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 。 (李白《行路难》)
(2)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 。 (诸葛亮《出师表》)
(6)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7)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望月怀人是古诗词的常见主题,请写出连续两句望月怀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走进民俗博物馆”活动,你和校报小记者小玄参加并完成任务。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位于甘熙故居。来到这里,你可以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和非遗传承者的表演,这些演yì( )了南京璀璨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契( )合,展现了南京特有的民俗魅力。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演yì( ) 契( )合
3.在金陵工巧展区,南京非遗“民间布艺”传承人高瑞雷老师正在给某小学民俗社团开设布艺体验课。小玄采访了高老师和该社团带队的马老师。你根据提示,完成任务。
非遗的传承 | ||
采访目的 | 了解人们在非遗传承方面所作的努力 | |
采访对象 | 高老师 | 马老师 |
采访问题 | ①“民间布艺”传承的现状是怎样的? ②传承“民间布艺”,您有哪些好办法? | ①贵校目前开设了哪些学生社团? ②民俗博物馆多年来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您为什么还带学生来这里体验“民间布艺”呢?
|
采访记录 | 布艺传承在衰变,亟需传承;创新针法,制作布艺精品;开设“赏学非遗”线上课程。 |
|
(1)完成表格横线处采访问题的拟写。
(2)采访马老师的三个问题,哪一个更有价值?根据采访目的与采访对象加以分析。
4.在非遗综合展示区,你和小玄观赏了秦淮灯彩、葫芦彩绘等非遗作品,你们撰写对联,抒发了赞赏之情。小玄撰写了上联,你结合葫芦彩绘的介绍,补写下联,与之应和。
葫芦彩绘起源于宋,兴盛于清。在中国民间,葫芦谐音“福禄”,一直被视为吉祥物,在上面赋诗作画,寄寓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上联:手制灯盏融民俗灵秀
下联:_______________
5.在南京剪纸展区,你买了一幅作品(见下图),并结合作品寓意,写下一段祝福语,准备送给即将工作的表哥。
三、对比阅读
【甲】
买花
[唐]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①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②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③。
上张幄幕④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⑤赋!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注释]①喧喧:众多车马出行时的喧闹声。②酬值:买花的钱。③戋戋(jiān)五束素:指花价昂贵。④幄幕:篷帐帘幕。⑤中人:即中等人家。
【乙】
风俗之变,迁染①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夫如是,则有殚极财力,僭渎拟伦②以追时好者矣。且天地之生财也有时人之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费无穷。以有时之财,有限之力,以给无穷之费,若不为制,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不贫且滥也?
(节选自《王安石诗文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版)
【丙】
幼时,见亲友家寻常宴会,多用五簋③四盘。遇大庆吊,始用大小十二盘碗,即称盛馔,海味山珍不过用鸡肉衬垫。前数年,乃均以八簋十簋易之,另具小吃不在此数。近今虽乡居筵席,亦多学习宦派④,数十味只觉寻常也。海味不用衬物,且动以至贵之燕菜居先,是一筵所需,几费中人之产,果何所取?
(节选自[清]张昀《琐事闲录》,新华出版社2020年11月版)
[注释]①迁染:影响,改变。②僭(jiàn)渎拟伦:超越本分,模仿摆阔气的那类人。③(guǐ):古代盛食物的圆形器具。④宦派:官宦的气派。
6.结合甲诗内容,揣摩“长叹”的丰富意蕴。
7.用“/”为【乙】文画横线的内容断句,限2处。
且天地之生财也有时人之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费无穷
8.结合资料卡,将【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是一筵所需,几费中人之产,果何所取?
