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数学四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数学四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找规律,填一填。
(______),4.0,3.8,3.6,(______),3.2。
2.5×600的积是(______)位数,积的末尾有(______)个0。
3.小明用线将三根吸管穿成了一个三角形,其中两个吸管分别长7cm和8cm,那么第三根吸管最短可能是(________)cm,最长可能是(________)cm。(取整厘米数)
4.两个数的积是450,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2,现在的积是(___________)。
5.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_____个锐角,最多有_____个钝角,最多有_____个直角.
6.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7cm、9cm、2cm,它们(______)拼成三角形。(括号里填“能”或“不能”)
7.用计算器在计算201×56时,发现键“1”不能用了,如果只能使用这个计算器,你打算怎么计算?列式为:(________)。
8.把100÷25=4,6+4=10,12×10=12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
9.把3686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是(______)万。
10.7.0858保留一位小数是(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1.少先队员植树,第一天植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植了315棵,求平均每天植多少棵树,列式正确的是( )。
A.(180+315)÷2 B.(180+315)÷3 C.(180+315+315)÷3
12.两个( )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完全相同 B.面积相等 C.周长相等
13.下列每组小棒中,能组成三角形的一组是( )。
A.3cm、5cm、2cm B.4cm、4cm、8cm C.3cm、4cm、5cm
14.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厘米和6厘米,第三条边的长是( )。
A.3厘米 B.5厘米 C.6厘米
15.下面不能密铺的图形是( )。
A. B. C. D.
三、判断题
16.一个三角形最多有2个锐角. (_____)
17.774+227的和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______)
18.小花的身高是1.48米,她趟过平均水深是1.3米的小河,不会有任何危险。(____)
19.用三根长3cm、4cm、8cm的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________)
20.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_____
四、计算题
21.直接写出得数.
0.526×100= 0.2×1000= 2.5÷100= 12.8÷1000= 25×0.4=
1÷1000= 40.3×100= 8.4×1000= 0.6×0.09= 125×0.8=
22.用竖式计算。
460×37= 82×195= 708×25=
五、解答题
23.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现在将长增加9米或宽增加6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144平方米。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24.学校有一个正方形花园(如图),如果把花园的一组对边各增加2米,这样花园就变成了长方形,面积增加了16平方米。
(1)学校的正方形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2)为了方便同学们参观,学校要在正方形花园的四周加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姐弟两人同时从家到学校,姐姐每分钟走60米,弟弟每分钟走50米。姐姐走了800米的时候又返回家拿东西,结果姐姐比弟弟迟了20分钟到达学校。家与学校相距多少米?
26.某连锁店超市四家分店2018年前两季度营业情况如下图。
(1)营业额最低的分店是( ),两个季度的营业额共是( )万元。
(2)第二季度营业额最高的分店的是( ),比第二季度营业额最低的多收入( )万元。
(3)前进分店第二季度的营业额占前进分店第一季度营业额的( )。
(4)如果该连锁超市想再开一家分店,你觉得开在哪家分店的附近比较好,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7.一个成人10天大约需要多少克食盐?合多少千克?再估一估,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千克食盐?
28.小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的位置看错了,错读成一百三十点二,已知原小数要读出一个零,原小数可能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4.2 3.4
【分析】4.0和3.8之间相差0.2;3.8和3.6之间相差0.2,通过观察可以看出来这串数字是根据从左往右依次减少0.2进行排列的。
【详解】4.2减少0.2是4.0,所以第一个空是4.2;
3.6减少0.2是3.4,所以第二个空是3.4。
故答案为:4.2,3.4
本题的关键是找出这串数字排列的规律,根据排列规律确定数字。
2、四 3
【分析】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然后与一位数相乘 ,结果是几个百,直接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两个0,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5×600=3000,所以5×600的积是四位数,积的末尾有3个0。
解答注意题目中数字计算法则的灵活运用,当0前面的数字相乘的积的末尾没有0时,可以直接把两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相加,否则需要计算得出。
3、2 14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征,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7厘米和8厘米,它的第三边最长是7+8-1=14厘米,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短是8-7+1=2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第三边最长是:7+8-1=14(厘米),最短是8-7+1=2(厘米)
故答案为:2;14
由此解答考查了三角形的特性,此题解答关鍵是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特征解决问题。
4、900
【解析】略
5、2 1 1
【详解】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所以在三角形内角中,最多有3个锐角,至少有2个锐角,最多有1个钝角,最多有 1个直角;
故答案为2,1,1.
