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4135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4135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4135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16.0分)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冬奥会开幕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中国人认为,立春,代表着在极寒中孕育新的生机。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 二十四节气( )
①通过观察地球自转运动得出
②反映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特点
③通过观察地球公转运动得出
④反映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开幕式当天,地球运行到( )
A. 立春,桃花落水春流半 B. 甲,昼短夜长,且昼在变长
C. 甲,昼夜等长 D. 春分,暖烟含雨绿匆匆
河流水是人类重要的水源。为了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发展,将一些河流上游建为水源保护地。如图为某河流上游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3. 图中居民点( )
A. 向北可以到达图中最高山峰 B. 与最高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450米
C. 在河流西岸连成一片 D. 该地河流在春初秋末要做好防凌工作
4. 图中A点( )
A. 地处山谷,有小溪汇入河流 B. 地处山脊,可远眺居民点
C. 地势低洼,适宜修建水库 D. 比B地坡度缓,宜修梯田
5. 为保护水源,当地应( )
①控制人口密度,减少生活污水
②毁林修建梯田,增加粮食产量
③建设河滩浴场,发展旅游产业
④推广耐旱作物,减少水源消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315°N。读图完成各小题。
6. 土耳其( )
A. 地跨亚非两洲 B. 西南毗邻地中海 C. 地处南温带 D. 位于西半球
7. 土耳其发生此次地震的大致原因是( )
A. 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带上
B.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带上
C.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带上
D. 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如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8.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1月平均气温( )
A. 甲地为0℃ B. 全岛在0℃以下 C. 北部地区差异大 D. 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9.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
A. 大部分河流无结冰期 B. 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C. 河流的航运价值高 D.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油菜是一种常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油菜的分布极其广泛。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一般来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零下10℃的地区,为冬油菜区,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图。图中黑色粗线两端的数字,表示该线所经过地区的油菜开花日期,如“1”表示1月1日。读图文材料,完成各小题。
10. 武汉与重庆相比,油菜开花日期要 ,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晚,海陆因素 B. 早,地形因素 C. 早,海陆因素 D. 晚,地形因素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是我国油菜集中产区
B. 油菜只分布在南方地区
C. 在东南沿海地区,由东南向西北日期延后
D. 南方地区是春油菜的主产区
坎儿井集中分布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干旱地区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图1为新疆局部地区示意图,图2为坎儿井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2.
吐鲁番盆地( )
A. 全年高温 B. 位于内流区 C. 草原面积广阔 D. 位于高纬度
13.
图示地区坎儿井多分布在( )
A. 天山北麓 B. 湖泊周围 C. 绿洲边缘 D. 海拔0米以下地区
14.
坎儿井( )
A. 暗渠中的水可自流补给 B. 水源主要来自周围湖泊
C. 竖井可以减少蒸发,加剧干旱 D. 能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稻田
15. 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甲是西宁 B. 乙是拉萨 C. 丙地河谷农业发达 D. 丁是珠穆朗玛峰
16. 下列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坦荡辽阔,草场广布 B. 太阳辐射强烈,热量充足
C. 当地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大 D. 当地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0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铁路建设产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以及中国同拉丁美洲地区双边合作的深化,中国与巴西、秘鲁启动了建设“两洋铁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材料二:利马是秘鲁最大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居民住宅非常奇特,有的住房是用纸板拼凑而成的,有的住房甚至连房顶都没有,而且当地的居民也从来不购买雨伞。
材料三:秘鲁沿海地区面积占领土面积的11%,居住着全国52.1%的人口;中部山区面积占秘鲁领土面积的29%,居住着全国36.9%的人口;东部雨林地区占全国领土面积的60%,但人口仅占11%。为此该国实施了从马卡到首都利马的“东水西调”工程。工程大都建在海拔3500到40000米的山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
材料四:图1示意南美“两洋铁路”线路规划,图2为秘鲁“东水西调”工程及在南美洲位置示意图、图3示意马卡和利马气候资料图。
(1)“两洋铁路”的建成,将会削弱南、北美洲分界线 ______ 的航运地位,方便太平洋沿岸地区与 ______ 洋沿岸地区的交往。请简要分析中国参与“两洋铁路”建设的优势条件。
(2)“两洋铁路”经过巴西北部的 ______ 平原,这里人口 ______ (稠密/稀疏)。结合图文资料以及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两洋铁路”建设成本高的原因。
(3)中国和秘鲁贸易往来密切,据图分析中国可能从秘鲁进口的矿产品 ______ 。(至少2种)
(4)为了减少粮食进口的依赖,秘鲁东部地区亚马孙河流域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种植粮食、热带经济作物,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______ 、 ______ 。
(5)读图文资料,从板块位置和气候的角度分析利马纸板房和无顶房的可行性。
(6)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秘鲁实施“东水西调”工程的必要性。
18. 广西,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提起广西,不少人能想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多彩的民族风情、令人“上头”的螺蛳粉……如图为广西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广西的行政中心是 ______ ,据图可知广西的地势特点是 ______ 。
(2)我国每四年都会举办少数民族运动会,下图为少数民族运动会纪念邮票,其中下图 ______ (序号)能体现广西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运动项目 ______ 。
A.