【资料卡】
果:①木本植物结的果实;②实现,完成;③结局,结果;④终究,终于。
(出自《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出版)
9.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叙述了当时富贵闲人为买花、移花而挥金如土的现象。
B.乙文认为“奢而不制”,会产生竭尽财力追求时尚的弊端。
C.丙文中,乡村筵席数十味只觉平常,意在表明此地极富裕。
D.甲诗买花与丙文筵席都可以印证乙文“其弊为奢”的观点。
四、现代文阅读
①荣师傅多年没收过新人。可教训五举用的法子,多少让大家看不透。
②这唐饼,以“唐”为名,可算是点心里集大成的。口味、制作源法各地,煮法涵盖蒸、焗、炸、炒。除了饼食之外,糕点、小食、酥饼及甜点各适其适。最常见的唐饼分两类。一是酥皮,二是饼皮。
③酥皮最考功夫,考验的是手感与耐心。要焗出酥脆的酥皮依赖人手,得把面团从外向折,慢慢裹起,然后再擀平、折叠,如是重复数次,折出至少几十层,焗出来才酥脆。入行多年的师傅,哪怕工多手熟,稍懈怠走神,便无法尽美。
④荣师傅便以此训练五举。一块面,揉、擀、折,不停歇的,让他做上一天。成了形状了,狠狠地用擀面杖一压,酥皮便成了死面,回到起点。然后重新又是一轮揉、擀、折。揉的面,也是心志。在夜以继日的锻炼中,人沉稳了,也渐渐挫去了轻浮气。总之,要的是“慢”。
⑤再一层,又是要个“快”字。用的法子,是炸“芋虾”。要拣几斤重、纤维多的芋头,刨成幼丝才不易断。芋丝以糯米粉浆拌匀备料。然而,功夫其实在个“炸”字。油護①里入炸油,大火升温。丢进一根芋头丝,不停搅拌炸起,待起泡浮面,转小火即出。要的是眼明手快,动作慢了,油温降下来,无法炸脆,又油又腍②。火太大了,芋虾瞬间变硬变浓。芋虾上品,全是心机和时间的结晶。酥、脆、咸、香,干爽轻身。
⑥一个大大的芋头,起码花一个小时才能炸毕,其间还要不时观察芋虾颜色调整火候,长时站在灶边面对烘热火炉,极考脚骨力,且酷热难当。荣师傅着五举,每天要炸上十个芋头,中间不可停歇。整一个月下来,五举小腿站到青筋爆出。人瘦得销骨脱形,便是每日焗汗出油,生生将人熬干了。
⑦别的师傅,想自己也让学徒吃过苦头,可何曾有过如此十方阎罗的架势。五举师兄谢醒也觉得师父过分,有心替师弟求情。荣师傅眼睛都不抬。
⑧如此一年,荣师傅对五举说,来,跟我做月饼。五举跟他进了小房间,里面码得整齐全是蒸笼,墙上挂着大小锅具、模具。
⑨荣师傅戴上围裙,用擀面杖点一点案板,说,醒仔,和面。
⑩五举见谢醒先将面粉过筛,在中间位置画一个弧形,倒入生油、糖水和碱水。将面粉逐步拌入,搓成面团。先醒上,发酵。
⑪荣师傅点一点头,自己开了炉子炒馅。五举看着,知道整的是“五仁”,核桃、榄仁、瓜子、芝麻和花生。荣师傅将馅料各取混合,手底下便是斤两,分毫不差。末了问五举,“甜肉”还是“咸肉”。
⑫谢醒说,师父,来个“八仙赏月”吧。
⑬荣师傅便说,好。便又加上糖冬瓜、杏仁和腩肉。
⑭空气中,弥漫着丰熟的面粉的味道和馅料的焦香味。
⑮谢醒将面皮料分成小份,行话叫“加头”,擀成面皮。荣师傅说,细路,看着。便将一块馅料滚圆,填入饼皮,手囫囵一转,将模具按压。便是一个饼,上面是个铁拐李的图案。荣师傅说,饼皮八钱,馅料四两二皮薄馅靓。多了少了都不对,老祖宗的规矩。
⑯荣师傅将月饼上了盘,入了妒,过了一阵拿出来,刷上层蛋液。再入炉。饼成了,澄黄如金。荣师傅夹一只放在五举手心里。说,尝尝。
⑰五举小心翼翼地咬一口,五味馨香,在他齿颊漫溢开来。
⑱荣师傅问他,好吃吗?
