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二)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二)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二)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蛋白质、葡萄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液态植物油经过氢化后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C.北京冬奥会的火炬外壳采用了航天级铝合金和耐高温材料,其中铝合金属于混合物D.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硅2、化学用语是一种简洁、大方而又严谨的学科语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错误的是(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甲基的电子式为C.乙烯的球棍模型为D.乙酸的分子式为: 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吸收能量的反应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 B.钠和水的反应C.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D.灼热的木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4、已知某元素的一种原子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中子数为24 B.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C.该原子与互为同位素 D.该原子与Na属于同种元素5、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g)和B(g)发生反应:,4s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mol/L,以C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 )A.1.6mol/(L·s) B.0.8mol/(L·s) C.0.4mol/(L·s) D.0.2mol/(L·s)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0.1mol和的混合物中阴离子数目为0.1 B.标准状况下,2.24L含有的水分子数为0.1 C.1.0mol/L的溶液中离子数目为2 D.0.1mol与等物质的量的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0.1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中加铁粉 B.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C.过量通入NaOH溶液中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8、图为某锌-铜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将化学能完全转变为电能 B.正极电极反应式: C.锌片为负极,且发生还原反应 D.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9、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分解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是有毒气体 B.催化剂能改变NO的分解速率C.NO分解生成和 D.过程②释放能量,过程③吸收能量10、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合成路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为HCHO为氧化反应 B.与是同系物C.合成的淀粉是纯净物 D.能与反应产生 11、已知:键能通常是指在101.3kPa、298K下,断开气态分子中1mol化学键变成气态原子时所吸收的能量;N≡N键的键能是946.2,N-H键的键能是391.1;合成氨反应为,当生成2mol时体系放出92.4kJ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合成氨反应中,断开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C.H-H键的键能是416.0 D.其它条件不变,升高反应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12、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过程④、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B.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弱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C.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mol需要消耗标况下2.24L D.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二、多选题13、白酒、啤酒混合饮用更容易喝醉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啤酒中含有绿原酸,绿原酸结构如下,下列有关绿原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B.能使溴水、酸性溶液褪色C.分别与足量的反应,两个反应中产生与物质的量之比是6∶1D.能发生取代、加成、水解、氧化反应14、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两种气体混合于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in末该反应达平衡,生成0.8molD,,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1B.2min内B的反应速率为0.2 C.A的转化率为50%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都可以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1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ABCD含杂物质甲烷(乙烯)酒精(水)乙烯(二氧化硫)苯(溴)除杂试剂酸性溶液生石灰NaOH溶液四氯化碳分离方法洗气蒸馏洗气分液A.A B.B C.C D.D16、绿水青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B.该工艺中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C.膜反应器中,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 三、填空题17、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核外电子数,B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1)A的元素符号是____。(2)B的氢化物与E的氢化物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填化学式)。(3)B、C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4)B、D、E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5)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____(填化学式),它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6)欲证明的氧化性强于D的,可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18、Ⅰ.下列变化中:①液态水汽化②与固体混合③浓稀释④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1)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Ⅱ.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发生反应:。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反应过程中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2)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填“>”、“<”或“=”)。