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本章复习提升 试卷
展开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理解不清
1.(2022重庆三模)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很多,如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结果为体外转化实验提出问题奠定了实验基础
B.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利用了减法原理
C.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结果能作为R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证据
D.四个实验所涉及的实验原理都是设法区分每一种物质,单独地直接地观察每一种物质的作用
2.(2021山西朔州怀仁一中月考)下列四幅图表示了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相关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B.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C.图丙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D.图丁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易错点2 不能正确进行与DNA分子结构及复制相关的计算
3.(2022湖北沙市期中)某学习小组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活动中,尝试利用如下表所示材料构建一个含脱氧核苷酸数最多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各分子之间的连接物及碱基对之间的氢键都用订书钉代替(订书钉足够多,表示氢键时,一个订书钉代表一个氢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600个 | 520个 | A 150个 |
G 120个 | T 130个 | C 140个 |
A.用以上材料能构建一个含520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都连接着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含氮碱基
C.用以上材料构建的DNA分子模型可以有4250种碱基排列方式
D.在构建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中,最多需要用到2 118个订书钉
4.(2022山东菏泽期中)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某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500种
B.某环状DNA分子含有2 000个碱基,则该分子同时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某DNA分子内胞嘧啶占25%,则每条单链上的胞嘧啶占25%~50%
D.某DNA分子上有312个胸腺嘧啶,占总碱基的26%,则该DNA分子上有288个鸟嘌呤
5.(2021安徽安庆桐城八中月考)将一个没有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图Ⅰ、Ⅱ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 )
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a)×0.5
D.复制n次形成的含放射性脱氧核苷酸的单链有(2n+1-2)条
易错点3 混淆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6.(2022湖南长郡中学期中改编)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一个DNA分子上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之和与该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数目相等
B.细胞中的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病毒中的基因可能是RNA片段
C.真核生物基因中的遗传信息指的是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D.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7.(2022河南焦作期中)图中A、B、C表示果蝇细胞核内一个DNA分子上的三个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基因A和基因C都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A和基因C的区别在于碱基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C.基因间区B不具有遗传效应,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仍是脱氧核苷酸
D.基因A和基因C在果蝇染色体上是呈线性排列的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D 格里菲思做的肺炎链球菌在小鼠体内转化的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该实验的结果为体外转化实验提出问题奠定了实验基础,A正确;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不是单独地直接地观察每一种物质的作用,D错误。
2.C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分子进入大肠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搅拌、离心后,大肠杆菌存在于沉淀物中,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一定时间内,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侵染大肠杆菌的噬菌体逐渐增多,沉淀物放射性含量逐渐增加,超过一定时间,大肠杆菌裂解,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的子代被释放出来,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逐渐减少,A错误;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搅拌、离心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沉淀物放射性较低,B错误;在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培养到一定时间,加入了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会出现由R型细菌转化而来的S型细菌,但转化效率比较低,此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均会增加,但最终S型细菌的数目还是比R型细菌少,C正确,D错误。
3.D 双链DNA中A=T,G=C,用表中材料最多能构建一个含(120+130)×2=500(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A错误;DNA分子每条单链3'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1个磷酸基团,B错误;由选项A的分析可知,用表中材料最多可构建一个含120个C—G碱基对和130个A—T碱基对的DNA分子模型,因为A、T、C、G的数量是确定的,所以碱基排列方式少于4250种,C错误;用表中材料最多能构建一个含500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脱氧核糖与碱基之间、碱基对之间都需要用订书钉连接,已知该DNA模型有C—G碱基对120个,A—T碱基对130个,则在构建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中,一共需要用到订书钉500×2+(250-1)×2+130×2+120×3=2 118(个),D正确。
4.D 某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250个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250种,A错误;环状DNA分子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如果DNA内胞嘧啶占25%,胞嘧啶分布在两条DNA单链上,因此每一条单链上胞嘧啶占0~50%,C错误;由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双链DNA中A+C=T+G=50%,因此如果DNA分子有312个胸腺嘧啶,占总碱基的26%,则鸟嘌呤G占总碱基的24%,数量是312÷26%×24%=288,D正确。
5.D 该拟核DNA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则A=T=a,G=C=(m-2a)/2。图Ⅰ类型的DNA表明一条链含32P,一条链不含32P;而Ⅱ类型的DNA表明两条链都含32P。该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1,A错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大肠杆菌不进行减数分裂,B错误。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2a)/2,C错误。
易错提醒
(1)每个双链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2个(环状DNA无游离的磷酸基团)。除游离的磷酸基团外,每个磷酸基团与2个脱氧核糖相连。
(2)复制模板:在DNA复制过程中,无论复制了几次,含有亲代脱氧核苷酸单链的DNA分子数是亲代DNA分子数的2倍。
(3)复制次数:注意DNA“复制了n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但后者只包括最后一次(第n次)复制。
(4)碱基数目:注意碱基的数目单位是“对”还是“个”。
(5)关键词语:看清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含”还是“只含”等关键词。
6.B 一个DNA分子中有多个基因,但由于DNA的一些片段并非基因,所以一个DNA分子中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之和小于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数目,A错误;对细胞生物和DNA病毒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对于RNA病毒而言,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B正确;真核生物基因中的遗传信息指的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C错误;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D错误。
7.B 基因A和基因C中碱基种类相同,都是A、T、G、C,基因A和基因C的区别在于碱基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
易错提醒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由核苷酸构成。真核细胞内的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真核细胞的质DNA和原核细胞中的DNA并不以染色体为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