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衡水市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二)
展开2023年河北省衡水市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
1.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水结成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B. 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C.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 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2.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对安全措施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乘客乘车时需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B. 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可以避免静电放电带来的危害
C. 冬天用煤炉生火取暖需要通风,是为了防止煤气中毒
D. 加油站、面粉厂等地严禁烟火,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
3.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导体:铅笔芯、铜、橡胶 B. 非晶体:食盐、松香、沥青
C. 单质:金刚石、石墨、煤 D. 混合物:医用酒精、空气、碘酒
4. 下列探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 探究杠杆平衡的原理
B. 研究电流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C.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 探究酸碱是否发生反应
5. 逻辑推理是学习的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B. 酸溶液pH<7,但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C.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钢铁制成的轮船可以漂浮在海面上,则钢铁的密度一定小于海水的密度
6. 下列对如图所示内容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甲:微小压强计是连通器
B. 乙:紫色小花喷水的部分变红,未喷水的部分不变色,说明CO2能与水反应
C. 丙:为了验证“导体电阻跟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的导体是b、c
D. 丁: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7.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
B.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0g
C. 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m/s
D. 按照国家规定,夏天公共建筑内的空调温度应控制在10℃左右
8. 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会伴有超声波的产生
C. 在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或隔音板,都是为了减弱噪音
D. 倒车雷达与军事雷达传播的媒介是不同的
9.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昆虫身上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会吸热
B.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冒白气”,是汽化现象,会放热
C. 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凝华现象,会放热
D. 植物上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会吸热
10. “注意安全,珍爱生命”是同学们必备的意识,下列有关家庭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与电灯之间 B. 在停电期间检修电器,不需要断开总开关
C. 只有大功率的用电器才需要使用三孔插座 D. 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幻灯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 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C. 若凸透镜不动,光屏与蜡烛对调,光屏上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D. 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老花镜,要想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向右移动光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
B. 高速行驶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人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没推动,说明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
D.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13. 下列有关电与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B.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只与电流大小有关
C. 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D. 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1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是电流表或电压表,R1和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只闭合开关S,各电阻中均有电流通过,所有电表均有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表a 是电流表;三个开关同时闭合,电源会短路
B. 只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C. 只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ΔU2小于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ΔU1
D. 只闭合开关S、S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为ΔU1,电流变化量为ΔI,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为ΔU2,R1电功率的变化量ΔP=ΔU1ΔI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4.0分)
15. 如图所示,这是搬运砖头的独轮车,使用时可视为______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独轮车和砖头的总重G为1000N,要将扶手抬起,则人施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至少为______ N。
16.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深入、有趣。请仿照示例,将下列“吸”字蕴含的主要物理知识填写在右侧的横线上。
例:向后撑雪杖,人向前运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用吸管“吸”饮料—— ______ ;
(2)用塑料梳子梳头,梳子能把头发“吸”起来—— ______ ;
(3)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会“吸”在一起—— ______ 。
17. 我国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影”是光的______ 形成的,“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 形成的,“雾雨当空飞彩虹”中的“彩虹”是光的______ 形成的。(均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
)
18. 如图为小明家使用的一款电火锅工作电路的原理图,它有高、中、低三个加热挡位,旋钮开关可以分别置于“0和1”、“1和2”、“2和3”或“3和4”接线柱。正常工作时,低温挡功率为高温挡功率的15,R1=242Ω,R2=60.5Ω。开关置于接线柱______ 时,火锅处于低温挡;R3的阻值是______ Ω;小明关闭家中的其他用电器,只让电火锅独立工作,用高温挡加热汤液2min,电能表的表盘转了81转,此时电火锅的实际功率为______ W。[电能表的铭牌上标有3000r/(kW⋅h),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19. 2023年2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26号卫星,如图所示。