(3)4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4)下列条件的改变能减慢其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降低温度②减小铁粉的质量③保持压强不变,充入使容器的容积增大④保持容积不变,充入使体系压强增大(5)下列描述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的同时生成nmol③容器中气体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④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Ⅲ.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6)锌—锰碱性电池总反应式为,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7)铅蓄电池是常用的二次电池,其电极材料分别是和,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19、某制糖厂为提高经济效益,将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流程如下:已知:E是具有香味的液体;F是一种烃,可以催熟水果。回答以下问题(1)A的化学式为_______;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3)F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四、实验题20、如图是制取氯气并进行有关氯气性质实验的装置,装置中C、D均为洗气瓶,E中有铁粉,右端导管口处放有脱脂棉,F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填化学式)。(2)为使E装置中进入纯净干燥的氯气,C中盛装试剂是饱和食盐水,作用是_______;D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3)E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4)F是尾气处理装置,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5)实验室也可以用替代与浓HCl反应制取,但反应不需要加热,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已知被还原为)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淀粉属于多糖,油脂属于酯类,蛋白质是氨基酸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是葡萄糖不可以水解,因此符合题意;B.液态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经过氢化后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描述正确;C.铝合金是主要元素为铝,添加其它金属元素形成的混合物,描述正确;D.各种运算、存储、通信芯片主要材质是单质硅,描述正确;综上,本题选A。2、答案:D解析:A.氯元素是17号元素,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A正确;B.甲基的结构简式为,电子式为,B正确;C.乙烯的分子式,结构简式为,球棍模型为,C正确;D.乙酸的分子式为,D不正确;答案选D。3、答案:D解析:A.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是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钠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错误;C.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错误;D.灼热的木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有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吸热反应,D正确;答案为D。4、答案:D解析:A.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由元素符号知,中子数为24-11=13,故A错误;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故X的核外电子数为11,B错误;C.和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C错误;D.钠是11号元素,二者质子数相同,故属于同种元素,D正确;答案选D。5、答案:C解析:4s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mol/L,则以C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0.4mol/(L·s),故选C。6、答案:A解析:A.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过氧化钠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则无论是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则当物质的量为1mol时,所含有的阴离子总物质的量为1mol,0.1mol和的混合物中阴离子数目为0.1,A正确;B.标况下水不是气体,2.24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B错误;C.1.0mol/L的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其中离子数目,C错误;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会生成等,0.1mol与等物质的量的反应生成的分子数小于0.1,D错误;答案选A。7、答案:A解析:A.和Fe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B.和反应生成和,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C.过量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生成碳酸钠、一水合氨和水:,故D错误;故选A。8、答案:B解析:锌-铜、硫酸铜原电池中,锌比铜活泼,故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据此分析解题: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但原电池工作过程中会发热,故该装置不能将化学能完全转变为电能,还转化为热能和其他形式的能量,A错误;B.由分析可知,正极电极反应式:,B正确;C.由分析可知,锌片为负极,且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D.原电池中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故电流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错误;故答案为B。9、答案:D解析:A.是有毒气体,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且结合能力比CO还强,A正确;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NO的分解速率;C.分析过程图可知分解生成和,C正确;D.分析过程图可知过程②为断键过程,吸收能量,过程③为成键过程,放出能量,D错误;答案为D。10、答案:A解析:A.转化为HCHO过程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为氧化反应,A正确;B.与的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关系,B错误;C.n值不确定,淀粉是混合物,C错误;D.中不存在羧基,与不反应,D错误;答案选A。11、答案:A解析:A.当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正确;B.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B错误;C.反应热等于反应物中化学键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中化学键键能之和,即,,H-H键的键能是,C错误;D.其它条件不变,升高反应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D错误;答案选A。12、答案:C解析:A.在过程⑤中,发生反应,溴元素被还原,A不正确;B.过程⑤反应后,溶液为的混合溶液,呈强酸性,B不正确;C.在过程④、⑥中,发生反应,所以氧化0.2mol需要消耗标况下2.24L,C正确;D.过程①中,既有生成沉淀的化学过程,又有过滤等物理过程,D不正确;故选C。13、答案:AC解析:A.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A错误;B.该物质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能使溴水褪色;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及醇羟基,能够被酸性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B正确;C.分子中的羟基和羧基都能够与Na反应;只有羧基与反应,分别与足量的反应,两个反应中产生与物质的量之比是3∶1,C不正确;D.