B.
C.
D.
螺蛳粉是柳州的特色小吃,由当地特有的米粉加上配料,用螺蛳(是一种淡水生的软体动物,生活在湖底,遍布整个湖床)肉汤调和而成,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
2014年,首家袋装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诞生,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杀菌设备对物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杀菌,保留了螺蛳粉原有物料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并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用现代化的技术“锁住”了家乡的味道。如今柳州螺蛳粉出口到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额达6亿,其中至少30%是通过直播电商平台卖出,提供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有力支撑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柳州螺蛳粉已成为柳州新的靓丽名片。
(3)根据图文资料从自然与人文两方面,分析柳州袋装螺蛳粉畅销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温室大棚技术的发展,南方蔬菜成为我国蔬菜的重要供给保障。广西百色地处亚热带,青山起伏,溪水澄澈,是中国“南菜北运”基地之一。 2013年12月,“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正式开通。基地引入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工作,有了更稳定的收入,开启了美好生活。
(4)“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自广西百色出发沿途经武汉、郑州等地直达北京,沿途经过的主要南北向铁路线最有可能是 ______ ,该铁路线运输蔬菜最忙碌的季节可能是 ______ 。
(5)广西百色是“南菜北运”蔬菜供应基地,试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1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最终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图1为黄河水系图,图2为中国雨带推移规律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乙为 ______ (山脉),在甲地附近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 (湿地破坏/耕地退化),发生该问题后对黄河中游地区会产生哪些危害。
(2)从水系状况看,黄河流经①区域后水量明显增加,其原因是 ______ ;河口水文站水量比青铜峡水文站水量明显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______ ,为避免黄河断流,应实行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调配。
(3)黄河之名在于黄土,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 ______ 风(风向)携带的沙尘逐斯沉积形成,阻挡风沙进一步向南前进的山脉是 ______ 。
(4)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主要目的是防洪、防凌、减淤。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小浪底都会定时放水冲沙。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小浪底选择这个时间段调水调沙的原因。
(5)黄河注入 ______ (近海),在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了黄河三角洲。随着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随着沿岸用水量的增加,黄河入海的水量和泥沙都大大减少。这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新的问题,请举例其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C、B
【解析】解: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主要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综上所述,②③是正确的。
故选:C。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考查“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以及特点,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解答即可。
解:开幕式当天为2022年2月4日,此时北半球正值冬天,不会出现“桃花落水春流半”和“暖烟含雨绿匆匆”的景象;开幕式当天为2022年2月4日,此时太阳直射点自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接近赤道,地球运行到图中甲位置,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在变长。
故选:B。
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3~5.【答案】B、B、D
【解析】解:由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居民点向西可以到达图中最高山峰,A错误。
居民点海拔为150-200米之间,最高山峰的海拔位于600-650米之间,两地是相对高度位于400-500米之间,可能为450米,B正确。
居民点分布于河流两侧,在河流东侧连成一片,C错误。
该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冬季气温在0℃以上,没有凌汛现象,D错误。
故选:B。
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可依据等高距估算海拔高度。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等高距的含义、海拔的估算、相对高度的计算、方向的判定、图示信息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A点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海拔高于居民点,可远眺居民点,A错误,B正确;A点海拔在250米-300米之间,地势较高,不适宜修建水库,C错误;A点等高线比B地等高线密集,比B地坡度陡,D错误。
故选:B。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结合知识点分析解答即可。
解:为保护水源,当地应控制人口密度,减少生活污水,推广耐旱作物,减少水源消耗,①④正确;“毁林修建梯田”会破坏生态环境,②错误;建设河滩浴场不利于保护水源,③错误。
故选:D。
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严重,半数以上城市缺水,除了跨流域调水外,另外两个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科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
该题考查保护水源的措施,结合实际理解解答。
6~7.【答案】B、D
【解析】解:土耳其位于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穿过土耳其,所以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A错误;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辨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据图可知,地中海位于土耳其的西南方向,B正确;土耳其低处北温带,位于东半球,CD错误。
故选:B。
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中东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土耳其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得,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故选:D。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本题考查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8~9.【答案】C、B