(1)火箭发射常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因为它的______ 大。10m3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J。(q氢=1.4×108J/m3)
(2)卫星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太阳能属于_____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0分)
20. 小明想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提供的器材有塑料瓶、橡皮膜、盛有水的大水槽、皮筋。
(1)实验步骤:(用文字表述或作图描述均可) ______ 。
(2)实验现象:______ 。
(3)实验结论:______ 。
(4)实验中小明发现,随着塑料瓶逐渐按入水中的过程中,手的感觉是越来越费力,同时观察到水槽内水面高度逐渐升高,依据这个实验他做出了正确的猜想:浮力的大小随着物体______ 的增大而增大。
21.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老师的演示实验是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如图甲所示。坐在教室后排的小明发现实验可见度小,不利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实验也有不足。所以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实验改成竖直方向进行。
(1)小明将小车换成质量很轻的卡片,其目的是______ 。
(2)将卡片上的两根细线跨放在A、B两个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__ 。
(3)实验中保持F1和F2的大小相等,用手将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 ,说明______ 。
(4)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得出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_____ 。
【拓展】课后,小明发现同学们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理解为只是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于是他在图乙的基础又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______ 。(用文字表述,也可以在答题卡虚线框中画图说明
)
22. 如图所示,这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左右两个透明的容器中密闭了等量的空气,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U形管中装的是红色液体。
(1)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 来显示甲、乙容器内空气温度的变化,这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 。
(2)图甲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将此装置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电流在______ (选填“左”或“右”)容器中产生的热量较多,甲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
(3)要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须控制______ 相同;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探究电热与电流关系的电路连接。
【拓展】根据本实验得出的结论,请思考电炉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的原因是______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0分)
23. 图甲是某大型起吊装置,图乙是其机械起吊部分的简化示意图。已知物体A重为2700N,底面积为0.675m2,不计绳重、机械部分摩擦和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起吊前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如图乙所示,动滑轮的总重为650N,在绳子自由端施加拉力后物体A被匀速提升2m,此时整个机械的机械效率;(计算结果保留到1%)
(3)工人师傅利用该装置将A以0.1m/s的速度匀速放入水中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物体A的密度。
(ρ水=1.0×103kg/m3)
24.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灯L上标有“8V”字样,灯L的I−U图像如图乙所示。
(1)求灯L的额定功率;
(2)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a端时,定值电阻R0的电功率为8.1W;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b端时,电压表示数是6V,定值电阻R0的电功率为0.9W。求电源电压和R0的阻值。
(3)当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随它的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则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2Ω时,求灯L的实际功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汽油挥发时分子间的间隙增大,但分子体积不变,故B错误;
C、热胀时分子间间隙增大,冷缩时分子间间隙减小,故C错误;
D、轮胎充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增大压强时,分子间间隔减小,所以较多的气体能被充入轮胎中,故D正确。
故选:D。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2)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答案】A
【解析】解:A、乘客乘车时需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伤害,防止发生事故,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系上安全带不能减小惯性,故A错误;
B、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不断地相互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静电,通过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及时导走静电,防止静电危害。故B正确;
C、冬天用煤炉生火取暖需要通风,是为了防止煤气中毒,故C正确;
D、加油站、面粉厂等地严禁烟火,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故D正确。
故选:A。
(1)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铁属于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3)通风可防止煤气中毒;
(4)从安全的角度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涉及惯性的利用和防止、金属的性质、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煤气中毒的方法,综合性较强。
3.【答案】D
【解析】解:
A、铅笔芯、铜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橡胶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错误;
B、食盐是晶体,松香、沥青是非晶体,故B错误;
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煤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医用酒精、空气、碘酒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都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玻璃等。
(2)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体是晶体,如金属、海波、砂糖、盐;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物体是非晶体,如玻璃、松香、沥青、塑料等。
(3)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晶体与非晶体、单质与混合物,属于基础题目。
4.【答案】C
【解析】解:A、探究杠杆平衡的原理,采用的不是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
