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
展开《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读“猴、结、掰”等12个生字,会写“非常”两个字。
2、理解 “摘、扛、捧、抱、追”等动词,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
1、 认读“猴、结、掰”等12个生字,会写“非常”两个字。
2、 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图片。这是谁呀,我们和它打打招呼吧。出示“小猴子”三个字
2、仔细观察“猴”,说说你怎样记住“猴”的,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反犬旁的字。师出示反犬旁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小猴子有关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经过了一些地方,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边读边思考。
2、生汇报,板书: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 认读“瓜”
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这样的方法来说说,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先来到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三、研读重点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掰、扛。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山下有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我们赶快一起出发吧!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看见了什么?心情怎样?
2、相机学习多音字“结”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板书。
3、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情怎样,指导读好“非常高兴”练写“非常”
4、小猴子是怎样做的?随机学习:掰、扛。
5、再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
1.小猴子继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小猴子又看见了什么?指名读。随机学习“满”。
2、学习“又大又红”,你还知道“又——又 ——”。
3、小猴子看到桃子又大又红,它是怎么做的呢? 认读“扔、摘”指导感情朗读。
(三)学习三至四自然段。
1、理解并积累“捧、抱、追、蹦”等动作。
小猴子走过西瓜、还看见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同桌合作读,找一找小猴子又做了什么?拿起笔,边读边画出来。
2教师随机学习动词“捧、抱、追、蹦”。
3.学生带着理解再读课文。
4、观察“扛、扔、摘、捧、抱”都有什么共同点,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
四、巩固识字
出示带有生字的儿歌
〔板书设计〕
17、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又大又多
桃树下 又大又红 扛 扔 摘 捧 抱
西瓜地 又大又圆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确定的依据,学习目标,评价设计,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18 小猴子下山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8 小猴子下山教案,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