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第2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01 课题 对顶角、余角和补角
展开第二章 | 相交线与平行线 |
课题 对顶角、余角和补角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余角、补角、对顶角及其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及应用.
【学习难点】
补角、余角的性质.
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方法指导:在图形中正确找到对顶角,利用对顶角的和差及对顶角的性质找到角的等量关系,然后结合已知条件进行转化.
|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答:相交或平行.
2.如图,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O,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几个?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答: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四个:∠AOC、∠BOC、∠BOD、∠AOD,每相邻两角互补.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阅读教材P38-39,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相交线?什么是平行线?
答: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1与∠2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解:∠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1=∠2,
理由:∵∠1+∠BOC=180°,∠2+∠BOC=180°,∴∠1=∠2.
【归纳】在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并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范例1.如下图所示的各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 D )
A B C D
仿例1.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则∠1+∠2+∠3=( C )
A.90° B.120° C.180° D.360°
学习笔记:同角或等角的补(余)角相等时用等式基本性质可证明.仿例2中设出这个角并表示余角或补角是常用解题方法.
行为提示: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有展示、有补充、有质疑、有评价穿插其中.
学习笔记:
检测可当堂完成. |
仿例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40°,∠BOC=110°,求∠2的度数.
解:∠2=70°.
什么是互为补角?什么是互为余角?
答: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类似地,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范例2.如图,∠DON=∠90°,且∠1=∠2.
(1)有哪些角互为补角?有哪些角互为余角?
(2)∠3与∠4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AOC与∠BO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解:(1)互为补角:∠1与∠AOC,∠2与∠BOD;
互为余角:∠1与∠3,∠2与∠3,∠2与∠4,∠1与∠4;
(2)∠3=∠4.理由:∵∠1+∠3=90°,∠2+∠4=90°,且∠1=∠2,∴∠3=∠4;
(3)∠AOC=∠BOD.理由: ∵∠AOC+∠1=180°,∠BOD+∠2=180°,且∠1=∠2,∴∠AOC=∠BOD.
【归纳】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仿例1.(重庆中考)已知∠A=65°,则∠A的补角等于( C )
A.125° B.105° C.115° D.95°
仿例2.一个角的余角与这个角的补角之和为18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__45°__.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新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
知识模块二 余角和补角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