6、不能
【分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
【详解】因为2+7=9,根据三角形的关系这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不能。
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利用三边关系,可以判断已知三条线段是否可以组成三角形。
7、200×56+56
【分析】把201×56运用乘法分配律求解。
【详解】201×56
=(200+1)×56
=200×56+56
=11200+56
=11256
故答案为:200×56+56
此题主要考查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灵活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12×(6+100÷25)
【解析】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把加法算式中的4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再把乘法算式的10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解:把100÷25=4,6+4=10,12×10=1这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12×(6+100÷25)
=12×(6+4)
=12×10
=1.
点评:本题关键是先弄清运算顺序,再用算式表示出来即可.
9、36.86万 36.9
【分析】改写成用万字做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点末尾的零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要保留几位小数就要看它的下一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把3686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36.86万;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第2位上的数,第2位上的数是6向前一位进一并舍去尾数,36.86万保留一位小数是36.9万。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改写时注意把小数点后面末尾的0去掉。
10、7.1 7.09
【分析】保留一位小数,即精确到十分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二位(百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即精确到百分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千分位),然后利用“四舍五入”法解答即可。
【详解】7.0858保留一位小数是7.1,保留两位小数是7.09。
故答案为:7.1;7.09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近似数取值,关键要看清精确到的位数。
二、选择题
11、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第一天植树棵数加上第二、三天共植树棵数,求出这三天植树总棵数。再除以天数,即可求出平均每天植树棵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求平均每天植多少棵树,列示为(180+315)÷3。
故答案为:B。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解决本题时应正确求出植树总棵数为180+315棵,注意315棵是第二、三共植树棵数。植树天数为3天,而不是2天。
12、A
【分析】因在拼组平行四边形时,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且有公共边,所以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据此解答.
【详解】据以上分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正确.
故选A.
13、C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 3+2=5,则长3cm、5cm、2cm的三根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
B. 4+4=8,则长4cm、4cm、8cm的三根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
C. 3+4>5,5-4<3,则长3cm、4cm、5cm 的三根小棒能组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14、C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可知,两条腰相等,依据三角形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判断。
【详解】如果腰长是3厘米,那么3+3=6(厘米),等于第三边不成拼成三角形;
如果腰是6厘米,那么6+6=12(厘米),大于第三边可以拼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15、C
【解析】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六边形能密铺,正五边形不能密铺。
故答案为:C。
密铺图形是指可以进行密铺的图形。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密铺。
三、判断题
16、×
【详解】略
17、√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即可。
【详解】774+227=1001
如图:
1001有两条对称轴,
所以“774+227的和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同时要熟记一些常见图形的对称轴条数。
18、×
【解析】略
19、×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4<8,则用三根长3cm、4cm、8cm的小棒不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常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
20、√
【分析】根据乘法的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或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得数不变;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后再相加;
所以它的字母形式是:(a+b)c=ac+bc.
故答案为√.