⑲五举使劲点一点头,露出了孩子的天真相。荣师傅笑了。
⑳五举不禁愣住,嘴里忘记了咀嚼。这是他这一年来,第一次看师父对他笑。这笑的内容他难以判断。但见这壮大的男人,因为笑,眼角里打了一点褶。褶里面藏了一点暖意。
㉑这时候,荣师父忽然收敛了笑容。对五举说,照样给我打一炉。
㉒于是,五举打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炉月饼。从炉子里拿出的时候,和师父打的一样金黄诱人。他将忐忑咽下去。
㉓荣师傅看一眼,仍夹起一块,放在他手心里,叫他尝尝。
㉔然而这块月饼,他咬不动,像石头一样硬。
㉕荣师傅说,这种月饼,老辈叫“掟死狗”。反生,成炉都废掉。想想看,你入炉前,都做了什么。
㉖五举捧着月饼,茫然看着。觉得月饼的温度,在手心里一点点凉下去。
㉗荣师傅说,你和面的时候,加了一次水,又加了一次糯米粉。这就是“五仁”月饼,料只能让你备一次,由不得你后悔,修修补补再来过。一次错,成炉废。
㉘荣师傅冷冷地看他一眼,说,这一炉,你都给我吃下去,一块不许剩。
(选自葛亮的长篇小说《燕食记》,有删改
[注释]①油護(huò):油锅。②脸(rèn):物煮得很熟,不硬不韧。
10.本文是长篇小说的片段节选,缺少标题。有人建议以“教训”为题,请参考资料卡,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该建议的合理性。
【资料卡】
教训:①指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②教育训练;③训导,训诫。
11.对小说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选词炼字较为考究,表达简洁且凝练。
B.作者写对话却不用引号,表达干净又克制。
C.本文多短句,因为通俗小说表达需要直白。
D.本文中的四字短语,使得语言典雅有韵味。
12.本文在结尾点明五举打月饼失败的原因,与课文《智取生辰纲》在结尾处交代下药的经过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材料一
南京风俗一览表(部分) | |
类型 | 具体风俗 |
四时八节 | 重阳登高菊花酒 冬月十五看月影 |
人生礼俗 | 诞生满月抓周礼 步入社会成丁礼 |
游乐风俗 | 秋成报社击棒壤 赏梅艺菊为风雅 |
民俗艺术 | 绒花羽扇折纸扇 南京方言唱白局 |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材料二
古人踏青,除了登山临水之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动。在唐代,少女们春游赏花,遇到名花,就设席藉草,并将红裙挂起来作为野餐的帷幄。少女们簪花装饰自己,日暮而归,还要用杨柳枝和鲜花装饰乘坐的轿子。少男们则成群结队,骑着饰有锦鞯金鞍的小矮马,让仆人手执酒器随侍在侧,碰到美好的园林就驻马饮酒。
(选自《少年新知》2023年第四期 有删改)
材料三
“击棒壤”是一项比智斗巧的游戏,俗称“打梭”。“棒壤”由木板或木棍制成,一长一短两根。因短棒长三寸左右,两头略尖,形似机梭。而被击中时其行快疾,如梭在飞。此外,明清时期,南京织宁缎和云锦的机业发达,人们接触机梭较多,易诱发视棒为梭的联想。
“击棒壤”除是游戏外,还是变相的亲土祈社行为。其以“斗一”“斗二”“斗三”的量数,以表达万担归仓的谢土报社的喜悦。谢社的风俗活动具有的欢怡气氛,决定了它由乐神向娱人的转化,并最终形成了季节性的游戏。
材料四
游乐风俗指民间传承的各种游戏与赏乐活动,它包括儿童游戏、民间游艺等,以愉悦和满足为基本的功能追求。游乐风俗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发挥着人的创造与想象,具有怡情、益智、健体、探索、教化等作用,在促进游乐者和谐、团结、欢愉的同时,还引导他们关注自然与社会,培养宽广的心胸与合作的精神。
南京的游乐风俗丰富多彩,在儿童游戏方面,有不少都与民俗生活或南京风物联系在一起,潜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展示了南京风俗的独特魅力。