B、研究电流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故B错误;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需要设计有氧气无水、有水无氧气,既有氧气又有水的环境,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
D、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故D错误。
故选:C。
(1)控制变量法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2)转换法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来认识它们;
物理上有好多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模型法、转换法等。这些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要掌握。
5.【答案】B
【解析】解:A、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不一定是平衡力,故A错误;
B、酸溶液pH小于7,但pH小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比如硫酸铵溶液呈酸性,硫酸铵属于盐,故B正确;
C、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二氧化碳虽含有碳元素但性质同无机物相似,常归到无机物类,故C错误;
D、钢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若把它做成空心的,如将钢铁制成的轮船可以漂浮在海面上,故D错误。
故选:B。
(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解答;
(3)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分析;
(4)钢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若把它做成空心的,则它的重力没变,由于体积变大,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变大,因此可以浮在水面上。
总结规律要注意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所以在判断说法是否正确要针对所叙述的知识是否存在特殊情况。
6.【答案】A
【解析】解:
A、微小压强计的上端不都是开口的,不是连通器,故A错误;
B、紫色小花喷水的部分变红,未喷水的部分不变色,说明CO2能与水反应,故B正确;
C、为了验证“导体电阻跟长度有关”,应控制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所以应选用的导体是b、c,故C正确;
D、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的燃烧需要氧气,故D正确。
故选:A。
(1)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二氧化碳溶于水;
(3)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4)物质的燃烧需要氧气。
本题考查了连通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二氧化碳的性质、燃烧的条件,属于学科综合题。
7.【答案】B
【解析】解:A、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故A错误;
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0g,故B正确;
C、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故C错误;
D、按照国家规定,夏天公共建筑内的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左右,故D错误。
故选:B。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解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本题考查了对长度、质量、速度、温度的估测,注重理论与实际差异的应变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8.【答案】D
【解析】解:A、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A错误;
B、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故B错误;
C、在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或隔音板,监测设备是用来测量声音的响度,隔音板是为了减弱噪音,故C错误;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而军事雷达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即它们传播信息的媒介是不同的,故D正确。
故选:D。
(1)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
(2)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发出的是次声波;
(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4)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声波获得信息;军事雷达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本题了考查了声音的特征、防治噪声的途径、次声波的产生、电磁波和超声波传递信息等知识点,属于基础题。
9.【答案】C
【解析】解:A、露珠的形成是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会放热,故A错误;
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冒白气”,是液化现象,会放热,故B错误;
C、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会放热,故C正确;
D、植物上雾凇的形成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会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0.【答案】D
【解析】解:A.控制电灯的开关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防止维修或更换电灯时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在停电期间检修电器,必须要断开总开关,防止发生触电事故,故B错误;
C.为避免造成触电事故,有金属外壳和大功率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使用三孔插座,故C错误;
D.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一定要用手指接触笔尾金属体,否则容易造成误判;但不能用手接触试电笔前端的金属体,否则会造成触电事故,故D正确。
故选:D。
(1)控制电路的开关要接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
(2)为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检修电路及更换元件时,一定断开总开关;
(3)有金属外壳和大功率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4)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试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试电笔前端的金属体,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本题旨在考查安全用电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安全用电常识的记忆和应用。同学们要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避免危险发生。
11.【答案】B
【解析】解:A、由图可知,此时u=15cm,v=30cm,u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光屏上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故C错误;
D、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老花镜,老花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要想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向左移动光屏,故D错误。
故选:B。
(1)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2)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升高凸透镜后,像的移动方向;
(3)根据折射时光的可逆性分析;
(4)老花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此题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像距、像的大小与物距之间的关系,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利用所学规律分析解答问题,这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12.【答案】AD
