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七)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答案
展开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七)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选择题
江苏省为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拥有900多千米的海岸线,但是沿海却几乎没有大型港口。近年来江苏省大力发展沿海港口建设,在规划和新建的港口多采用栈桥式码头(由装卸平台、系船墩、靠船墩等组成,适用于深水线离岸较远的河海港口)供船舶停靠(如图)。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江苏省港口建设的不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多基岩海岸,海岸陡峭 ②海岸线平直,建港条件差 ③沿岸滩涂面积广阔,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④沿岸泥沙淤积,易淤塞航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江苏省目前规划和建设的港口多采用栈桥式码头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少对沿岸滩涂湿地的破坏
B.避免船舶的拥堵,提高运输效率
C.减少对陆地占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D.改善水深条件,利于大型船舶停靠
3.江苏省大力发展沿海港口建设,将有利于( )
A.增加江苏省货物的吞吐量
B.提升江苏省国际国内航运中心的地位
C.促使江苏省人口向东部迁移
D.改善人们日常出行
解析:1.C 2.D 3.A 第1题,多河流流经江苏流入大洋,且江苏地势平坦,淤泥易堆积,使江苏沿海以淤泥质海岸为主,地势平缓,基岩海岸少,故①错误。海岸线平直,避风条件差,建港条件差,②正确。沿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意义,应加强保护,③正确。江苏省的海岸以淤泥质海岸为主,泥沙淤积严重,航道水深条件差,非常不利于港口建设,④正确。故选C。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苏省沿岸多泥沙淤积,港口的水深条件差,航道淤塞,不利于大型船舶的停靠,远离海岸的地区水深条件较好,采用栈桥式码头,离海岸远,水深条件好,利于大型船舶停靠,D正确。第3题,江苏省大力发展沿海港口建设,主要目的是提升运力,增加货物的吞吐量,A正确。
(2022·湖北高考)近年来,河南某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运力资源,推进全域公交,方便群众出行,让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也能够实现“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将快递物流与城乡客运有机融合,构建全域公交和货运班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运营模式。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据此完成4~6题。
4.该县为实现全域老百姓“出门见路、抬脚上车”,需要( )
A.增加公交发车频次 B.完善公交覆盖网络
C.开发移动购票程序 D.实行政府补贴票价
5.公交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可以( )
①降低公交运营成本 ②提高公交使用效率 ③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该县建设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主要是为了( )
A.助力乡村振兴 B.促进物流发展
C.提高城镇化率 D.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4.B 5.C 6.A 第4题,增加公交车发车频次只能使交通线附近的居民实现“抬脚上车”,与“出门见路”无关,A错误;完善公交覆盖网络包括增加交通线,能使居民选择多种线路到达目的地,有利于实现百姓“出门见路、抬脚上车”,B正确;开发移动购票程序、实行政府补贴票价与题意不符,C、D错误。第5题,公交车本以客运为主,带货下乡和捎农产品进城使其增加了货运功能,可以提高公交使用效率,②正确;增加客货运输量可以降低单人或单件货物的物流运输成本,③正确;公交运营成本没有降低,也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第6题,由材料“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可知,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的建设主要是为了“便民惠民、助推发展”,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相较于个体营运,政府组织营运能够规范城乡客运市场,利于保障运输安全,同时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推动城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四个选项相比较而言,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也是其余三个选项的最终归宿与目的所在,A正确,B、C、D错误。
西银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关(中)天(水)经济区、陇东经济区和沿黄城市带的重要纽带。线路行经渭河谷地、黄土高原、沙漠和半沙漠地区,设计速度250千米/时,是我国国内建成里程最长的“有砟客运专线”。如图为西银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西银高铁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 )
A.高寒缺氧 B.冻土广布
C.河网稠密 D.地质断层
8.下列关于西银高速铁路建成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完善国家路网建设,改善沿线投资环境
B.缩短关中城市群与沿黄城市带的联系时间
C.促进沿线自然旅游景观开发和利用
D.激发整个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活力
解析:7.D 8.D 第7题,读图可知,西银高铁连接西安和银川,线路经过黄土高原、渭河平原,高寒缺氧和冻土广布是青藏高原的特征,A、B错误;河网稠密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征,C错误;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属于断裂下陷,D正确。第8题,西银高速铁路的建成,能够带动沿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不是整个西北的经济发展,D错误,符合题意。
赊店镇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该镇兴起于明清时期,中原、江南数省货物在此集散,商业鼎盛。后因运输枢纽转移,繁荣数百年的商业巨镇逐渐衰落。下图示意赊店古镇位置。据此完成9~11题。