(材料三、四均选自《南京传统风俗》南京出版社2018版有删改)
13.下列这组南京民俗能否归到材料一游乐风俗类,请简要分析。
南京民俗:栖霞龙舞、六合高跷龙舞、高淳傩(nuó)舞
14.对以上四则材料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有( )(多选题)
A.材料一表明了南京传统民俗具有类型多样、形式丰富的特点。
B.材料二中少年游春赏花、驻马饮酒,表现了古人游乐的逸趣。
C.材料三中“击棒壤”俗称“打梭”,只因为当时织造业发达。
D.材料四中游乐风俗包含了儿童游戏和民间游艺等传承性活动。
15.若探究游乐风俗类型多、内涵丰的特点,用以上材料能否达成目的,请发表看法。
五、名著阅读
16.班级开展了“小说次要人物的作用”探究活动。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位,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表达三个角度来分析“她”在小说中的作用。
A《骆驼祥子》小福子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冬妮娅 C《简·爱》英格拉姆小姐
六、作文
17.微写作。为配合学校开展“走进民俗博物馆”活动,学校文学社经讨论,决定举办“笔尖非遗”征文大赛,以下是讨论内容节选:
社 长:我们举办征文大赛,既弘扬非遗文化,又锻炼同学们的写作能力。
社员甲:征文可以介绍一种非遗工艺。也可以记述自己参与的非遗故事,还可以谈谈自己对非遗传承和发展的思考。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就好。
社员乙:好的!那就让同学们自由投稿吧,写好了直接把稿件投到文学社的信箱里。
社员丙:统一用学校稿纸便于审稿,提醒同学们要写明作者、班级、指导教师,截稿日期为6月10日。
社 长:6月16日之前我们评出奖项并颁奖,大家动员同学们积极参与,部分获奖作品可以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公众号推荐。
请根据以上信息,拟写一则征稿启事。
要求:①不超过200字;②符合文体要求,只写正文;③表达准确、简明、得体。
18.作文
端午节前,小于给好友们分享了他奶奶亲手包裹的粽子。小文说,真羡慕小于,我家人嫌麻烦,都是到超市里买粽子过节的。小轩说,只要是过节,我家就是出去吃一顿大餐,真没意思。小武说,城里的过节不如乡村有意思……这一切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
请以“这,才是过节”为题,写了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作者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 直挂云帆济沧海 千树万树梨花开 沉舟侧畔千帆过 燕然未勒归无计 奉命于危难之间 野芳发而幽香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 绎 qì 3.(1)示例:马老师,您认为此次活动的开展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
(2)示例:第②个问题最有价值。该问题针对非遗传承发问的,既紧扣采访的目的,又与被采访者是教师身份紧密联系。 4.示例:彩绘葫芦寓生活幸福 5.示例:表哥,祝你工作前程似锦,生活美满幸福,红红火火。
6.示例:从“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中,可以看出诗人一方面感叹此花价格昂贵,另一方面慨叹权贵们的豪奢的愤慨。“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是对众人狂热赏玩牡丹这一弊习的愤慨。 7.且天地之生财也有时/人之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费无穷。 8.这一顿饭所花费的钱财,几乎要花费一户普通人家的财产,(这些人)终究得到什么呢? 9.C