【解析】解:A、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合力为0,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故A正确;
B、高速行驶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C、由于没有推动箱子,箱子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阻力等于推力,故C错误;
D、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是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正确。
故选:AD。
(1)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不变;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只和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形状、位置等都无关;
(3)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4)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
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判定、惯性现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属于综合题。
13.【答案】BD
【解析】解: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果电路没有闭合,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A正确;
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故B错误;
C.磁场的方向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故C正确;
D.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故D错误。
故选:BD。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①线圈中电流的大小;②线圈的匝数;
(3)磁场的方向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或是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
(4)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动圈式话筒就是利用该原理来工作的。
本题考查的是几个典型的电磁学问题,难度不大。
14.【答案】BC
【解析】解:
A、由题意可知,只闭合开关S时,各电阻中均有电流通过,所有电表均有示数,由电路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R1、电表a、R2、R3回到电源的负极,所用电表a为电流表,当三开关均闭合时,R2与R3被短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源不会短路,故A错误;
BCD、只闭合开关S时,R1、R2、R3串联,电压表V1测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和,电压表V2测R2与R3两端的电压之和,
①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U=IR可知,R1、R2两端的电压均变小,则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压表V2的示数等于电源的电压减去R1两端的电压,
所以,R2与R3两端的电压之和变大,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故B正确;
②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前后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量:
ΔU1=I1(R1+R2)−I2(R1+R2)=ΔI(R1+R2),
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
ΔU2=(U−I2R1)−(U−I1R1)=ΔIR1,
所以,ΔU2<ΔU1,故C正确;
③只闭合开关S、S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为ΔU1,电流变化量为ΔI,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为ΔU2,R1电功率的变化量为:ΔP=U1I1−U′1I′1≠ΔU1ΔI,故D错误。
故选:BC。
(1)由题意可知,只闭合开关S时,各电阻中均有电流通过,所有电表均有示数,根据电流流向法判断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根据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元件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元件并联判断电表a的类型,然后判断三开关均闭合时电源是否会短路;
(2)只闭合开关S时,R1、R2、R3串联,电压表V1测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和,电压表V2测R2与R3两端的电压之和。
①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R2两端的电压变化,进一步判断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合R1两端的电压判断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
②设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前后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然后比较两变化量的大小关系;
③设出只闭合S时电路中的电流和再闭合开关S1后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UI分析R1电功率的变化量。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正确的表示出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是关键。
15.【答案】省力 300
【解析】解:(1)因为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
(2)由FL1=GL2可得:F×1m=1000N×0.3m,
解得F=300N。
故答案为:省力;300。
(1)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以求出作用在车把上竖直向上的力的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的分类,属于中考的常见题型,难度不大。
16.【答案】大气压的作用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析】解:(1)医护人员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时,注射器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注射器;
(2)用塑料梳子梳头,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梳子能把头发“吸”起来;
(3)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纸中间空气的流速加快,压强减小,纸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故答案为:(1)大气压的作用;(2)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3)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注射器将药液吸入针筒之前,需要先排出针筒内的空气,这样,针筒内的气压减小,药液受到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会被压入针筒中;
(2)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
本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存在,以及利用气压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相关现象,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
17.【答案】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解析】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雾雨当空飞彩虹”中的“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属于基础知识。
18.【答案】1和2 181.5 810
【解析】解:(1)当旋钮开关置于“0和1”接线柱时,火锅处于开路;
当旋钮开关置于“1和2”接线柱时,R2、R3串联,电路电阻最大,电源电压一定,根据P=U2R可知,电功率最小,火锅处于低温挡;
