708×54=38232 34×930=31620 285×46=13110 520×19=9880 392×50=19600 900×95=85500 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31、840;404;2070【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详解】168÷7×35=24×35=8402000-38×42=2000-1596=40465×23+25×23=(65+25)×23=90×23=2070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注意运算顺序,仔细解答即可。 五、操作题。32、(1)(2)作图如下:【分析】(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根据对称轴依据“高度不变,距离相等”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2)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知道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本题中,先找出图形A的三个顶点向下平移四格后的图形B的三个顶点,然后连接各点即可画出。【详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对称和平移。作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根据对称轴“高度不变,距离相等”找出对称点,然后连接各点;作图形的平移,我们需要知道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找出平移后的关键点,然后连接各点。 六、解决问题33、解:(22°+29°+30°+33°+28°+23°+24°)÷7=189°÷7=27°答:这一周每日平均气温是27°【解析】求这一周每日的平均气温,我们把7天的气温度数的数据加在一起,除以总次数7即可.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计算方法的应用.34、1240【解析】略35、(1)35个(2)182元【分析】(1)将条形统计图中展示出来的所有人数加起来再除以2就可得到每个班平均有多少学生。(2)根据购票规定来进行购票,1.2米以下免票有8人,1.2~1.4米半票有14+19=33人,1.4米以上全票有21+8=29人,用票价×人数得到每个身高段的票价,再将所有身高段的票价加起来即可。【详解】(1)2+6+14+19+21+8=8+14+19+21+8=22+19+21+8=41+21+8=62+8=70(人)70÷2=35(人)答:每个班平均35人。(2)(14+19)×(4÷2)+(21+8)×4=33×2+29×4=66+116=182(元)答:买票一共要花费182元。 本题考查的是对条形统计图的观察理解能力,结合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来进行解题。36、不能摘下【分析】根据题意,先将30厘米换算为米做单位,再加上1.45米计算出欢欢站在凳子上的高度是多少米,再和1.80米比较即可。【详解】30厘米=0.3米0.3+1.45=1.75(米)1.75<1.80答:不能摘下衣架上的帽子。 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欢欢站在凳子上的高度是完成本题的关键,注意单位的换算。37、(1)100千克,0.1吨(2)水果店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果?3750千克(答案不唯一)【分析】(1)方法一:用苹果每箱质量乘以箱数减去香蕉每箱质量乘以箱数,然后再把千克化成吨。方法二:用苹果的箱数减去香蕉的箱数,再乘以一箱的质量,然后再把千克化成吨。(2)水果店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果?用分别用每种水果一箱的质量乘以箱数,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详解】(1)方法一:25×22-25×18=550-450=100(千克)100千克=0.1吨方法二:(22-18)×25=4×25=100(千克)100千克=0.1吨答:运来的苹果比香蕉多100千克,合0.1吨。(2)水果店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果?25×22+125×22+25×18=550+2750+450=3300+450=3750(千克)答:水果店一共运来3750千克水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低级单位名数化成高级单位名数要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周口市扶沟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界东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作图题, 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判断,我能填,我会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解决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