10.示例:侧重五举失败中有收获;因做月饼时多加了水和粉,五举的月饼成炉废,他因此从错误中得到经验,做唐饼不能修修补补,要规矩细致,符合①;
侧重荣师傅的教和训练:文章开头就写“荣师傅教训五举用的法子,多少让大家看不透”,全文主要内容是介绍荣师傅训练五举做唐饼要“慢”磨心志,“快”抓时机,勤劳肯“熬”等,符合②;
侧重荣师傅的教育惩戒,明知五举出错,却不提醒,还让他把做坏的一炉月饼全吃掉,是为了训诫他,做唐饼要细致规矩,艺无止尽,符合③; 11.C 12.示例:(1)两者均属于补叙,使行文叙事更加流畅:使文章结构完整,更加严谨。有了这样的安排,使得读者了解了五举制作的月饼金黄诱人却失败的原因,而《智取生辰纲》通过补叙,对之前的情节做了补充,让情节完整。
(2)突出了文中人物的形象。选文中突出了荣师傅技艺的高超,观察细致,通过五举的细微举动就能判断出他是否能将月饼做成功:《智取生辰纲》中体现了梁山英雄好汉智谋的高超,配合的巧妙。
(3)使情节跌宕起伏,吸引人兴趣。文章前面写五举月饼和师傅做的一样金黄诱人,却失败了,最后来揭秘原因是工序不对,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智取生辰纲》前文表现极力展现杨志一行人小心谨慎,最后交代如何用障眼法以瓢下药,使得行文跌宕起伏。
(4)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本文在结尾点明五举月饼成炉废的原因,突出了“教训”这一主旨,学唐饼一次不能错,经过严格的训导、扎实的训练和特别的训诫,才可能真正学艺有成;也借此突出了荣师傅的教育智慧。《智取生辰纲》在结尾处交代下药的经过,则表现了吴用一行的谋划、配合的巧妙,突出了众英雄取生辰纲的“智慧”。
13.示例1:不同意。栖霞龙舞、六合高跷龙舞、高淳傩舞,从名称来看都属于戏曲民俗类节目,应该放与“南京方言唱白局”同类,应该放在民俗艺术类。
示例2:不同意。栖霞龙舞、六合高跷龙舞、高淳傩舞,这些都属于舞蹈艺术,应该在民俗艺术类。
示例3:同意。栖霞龙舞、六合高跷龙舞、高淳傩舞,这些都属于舞蹈艺术,体现了愉悦和满足的功能追求,属于游乐风俗。 14.ABD 15.示例1:能。(1)这组材料体现出游乐风俗的类型多。游乐风俗有游戏与赏乐两大类,材料一、三中击棒壤属于游戏类,材料一、二中赏花属于赏乐类,符合游乐风俗的要求。(2)还体现出内涵丰的特点。游乐风俗让人们亲近自然,如材料二中古人在春游时赏花,在花前野餐;游乐风俗可以启迪探索的心智,如材料三中的击棒壤是一项比智斗巧的游戏;游乐风俗可以促进游乐者和谐、团结、欢愉,如材料三中以“击棒壤”表达万担归仓的谢土报社的喜悦,具有欢愉的气氛。
示例2:不能。(1)虽然内涵丰富,如材料二中古人在春游时赏花,在花前野餐,用簪花装饰自己,用杨柳枝和鲜花装饰自己乘坐的轿子,表现游乐风俗可以让人们亲近自然;如材料三中击棒壤可以促进游乐者和谐、团结、欢愉。(2)但是形式较单一,不够丰富,只有击棒壤和赏花两种。
16.示例一:小福子,衬托其他人物,小福子勤俭善良,和虎妞泼辣狡诈形成对比,衬托出祥子自私的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小福子上吊自杀,导致下文祥子彻底绝望,吃喝嫖赌骗,一步步走向堕落;揭示了小说主旨,小福子从努力挣扎到绝望自杀,揭示了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主旨。
示例二:冬妮娅,衬托其他人物,冬妮娅白私庸俗,贪图物质享受,衬托了保尔吃苦耐劳,意志坚定;推动情节发展,冬妮娅穿着华丽富贵,参加青年共产主义的会议,让保尔不满,为后文两人分手埋下隐患;服务于小说主旨,冬妮娅把《牛虻》介绍给保尔看,让保尔的思想发生转变,体现了为人类理想事业奋斗的主旨。
示例三:英格拉姆小姐,衬托其他人物;与简爱形成对比,突出简爱在婚姻中追求精神平等的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罗切斯特向英格拉姆小姐假意求婚,试探出简爱爱上了他。反映了现实,英格拉姆小姐和简爱对爱情与婚姻的不同态度,表现出当时的女性对世俗的反抗,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追求幸福生活始终顽强斗争的小说主题。
