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案
展开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知识点一 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
(1)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2)表现
2.灌溉工具
(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3)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革新,民间广泛使用。
(4)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3.畜牧业生产工具
古人用圈厩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知识点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2.陶瓷工具
(1)主要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
(2)表现
3.冶炼工具
知识点三 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家庭式劳作
(1)原因: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2)表现
①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②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2.农业庄园式劳作
(1)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
(2)表现
①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
②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③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
(1)含义:手工业家庭式劳作是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作坊式劳作是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
(2)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1.下图是山东省嘉祥武侯祠东汉画像石刻桔槔提水图
图中生产工具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利用杠杆原理进行提水。
批注:
2.阅读教材P20“史料阅读”:唐朝陈廷章的《水轮赋》描述的是什么工具?有什么优点?
提示:工具:筒车。优点:借助水力进行灌溉,节省了人力。
批注:
3.阅读教材P20“思考点”: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
提示:耕作工具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灌溉工具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灌溉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批注:
4.铁范是一种永久性铸型。1953年河北兴隆战国冶铸遗址出土一批铁范共四十副,八十七件,总重190公斤,其中60%为农具范。此外,河北磁县也有战国铁范出土。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
提示:我国古代冶铁技术先进;战国时期铁农具已普遍使用。
批注:
5.耳熟能详的“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以及令人羡慕的人仙爱情。“戏中”主人翁的劳作方式是什么?
提示: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农业家庭式劳作。
批注:
6.阅读教材P22“史料阅读”:商鞅变法的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目的: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批注:
7.阅读教材P22“学思之窗”: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积极作用:推动古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巩固新兴地主政权的统治。消极作用:在封建后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批注:
[思维导图]
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铁器
铁锄 铁犁 铁镰
材料二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翻车的演变历程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现象:反映了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逐渐形成;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古代农具的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
提示:灌溉动力发生了变化,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
(3)材料三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石家庄地区怎样的经济现象?
提示:石家庄地区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进及特点
1.生产工具进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的新的生产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铁制农具
C.筒车 D.曲辕犁
B [解题时注意题干中“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工具”信息。A项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使用,排除;铁制农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故选B项;C项出现于唐朝时期,D项出现于隋唐时期,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下图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纺轮和骨梭。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陶纺轮 骨梭
A.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B.纺织技术在新石器时代已经萌芽
C.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相当重要
D.中国的丝织业源于黄河、长江流域
B [陶纺轮和骨梭都是典型的纺织业的生产工具,由于都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所以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纺织技术在当时已经萌芽,故选B项;A、C、D三项从题干材料中均无法体现。]
古代的劳作方式
材料一 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庭化相配合的是,战国时期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织”……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主体。
——孟意华《中华文化产生形成的基础》
材料二 下图是古代冶炼业手工业雕塑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什么劳作方式?概括其特点。
提示:劳作方式:农业家庭式劳作。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材料二图片体现了古代哪一手工业劳作方式?其有何特点?
提示:手工业作坊式劳作。特点:在作坊内集体生产。
古代的劳作方式
1.农业家庭式劳作
(1)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
(2)代表: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和古希腊罗马的家庭劳作。
2.农业庄园式劳作
(1) 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中进行大规模集体劳作。
(2)代表:欧洲中世纪的庄园和中国魏晋时期的坞堡。
3.手工业家庭式劳作和手工业作坊
(1)特点: 手工业家庭式劳作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生产;手工业作坊是以作坊为场所进行集体生产。
(2)两者的共同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3.考古发现在安阳殷墟宫殿遗址区内属于王室贵族的一个窖藏圆穴里,四百多把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比较集中地堆放着。这说明商朝农业发达主要依靠( )
A.奴隶制集体耕作
B.当时唯一的生产工具石器
C.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D.耕作技术不断改进
A [根据材料“四百多把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比较集中地堆放着”可知当时是集体劳作,结合所学夏商周的奴隶制度可以推导出奴隶制集体劳作,故选A项;商朝时的农业工具有石、木、骨和少量的青铜农具,B项错误;C、D两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没有相关表述。]
4.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以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也日渐普及。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 )
A.交流使小农经济成为东西方当时主流的生产方式
B.东西方家庭生产模式的出现均源于生产力的进步
C.亚历山大帝国的远征推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
D.男耕女织的分工构成东西方农业生产的最初形式
B [“战国时期”的家庭生产是新生事物,是我国古代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诸侯鼓励小农经济是为了富国强兵;西方“氏族部落解体”这一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选B项;“小农经济”的特点决定了“交流”的条件不成熟,A项不符合史实;亚历山大帝国的远征并没有到达中国,C项不符合史实;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从集体劳动进入到个体家庭的生产,D项错误。]
课 标 解 读
时 空 坐 标
1.结合史料概括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演变的主要史实,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生产工具发展对社会生产的影响。
2.掌握古代世界主要劳作方式的史实,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关系,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生产方式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石器
旧石器时代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
铜器
距今5 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铁器
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古代中国
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新石器时代晚期
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汉朝
使用纺车纺纱;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
元朝以后
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古代西方
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新石器时代晚期
采用坯车来制坯
中国南朝
为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
唐宋时期
为防止器物在烧制过程中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
锻打工具
包括用来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属的锉等
铸造工具
熔化金属原料的坩埚、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
时间
类型
生产工具
原始社会
耕作工具
石、骨、木
商周时期
石、骨、木;青铜农具
春秋战国
铁制农具
汉朝
灌溉工具
翻车
唐朝
筒车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课堂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学思之窗,深化探究,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