四、计算题
21、52.6;200;0.025;0.0128;10
0.001;4030;8400;0.054;100
【详解】略
22、17020;15990;17700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的得数加起来;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写几个0。
【详解】460×37=17020 82×195=15990 708×25=17700
五、解答题
23、
384平方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当长增加9米时,宽不变,增加的面积已知,于是可以求出原来的宽;当长不变,宽增加6米时,增加的面积已知,于是可以求出原来的长,从而可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原来的面积。
【详解】
(144÷9)×(144÷6)
=16×24
=384(平方米)
答: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384平方米。
我们在画示意图时,一要画出增加的长,二要画出增加的宽,还要把所求问题在图中标出来,再根据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长,再算出宽,最后求出原来的面积。
24、(1)画图无;64平方米
(2)36平方米
【详解】【分析】(1)因为花园的一组对边各增加2米,面积增加了16平方米,所以新增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新增的长方形的宽是2米,可以求出新增长方形的长,而新增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边长。
(2)因为正方形花园的四周加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所以可以发现新图形还是正方形并且边长比原来增加了2米,所以要求小路的面积可以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原本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小路的面积。
【详解】(1)16÷2=8(米)
8×8=64(平方米)
答:学校的正方形花园的面积是64平方米。
(2)8+1+1=10(米)
10×10-8×8
=100-64
=36(平方米)
答:这条小路的面积是36平方米。
此题考查画示意图的策略,考查学生能正确应用所学策略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2000米
【分析】“姐姐走了800米的时候又返回家拿东西”,所以姐姐比弟弟多走了800×2=1600米,这导致姐姐比弟弟迟到了20分钟。“姐姐每分钟走60米”,那么20分钟可以走60×20=1200米。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姐姐比弟弟多走了1600-1200=400米。已知姐姐每分钟比弟弟多走60-50=10米,所以这多走的400米,花了400÷10=40分钟,即弟弟从家到学校花的时间。“弟弟每分钟走50米”,所以家与学校相距40×50=2000米。
【详解】800×2-60×20
=1600-1200
=400(米)
400÷(60-50)
=400÷10
=40(分)
50×40=2000(米)
答:家与学校相距2000米。
姐姐比弟弟多走了20分钟,走了1200米。实际上姐姐比弟弟多走了1600米,则多出的400米是弟弟从家到学校这段时间里姐姐比弟弟多走的路程。每分钟姐姐比弟弟多走10米,据此求出弟弟从家到学校的时间。
26、(1)光明分店;25
(2)物美分店;25
(3)
(4)如果该连锁超市想再开一家分店,应开在物美分店附近比较好,因为物美营业额最高。
【分析】(1)分别将4家分店的两个季度的营业额相加,在比较即可解答;
(2)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表示第二季度营业额的是黑色长条,长条最长的表示营业额最高,减去营业额最低的金额,即可解答;
(3)根据题意,用前进分店第二季度的营业额除以前进分店第一季度营业额即可;
(4)根据统计图可知:应开在物美分店附近比较好,因为物美营业额最高。
【详解】(1)30+25=55(万元),25+20=45(万元),10+15=25(万元),35+40=75(万元)
25<35<55<75
所以营业额最低的分店是光明分店,两个季度的营业额共是25万元。
(2)40>25>20>15
所以第二季度营业额最高的分店的是物美分店;
40-15=25(万元)
比第二季度营业额最低的多收入25万元。
(3)20÷25=
前进分店第二季度的营业额占前进分店第一季度营业额的。
(4)如果该连锁超市想再开一家分店,应开在物美分店附近比较好,因为物美营业额最高。
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分析,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看清问题和数据,利用获取的信息解决问题。
27、60克;0.06千克;2.19千克
【分析】成人每天大约需要6克食盐,10天大约需要10个6克,即6×10=60克=0.06千克;一年有365天,需要365个6克,即6×365,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6×10=60(克)=0.06(千克)
6×365=2190(克)=2.19(千克)
答:10天大约需要60克,合0.06千克,一年大约需要2.19千克食盐。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28、答:13.02或1.302
【解析】因为要读出零,所以小数点在零前面,可能是1.302或13.02。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2022-2023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认真读题,准确填写,反复比较,精心选择,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2022-2023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2022-2023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