17.例文:
征稿启事
为配合学校“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主题活动,进一步弘扬非遗文化,提高同学的写作能力,特举办“笔尖非遗”征文大赛,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可介绍非遗工艺,可记述非遗故事,也可畅谈对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二、体裁不限,标题自拟。
三、稿件统一用学校稿纸,注明作者、班级、指导教师,截稿日期为6月10日。
四、自由投稿,稿件投到校文学社信箱里。
部分获奖作品将推荐到南京民俗博物馆公众号,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某中学文学社
某年某月某日
18.例文:
这,才是过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最喜欢过春节。
这个节日在我国非常的盛大和隆重,俗称“过年”。每逢春节,我们家人都要聚在爷爷奶奶家吃团圆饭,在这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我们家有着与众不同的乐趣。
忙年夜饭
年三十的一大早,大家伙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忙开了,家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客厅里,妈妈和小姨在择菜,她们俩面前的时蔬堆成了一个鼓鼓的小山包,有碧玉般的芹菜,紫宝石色的茄子,红水晶似的番茄……五颜六色,煞是诱人。水池旁,爸爸在杀鱼,一不留神,爸爸手中的鱼滑到了地上,这条鲤鱼居然还在地板上活蹦乱跳,鱼鳞溅了爸爸一身。姨父在杀小公鸡,这是为晚上的红烧鸡而准备的。灶台前,爷爷煮的辣汤“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香味已经飘满了整个厨房。我和表妹也没闲着,和奶奶在一旁做烤饼。每个烤饼只有手掌那么大,酥酥的,香香的。出锅喽!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芝士的浓香和胡椒的香辣 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味道好极了。
抢压岁钱“大战”
晚上吃过年夜饭,爷爷奶奶开始发压岁钱啦。我们家发压岁钱的方式与众不同,除了向二老说些吉利话拜年,讨得大红包之外,还有个环节叫做“喜从天降”。奶奶像仙女散花样向空中扔一摞十元的人民币,大家在空中发上、地下抢压岁钱。那场面,人人不甘落后、奋勇向前,“剑拔弩张”、热闹非凡。
我觉得我们一家三口的抢钱方式堪称一绝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爸爸个子高又是空军,自然负责“空战”,抓取飞在空中的钱;我则发挥个子矮,距离地面近的优势,负责“陆战”,专捡飘落到地板上的钱;妈妈嘛,也有特长,她的眼睛被学生练出来了(她乃中学教师也),关注四面八方,看准一张是一张。由于我们家分配合理,联合作战,抢到的压岁钱数全场之最。这时,爸爸得意忘形地把手里的张十元钱向空中抛去,没想到那张钱霎时遭到四面八方的“敌军”猛烈围攻,爸爸为了保护钱,脸都涨红了。说时迟那时快,我一脚踏住那张钱。哼,要不是我这个陆军来支援,那张十元钱就易主了。
“哈哈哈……”我们家洋溢着欢声笑语,与窗外的鞭炮声汇织成一首动听的新年交响曲!
这,才是过节。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古诗文阅读, 小说阅读, 组合文本阅读, 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语言表达,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