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设计
展开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收集《昆虫记》中有关动物行为的有趣故事。
2.说出研究动物行为的两种主要方法并举例说明何为实验法。
3.尝试从一个情境中找出值得研究的动物行为问题,并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实验法和观察法相结合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二)教学难点
提出问题,完善设计方案。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导入 | 《昆虫记》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请2名同学来分享他们收集到的有趣故事。 书中的很多故事与动物的行为有关,动物行为学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导入课题——动物行为的研究。 (板书: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 2名同学与全班分享故事。 | |||||||||||
2个观察法的典型案例 | 1.介绍法布尔痴迷于观察昆虫的趣闻。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孩提时就表现出对昆虫和自然的喜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对昆虫的描述富有诗意和幽默感。他被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昆虫诗人”,著有《法布尔昆虫记全集》。 2.介绍珍妮·古道尔研究黑猩猩的大致经历。 1960年,26岁的古道尔只身前往非洲森林,开始了长达数十年对黑猩猩的观察研究。通过与黑猩猩朝夕相处,她收集到许多珍贵的资料,如黑猩猩有等级、能够使用和修整“工具”等,并与黑猩猩成了好朋友。 提问:这两位研究者所运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 适当补充其他观察法的例子,如蚂蚁在合欢树上搬运种子,及野外观察的方法。 |
思考、回答。 | |||||||||||
5个实验法的典型案例 | 1.介绍劳伦兹与小雁鹅的一段情缘及对雁鹅学习行为的研究经历和发现。 提问:这种方法是单纯的观察法吗?为什么? 做实验是为了解释一个问题,提出问题是很重要的。 2.参考廷伯根研究银鸥幼雏取食的研究背景,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们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设计方案解决具体的问题:银鸥的幼雏啄亲鸟的行为是否是由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 简介研究者的实验法过程。 3.参考廷伯根研究三刺鱼雄鱼相互攻击行为产生的信号的研究背景,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们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设计方案解决具体的问题:雄性三刺鱼产生攻击行为的信号是否为红色? 简介研究者的实验法过程。 4.参考弗里施研究蜜蜂色觉的研究背景,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们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设计方案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蜜蜂能否辨别蓝色? 简介研究者的实验法过程。 5.蝴蝶的眼斑(美国学者的研究) 蝴蝶和很多动物身上都有类似眼睛的斑点,究竟是不是在模仿眼睛? 简介研究者的实验法过程。 |
思考。
小组讨论,报告,师生讨论。 | |||||||||||
小结 | 小结: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与联系。 板书:
| 思考、回答、整理笔记。 |
五、板书设计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研究案例 | 研究方法 |
1.法布尔:昆虫 | 观察法(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
2.珍妮·古道尔:黑猩猩 | |
3.劳伦兹:小野鹅的学习行为 | 实验法(人为改变条件,离不开观察) |
4.廷伯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 | |
5.廷伯根:三刺鱼生殖行为 | |
6.弗里施:蜜蜂的色觉 | |
7.蝴蝶的斑点研究 |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案,共4页。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国的动物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