当旋钮开关置于“2和3”接线柱时,R3被短路,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路电阻较大,电源电压一定,根据P=U2R可知,电功率较大,火锅处于中温挡;
当旋钮开关置于“3和4”接线柱时,R1、R2并联,电路电阻最小,电源电压一定,根据P=U2R可知,电功率最大,火锅处于高温挡。
(2)高温挡时的电功率:P高=P1+P2=U2R1+U2R2=(220V)2242Ω+(220V)260.5Ω=1000W,
由题意知,低温挡功率为高温挡功率的15,即:P低=15P高=15×1000W=200W,
由P=U2R可得,低温挡时电路总电阻:R=U2P低=(220V)2200W=242Ω,
因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R3的阻值:R3=R−R2=242Ω−60.5Ω=181.5Ω。
(3)3000r/(kW⋅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
电能表的转盘转了81转,火锅消耗的电能:
W=81r3000r/(kW⋅h)=0.027kW⋅h=9.72×104J,
火锅的实际功率:P=Wt=9.72×104J2×60s=810W。
故答案为:1和2;181.5;810。
(1)分析电=火锅的工作原理图,得出当旋钮开关置于“0和1”、“1和2”、“2和3”、“3和4”接线柱时,电路的连接情况、电阻大小关系,根据P=U2R可得电功率大小关系,进而得出火锅处于的不同挡位。
(2)当旋钮开关置于“3和4”接线柱时,R1、R2并联,处于高温挡,利用P=U2R求高温挡电功率,由题知,低温挡(R2、R3串联)功率为高温挡功率的15,可求低温挡功率,再利用P=U2R求低温挡时电路总电阻,而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求R3的阻值。
(3)3000r/(kW⋅h)表示电路中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据此求电能表的转盘转了81转,火锅消耗的电能,再利用P=Wt求火锅的实际功率。
本题考查用电器挡位问题,涉及到电功率公式及其变形公式、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能表相关参数的理解等,会利用P=U2R判断用电器处于不同挡位的电路连接是关键。
19.【答案】热值 1.4×109 可再生
【解析】解:(1)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根据Q放=Vq可知,10m3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Vq=10m3×1.4×108J/m3=1.4×109J。
(2)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它是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1)热值;1.4×109;(2)可再生
(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知道氢气的热值和氢气的体积,利用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Vq求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本题考查了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能源的分类,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20.【答案】在塑料瓶口扎上橡皮膜,再将塑料瓶瓶口朝下竖直压入水中,观察塑料瓶在不同水深处橡皮膜的凹陷程度 塑料瓶压入水中越深,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越大 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排开液体的体积
【解析】解:(1)液体内部压强,通过橡皮膜的凹陷程度来反映,故需要将橡皮膜盖住塑料瓶口,用橡皮筋缠牢,放入烧杯的水中;
因此,实验步骤为:在塑料瓶口扎上橡皮膜,再将塑料瓶瓶口朝下竖直压入水中,观察塑料瓶在不同水深处皮膜的凹陷程度;
(3)实验现象:塑料瓶压入水中越深,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越大;
(4)实验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实验中小明发现,随着塑料瓶逐渐按入水中的过程中,手的感觉是越来越费力,同时观察到水槽内水面高度逐渐升高,说明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大,依据这个实验他做出了正确的猜想: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1)在塑料瓶口扎上橡皮膜,再将塑料瓶瓶口朝下竖直压入水中,观察塑料瓶在不同水深处橡皮膜的凹陷程度;
(2)塑料瓶压入水中越深,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越大;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排开液体的体积。
(1)液体内部压强,通过橡皮膜的凹陷程度来反映,故需要自制塑料瓶、橡皮膜、皮筋;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液体密度相同,改变深度,观察橡皮膜的凹陷程度;
(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本实验中,考查了实验器材的要求与使用,实验表格和实验过程的具体设计,有一定挑战性,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实验技能。
21.【答案】排除了自身所受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相等 转动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才能实现二力平衡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只需再加一个滑轮C(如图所示),将右端细线改挂在滑轮C上,重复实验,
【解析】解:(1)选择比较轻的卡片,是排除了卡片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保持两个拉力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细线两端的钩码,当两端钩码的质量相等时,对小卡片的拉力相等,小卡片平衡;
(3)当硬纸片平衡时,将硬纸片转过一定角度,硬纸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硬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才能实现二力平衡;
(4)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个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5)【拓展】只需再加一个滑轮C(如图所示),将右端细线改挂在滑轮C上,重复实验,
。
故答案为:(1)排除了自身所受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2)相等;(3)转动;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才能实现二力平衡;(4)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拓展】只需再加一个滑轮C(如图所示),将右端细线改挂在滑轮C上,重复实验,
。
(1)实验中,用到了小卡片,是因为小卡片的质量很小,其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重力可以忽略;
(2)钩码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细线施加一个拉力的作用,左端的细线对小卡片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右端的细线对小卡片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
(3)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是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
(5)让两个滑轮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重复实验。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答本题。
22.【答案】高度差 转换法 右 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通电时间和电阻 电炉丝与导线是串联的,电炉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但电炉丝的
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得多,所以产生的热量也远多于导线
【解析】解:(1)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甲、乙容器内空气温度的变化,这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2)图甲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将此装置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根据转换法,电流在右容器中产生的热量较多;