9.明清时期,赊店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水陆转运便利 B.农业物产丰富
C.人口流动频繁 D.行政中心所在
10.清咸丰时期,该镇商镇集中布局在图中(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1.明清时期,来自江南的大批货物在该镇集散,其中最主要的货物可能是( )
A.柑橘 B.海鲜
C.原木 D.茶叶
解析:9.A 10.B 11.D 第9题,我国古代的运输方式是南方以水运为主,北方以陆运为主,南船北马。赊店镇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地带,河流汇合之处是水陆转运的节点,航运起止点,所以南北方货物在此集散,商业繁荣,聚落兴起,A正确。第10题,该镇依托水陆转运兴起,因此商铺多布局在沿河码头附近的乙处,方便货物装卸、集散。故选B。第11题,来自江南的货物主要运往北方,应该是江南生产而北方缺乏的物产,原木在南方和北方都有较多生产,而茶叶则产于江南,北方无法生产,需要大量北运,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港高速公路是中国和柬埔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重点项目。公路起于柬埔寨首都金边,终于最大深水港西哈努克港,沿途经过享誉全球的香米产区(如下图所示)。金港高速采用“建设—经营—移交”模式修建,即由中国企业负责完成从设计到施工的建设全过程,并在公路建成后一段时间内享有经营权,后期再将公路无偿移交给柬埔寨政府。
(1)说明金港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柬埔寨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2)阐释“建设—经营—移交”模式能保证金港高速公路项目顺利达成的理由。
(3)指出金港高速公路的顺利贯通对我国的意义。
解析:第(1)题,从提高金边影响力、促进该国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完善交通网等方面分析。第(2)题,中国企业可以为公路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中国路桥建设经验丰富、技术先进,能保证公路按时完工,同时对品质有保障;而且公路建成后,中国企业利用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经营获取利润,达到回收建设成本同时实现盈利;移交后公路成为柬埔寨国家的国有资产,可以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经营—移交”的模式同时兼顾多方利益,实现共赢。第(3)题,金港高速公路是中国和柬埔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重点项目,金港高速公路的顺利贯通可以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同时可以推广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增强我国在基建领域的影响力,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协作;为我国的基建相关产业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和产业转移目的地;为中国产业与国外合作探索可行模式积累经验。
答案:(1)增强内陆与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扩大首都金边的区域影响力;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柬埔寨香米出口;带动建材、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完善“公路—水路运输”的综合运输网,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兼顾多方利益,实现共赢;中国企业资金充足;中国路桥建设经验丰富、技术先进,公路能按时完工,品质有保障;公路建成后,中国企业管理经验丰富,通过经营获取利润;回收建设成本并实现盈利;移交后,金港公路成为柬埔寨国家的国有资产,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协作;推广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增强我国在基建领域的影响力;打造品牌(或良好形象);为我国相关产业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和产业转移目的地(或实现区际优势互补,或消化过剩产能);为中国产业与国外合作探索可行模式积累经验。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12月9日,格库铁路(如图)实现全线贯通运营,乌鲁木齐和拉萨之间最近的铁路通道就此形成,被网友誉为“西北最美最神奇的铁路线”。开通首日,库尔勒始发首趟列车满载货物开往格尔木。
(1)说明乌鲁木齐和拉萨之间不选择沿图中虚线修建铁路的主要原因。
(2)说明在格库铁路AB路段架设多座高架桥梁的主要作用。
(3)分析格库铁路修建及全线贯通运营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意义。
解析:第(1)题,可从地形、城镇分布、铁路线分布三个角度分析。第(2)题,AB段途经自然保护区,修建高架桥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迁徙通道,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且该段铁路附近沙漠面积大,多风沙,修建高架防止风沙掩埋铁路路基。第(3)题,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意义可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旅游、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角度分析。
答案:(1)地形起伏大,修建难度较大;线路经过的城镇、人口分布较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作用较小;无现有铁路可利用,建设成本较高。 (2)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尽可能维持自然风貌,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风沙掩埋铁路路基。 (3)修建铁路需要大量原材料,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出疆通道,完善铁路网,促进经贸发展;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等。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5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5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5页。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伊朗铁路以单轨为主,主要原因是,42千米,福州站的扩建增加最多的用地是,长三角各港口间存在,与枢纽港相比,离岸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