【解析】解: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等温线分布图可知,图中甲地的1月气温为0℃至-5℃之间,西部沿海地区在0℃以上,北部地区气温差异较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综上所述,故C正确。
故选:C。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西部最大的半岛,该半岛的气温和降水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地形的影响,东西部有明显的差异,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气温分布特点,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
解:读图分析可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大部分地区气温在0℃以下,大部分河流冬季有结冰期,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该地河流落差较大,水流急,人口分布稀疏,所以河流的航运价值不大,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所以地势西部高,东部低。
故选:B。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西部最大的半岛,该半岛的气温和降水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地形的影响,东西部有明显的差异。
本题考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河流及山脉特点等,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0~11.【答案】D、C
【解析】解:据图可知,武汉与重庆相比,油菜开花日期要晚,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武汉与重庆都位于冬油菜区,重庆它位于四川盆地的四川盆地的东南部边缘,受地形影响,春季重庆气温北武汉高,所以武汉与重庆相比,油菜开花日期要晚。
故选:D。
我国的油菜种植,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一般来说,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零下10℃的地区为冬油菜区,人们通常于前一年秋天播种,次年大地春回,油菜才迅速开花成熟,在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的地区,油菜不能安全越冬,只好为春种秋收,称为春油菜。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纬度广,地形复杂多样,海陆兼备。受纬度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读图解答即可。
解:A、读图可知我国油菜集中产区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没有东南丘陵;
B、根据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可知除了南方地区,青藏地区也有油菜分布;
C、根据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可知在东南沿海地区,油菜开花日期从1月1日到2月1日是由东南向西北日期延后;
D、南方地区位于1月0℃等温线以南,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零下10℃,为冬油菜区。
故选:C。
油菜是一种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油料作物主要是花生和大豆。
本题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解答此题的方法是依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
12~14.【答案】B、C、A
【解析】解:坎儿井集中分布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干旱地区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吐鲁番盆地冬冷夏热,位于内流区,这里主要是荒漠,吐鲁番盆地位于中纬度地区。
故选:B。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本题主要考查吐鲁番盆地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坎儿井属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坎儿井的修建,体现新疆突出自然特征的是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多分布在绿洲边缘。
故选:C。
新疆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古老的水利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
本题主要考查新疆坎儿井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坎儿井属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坎儿井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竖井主要为了疏通暗渠;坎儿井所在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宜种植水稻。
故选:A。
新疆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古老的水利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
本题主要考查坎儿井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甲是位于青海省的西宁;乙是位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丙地为柴达木盆地,气候寒冷,河谷农业不发达,位于青海的湟水谷地和西藏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发达;丁是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故选:C。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寒”的地理特征,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6.【答案】C
【解析】解:A、内蒙古高原地形坦荡辽阔,草场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描写的是青藏高原,不符合题意。
B、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烈,热量不足,不符合题意。
C、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大,符合题意。
D、青藏高原当地居民主要藏族,多信奉藏传佛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山间高原面起伏和缓。
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17.【答案】巴拿马运河 大西 亚马孙 稀疏 铜、金 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生物多样性锐减
【解析】解:(1)“两洋铁路”的建成,将会削弱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的航运地位,方便太平洋沿岸地区与大西洋沿岸地区的交往。中国参与“两洋铁路”建设的优势条件:中国建设铁路经验丰富,与秘鲁、巴西等国家关系良好,资金充足,技术和设备先进等。
(2)读图可知,“两洋铁路”经过世界最大的亚马孙平原,由于气候湿热,人口稀疏。“两洋铁路”多次跨越河流、高山,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线路长,湿热气候环境多毒虫猛兽滋扰,用工成本高,投资大。
(3)中国和秘鲁贸易往来密切,据图分析中国可能从秘鲁进口的矿产品有铜、金、铅锌、银、铁等。
(4)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如果亚马孙河流域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种植粮食、热带经济作物,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等不利影响。
(5)利马纸板房和无顶房的可行性是:利马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旱,气温年较差小,无防雨之忧,故房屋可以缺少屋顶;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纸板拼凑而成的房屋可以减少因房屋倒塌造成的伤亡。