两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右侧容器中的电阻大,甲实验的结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要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须控制通电时间和电阻相同,只改变电流大小,根据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故右侧两电阻并联后再与左侧电阻串联,如下所示:
【拓展】电炉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的原因是:电炉丝与导线是串联的,电炉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但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得多,根据Q=I2Rt,所以产生的热量也远多于导线,电炉丝热得发红。
故答案为:(1)高度差;转换法;
(2)右;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通电时间和电阻;如图所示;
【拓展】电炉丝与导线是串联的,电炉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但电炉丝的
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得多,所以产生的热量也远多于导线。
(1)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观察,可给等质量的空气加热,气体吸热越多,气体膨胀程度越大,U形管内的液面高度差越大,采用了转换法。
(2)(3)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的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两个因素不变,结合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分析。
【拓展】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及Q=I2Rt分析。
本题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规律及焦耳定律的运用。
23.【答案】解:(1)起吊前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2700N,
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压S=2700N0.675m2=4000Pa;
(2)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W有W有+W额外=GhGh+G动h=GG+G动=2700N2700N+650N×100%≈81%;
(3)由图可知n=4,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物=4×0.1m/s=0.4m/s,
由图丙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绳子拉力的功率为235W,
由P=Wt=Fst=Fv可知,此时绳子的拉力为:F=Pv=235W0.4m/s=587.5N,
由不计绳重、机械部分摩擦和水的阻力时F=1n(F拉+G动)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F拉=nF−G动=4×587.5N−650N=1700N,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拉=2700N−1700N=1000N,
由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1000N1.0×103kg/m3×10N/kg=0.1m3,
因为物体浸没在水中,所以物体的体积:V=V排=0.1m3,
由G=mg可知,物体A的质量:m=Gg=2700N10N/kg=270kg,
则物体的密度:ρ=mV=270kg0.1m3=2.7×103kg/m3。
答:(1)起吊前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000Pa;
(2)此时整个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1%;
(3)物体A的密度为2.7×103kg/m3。
【解析】(1)起吊前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A的重力,根据p=FS求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利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η=W有W总=W有W有+W额外=GhGh+G动h=GG+G动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由图可知n=4,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物;根据图丙可知浸没在水中时绳子拉力的功率,利用P=Wt=Fst=Fv求出此时绳子的拉力,利用不计绳重、机械部分摩擦和水的阻力时F=1n(F拉+G动)求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根据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求出物体的体积,根据G=mg求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力的平衡条件、重力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定义式、阿基米德原理、使用滑轮组时绳子自由端拉力公式、功率公式和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
24.【答案】解:(1)灯L的额定电压为8V,由图乙可知,灯L的额定电流I额=0.9A,
则灯L的额定功率:P额=U额I额=8V×0.9A=7.2W;
(2)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由P=UI=U2R可知,此时定值电阻R0的电功率:P0a=U2R0=8.1W……①
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b端时,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P=UI=U2R可知,此时定值电阻R0的电功率:P0b=(U−6V)2R0=0.9W……②
由①②解得:R0=10Ω,U=9V;
(3)当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时,灯L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
由图丙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2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3W,
由P=UI=I2R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PR= 3W12Ω=0.5A,
图乙可知,此时灯L两端的电压:UL=3V,
则灯L的实际功率:PL=ULI=3V×0.5A=1.5W。
答:(1)灯L的额定功率为7.2W;
(2)电源电压为9V,R0的阻值为10Ω;
(3)灯L的实际功率为1.5W。
【解析】(1)根据图乙可知灯L的额定电流,根据P=UI求出灯L的额定功率;
(2)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a端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根据P=UI=U2R表示出此时定值电阻R0的电功率,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b端时,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P=UI=U2R表示出此时定值电阻R0的电功率,解方程求出R0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3)当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时,灯L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根据图丙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2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根据P=UI=I2R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灯L两端的电压,根据P=UI求出灯L的实际功率。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分清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2023年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冲刺仿真模拟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冲刺仿真模拟试卷(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m3,2×107J/m3,c水=4,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冲刺仿真模拟试卷(三):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冲刺仿真模拟试卷(三),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5A时,湿度等级为较干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