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商品和货币 教案-2022-2023学年中职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
展开
这是一份1.1 商品和货币 教案-2022-2023学年中职北师大版经济政治与社会,共4页。
专业名称 教学章节第一课教学学时2课时授课班级 班级人数 授课地点 学情分析认知水平总的看,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目标不明确,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还没有养成,导致他们学习劲头不足、纪律松懈。德育课将发挥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习信心,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再添动力。学生认知水平偏低成绩偏下对传统课堂教学有一定厌倦。知识结构学生初中学习过思想政治课,对基本的政治经济社会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对经济部分的学习明显不够。教学资源教材分析本课是本课程的基础,从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商品入手学习过度到特殊的商品---货币的学习上。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PPT课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了解商品和货币产生的基本过程情感教育形成正确的金钱观运用目标能识别商品能举例说明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正确的对待货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教学难点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的区别 货币的发行量如何确定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 学 活 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介绍(5分钟)前言介绍课程概况 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新课导入(3分钟)创境激趣提出农夫山泉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阅读教材导入案例案例激发学生兴趣。讲授新课(65分钟)多种多样的商品(1)商品的含义(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1)商品的含义: 提出问题: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商品呢? 板书:从学生回答中,挑出三个写到黑板上 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商品的共性。 总结:商品的含义,重点突出商品的两个条件 强化巩固:废品和废品收购站的废品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学生总结商品的两个条件。 学生思考讨论,废品和废品收购站废品的区别设疑答疑,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举例总结商品的两个必要条件,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的区别。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提出问题:结合商品的定义思考商品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呢? 总结:商品产生的过程,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参与思考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强化巩固本节课教学难点。商品的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2)价值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会拿钱去买馒头? 总结:有用性---使用价值 提出问题:一只羊=两把斧头,此等式为什么成立? 总结:价值的含义讲解两者的关系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设疑答疑、学生参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基本职能一般等价物货币设问导入:我们生活中必需的物品主要从哪里来的?什么是“钱”?钱是货币吗? 讲解货币的发展过程货币的概念货币的职能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理解货币的本质,养成正确的金钱观,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实战训练(14分钟)体验导行引导学生完成导行作业:货币是不是随意发行多少都可以的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突破本节课第二个难点总结提炼(2分钟)商品货币带着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结构跟着老师复习本课知识点巩固知识课后延伸(1分钟) 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指导相关题目独立认真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