含醇羟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含有碳碳双键及苯环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含酯基可发生水解、含有碳碳双键及羟基能够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答案选AC。14、答案:AC解析:依题意,2min末C的物质的量为,设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列三段式有:则有(n-1.2)∶(n-0.4)=3∶5,解得n=2.4(mol);有0.4x=0.4解得x=1,以此解题。A.由分析可知,x=1,A正确;B.2min内B的反应速率为,B错误;C.A的转化率为=50%,C正确;D.据分析,x=1,则该反应为:,各物质均是气体,气体总质量不变,且容器恒容,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作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据;该体系气体总质量不变,气体分子数发生改变,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反应改变,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以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故选AC。15、答案:BC解析:A.乙烯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气体,故A错误;B.酒精与生石灰不反应,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可以用生石灰除去酒精中的水,再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C.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可被NaOH溶液吸收,洗气可除去二氧化硫,故C正确;D.溴苯和溴都能溶于四氯化碳,所以不能分离,故D错误;答案选BC。16、答案:AD解析:由流程可知,反应器中发生,分离器中蒸馏分离出硫酸,膜反应器中发生,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可知总反应为。A.分离器中含有硫酸和氢碘酸,不能用过滤来分离,二者沸点不同,应该用蒸馏来分离,故A错误;B.,转化为HI,,HI又转化为,该工艺中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故B正确;C.膜反应器中,增大压强,反应混合物浓度增大,有利于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故D错误;故选AD。17、答案:(1)H(2)HF(3)(4)S>Cl>F(5);(6)将氯气通入硫化钠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解析:A、B、C、D、E均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电子层数等于其核外电子数,则A为H元素;D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其M层电子数为6,故D为S元素;E的原子序数最大,故E为Cl元素;B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则C表现+2价、B表现-1价,二者原子序数小于硫,故B为F元素、C为Mg元素,据此分析解答。根据上述分析,A为H元素,B为F元素,C为Mg元素,D为S元素,E为Cl元素。(1)A的元素符号是H,故答案为H;(2)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F>Cl,故氢化物稳定性HF>HCl,故答案为HF;(3)B、C组成的化合物为,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是;(4)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S>Cl>F,故答案为S>Cl>F;(5)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答案为;;(6)欲证明的氧化性强于S,可以通过氯气能够将S从它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设计实验验证,可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将通入硫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答案为:将氯气通入硫化钠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18、答案: (1)②④⑥(2)>(3)0.125(4)①③(5)②④(6)(7)解析:(1)①液态水汽化不是化学反应,①错误;②与固体混合生成氨气、氯化钡和水,这个反应是吸热的,②正确;③浓稀释,不是化学反应,③错误;④,这个反应吸收热量,④正确;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生成氢氧化钙,这个反应放热,⑤错误;⑥,这个反应是吸热反应,⑥正确;故选②④⑥;(2) min时,二氧化碳浓度在降低、一氧化碳浓度在升高,反应正向进行,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3)CO的浓度由0增大为0.5mol/L,CO的平均反应速率。(4)①降低温度,降低反应速率,选;②减小铁粉的质量,铁粉为固体,不影响反应速率,不选;③保持压强不变,充入使容器的容积增大,物质的浓度减小,速率减慢,选;④保持容积不变,充入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变,速率不变,不选,故选①③。(5)①时,正逆反应方向不确定,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不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为逆反应速率,生成nmol为正反应速率,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选;③容器中气体压强为一不变的量,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不选;④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一变量,故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选;故选②④。(6)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总反应可知该电池工作时Zn被氧化生成,该电池为碱性电池,所以负极反应为。(7)原电池放电时,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总反应可知正极反应式为。19、答案:(1);羟基(2)(3)(4);酯化反应(取代反应)解析:甘蔗渣处理之后得到纤维素,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则B是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C为,C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D为,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是具有香味的液体,E为,F和水加成得乙醇,F是一种烃,可以催熟水果,则F为,据此分析解答。(1)由上述分析可知,A(葡萄糖)的化学式为,B是乙醇,B中所含官能团为羟基,故答案为:;羟基;(2)C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3)F为,F发生加聚反应的方程式为;(4)D→E为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20、答案:(1);(2)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3) (4)(5) 解析: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再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再用浓硫酸干燥,得到的干燥纯净的氯气与铁粉共热制备氯化铁;以此解题。(1)B中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锰元素由+4价变为+2价,被还原,氧化剂为;(2)C中盛装试剂是饱和食盐水,作用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气体在和铁反应之前,需要干燥,故装置D是干燥氯气,D装置中的试剂是浓硫酸;(3)E中干燥纯净的氯气与铁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是尾气处理装置,利用氢氧化钠吸收末反应的氯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5)实验室也可以用替代与浓HCl反应制取,但反应不需要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化钾、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县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一)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