(6)读图3利马的气温和降水图可知,利马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水资源缺乏,该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对水需求量大。东部马卡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所经过的地区是山区,人口稀少,对水源污染少,所以有利于水质保护。
故答案为:
(1)巴拿马运河;大西;铁路建设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
(2)亚马孙;稀疏;穿过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穿越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修建难度大;
(3)铜、金;
(4)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
(5)利马为热带沙漠,终年炎热干旱,气温年较差小,无防雨之忧,故房屋可以缺少屋顶;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纸板拼凑而成的房屋可以减少因房屋倒塌造成的伤亡;
(6)秘鲁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但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
(1)“两洋铁路”的建成,将会削弱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的航运地位,方便太平洋沿岸地区与大西洋沿岸地区的交往。
(2)“两洋铁路”经过世界最大的亚马孙平原,由于气候湿热,人口稀疏。
(3)中国可能从秘鲁进口的矿产品有铜、金、铅锌、银、铁等。
(4)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如果亚马孙河流域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种植粮食、热带经济作物,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等不利影响。
(5)利马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旱,气温年较差小,无防雨之忧,故房屋可以缺少屋顶;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纸板拼凑而成的房屋可以减少因房屋倒塌造成的伤亡。
(6)利马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水资源缺乏,该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对水需求量大。
本大题以四则资料和地图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18.【答案】南宁 西北高、东南低 B 板鞋 京广线 冬季
【解析】解:(1)广西的行政中心是南宁。由图示海拔信息可知,广西的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
(2)广西常年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壮族的板鞋和投绣球、瑶族的射弩、苗族的爬坡杆和打草球、侗族和壮族的抢花炮、仫佬族的步虎掌和草龙舞、毛南族的同填及同顶和同拼、回族的摔跤、京族的跳竹竿等。分析可知,少数民族运动会纪念邮票中,能体现广西主要少数民族壮族的传统运动项目的是B板鞋。
(3)由资料信息可知,柳州袋装螺蜿粉畅销的原因是:自然方面,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适合水稻的生长;河网密布,水域广阔,适合大规模养殖螺螂。人文方面,出口多个国家与地区,消费市场广阔;采用先进杀菌技术、包装和锁鲜技术,生产技术水平高;濒临海洋、铁路密集,海陆交通便利。
(4)“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自广西百色出发沿途经武汉、郑州等地直达北京,其经过的主要南北向铁路线最有可能是京广线,京广线起止点是北京到广州。该铁路线运输蔬菜最忙碌的季节可能是冬季,因为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市场需求大,且冬季蔬菜产量低,供不应求,因此“南菜”消费市场广阔。
(5)广西百色建设蔬菜供应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靠近河流,便于灌溉;纬度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土壤肥沃,便于蔬菜的生长。
故答案为:
(1)南宁;西北高、东南低;
(2)B;壮族;
(3)自然: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适合水稻的生长;河网密布,水域广阔,适合大规模养殖螺螂;人文:出口多个国家与地区,消费市场广阔;采用先进杀菌技术、包装和锁鲜技术,生产技术水平高;濒临海洋、铁路密集,海路交通便利;
(4)京广线;冬季;
(5)靠近河流,便于灌溉;纬度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土壤肥沃,便于蔬菜的生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连广东省,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与云南省毗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
本题考查广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我国的行政区划、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南方地区的气候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9.【答案】祁连山脉 湿地破坏 支流汇入(有湟水、洮水汇入) 引水多(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 西北 秦岭 渤海
【解析】解:(1)乙为祁连山脉,在甲地附近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破坏,湿地破坏使得黄河中游地区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严重、不利于防洪和抗旱等。
(2)从水系状况看,黄河流经①区域后水量明显增加,其原因是:支流汇入(有湟水、洮水汇入),河口水文站水量比青铜峡水文站水量明显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引水多(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由于当地气候干旱,黄河较少有支流汇入,加之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灌溉农业发达,需水量大,黄河的流量逐渐减少。
(3)从图中可以看出:沙黄土带、黄土带、粘黄土带大体沿东西方向延伸,大致由北向南递变,黄土颗粒直径越来越小,说明是西北风携带了黄土,在此地沉积下来,这也是黄土高原“风成说”的主要依据,西北风进一步向南可遇到秦岭,受到高大山脉的阻挡风沙沉积,故秦岭成为了黄土高原的南部界线。
(4)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主要目的是防洪、防凌、减淤。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小浪底都会定时放水冲沙。选择在这一时段进行调水冲沙,是因为该流域即将进入雨季,提前用余水冲沙可以增加库容,从而为防汛做好准备。
(5)黄河注入渤海,在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了黄河三角洲。随着沿岸用水量的增加,黄河入海的水量和泥沙都大大减少。这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新的问题,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给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故答案为:
(1)祁连山脉;湿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严重、不利于防洪和抗旱等;
(2)支流汇入(有湟水、洮水汇入);引水多(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
(3)西北;秦岭;
(4)该流域即将进入雨季,提前用余水冲沙可以增加库容,从而为防汛做好准备;
(5)渤海;给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治理黄河的措施:在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和黄河的概况,综合性很强,结合材料理解作答即可。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